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此進彼退

函山大火,燒了足足三天三夜,秦軍綿連十幾裡的營寨毀之一炬,但魏軍卻也沒辦法趁勝追擊,在函谷外白白乾等了三日。

不過在此期間,肅王趙弘潤的口訊,已由那兩名青鴉衆,傳達到了坐鎮雒南盆谷的司馬安大將軍耳中:“……司馬(安)大將軍,肅王殿下命您即刻整頓兵馬,設法橫穿秦嶺,進攻秦國境內!殿下又有令,期間一切事務,皆由大將軍自主裁決。”

聽聞此言,司馬安眼眸中綻放一絲精光,因爲趙弘潤的話,給予了他最高程度上的授權。

想了想,司馬安詢問那兩名青鴉衆道:“肅王殿下那邊進展不利麼?”

那兩名青鴉衆也沒有隱瞞的意思,遂將『秦軍拒不出戰、怯戰而退』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司馬安,聽得後者時而點頭,時而皺眉。

雖然早已有所預料,但司馬安還真沒想到,秦軍此次的戰術居然是如此“醜陋”,以至於某位肅王殿下的武略與其麾下精銳士卒竟無用武之地。

然而他並未因此輕視秦軍的主帥武信侯公孫起,反而對此人愈加重視,畢竟他也明白,身爲將軍統帥,最關鍵的事是贏得勝利,至於勝地漂亮或難看,其實並不是太重要——正所謂成王敗寇嘛。

當然,那位肅王殿下的覺悟,司馬安亦看在眼裡。

在他眼中,肅王趙弘潤是一位非常有原則的人,這從以往肅王軍對外戰爭中從未傷害過他國平民這件事就能看出,然而此番,這位肅王殿下爲了國家利益,違心地違背了自己的原則,這讓越來越看好這位殿下的司馬安感到憤怒,彷彿心中憋着一股怒火。

因爲他知道,那位肅王殿下是爲了國家才做出的妥協。

『肅王殿下是我大魏當之無愧的英雄,秦人……不該用他們醜陋的戰術來侮辱英雄。』

眼眸中閃過一絲殺意,司馬安衝着那兩名青鴉衆抱了抱拳,沉聲說道:“請兩位回稟肅王殿下,司馬安接令。”

那兩名青鴉衆點頭行禮,隨即告辭離開。

待等那兩名青鴉衆離開後,司馬安遂將麾下的部將召集到帥帳,與他們商議反攻秦國境內的事宜。

不得不說,當司馬安提出要反攻秦國境內時,縱使是博西勒等羯角軍的將領們,臉上都露出了驚詫之色。

要知道,秦國那可是一個並不遜色魏國多少的大國,倘若他們使戰火波及到秦國本土,這是否意味着魏秦兩國將開啓全面戰爭?

“將軍,這件事,是否應該稟報於大梁?”碭山軍獵營騎的將領季鄢忍不住問道。

作爲司馬安的心腹部將,季鄢很少像這樣委婉地反對司馬安,只是這件事關係太大,是前線將領們所不能擅做主張的,尤其是當反攻秦國的主將還是司馬安的時候。

“那是肅王殿下應該考慮的事,而不是我等。”司馬安環視了一眼帳內的衆將,沉聲說道:“我等只需接受肅王殿下下達的命令。”

其實司馬安也很清楚,在『反攻秦國本土』這件事上,肅王趙弘潤將承受多麼巨大的壓力。

畢竟,『魏西戰場』的根本,在於打痛秦國,讓後者在考慮到利害之後,撤出『五方伐魏陣營』,而不是與秦國徹底結成死仇,這樣對魏國沒有任何好處。

秦國,作爲一個國家實力並不遜色魏國多少的大國,當不顧一切發動全面戰爭時,難道就真的只可徵用二三十萬軍隊麼?

要知道就算是魏國,在完全不考慮日後的前提下,亦可以湊出相近百萬的軍隊——當然,這樣做的下場就是,魏國即便能僥倖逃過這次的國難,亦得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由於青壯年大量投入戰場,而導致整個國家的經濟體制徹底崩壞;若戰損嚴重,可能二三十年都無法恢復元氣。

總得來說,魏軍需要做的只是打痛秦國,而不是與秦國成爲不死不休的死敵,開啓全面戰爭。因爲魏秦兩國若因此陷入全面戰爭的泥潭,那麼,秦國固然會因此衰敗,而魏國,恐怕也再沒有餘力能逃過這次的浩劫。

因此,魏軍若過分地激怒秦國,這好比是讓韓、楚兩國坐收漁利,並不是明智的行爲。

是故,司馬安在心底亦暗暗爲肅王趙弘潤感到擔心,畢竟若秦國被徹底激怒的話,那麼,他魏國很有可能會加促覆亡,而那位殿下,也將成爲國家的罪人。

不過正像司馬安所說的,那是作爲主帥的肅王趙弘潤應當去考慮的問題,作爲協助那位殿下的副將,他司馬安只需要履行前者下達的命令。

“……總之,諸位且做好準備,待等我碭山軍兩個步兵營抵達此地,便開始『秦土戰略』。”

司馬安似總結性地說道。

由於碭山軍是司馬安所掌的軍隊,而羯角軍如今又以肅王趙弘潤馬首是瞻,因此,這兩支軍隊的將領們皆無反對之意,哪怕期間有小小的疑慮與擔心,但最終,仍然是一致通過。

十月中旬,碭山軍兩個步兵營穿過盧氏、橫澗以及百餘里羊腸狹谷,來到了雒南盆谷。

此時,司馬安早已在此建造了一座軍營,即『雒南魏營』,作爲他率軍進攻秦國領土的後方堡壘。

三日後,司馬安正式下達橫穿秦嶺的命令。

他從碭山軍與羯角軍中挑選了一些精銳,湊了一支約萬人左右的軍隊,開始了橫穿秦嶺的旅程。

說是橫穿秦嶺,實際上司馬安部要橫穿的,其實只是『熊耳山』的主體而已。『注:熊耳山也屬於是廣義的秦嶺山系,從鳥瞰看,山體走向像一隻長尾巴熊,東部是首,西部是尾,還真挺像的。』

不過即便如此,這段旅途亦有足足百里直線距離,這還是距離最近的『雒南』與『藍田』兩點,而倘若是走其他路,暫不提山路更加坎坷,距離也遠遠不止百里。

不得不說,這次旅途讓羯角軍的騎兵們怨聲載道,畢竟在這種人跡罕至的深山,光是人行走都極爲不便,還要想辦法讓戰馬通行,可想而知其中的艱難。

在這種情況下,司馬安下令碭山軍的兩個步兵營——『戰克營』與『攻拔營』開路,逢山開山、遇水搭橋,儘可能地爲羯角騎兵創造容易通行的道路。

看着碭山軍的步兵們在坎坷的山道上如履平地,不畏山中的豺狼虎豹與毒蟲,博西勒等羯角軍將領們歎爲觀止。

畢竟羯角騎兵們在剛剛踏入熊耳山主山山區,就已經出現了傷亡——有的是被猛獸襲擊而受傷,有的則是被毒蟲噬咬當場斃命。

這種死法,讓羯角騎兵們大爲惶恐,在心中暗暗祈禱高原天神的庇護。

這一次,魏軍兵將們倒是能夠理解羯角騎兵那種異於魏國的觀念,畢竟三川的戰士也好,中原的士卒也罷,但凡是一名合格的戰士,都寧可帶着榮耀戰死於沙場,而不是因山中的畜生蟲豸而喪命。

而另外一邊,在函谷一帶,函山上的火勢已經熄滅,曾經佈滿山林植被的函山,如今灰禿禿的,除了草木燃盡後留下的灰燼,連綿十幾裡的山區已一無所剩。

此時,拿下函谷已不在話下,因爲秦軍根本就沒有前來阻擾的意思,任由魏軍搶佔函山,然後保護着其餘魏軍,通過那條狹長的函山峽谷。

平心而論,函谷是三川西部最險峻的阻遏之地,只要通過這裡,迎面就是被『熊耳山』與『大河』夾在當中的一場狹長的平原地形,一直通往『華陰』,有點類似魏韓交界的那個『百里平原戰場』。

但趙弘潤卻高興不起來,因爲在函谷,他白白浪費了三日光景,雖然拿下了函谷,卻並未對秦軍造成什麼傷亡。

不得不說,秦軍主帥武信侯公孫起的戰術,讓趙弘潤有種舉拳打在棉花上的鬱悶感——因爲他的目的根本不是收復多少多少三川土地,而是要重創秦軍,遺憾的是,武信侯公孫起很清楚這一點,始終不給魏軍正面交手的機會,儘管一步步退讓,但卻讓趙弘潤的『速攻』成爲了空談。

在通過十幾裡狹長的函山峽谷後,迎面便是『桃林』,秦軍在這裡修築了一座堪稱堡壘般的營寨,又在營寨外設下了諸多的拒鹿、據點作爲路障,怎麼看都不像是一座容易得手的營寨。

而讓趙弘潤感到憤懣的是,秦軍將『桃林秦營』附近的林木全部砍完,卻在魏軍的必經之路上,給魏軍留下了大片的樹林。

這彷彿是一個“善意”的訊號:來,你們先建造軍營,造完了咱們再接着打。

造完了再接着打?

怎麼可能!

待等魏軍造好營寨,秦軍多半立馬就放棄『桃林秦營』,繼續向西撤退。

可問題是,魏軍還必須建造營寨,否則,幾萬大軍豈不是暴露在秦軍眼皮底下?趙弘潤很清楚,採取『寓攻於守』戰術的武信侯公孫起,會死死盯着他們魏軍的舉動,不會放過趙弘潤任何一個疏漏與破綻。

在這種情況下,縱使趙弘潤很清楚武信侯公孫起是打算用一座秦營來交換魏軍建造一座軍營的時間,藉此拖延魏軍的行程,亦不得不乖乖就範,畢竟魏軍確實需要一座軍營,而武信侯公孫起絕不可能讓趙弘潤將他們的秦營據爲已有。

而在趙弘潤心下鬱悶地下令建造軍營時,他收到了一封戰報。

相信誰也不會想到,有着趙弘潤、趙元佐、趙元佲三位統帥的『魏西』、『河間』、『宋地』三方戰場,此刻仍陷於膠着的戰爭,然而作爲新人統帥的『沈彧』,卻在『商水戰場』奠定了優勢。

當然,這其實並非全然是沈彧的功勞,有一個女人從中出了大力。

“羋姜……”

端詳着那份戰報,趙弘潤喃喃唸叨着。

第1044章:尚縣寇正第1148章:出征 二合一第920章:王屋山陣地戰『加更30/33』第1344章: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087章:自籌自建第236章:顧慮 二第273章:戛止 二合一第968章:韓軍思退第1274章:勸說第556章:沈彧的決定 二第783章:疑點重重 四第938章:露面!第三位北原十豪!第999章:淇關之戰 五第425章:兩支利矛 二第552章:齊楚之戰的預見第665章:商水軍與東路軍 二第三十八章:機會第886章:太子與桓王 二第368章:三川戰顫!皆非族類盡屠之!第279章:道不同不相爲謀 二合一第276章:趙宣回援 二合一第九章:皇子揮拳第1292章:宋地叛軍第70章:楚國戰略大概 二合一第911章:韓軍劍兵第957章:援軍 四第109章:萬全之策 二合一第411章:戰爭將至!第717章:西路戰場,魏騎到來第90章:桓虎與魯國 二合一第449章:到訪第58章:得失 二合一第864章:不期而遇 二第二百二十八章:祀天 四第878章:“一日”戰役 三第100章:擒賊擒王 二 二合一第九十七章:伏擊 二第192章:你來我往 二 二合一第1039章:魏韓邊市 二第一百二十八章:敗勢 三第130章:喪辦 二合一第635章:將計就計 二第1097章:久違的日常 三第1024章:硬仗第996章:淇關之戰 二第三百一十九章:提點第七十四章:夜第146章:大梁閱軍 二合一第1296章:忙碌的肅王府第1280章:次日第1039章:魏韓邊市 二第1225章:山陽之戰!第三百一十七章:榴蓮第108章:兩王相會 二 二合一第一百零七章:一封書信第975章:坑人的提議第891章:深謀遠慮第524章:陽夏見聞 二第233章:昌邑之戰 二 二合一第932章:以步制騎第569章:見招拆招第570章:自食惡果第557章:對宗衛們安排第1055章:窘迫第353章:抵達河西第594章:對外擴張的雙鴉第1045章:尚縣寇正 二第1108章:主動投效第三十二章:無妄之災第二百九十四章:肅王府的翠筱軒第690章:齊魯聯軍進擊第1391章:訣別明志第924章:身陷險境第899章:黃雀在後『加更29/33』第九十三章:鄢水之戰 二第725章:姬潤與景舍第兩百章:戳心戳肺的勝者 二第156章:膠着的衛國內戰 二 二合一第50章:新年第124章:如曇花般綻放第194章:步入絕境的韓國 二合一第758章:新時代第一百七十四章:言和 二第924章:身陷險境第670章:靜觀齊軍第971章:爭執『關於年後加更機制』第160章:反應 二合一第三百三十五章:羱族青羊部落第七十一章:試探 二第522章:探查陽夏第541章:裂隙第1354章:查證『加更4/4』第一百九十五章:姬潤與熊拓第656章:強攻銍縣 三第707章:耿直的固陵君第605章:惡徒! 二第382章:烏兀的協助第1121章:中陽行宮第1002章:局勢 三
第1044章:尚縣寇正第1148章:出征 二合一第920章:王屋山陣地戰『加更30/33』第1344章: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087章:自籌自建第236章:顧慮 二第273章:戛止 二合一第968章:韓軍思退第1274章:勸說第556章:沈彧的決定 二第783章:疑點重重 四第938章:露面!第三位北原十豪!第999章:淇關之戰 五第425章:兩支利矛 二第552章:齊楚之戰的預見第665章:商水軍與東路軍 二第三十八章:機會第886章:太子與桓王 二第368章:三川戰顫!皆非族類盡屠之!第279章:道不同不相爲謀 二合一第276章:趙宣回援 二合一第九章:皇子揮拳第1292章:宋地叛軍第70章:楚國戰略大概 二合一第911章:韓軍劍兵第957章:援軍 四第109章:萬全之策 二合一第411章:戰爭將至!第717章:西路戰場,魏騎到來第90章:桓虎與魯國 二合一第449章:到訪第58章:得失 二合一第864章:不期而遇 二第二百二十八章:祀天 四第878章:“一日”戰役 三第100章:擒賊擒王 二 二合一第九十七章:伏擊 二第192章:你來我往 二 二合一第1039章:魏韓邊市 二第一百二十八章:敗勢 三第130章:喪辦 二合一第635章:將計就計 二第1097章:久違的日常 三第1024章:硬仗第996章:淇關之戰 二第三百一十九章:提點第七十四章:夜第146章:大梁閱軍 二合一第1296章:忙碌的肅王府第1280章:次日第1039章:魏韓邊市 二第1225章:山陽之戰!第三百一十七章:榴蓮第108章:兩王相會 二 二合一第一百零七章:一封書信第975章:坑人的提議第891章:深謀遠慮第524章:陽夏見聞 二第233章:昌邑之戰 二 二合一第932章:以步制騎第569章:見招拆招第570章:自食惡果第557章:對宗衛們安排第1055章:窘迫第353章:抵達河西第594章:對外擴張的雙鴉第1045章:尚縣寇正 二第1108章:主動投效第三十二章:無妄之災第二百九十四章:肅王府的翠筱軒第690章:齊魯聯軍進擊第1391章:訣別明志第924章:身陷險境第899章:黃雀在後『加更29/33』第九十三章:鄢水之戰 二第725章:姬潤與景舍第兩百章:戳心戳肺的勝者 二第156章:膠着的衛國內戰 二 二合一第50章:新年第124章:如曇花般綻放第194章:步入絕境的韓國 二合一第758章:新時代第一百七十四章:言和 二第924章:身陷險境第670章:靜觀齊軍第971章:爭執『關於年後加更機制』第160章:反應 二合一第三百三十五章:羱族青羊部落第七十一章:試探 二第522章:探查陽夏第541章:裂隙第1354章:查證『加更4/4』第一百九十五章:姬潤與熊拓第656章:強攻銍縣 三第707章:耿直的固陵君第605章:惡徒! 二第382章:烏兀的協助第1121章:中陽行宮第1002章:局勢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