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啓程

二月初一,已安排妥當諸事的趙弘潤,帶着諸女離開了王都大梁。[(({網

此番與他一同前往商水的女子可不少,比如蘇姑娘主僕二人,羋姜、羋芮姐妹二人,以及烏娜、羊舌杏小丫頭,唯有玉瓏公主因爲早已與六王叔趙元俼約好,有別的行程,因此,沒有與趙弘潤同行。

而作爲護衛力量,趙弘潤除了帶上了沈彧等宗衛外,只帶了百名肅王衛,畢竟他在大梁的王府,以及那家『肅氏楚金』的店鋪,都需要留人打理。

從大梁出至商水,自然是走水路最快,因此,趙弘潤等人第一站便來到了大梁南側的祥符港。

祥符港的前身,是一座名爲祥符的普通縣城,以及一座曾經大梁用來裝卸貨物的小型港口,但是如今,祥符縣與祥符港已合二爲一,搖身一變成爲王都周邊最繁華的縣城或港口,將原陽、黃池等城縣都比了下去。

『祥符港增築計劃』,亦是冶造局的一項十年工程,最終目的,便是將祥符港打造爲溝通潁水水運的幾個重要港口之一。

畢竟潁水郡,切確地說潁川北郡,是魏國目前國土中最大的一塊郡土,至少有四成的魏人生活在這片土地,是魏國目前人口最集中的一塊郡土。『注:之所以稱作“潁水北郡”,是因爲暘城君熊拓治下也有一個潁水郡,爲了有所區別,後者稱爲潁川南郡。』

正因爲如此,趙弘潤自然是優先考慮展這塊土地。

而趙弘潤的計劃中,冶造局將花十年乃至二十年的時間,攜手工部,在潁水北郡內選擇幾處位靠河流的城池,建造河港,帶動潁水水運的興旺。

初步擬定的城池有:陽城、鄭、襄陵,長社、鄢陵、陽翟、汾陘塞、長平,以及目前潁水水運在南邊的終點站,商水縣。

始於祥符縣、終於商水縣,展潁水郡內幾座位靠河流的城池,這即是趙弘潤在水運方面對潁水郡的規劃。

當然,規劃中還包括請工部負責挖深、拓寬潁水水域的河流,毫不誇張地說,那些負責此事的工部官員與工匠,恐怕近二十年有夠嗆。

大概上午巳時三刻的時候,趙弘潤一行人乘坐馬車抵達了祥符縣。

而此時,負責『祥符港增築計劃』的冶造局郎官程琳,已帶領着幾名文吏在縣城北門外十里左右恭候。

看得出來,郎官程琳雖然在見到趙弘潤時亦略有緊張與敬畏,但比起負責博浪沙的冶造局郎官陳宕而言絕對要好得多,至少程琳不像陳宕那樣,在趙弘潤面前由於緊張說話結結巴巴,有時甚至還口誤說錯,讓趙弘潤很是無奈。

不過趙弘潤倒也能理解,畢竟似冶造局、工部這樣的技術類官員,他們不像吏部、戶部的官員那樣能說會道、無論什麼問題都是侃侃而談,很多人都是沉默寡言、埋頭苦幹的實幹家。

有時這類官員脫掉了官服,親自上陣,與工匠們一樣在泥水中工作,弄得滿身泥漿,你根本看不出那居然會是一位朝廷官員。

當然了,過去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工部的官員一直被其餘五部看不起,戲稱前者是『披着官皮的泥水匠』。

一直到趙弘潤入主了冶造局,肯定了這類親身上陣的官員是『大魏官員的楷模』,其餘五部的官員纔不敢再說什麼閒話。

“肅王殿下。”

在與趙弘潤匯合時,程琳衝着前者拱了拱手,恭敬地詢問他是否要到『祥符西縣』瞅瞅。

所謂的祥符西縣,指的就是原來的祥符縣,與以往相比,除了有些居住在附近山村的民戶移居到了此地,增加了不少縣民外,也就是似客棧、酒館這類民營設施多了些。

除此以外,其實也沒啥好看的,畢竟程琳目前還沒有餘力改造這邊,他主要的精力,還是放在祥符東縣,即祥符河港。

“直接去東縣吧。”趙弘潤在考慮後吩咐道。

程琳拱拱手,與幾名文吏一同騎着坐騎,也不入祥符縣,沿着縣外郊野的泥路,帶領着趙弘潤一行人徑直前往祥符港。

期間,坐乘着馬匹的趙弘潤四下瞅了瞅。

他自然不是在看風景,而是在看當地的路況。

由於走的並非官道,這條郊野小路高低起伏,讓衆女乘坐的馬車一路都顛簸不止。

沒辦法,魏國境內主要道路,普遍都是黃泥路,因爲在造路時並未添加膠凝物質,這種黃泥路一旦遭遇暴雨,就會變得鬆軟,繼而出現一個個坑窪。

因此在這種地方,馬車必須放緩度,否則,馬車的軲轆,即那木質的車輪,就會因爲顛簸導致斷裂。

這並不罕見。

『要想富,先修路啊……』

趙弘潤暗自嘆了口氣。

不是他不想改善國內道路的路況,實在是維護這種黃泥路的代價太大,比如在有些流量較大的道路上,幾乎每隔一兩個月就得專門派人去維護,填補坑坑窪窪,這怎麼受得了?

要知道,若是緊盯着這邊,那冶造局與工部,別的事什麼也不用幹了。

因此,趙弘潤選擇性地忽略了修路這一項,而改爲展水運,畢竟水運的開雖然耗費極大,但勝在不需要隔山差五地去維護。

至於路運嘛,在冶造局現攪拌水泥的原料石灰礦與凝灰岩之前,或者說,現更好的鋪路材料天然瀝青之前,趙弘潤是不打算展了。

頂多就是維護一下官道,畢竟官道的主要目的,那是爲了迅地從別的地方調集軍隊,支援戰況吃緊的前線,這種事可耽誤不得。

大概半個時辰左右,趙弘潤一行人終於來到了祥符港。

在入縣城之前,趙弘潤吩咐程琳道:“入城後莫要喚我肅王,喚我……唔,肅公子。”

程琳望了一眼跟着趙弘潤隨行的衆宗衛與衆肅王衛,見他們都並未披甲,只是穿着尋常服飾,眼下又聽趙弘潤這麼一說,心中便猜到是這位肅王不想別人知道他的行蹤,當即滿口答應。

順便提起一句,其實趙弘潤是有一個叫做『姜潤』的假名的,當初他去一方水榭見蘇姑娘的時候就曾用過,但不知怎麼,他當初隨意挑選的姜姓,似宗衛、肅王衛們那些人,總是會聯想到羋姜,然後在背地裡嘀咕什麼『殿下與羋姜大人肯定有一腿』之類的話。

對此趙弘潤倍感冤枉,畢竟他當初用這個假名的時候,羋姜還不知在哪呢。

爲了避免蘇姑娘吃味,趙弘潤索性改稱『肅公子』,這個想法出自羊舌杏小丫頭所開設的『肅氏楚金』店鋪。

再者,『肅』在魏國雖然是個罕見的姓氏,但也不是沒有。

在進城的時候,趙弘潤一行人分作了數批,畢竟他們一行有一百二十人左右,除蘇姑娘主僕以及羊舌杏外,其餘羋姜、羋芮、烏娜,還有十名宗衛以及百名肅王衛,皆騎着坐騎,似這般入城,這也太顯眼了。

百餘匹坐騎,而且選用的還是優良的軍用戰馬,想來魏國內絕大多數的貴族都沒有趙弘潤這般的排場。

爲了掩人耳目,趙弘潤僅帶着羋姜、羋芮、烏娜,還有蘇姑娘主僕二人以及羊舌杏小丫頭所乘坐的馬車,外加沈彧等十名宗衛,僅這些人一起入城。

至於衛長岑倡所率領的百名肅王衛,則分成數批依次入城。

這些人皆是浚水軍的退伍老卒,趙弘潤也不擔心他們會出什麼岔子。

祥符東縣,位於原祥符縣的東側,坐落於一片以往的荒地上,記得一年前,這裡還只是一片雜草叢生的荒郊,但如今,城內已逐漸興旺起來。

趙弘潤遠遠地就瞧見,前面到處都是尚未建造完畢的建築羣。

“按照肅王……唔,肅公子所畫的圖紙,那裡日後會是祥符港的港市。”

沿途,程琳逐一向趙弘潤介紹着東縣的建築羣落,在提到『港市』的時候,程琳最爲興奮。

因爲但凡是冶造局的人都清楚,『港市』是潁水水運帶動各城縣繁榮最能直接體現的建築。

待等祥福港的『港市』建成,這裡會成爲各地商人匯聚的場所,充斥各方各地五湖四海的貨物,而那時候,這裡無疑會成爲祥符港最繁華的地段。

博浪沙,也是按照這個模式建造的。

而在程琳介紹期間,趙弘潤頻頻點頭,但最終不忘叮囑程琳一句:東縣的城牆亦不能忽視,要儘早築造起來。

這個問題不容忽視,畢竟魏國雖然賊寇較少,但也不是沒有,若沒有城牆的話,日後展起來的祥符縣,必定會成爲那些賊寇搶掠的目標。

隨後,在東縣找了家當地人新開的客棧,趙弘潤一行人在店內吃了點東西,隨後便登上了戶部轄下倉部所屬的運輸船隻。

當船隊緩緩啓程的時候,趙弘潤站在他所乘坐的那艘船的船尾,遠遠望着祥符東縣與祥符西縣。

總得來說,他對郎官程琳所負責的祥符縣還是比較滿意的,在短短不到一年的工夫就能將祥符港增築成這種規模。

雖然說似築造城牆這種工作還未落實下來,並且城內的人口也明顯不足,但不難看出,祥符港在建成之後,會成爲魏國比較罕見的雙子城,成爲一座民居港口城池。

論前景,並不會亞於博浪沙河港。

“下一站……商水。”

望着在眼簾中逐漸變小的祥符縣,趙弘潤心中涌出一股滿足感。

畢竟那變化巨大的祥符縣,正是因爲他的出現而出現。(未完待續。)8

第799章:失敗的演繹『加更6/30』第572章:你奈我何?! 二第92章:南樑王的疑慮第1227章:山陽之戰! 三 二合一第二百五十六章:難眠第552章:齊楚之戰的預見第一百六十九章:齊魏之盟 二第663章:說降 二第1108章:主動投效第145章:辭舊迎新 二合一第一百六十二章:惡習第864章:不期而遇 二第1347章:回禮第418章:白刃第963章:年末 二第853章:秦使第六章:交易論第711章:姬潤與項末 三第1079章:違和感第二十八章:蘇姑娘 二第1222章:歲末的魏國第1251章:雍丘的楚歌第95章:決戰來臨 二合一第三百二十六章:兄與弟 四第133章:遷都爭議 二 二合一第三百三十三章:雙贏的合作 二第二百四十三章:與李粱的賭約第780章:疑點重重第1363章:趙弘禮的離去第606章:餘孽第671章:靜觀齊軍 二第一百九十七章:善後第367章:祭出屠刀!消失的碭山軍!第744章:僵持的戰局 二第648章:中路軍戰略第73章:將計就計 二合一第546章:等待第247章:永不陷落之城!第二百三十五章:赴任第654章:強攻銍縣第793章:反常第1171章:武信侯出招第872章:差距第669章:符離塞之戰 二第466章:民商崛起之初 四第836章:最後一日第262章:誣陷 二合一第708章:項末的一石二鳥第295章:進擊的項孌第1053章:河東相聚 二第1091章:勁敵第一百九十四章:初接觸第354章:鏖戰第737章:楚巫辛秘第1039章:魏韓邊市 二第三百零七章:遠方的變故第35章:韓使的禮單 二 二合一第999章:淇關之戰 五第2章:太子趙潤 二 二合一第998章:淇關之戰 四第130章:喪辦 二合一第1312章:初見第475章:元日第347章:一統!第328章:魏齊之戰 二第892章:深謀遠慮 二第952章:聲東擊西 二第676章:宿縣初戰第737章:楚巫辛秘第320章:巴蜀之地第258章:心念 二 二合一第807章:驚聞 二第605章:惡徒! 二第274章:歲末 二合一第1152章:友或敵的選擇第141章:興安二年 二合一第三百一十三章:軍造署第27章:糾結的立場 二合一第1023章:廉駁與韶虎 二第三百五十三章:危機解除之後第二百七十九章:真與幻 二第875章:差距 四第98章:詭異的戰事 二第1373章:一年後第217章:湖陵戰場 二 二合一第七十二章:差池第1273章:魏天子的執念第612章:大梁見聞 二第827章:繇諸君趙勝『加更14/33』第755章:樂極生悲第1291章:瑣碎第317章:搶人 二合一第724章:壽陵君景舍第568章:威懾掃地第274章:歲末 二合一第746章:原來是計第一百一十九章:預料之中的不和 二第655章:強攻銍縣 二第412章:羯角!兵臨城下!第一百零四章:陰招
第799章:失敗的演繹『加更6/30』第572章:你奈我何?! 二第92章:南樑王的疑慮第1227章:山陽之戰! 三 二合一第二百五十六章:難眠第552章:齊楚之戰的預見第一百六十九章:齊魏之盟 二第663章:說降 二第1108章:主動投效第145章:辭舊迎新 二合一第一百六十二章:惡習第864章:不期而遇 二第1347章:回禮第418章:白刃第963章:年末 二第853章:秦使第六章:交易論第711章:姬潤與項末 三第1079章:違和感第二十八章:蘇姑娘 二第1222章:歲末的魏國第1251章:雍丘的楚歌第95章:決戰來臨 二合一第三百二十六章:兄與弟 四第133章:遷都爭議 二 二合一第三百三十三章:雙贏的合作 二第二百四十三章:與李粱的賭約第780章:疑點重重第1363章:趙弘禮的離去第606章:餘孽第671章:靜觀齊軍 二第一百九十七章:善後第367章:祭出屠刀!消失的碭山軍!第744章:僵持的戰局 二第648章:中路軍戰略第73章:將計就計 二合一第546章:等待第247章:永不陷落之城!第二百三十五章:赴任第654章:強攻銍縣第793章:反常第1171章:武信侯出招第872章:差距第669章:符離塞之戰 二第466章:民商崛起之初 四第836章:最後一日第262章:誣陷 二合一第708章:項末的一石二鳥第295章:進擊的項孌第1053章:河東相聚 二第1091章:勁敵第一百九十四章:初接觸第354章:鏖戰第737章:楚巫辛秘第1039章:魏韓邊市 二第三百零七章:遠方的變故第35章:韓使的禮單 二 二合一第999章:淇關之戰 五第2章:太子趙潤 二 二合一第998章:淇關之戰 四第130章:喪辦 二合一第1312章:初見第475章:元日第347章:一統!第328章:魏齊之戰 二第892章:深謀遠慮 二第952章:聲東擊西 二第676章:宿縣初戰第737章:楚巫辛秘第320章:巴蜀之地第258章:心念 二 二合一第807章:驚聞 二第605章:惡徒! 二第274章:歲末 二合一第1152章:友或敵的選擇第141章:興安二年 二合一第三百一十三章:軍造署第27章:糾結的立場 二合一第1023章:廉駁與韶虎 二第三百五十三章:危機解除之後第二百七十九章:真與幻 二第875章:差距 四第98章:詭異的戰事 二第1373章:一年後第217章:湖陵戰場 二 二合一第七十二章:差池第1273章:魏天子的執念第612章:大梁見聞 二第827章:繇諸君趙勝『加更14/33』第755章:樂極生悲第1291章:瑣碎第317章:搶人 二合一第724章:壽陵君景舍第568章:威懾掃地第274章:歲末 二合一第746章:原來是計第一百一十九章:預料之中的不和 二第655章:強攻銍縣 二第412章:羯角!兵臨城下!第一百零四章: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