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首仗:共地戰場

三月初五前後,肅王軍、北一軍、山陽軍三支軍隊6續抵達邯鄲戰場魏軍的總據點『修武縣』。

據趙弘潤所知,修武縣目前駐紮着韶虎大將軍麾下的魏武軍,因爲前一陣子曾生過『韓國蕩陰侯韓陽偷襲修武縣』的事,儘管當時韓陽被韶虎伏擊吃了一場敗仗,但也因此引起了韶虎的警惕,讓後者變得尤爲慎重。

修武是一座軍事要塞性質的城池,據稱是南燕大將軍衛穆負責修建的,並且在以往,也有相當一部分南燕軍駐守在這裡,抵擋着來自邯鄲郡韓軍的威脅。

因爲是軍事要塞性質的城池,因此,修武城內幾乎沒有居住一般平民,唯有南燕軍士卒、役兵(預備役),以及挑運糧草的民役。

在上回北疆戰役時期,南燕大將軍衛穆以這座修武城作爲據點,一邊援護燕王趙弘疆的山陽縣,一邊拼死保住修武城,雖然並未打出什麼值得驕傲的成績,但也稱得上是勞苦功高。

至少在北二軍、北三軍、魏武軍這三支軍隊還未在北疆參戰的那段時期,是南燕軍與山陽軍守住了『山陽--修武防線』,讓韓軍的軍隊無法侵入魏國。

因此,趙弘潤今日前來修武,也是想見見衛穆這位南燕軍的大將軍。

別看如今韶虎拜『上將軍府』裡唯一的一位上將軍,與另外一位無冕大將軍李鉦並稱魏**方的最高統帥,使得『駐軍六營大將軍』難免矮了一輩,但在若干年前,當魏國還未籌建『上將軍府』的時候,似衛穆、司馬安等駐軍六營大將軍,卻是實實在在的魏**方巔峰人物。

在當時那六位駐軍大將軍中,有四位是曾經魏天子身邊的宗衛,有一人是投奔魏國的原宋國降將南宮,這就顯得衛穆極爲特殊,因爲他既不是魏天子身邊的宗衛,也並非是他國投奔的大將軍,但是,此人卻深得魏天子的信任,後者委任他守衛着魏國的東北方。

對於衛穆,趙弘潤瞭解的並不多,畢竟衛穆作爲坐鎮魏國邊疆的大將軍,十幾年來幾乎很少涉足大梁。

不過即便如此,趙弘潤仍然聽說過一些有關於衛穆的傳言。

當然,是負面的傳言。

在那些傳言中,衛穆被人譏諷爲是魏天子的看家犬,雖然一直以來都替魏天子鎮守着北疆,但有些人卻認爲,衛穆之所以能上位的原因,是因爲他幫魏天子解決了功高震主的前南燕大將軍蕭博遠。

對於這些言論,趙弘潤不做評價,畢竟他不清楚當年的真相,他只知道衛穆曾經是前南燕大將軍蕭博遠的副將,在蕭博遠以密謀作亂造反的罪名被誅殺後,衛穆才取代了老將軍,搖身一變成爲了當時魏國唯六的手握重兵的大將軍。

至於期間衛穆是否曾與魏天子做過某些不可告人的暗中交易,趙弘潤並不關心,畢竟衛穆這十幾年來坐鎮魏國的東北,做得絲毫不比前任南燕大將軍蕭博遠遜色。

不過很遺憾,當趙弘潤、趙弘宣、趙弘疆一行人來到修武城的時候,衛穆並不在城內,是韶虎這位諸軍總帥親自到城門外迎接了他們三位皇子,給足了禮遇。

對於韶虎,趙弘潤同樣仰慕已久,畢竟韶虎是趙弘潤他五叔禹王趙元佲的宗衛長,據說是一位文武兼備的統帥,所以才被禹王趙元佲推薦成爲二代魏武軍的軍主。

或許可以理解爲,韶虎即是禹王趙元佲的替身。

在修武城的城門洞外,趙弘潤終於見到了韶虎這位目前他魏**方的最高統帥——韶虎這個上將軍的軍銜可是實打實的,『上將軍府』的某位府正與前者相比,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

今日是趙弘潤初次見到韶虎,因此,就當韶虎笑容滿臉地迎接他與趙弘宣、趙弘疆三人時,趙弘潤在旁靜靜地打量韶虎。

韶虎給趙弘潤的第一印象,就是很壯實、很魁梧,論體魄毫不遜色趙弘潤的宗衛褚亨,站在那裡就跟一座鐵塔似的,而且渾身肌肉爆棚,一看就知道是一位具備相當武力的將軍。

韶虎的面相也不錯,方方正正的國字臉,濃眉大眼,乍一看模樣粗獷,可待等真正接觸下來,趙弘潤這才現,對方的談吐以及舉手投足,皆不像是莽夫。

最起碼,韶虎比燕王趙弘疆看起來更像是大貴族出身。

“見過(韶虎)上將軍。”

在弟弟趙弘宣的提醒下,趙弘潤朝着韶虎拱手抱拳作爲問候:“小王肆意妄爲,擅自更改任命,上將軍不予怪罪,實在是感激不盡。”

聽聞此言,韶虎笑着擺了擺手,直說『肅王言重』。

其實韶虎也明白,眼前這位肅王殿下之所以表現地如此恭謙,那並不全然是因爲他如今擔任着總帥的職務,更多的則是看在禹王趙元佲的面子上。

畢竟論軍功,眼前這位肅王殿下是足以傲視國內任何人的,哪怕他韶虎如今高居上將軍,也不足以讓這位肅王殿下表現地如此恭謙。

因此,韶虎在接過話茬後稱讚了一番趙弘潤在楚國時的功勳,即是爲了照顧這位肅王殿下的情緒,同時也是爲了與其拉攏關係。

畢竟在韶虎眼中,肅王趙潤可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統帥之才,單看此人征戰近五年從未打輸過一場仗,便足以證明這位肅王殿下的才能。

並不會遜色(禹王)王爺的王室奇才!——這是韶虎心中對這位肅王殿下的評價。

在一番寒暄過後,韶虎將趙弘潤、趙弘宣、趙弘疆三人請到了城內的帥所。

途中,趙弘潤好奇地問道:“衛穆大將軍不在修武麼?”

韶虎搖了搖頭,解釋道:“衛穆將軍在東邊的汲縣……具體的,等到了帥所我再向三位殿下解釋。”

聽聞此言,趙弘潤點點頭,也就不再追問。

大約過了一炷香工夫後,趙弘潤、趙弘宣、趙弘疆三人帶領着各自的宗衛,在韶虎等人的指引下,來到了城內的帥所,或者乾脆點稱作城守府。

待等趙弘潤等人來到城守府的前屋廳堂時,趙弘潤因爲自己親眼看到的東西而愣住了。

爲何?

因爲韶虎叫人搬走了廳堂內所有的裝飾物,在廳內擺了兩張約三四尺高度、七八尺方圓的臺子。

這兩張臺子可不簡單,因爲這兩張臺子上的擺設,彷彿是照搬了魏國北疆的各處地形。

『擬戰沙盤?』

趙弘潤略有些意外地看了一眼韶虎,很驚訝於韶虎居然製作出如此惟妙惟肖的戰場沙盤。

平心而論,其實趙弘潤在幾次出征打仗時,也曾多次製作過這種沙盤,畢竟他雖說可以憑着強的記憶,在腦海中模擬戰況,但一邊維持腦海中的戰場模型,一邊推演敵我雙方的戰況,這樣做對大腦的負擔很大,很快就會感到疲倦。

因此,爲了減輕大腦的負擔,趙弘潤便製作出沙盤,如此一來,他只要盯着這個沙盤在腦海中直接推演敵我雙方的戰事即可,相對輕鬆許多。

然而令他意外的是,韶虎居然也知道沙盤這種東西。

看得出來,韶虎明顯不清楚趙弘潤曾經就製作過沙盤,因爲他對趙弘潤、趙弘宣、趙弘疆三人解釋了一番,還取了個名字叫做『寸土圖築』。

不過略去這一層不提,趙弘潤對於這兩座沙盤的精準還是頗感驚詫的。

僅僅只是掃了兩眼,趙弘潤便看出這兩座沙盤,其中一座是整個北疆的縮略,從河東郡的西部到東部,還涉及到太原郡、上黨郡、河東郡以及魏國國內的樑郡、原陽國等地。

而讓趙弘潤感到好笑的是,這座沙盤中還擺着不少約有三個指節高都的士卒木雕,這些士卒有的挎刀持盾,有的持槍而立,還有的,則手握着一面旗幟,旗幟上刻着諸如『商水軍』、『鄢陵軍』、『北一軍』等字,雕刻地惟妙惟肖,頗爲用心。

值得一提的是,趙弘潤還在這座沙盤上的上黨盆地一帶找到了他自己——確切地說是代表他的模型,一名帶着旗手的騎士,旗手高舉的旗幟上刻着『肅王潤』的字樣。

除此之外,趙弘潤注意到這座沙盤中還有代表其餘諸路魏軍的士卒木雕,比如姜鄙的北一軍,那枚士卒木雕已經深入到太原郡,以至於從沙盤上的局勢來看,整個河東郡西部僅此孤零零的一支。

而另外一座沙盤,則似乎是河東郡東部以及邯鄲郡這一塊的戰場縮略。

從這座沙盤的局勢來看,用墨汁塗黑的士卒木雕是代表魏兵的,而用不知是硃砂還是血染紅的士卒木雕,則是代表韓軍,以至於魏韓雙方士卒雕像呈現彼此對峙的局面。

“且容韶某先向三位殿下闡述當前河東郡東部這邊的戰況。”

從一名參將手中接過一根細木棍,韶虎指着沙盤對趙弘潤、趙弘宣、趙弘疆三人解釋道:“從修武往邯鄲方向,『臨慮』與『汲』縣構成了第一道防線,『臨慮山』、『淇(水)關』、『沫邑』、『黎陽』、『滑(臺)縣』、『蕩陰』,則是第二道防線,從整體看來,這是一片寬六十里、長約兩百餘里的狹長戰場,它的西與北兩側是臨慮山,而東與南,則是大河。……這片狹長地帶,被臨慮山與大河(黃河)包夾其中,可以說兩面都沒有可迂迴周旋的餘地。……這片當地韓人稱之爲『共』的狹長地帶,便是我軍眼下先要考慮攻略的地點,若不是突破這裡,攻打韓國王都邯鄲,只是一個笑話。”

聽聞此言,趙弘潤、趙弘宣、趙弘疆三人皆圍着那座沙盤站着,目不轉睛地看着沙盤中的地形,隨即,他們微微皺起了眉頭。

因爲三人都看得出來,這片戰場的縱深太長,尤其適合騎兵衝鋒。

第680章:各有算計第686章:淪陷第737章:楚巫辛秘第233章:昌邑之戰 二 二合一第645章:局勢扭轉 二第三百零三章:遷怒第211章:魏楚交鋒首戰:商水戰役! 二合一第390章:鴉嶺峽夜伏『補更11/14』第1327章:雍王的時運第670章:靜觀齊軍第一百二十六章:祀天第二百四十三章:與李粱的賭約第三百三十六章:羱族青羊部落 二第404章:綸氏依附 二第1339章:密信第590章:堂審第218章:進退第369章:巧遇青羊『補更10/14』第一百二十章:熊拓的決定第607章:詭襲第434章:鏖戰!雒城防守戰! 三第590章:堂審第147章:炫耀軍力 二合一第475章:元日第455章:九月第1177章:博弈第338章:五月第1005章:交涉第724章:壽陵君景舍第1158章:鴆虎出閘 三第六十九章:聖意第761章:回國第86章:楚齊泗水戰役 二 二合一第164章:各國邦交 二 二合一第661章:銍縣淪陷第三百四十六章:吹響的警笛 二第225章:沿海襲韓 二合一第934章:出擊!遊馬重騎! 二第539章:誘導第119章:局勢與算計 二合一第1253章:十面埋伏第三百三十二章:雙贏的合作第兩百零六章:原陽王世子 二第一百二十一章:魏營攻防第878章:“一日”戰役 三第823章:遊馬重騎第234章:魏國之危第1331章:桓王回都第780章:疑點重重第53章:齊魏失和第兩百一十二章:慶功宴第429章:內賊 三第一百六十章:楚地風俗第645章:局勢扭轉 二第兩百一十六章:欲分羹 三 『4/14』第1171章:武信侯出招第1030章:姬潤與韓然 四 『加更8/23』第1026章:變故 二第960章:虎狼之軍的姿態第135章:穩固發展 二 二合一第1049章:暗爭序幕第一百七十三章:言和『打賞加更5/19』第623章:抵達彭城第955章:援軍 二 『加更31/33』第715章:戰局膠着第717章:西路戰場,魏騎到來第五十五章:家宴第982章:初見衛穆第一章:文德殿亂賦第二百六十七章:改變第560章:安陵見聞第767章:楚國內亂之始第453章:崩離的羯角 三第六章:交易論第974章:充斥違和之感的梟雄第十五章:陳淑媛第1107章:雙榜第780章:疑點重重第兩百零七章:謊第235章:顧慮 二合一第三十五章:宗府介入第1102章:會試進行中『加更18/27』第兩百零八章:以惡治惡第1229章:千里馳援!從天而降的援軍!第一百五十七章:小氏羊舌第二百五十八章:可預測的亂『8/14』第兩百二十二章:戶部失權第634章:將計就計第17章:昌氏一族慘劇第1113章:開幕第531章:緩兵之計第832章:秦勢洶洶第146章:大梁閱軍 二合一第135章:穩固發展 二 二合一第706章:銍縣之戰前夕 二第二百九十四章:苦惱的烏貴嬪第47章:懷疑 二第1155章:友或敵的選擇 四第398章:逼降第1209章:夜襲
第680章:各有算計第686章:淪陷第737章:楚巫辛秘第233章:昌邑之戰 二 二合一第645章:局勢扭轉 二第三百零三章:遷怒第211章:魏楚交鋒首戰:商水戰役! 二合一第390章:鴉嶺峽夜伏『補更11/14』第1327章:雍王的時運第670章:靜觀齊軍第一百二十六章:祀天第二百四十三章:與李粱的賭約第三百三十六章:羱族青羊部落 二第404章:綸氏依附 二第1339章:密信第590章:堂審第218章:進退第369章:巧遇青羊『補更10/14』第一百二十章:熊拓的決定第607章:詭襲第434章:鏖戰!雒城防守戰! 三第590章:堂審第147章:炫耀軍力 二合一第475章:元日第455章:九月第1177章:博弈第338章:五月第1005章:交涉第724章:壽陵君景舍第1158章:鴆虎出閘 三第六十九章:聖意第761章:回國第86章:楚齊泗水戰役 二 二合一第164章:各國邦交 二 二合一第661章:銍縣淪陷第三百四十六章:吹響的警笛 二第225章:沿海襲韓 二合一第934章:出擊!遊馬重騎! 二第539章:誘導第119章:局勢與算計 二合一第1253章:十面埋伏第三百三十二章:雙贏的合作第兩百零六章:原陽王世子 二第一百二十一章:魏營攻防第878章:“一日”戰役 三第823章:遊馬重騎第234章:魏國之危第1331章:桓王回都第780章:疑點重重第53章:齊魏失和第兩百一十二章:慶功宴第429章:內賊 三第一百六十章:楚地風俗第645章:局勢扭轉 二第兩百一十六章:欲分羹 三 『4/14』第1171章:武信侯出招第1030章:姬潤與韓然 四 『加更8/23』第1026章:變故 二第960章:虎狼之軍的姿態第135章:穩固發展 二 二合一第1049章:暗爭序幕第一百七十三章:言和『打賞加更5/19』第623章:抵達彭城第955章:援軍 二 『加更31/33』第715章:戰局膠着第717章:西路戰場,魏騎到來第五十五章:家宴第982章:初見衛穆第一章:文德殿亂賦第二百六十七章:改變第560章:安陵見聞第767章:楚國內亂之始第453章:崩離的羯角 三第六章:交易論第974章:充斥違和之感的梟雄第十五章:陳淑媛第1107章:雙榜第780章:疑點重重第兩百零七章:謊第235章:顧慮 二合一第三十五章:宗府介入第1102章:會試進行中『加更18/27』第兩百零八章:以惡治惡第1229章:千里馳援!從天而降的援軍!第一百五十七章:小氏羊舌第二百五十八章:可預測的亂『8/14』第兩百二十二章:戶部失權第634章:將計就計第17章:昌氏一族慘劇第1113章:開幕第531章:緩兵之計第832章:秦勢洶洶第146章:大梁閱軍 二合一第135章:穩固發展 二 二合一第706章:銍縣之戰前夕 二第二百九十四章:苦惱的烏貴嬪第47章:懷疑 二第1155章:友或敵的選擇 四第398章:逼降第1209章: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