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7章:熊琥的來意

“壽陵君景舍自刎了……麼?”

在陽夏的縣令府內,趙弘潤秘密接見了楚國的平輿君熊琥。

當從平輿君熊琥口中得知壽陵君在四月下旬於楚水河畔自刎之後,趙弘潤亦忍不住唏噓感慨。

從魏國的利益出發,似壽陵君景舍這等傑出的楚國貴族,當然是全部死光更好,但從私心出發,事實上趙弘潤也很願意結交似壽陵君景舍這等德才兼備的楚國貴族。

這並非是因爲壽陵君景舍乃楚國『三天柱』的關係,而是因爲此人的品德,至少同樣是楚國『三天柱』之一的邸陽君熊商,當得知此人被遊馬軍的百人將石進擊殺後,趙弘潤心中毫無波瀾,畢竟邸陽君熊商,與韓國的豪將劇辛乃是一丘之貉,在戰爭期間多次縱容麾下士卒搶掠、屠殺魏國百姓,這就註定趙弘潤對他們不會有什麼好印象。

“壽陵君……他有子嗣麼?”趙弘潤詢問平輿君熊琥道。

熊琥聞言說道:“景舍大人膝下有三個兒子,嫡長子叫做景雲,今年已二十三歲,不出意外的話,此人日後將繼承『壽陵君』這個邑君封號。”

趙弘潤點了點頭,隨即對熊琥說道:“壽陵君雖兩番與我沙場相見,但對於他,我由衷敬佩。……可惜我出面並不合適,否則有必要前往悼念。”

“你不會是想讓我代替你出面吧?”平輿君熊琥聞言後表情尷尬地說道:“我若是前去,多半會被景氏一族亂棍趕出……”

他這話也並未信口開河,畢竟在前段時間,當壽陵君景舍與上將軍項末在兵敗之時,平輿君熊琥就駐軍在陳縣、項城一帶,距離楚東敗軍僅幾十裡之遙。

但是最終,平輿君熊琥對於壽陵君景舍與上將軍項末當時艱難的處境視而不見,任憑諸路魏軍追擊前兩者所率的敗軍,致使楚東軍隊一敗再敗,以至於待等壽陵君景舍撤回楚國時,號稱百萬的大軍就只剩下萬把人。

因此,壽陵君景舍最終在楚水河畔羞愧自刎,平輿君熊琥得負很大責任。

當然,這件事並不代表平輿君熊琥與壽陵君景舍有什麼私仇矛盾,只是熊琥爲了幫助暘城君熊拓爭奪楚王的位子,不得不對楚東敗軍見死不救而已。

畢竟壽陵君景舍也算是「楚東」那邊的貴族,倘若此人率領十幾萬、二十幾萬兵力撤回楚國,就憑暘城君熊拓手底下那點「楚西軍隊」,如何威脅楚東貴族,爭奪王位?

因此,平輿君熊琥當時借刀殺人,借魏軍的手進一步削弱壽陵君景舍麾下的兵力,也只是爲了給暘城君熊拓鋪路,只是沒想到,平日裡溫文爾雅的壽陵君景舍,內心竟那般剛烈,竟在楚水河畔羞愧自刎,這是平輿君熊琥始料未及的——逼死壽陵君景舍,讓景氏一族視爲仇敵,這對暘城君熊拓而言,百害而無一利。

似乎是看穿了平輿君熊琥的心思,趙弘潤淡淡說道:“是在顧忌被景氏一族仇視麼?”

平心而論,雖然能理解平輿君熊琥當時那樣做的原因,但從內心出發,趙弘潤非常不喜這種行爲,因爲這讓他聯想到了南樑王趙元佐的某些行爲。

但礙於平輿君熊琥乃是他的「秘密盟友」,壽陵君景舍又是楚人,因此,雖然趙弘潤心底不喜,但也不好多說什麼。

聽了趙弘潤的話,平輿君熊琥搖頭說道:“對此我倒並不擔心,景雲大人終究不如景舍大人……”說到這裡,他感慨道:“景舍大人一死,景氏一族多半要就此沒落了。依景雲的能力,恐怕負擔不起『三天柱』的職責。”

“三天柱?”趙弘潤微微一愣,他當然知道『三天柱』在楚國是什麼樣的存在。

想了想,他忍不住問道:“這個稱號不是你國的楚人推崇的麼?也可以繼承?”

平輿君熊琥熊琥看了一眼趙弘潤,似笑非笑地說道:“萬民推崇?恰好『熊氏』、『景氏』、『屈氏』這三個羋姓分支家族各佔一個名額?”

聽聞此言,趙弘潤豁然開朗,但是表情卻變得愈發古怪起來。

的確,正如平輿君熊琥所言,楚國的羋姓王族,其分支中,就屬熊氏、景氏、屈氏、項氏等分家最爲勢大。

趙弘潤原以爲,楚國的『三天柱』,就跟韓國的『北原十豪』一樣,都是由國內的國民口口相傳,沒想到楚國的『三天柱』居然是暗箱操作。

看到趙弘潤臉上那古怪的表情,可平輿君熊琥不以爲然,繼續解釋道:“其實是你們誤會了,我大楚的『三天柱』,其實最早的時候並非指個人,而是指『熊氏』、『景氏』、『屈氏』這最初的王姓三大氏族,當年我的堂叔、汝南君熊灝大人亡故,爲何是邸陽君熊商取代,而並非是其他人呢?比如項末、項孌,項氏一族歷代也是名將輩出,爲何就無緣『三天柱』呢?”

這一番話,反說得趙弘潤啞口無言。

不得不說,對於這件事,趙弘潤起初就感到納悶。

他曾經誤以爲,楚國當代的『三天柱』,指的是個人,即原先的汝南君熊灝、壽陵君景舍、西陵君屈平三人。

必須承認,這三位『三天柱』,皆是楚國首屈一指的貴族,德才兼備,以至於讓趙弘潤誤以爲只有出色的貴族,才能獲得這份殊榮。

但隨後,當得知在十幾年前亡故的汝南君熊灝,他的三天柱名份被邸陽君熊商所繼承後,這就讓趙弘潤有些看不懂了。

論統兵方面的才能,邸陽君熊商按理來說是比不過項末、項孌兄弟的,以至於當年在『齊魯魏越四國伐楚戰役』的時候,被齊國名將田耽吊打;而論德品,邸陽君熊商與韓國的豪將劇辛乃一丘之貉,貪婪而暴戾。

因此,由邸陽君熊商繼承汝南君熊灝的三天柱名份,總讓趙弘潤感到有種格格不入的錯覺:相比較壽陵君景舍、西陵君屈平,邸陽君熊商的格調明顯有些低,拉低了楚國『三天柱』的名聲。

不曾想,楚國的三天柱竟然是暗箱操作,這就說得通了。

想到這裡,趙弘潤搖了搖頭,感慨說道:“邸陽君熊商死在雍丘,壽陵君景舍自刎於楚水,再加上被罷黜終身不用的西陵君屈平……三天柱已名存實亡了吧?”

平輿君熊琥點了點頭,隨即又補充道:“事實上,西陵君屈平大人也已經亡故了……屈氏一族始終無法原諒屈平大人在那場叛亂的最後,被項末說降,而楚東那邊,那些傢伙亦強烈反對大王闢用屈平大人,屈平大人一身才華,卻無用武之地,在前年就憤然投河自盡了,只是礙於影響,並未對外公佈而已。”

聽聞此言,趙弘潤忍不住又是一陣唏噓感慨。

雖然他並沒有與西陵君屈平交過手,也並未與其有何私交,但他知道,當初吳國大將吳起率領東甌軍從東面進攻楚國時,正是西陵君屈平運籌帷幄,指揮幾支楚軍擋住了越人軍隊的進攻,使得當時『齊魯魏』三方兵力皆兵臨楚國王都壽郢城下時,唯獨東越的東甌軍,被擋住了前往壽郢的道路,使「齊魯魏越聯軍」當時無法徹底包圍壽郢。

暗自唏噓了一番,趙弘潤問熊琥道:“此番你國若再推舉三天柱穩定局勢,恐怕就沒有屈氏的份了吧?”

平輿君熊琥也不隱瞞,如實說道:“應該是項氏取代屈氏,不是上將軍項末,就是其弟項孌。……相比之下,我更加在意「熊氏」會推舉誰?”

聽着熊琥在後半句話中那明顯的諷刺意味,趙弘潤微微一愣,隨即他纔會意過來,熊琥口中的「熊氏」,指的應該的「楚東熊氏」。

據熊琥的解釋,楚國曆來,由楚王管理楚東,而由『三天柱』居首的「熊氏」,管理楚西之地,這即俗稱的『楚西熊氏』,而曾經的汝南君熊灝,就是楚西熊氏的傑出代表。

但在十幾年前,楚東熊氏違反了這個規則,藉口繼承汝南君熊灝衣鉢的暘城君熊拓年幼,不足以肩負重任,硬生生將三天柱之首安在了楚東熊氏的邸陽君熊商頭上,藉此打壓楚西熊氏。

自這件事後,楚東熊氏與楚西熊氏的關係就極其惡劣,大有雞犬相聞卻老死不相往來的架勢,就連作爲楚王熊胥親生兒子的暘城君熊拓,從此亦直呼其父爲『那傢伙』,直呼楚東的堂叔堂伯爲『那幫傢伙』,可想而知兩方的矛盾。

而對此,趙弘潤亦感到有些好奇,忍不住問道:“熊商之後,楚東熊氏還有什麼傑出的英傑麼?”

平輿君熊琥起初嘲諷冷笑,隨後好似想到了什麼,皺眉說道:“楚東那幫蛀蟲,應該沒什麼拿得出手的人了……除了「楚水君」。”

趙弘潤微微一愣,他聽說過「楚水君」此人,據說是楚王熊胥的弟弟,但爲人神秘,就連名字也未對外透露。

據說,羋姜、羋芮姐妹倆的敵人——確切地說是「祝融一脈」巫女共同的敵人,共工一脈巫女,就效忠於楚水君,當年趙弘潤還遭到過那些巫女的行刺。

忽然,趙弘潤好似想到了什麼,表情古怪地說道:“熊琥,你不會是對那三天柱,有什麼想法吧?”

彷彿是被拆穿了似的,平輿君熊琥冷不丁聽到這句,亦有些尷尬,半響後這才吞吞吐吐說道:“咳,事實上,我楚西熊氏這邊,亦有足以擔此重任者。……三天柱之首,本來就是屬於我楚西熊氏的。”

他這話,其實已變相地證實了趙弘潤的猜測。

不過對此趙弘潤並未深究,畢竟那是人家楚國的內事,他想了想,問道:“熊拓已經啓程了麼?”

見趙弘潤終於提到正事,平輿君熊琥頓時嚴肅了表情,點頭說道:“熊拓公子已率領十五萬軍隊,前往援護楚東。”

『援護楚東?是藉機施壓,趁機奪取楚王之位吧?』

趙弘潤看了一眼平輿君熊琥。

很顯然,暘城君熊拓這是帶兵前往逼宮奪權了。

楚國,或將迎來新一輪的內戰。

第209章:意料之內 二合一第二百六十三章:衆人拾柴『加更9/14』第234章:魏國之危第87章:楚齊泗水戰役 三 二合一第70章:楚國戰略大概 二合一第兩百一十六章:欲分羹 三 『4/14』第一百二十四章:魏營攻防戰 四第979章:邯鄲戰役前夕 二第一百二十章:熊拓的決定第51章:齊使抵魏第617章:啓程第354章:鏖戰第五十五章:家宴第791章:聞之驚駭『加更4/29』第442章:勝敗即分第538章:鎮壓第381章:求同存異的攜手第449章:到訪第一百九十一章:對話『加更11/20』第356章:秦國覆亡第三百四十六章:吹響的警笛 二第386章:驕兵之計第911章:韓軍劍兵第286章:決戰之日第二百五十四章:睿王的選擇第一百二十七章:敗勢 二第26章:舊日的霸主 二合一第885章:太子與桓王第九十七章:伏擊 二第910章:皮牢關戰役第645章:局勢扭轉 二第1304章:楚國大事件 二第980章:首仗:共地戰場第1025章:變故第459章:羚、羯部落的請求第983章:出兵汲縣第595章:誰佔上風?第792章:垂拱殿御庭衛第一百七十四章:言和 二第502章:多方推手 二第一百二十一章:魏營攻防第527章:商水軍入駐第1286章:介子鴟vs張啓功 二第454章:羯角覆滅第485章:說服第444章:詐誘第720章:失敗的行刺第305章:遊說 二合一第1309章:肅王的新玩具,重型弩炮第四十四章:隱弊第880章:“一日”戰役 五第298章:追擊 二合一第三百三十八章:偶遇的聊友第三百四十一章:第二日第三百四十五章:吹響的警笛第760章:新時代 三第1161章:武信侯的思量第815章:畫像第631章:莫名其妙的戰況演變第576章:明哲保身第587章:王瑔第520章:抵達圉縣第851章:恰逢舊識第341章:淡淡的孤獨第1082章:事件背後 二第148章:炫耀工藝 二合一第一百零六章:陽城君熊拓 二第890章:東雍之爭 六 『加更27/33』第一百五十七章:小氏羊舌第1365章:改變第76章:鉅鹿攻防 二 二合一第1338章:九月第二百九十章:坦白第三百一十六章:兵鑄局的危機第八十七章:第一枚金令第1026章:變故 二第989章:勝敗第1058章:試探第三百零五章:六王叔趙元俼第1348章:回禮第355章:秦王亡故第698章:備戰 二第三百五十九章:功課第460章:驅虎吞狼第161章:衛國衰敗 二合一第三百一十八章:變故第563章:入城第970章:韓軍撤離 二第1056章:戶牖侯世子第143章:魏使訪韓 二 二合一第28章:林中戰役 二合一第813章:竊物的宮女 二第482章:肅王的毒舌第127章:戰後返都 二合一第435章:鏖戰!雒城防守戰! 四第820章:暴風雨前夕第1060章:歸程第八十二章:浚水營第二百三十章:黃雀第370章:巧遇青羊 二
第209章:意料之內 二合一第二百六十三章:衆人拾柴『加更9/14』第234章:魏國之危第87章:楚齊泗水戰役 三 二合一第70章:楚國戰略大概 二合一第兩百一十六章:欲分羹 三 『4/14』第一百二十四章:魏營攻防戰 四第979章:邯鄲戰役前夕 二第一百二十章:熊拓的決定第51章:齊使抵魏第617章:啓程第354章:鏖戰第五十五章:家宴第791章:聞之驚駭『加更4/29』第442章:勝敗即分第538章:鎮壓第381章:求同存異的攜手第449章:到訪第一百九十一章:對話『加更11/20』第356章:秦國覆亡第三百四十六章:吹響的警笛 二第386章:驕兵之計第911章:韓軍劍兵第286章:決戰之日第二百五十四章:睿王的選擇第一百二十七章:敗勢 二第26章:舊日的霸主 二合一第885章:太子與桓王第九十七章:伏擊 二第910章:皮牢關戰役第645章:局勢扭轉 二第1304章:楚國大事件 二第980章:首仗:共地戰場第1025章:變故第459章:羚、羯部落的請求第983章:出兵汲縣第595章:誰佔上風?第792章:垂拱殿御庭衛第一百七十四章:言和 二第502章:多方推手 二第一百二十一章:魏營攻防第527章:商水軍入駐第1286章:介子鴟vs張啓功 二第454章:羯角覆滅第485章:說服第444章:詐誘第720章:失敗的行刺第305章:遊說 二合一第1309章:肅王的新玩具,重型弩炮第四十四章:隱弊第880章:“一日”戰役 五第298章:追擊 二合一第三百三十八章:偶遇的聊友第三百四十一章:第二日第三百四十五章:吹響的警笛第760章:新時代 三第1161章:武信侯的思量第815章:畫像第631章:莫名其妙的戰況演變第576章:明哲保身第587章:王瑔第520章:抵達圉縣第851章:恰逢舊識第341章:淡淡的孤獨第1082章:事件背後 二第148章:炫耀工藝 二合一第一百零六章:陽城君熊拓 二第890章:東雍之爭 六 『加更27/33』第一百五十七章:小氏羊舌第1365章:改變第76章:鉅鹿攻防 二 二合一第1338章:九月第二百九十章:坦白第三百一十六章:兵鑄局的危機第八十七章:第一枚金令第1026章:變故 二第989章:勝敗第1058章:試探第三百零五章:六王叔趙元俼第1348章:回禮第355章:秦王亡故第698章:備戰 二第三百五十九章:功課第460章:驅虎吞狼第161章:衛國衰敗 二合一第三百一十八章:變故第563章:入城第970章:韓軍撤離 二第1056章:戶牖侯世子第143章:魏使訪韓 二 二合一第28章:林中戰役 二合一第813章:竊物的宮女 二第482章:肅王的毒舌第127章:戰後返都 二合一第435章:鏖戰!雒城防守戰! 四第820章:暴風雨前夕第1060章:歸程第八十二章:浚水營第二百三十章:黃雀第370章:巧遇青羊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