第1045章:尚縣寇正 二

“縣老爺,縣老爺。”

就在趙弘潤站在山崖邊上靜靜地觀察寇正時,那名獵戶已麻溜從另外一條狹窄的小路走了下去,來到了尚縣縣令寇正身邊。

“天門關的呂將軍?”

寇正臉上閃過一絲驚訝,擡頭一瞧,可他看到的並非是呂湛,而是趙弘潤。

『那不是……肅王?』

寇正眼眸中閃過陣陣驚詫之色。

他認得肅王趙弘潤,因爲洪德十六年那次會試,趙弘潤是作爲陪監皇子巡邏於會場的。

只不過當時的趙弘潤還沒有如今這般聲譽,甚至於,因爲他曾在會試場上羞辱原吏部郎官羅文忠的兒子羅嶸,或而遭到一些士子的詬病。

『肅王殿下不是去韓國的邯鄲郡打仗了麼?……難道已經打贏了?』

寇正心中大爲詫異,畢竟前一陣子他碰到天門關守將呂湛的時候,呂湛就是這麼告訴他的。

懷着納悶的心思,寇正本準備沿着狹窄的小徑跑上去見禮,沒想到,趙弘潤已帶着人自行走了下來。

見此,他唯有恭恭敬敬地站在原地。

“肅王殿下。”

在趙弘潤下來後,寇正拱手施禮,恭敬地拜道:“下官不知殿下前來,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寇大人不必多禮。”

趙弘潤擺了擺手,示意寇正站直身體,隨即,他環視着那些鑿山開路的鄉民。

此時,那些山民已停了下來,一個個拄着手中的鋤頭,時而偷偷觀瞧趙弘潤,時而竊竊私語,彷彿像是看到了什麼稀奇物似的。

見此,寇正連忙賠罪道:“此間鄉民愚昧,不知殿下之貴,還望殿下莫要見怪。”

聽聞此言,趙弘潤微微一笑,朝着那些鄉民拱了拱手,笑着說道:“諸位鄉民且忙,本王且向諸位借寇縣令交談幾句。”

可是聽了這話,那些鄉民依舊盯着趙弘潤直瞧,這時,有一位須花白的老人走了過來,用柺杖敲了幾個年輕人的腦袋,罵道:“還愣着做什麼?不許偷懶!”

這位老丈似乎在這裡頗有威信,被他一罵,那些年輕人鑿山的鑿山、伐木的伐木,竟無一人再敢關注趙弘潤。

可奇怪的是,這些鄉民並不氣惱,甚至於,就連捱打的那些年輕人,亦在嘻嘻哈哈乾笑了幾聲後,努力修路。

見此,趙弘潤暗暗稱奇,低聲問寇正道:“寇大人,這位老丈是?”

寇正看了一眼那位老丈,言語中帶着恭敬說道:“這位乃是我尚縣的縣老,河東尚氏之後,同時也是下官的授業恩師,名諱勳。”

“原來如此。”

趙弘潤轉頭看了一眼那位老丈,正巧此時那位老丈亦看着他,待注意到趙弘潤的目光後,那位老丈低頭頷,遠遠行了一禮。

『舊氏族啊……』

趙弘潤連忙回禮,報以善意。

他口中的舊氏族,大抵是魏國建國初期,或者吞併樑、鄭之後的大家族。

比如尚氏,據趙弘潤所知就是河東這邊的望族之一。

當然,那是曾經。

如今,這些舊氏族絕大多數逐漸消亡,逐漸被人所遺忘,只有在像尚縣這種犄角旮旯,才能找到一絲舊氏族的影子。

事實上在趙弘潤看來,雖然貴族取代了舊氏族,但事實上這並不是好事。

舊氏族是家族制,同時也是氏國的前身,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舊氏族唯有廣施善緣才能聚攏更多的平民爲他們效力,因此,舊氏族的人一般潔身自好,在當地頗有民望。

但如今魏國的貴族則不同,他們的地位來自於朝廷的冊封,與平民的擁躉並無直接利害關係,因此才產生了貴族與平民的對立。

說白了,同樣是剝削平民,但舊氏族更加寬厚,仍然重視平民的聲音;而如今魏國的貴族,則剝削地更爲徹底,欺壓平民也愈肆無忌憚。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很遺憾,但舊氏族的沒落是必然的,畢竟魏國朝廷不可能坐視這些有民望的舊氏族繼續做大——若讓這股得到當地民心勢力的長存下去,姬趙氏還玩什麼?

因此,由朝廷冊封的貴族取代舊氏族勢力,這是必然的。

在寇正的指引下,趙弘潤一行人緩緩前往尚縣。

待等來到尚縣一瞧,趙弘潤總算明白呂湛當時爲何會用那樣輕蔑的語氣嘲諷晏墨,原因就在於尚縣這座山城,根本不足以成爲城,純粹就是一個小山村。

比如說,晏墨猜測尚縣或許以城牆禦敵的那堵城牆,其實就是一堵僅一人高的土牆而已,趙弘潤甚至懷疑,他宗衛中力氣最大的褚亨,甚至可以直接將這堵土牆推倒。

這種玩意,怎麼用來禦敵?

回頭瞧了一眼晏墨,趙弘潤好笑地現,在看到那堵土牆時,晏墨震驚地張着嘴,一臉目瞪口呆。

倒是呂湛在旁得意地笑着。

“寇大人是如何抵禦那些韓軍潰兵的?”趙弘潤忍不住問道。

寇正略帶靦腆地笑了笑,頗有些不好意思地講述起來。

原來,當那兩百餘名韓軍潰兵進攻尚縣的時候,尚縣內當時就只有一羣孤老,身強力壯的年輕人不是狩獵去了,就是在修路。

當時寇正勇敢地站了出來,對潰兵的頭頭,一名五百人將說:你們要食物,可以,但是你們不許殺人搶掠。只要你們答應這一點,我們就給你們食物,否則,我們就燒掉縣內的糧倉,一拍兩散。

礙於寇正強硬的態度,那名五百人將最終答應了,爲了得到寶貴的時候,他按照寇正的條件,在城外等候。

但是謹慎起見,讓部下一名百人將帶着二十幾名士卒進城監視。

果然,寇正籌集了每家每戶的餘糧以及醃菜醃肉,讓縣內婦孺生火做飯,隨即將飯菜送到了城外。

而就在那些潰兵忙着爭搶食物、警惕心大減的時候,得到寇正派人傳達的消息的青壯鄉民,突然殺出,殺了那些潰軍一個措手不及。

當時,潰軍大爲騷亂,不捨得放下誘人的食物,居然一手握着食物往嘴裡塞,一手握着兵器與鄉民廝殺,結果被拿着獵弩、草叉、鋤頭、竹竿的鄉民殺得大敗。

就連那名五百人將,亦被一名獵戶的獵弩當場射死。

以至於待等呂湛帶兵搜尋到這裡時,他簡直難以相信的自己的眼睛:兩百餘韓國的正規軍,居然被一羣拿着獵弩、草叉、鋤頭、竹竿的尚城鄉民殺得大敗。

不得不說,儘管寇正描述地很簡潔,且絲毫沒有藉機邀功的意思,但趙弘潤還是從中看出了寇正的謀略與膽魄。

面對着趙弘潤的嘖嘖稱讚,寇正謙遜地表示,此番能擊退那兩百餘韓軍潰兵,皆因尚縣鄉民團結,並非是他的功勞。

看着寇正那毫不作僞的表情,趙弘潤心下愈歡喜,有意招攬這位大賢。

但趙弘潤知道,貿然地提出招攬之意,只會讓寇正反感,畢竟這位可是拋棄了唾手可得的錦繡前程,甘願回到故鄉當一名小小縣令的人,這就說明,富貴榮華,並不足以打動這位大賢的心。

回想起劉介對他所施的『投其所好』之計,趙弘潤心下已有了主意。

“寇大人要修路,爲何不上奏朝廷?”趙弘潤問道。

聽聞此言,寇正臉上露出了幾分苦澀,搖搖頭說道:“肅王殿下不知,當初下官向朝廷懇請開闢尚縣到軹邑的山路時,朝廷裡那位大人滿臉驚詫,問下官『尚縣在何處』,當時下官就覺得,與其等朝廷記起尚縣,還不如下官出任此地縣令,向附近的治府軹邑府衙借些錢糧,自行修路……”

“軹邑借了麼?”趙弘潤問道。

寇正點了點頭,有些尷尬地說道:“軹邑令認爲修繕這條山路毫無必要,不過看在彼此同僚的份上,還是借了些錢糧給下官。”說着,他見趙弘潤皺了皺眉,連忙補充道:“軹邑令是一位好官,他還邀請我縣鄉民入住軹邑,只是……此間鄉民在這裡住得就了,祖墳祖廟皆在此地,皆不願離開,因此……”

趙弘潤微微點了點頭。

平心而論,他覺得那位軹邑令說得其實沒錯,爲了尚縣這種犄角旮旯又沒什麼特產的山城,花費巨資特地修一條山路,的確沒什麼必要。

畢竟已經有『天門徑』這條連接上黨與河東的山道了,工部不太可能再修一條。

因此,就像寇正所說的,只能依靠尚縣鄉民自己修一條山路。

只是,這樣值得麼?

在趙弘潤看來,似寇正這等人才,留在這種地方實在是太屈才了。

想來想,趙弘潤正色說道:“寇大人,此番我大魏與韓國交兵,韓國已敗,根據《魏韓邯鄲和議》,韓國將出兵打下河西,作爲對我大魏的賠償。……河西之地的重要性,相信寇大人也能明白。”

寇正很驚訝於趙弘潤居然對他說起這件事,不過還是點了點頭——河西之地的重要性,無非就是畜牧嘛,比如他魏國最緊缺的牛馬。

而此時,趙弘潤繼續說道:“河西是羌胡的地盤,縱使韓軍打下了河西,我大魏想要治理那塊土地,亦不輕鬆。……爲防羌胡到時候反撲,本王決定加強河東郡沿(西)河一帶幾座城池的守備,即『北屈』、『皮氏』、『汾陰』、『蒲板』四城。……其中,『汾陰』、『蒲板』二城最爲重要,因此,本王想舉薦寇大人出任,不知寇大人意下如何?”

“下官?”

寇正吃驚地看着趙弘潤。

以他的智慧,如何會看不出『汾陰』、『蒲板』兩城日後在河東郡西部的重要地位。

第445章:詐誘 二第160章:反應 二合一第978章:邯鄲戰役前夕第878章:“一日”戰役 三第626章:戰略第1357章:漸起的風波第560章:安陵見聞第63章:最後的參與方第973章:爭執 三 『加更33/33』第93章:謠言 二合一第849章:宗府變動『加更18/33』第1324章:暗棋第1359章:漸起的風波 三第1200章:兵臨城下 二第三百一十三章:軍造署第419章:蛻變第73章:將計就計 二合一第兩百零八章:以惡治惡第1385章:捉拿與變故 二合一第1179章:混亂的戰局第674章:因緣第372章:驚悟第905章:商會模式第429章:內賊 三第745章:被動的商水軍第576章:明哲保身第390章:鴉嶺峽夜伏『補更11/14』第833章:七日期限『加更16/33』第927章:將計就計第236章:顧慮 二第1261章:論功行賞第421章:看穿第1379章:山雨欲來風先起第1144章:動亂升級 二 二合一第345章:魏秦之戰 二第518章:審訊 二第七十七章:藏 二第774章:恰遇奇案第458章:魏川會晤 三第1383章:軟禁 二合一第二百三十八章:殺雞儆猴第664章:鄢陵軍整改第753章:楚王的夢第265章:最後的頑抗 二合一第三百四十一章:第二日第19章:君臣鬥智 二第三百五十五章:戰爭的預兆第665章:商水軍與東路軍 二第145章:辭舊迎新 二合一第兩百零七章:謊第二百四十七章:熊拓的來意第1147章:暴躁禹王 二合一第943章:丹水之戰 一點五第1314章:刁難第264章:聚而殲之 二合一第三十四章:設計第1112章:武舉第790章:另一個線索第三百五十六章:戰爭的預兆 二第67章:西河戰役! 二合一第90章:桓虎與魯國 二合一第1114章:韜光養晦的東宮黨第二百五十七章:王與王的默契第1108章:主動投效第1338章:九月剛弄了個微信公衆號,請喜歡我寫的小說的書友關注我第一百五十八章:曹玠歸來第41章:擒獲 二合一第122章:焦灼的戰場 二 二合一第1094章:久違的日常第1364章:趙弘禮的離去 二第857章:入秋第701章:強渡澮河 二第524章:陽夏見聞 二第860章:抵達華陰第417章:攻城第一百七十四章:言和 二第191章:你來我往 二合一第1113章:開幕第三百六十一章:成見第469章:民商崛起之初 七第四十五章:東宮干涉第4章:裁決叛亂 二合一第三百六十三章:夜第一百九十二章:對話 二 『12/20』第174章:萬世之基 三 二合一第1051章:駱璸與張啓功第一百五十八章:曹玠歸來第836章:最後一日第842章:族老會議第161章:衛國衰敗 二合一第714章:震撼!陣前誘降! 二第720章:失敗的行刺第三百五十七章:回國第584章:庇護?第六十五章:怨隙第1231章:感激第1029章:姬潤與韓然 三第156章:膠着的衛國內戰 二 二合一第335章:魏楚之戰爆發
第445章:詐誘 二第160章:反應 二合一第978章:邯鄲戰役前夕第878章:“一日”戰役 三第626章:戰略第1357章:漸起的風波第560章:安陵見聞第63章:最後的參與方第973章:爭執 三 『加更33/33』第93章:謠言 二合一第849章:宗府變動『加更18/33』第1324章:暗棋第1359章:漸起的風波 三第1200章:兵臨城下 二第三百一十三章:軍造署第419章:蛻變第73章:將計就計 二合一第兩百零八章:以惡治惡第1385章:捉拿與變故 二合一第1179章:混亂的戰局第674章:因緣第372章:驚悟第905章:商會模式第429章:內賊 三第745章:被動的商水軍第576章:明哲保身第390章:鴉嶺峽夜伏『補更11/14』第833章:七日期限『加更16/33』第927章:將計就計第236章:顧慮 二第1261章:論功行賞第421章:看穿第1379章:山雨欲來風先起第1144章:動亂升級 二 二合一第345章:魏秦之戰 二第518章:審訊 二第七十七章:藏 二第774章:恰遇奇案第458章:魏川會晤 三第1383章:軟禁 二合一第二百三十八章:殺雞儆猴第664章:鄢陵軍整改第753章:楚王的夢第265章:最後的頑抗 二合一第三百四十一章:第二日第19章:君臣鬥智 二第三百五十五章:戰爭的預兆第665章:商水軍與東路軍 二第145章:辭舊迎新 二合一第兩百零七章:謊第二百四十七章:熊拓的來意第1147章:暴躁禹王 二合一第943章:丹水之戰 一點五第1314章:刁難第264章:聚而殲之 二合一第三十四章:設計第1112章:武舉第790章:另一個線索第三百五十六章:戰爭的預兆 二第67章:西河戰役! 二合一第90章:桓虎與魯國 二合一第1114章:韜光養晦的東宮黨第二百五十七章:王與王的默契第1108章:主動投效第1338章:九月剛弄了個微信公衆號,請喜歡我寫的小說的書友關注我第一百五十八章:曹玠歸來第41章:擒獲 二合一第122章:焦灼的戰場 二 二合一第1094章:久違的日常第1364章:趙弘禮的離去 二第857章:入秋第701章:強渡澮河 二第524章:陽夏見聞 二第860章:抵達華陰第417章:攻城第一百七十四章:言和 二第191章:你來我往 二合一第1113章:開幕第三百六十一章:成見第469章:民商崛起之初 七第四十五章:東宮干涉第4章:裁決叛亂 二合一第三百六十三章:夜第一百九十二章:對話 二 『12/20』第174章:萬世之基 三 二合一第1051章:駱璸與張啓功第一百五十八章:曹玠歸來第836章:最後一日第842章:族老會議第161章:衛國衰敗 二合一第714章:震撼!陣前誘降! 二第720章:失敗的行刺第三百五十七章:回國第584章:庇護?第六十五章:怨隙第1231章:感激第1029章:姬潤與韓然 三第156章:膠着的衛國內戰 二 二合一第335章:魏楚之戰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