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魏國之危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督護,赫查哈契與哈格爾兩位萬夫長戰死了。”

就當羯角騎兵的主將博西勒正率軍攻打楚軍的本陣時,有幾騎斥候送來了這個噩耗。

在聽到這個噩耗後,博西勒張着嘴,半響沒說出話來。

要知道,那兩位萬夫長,皆是跟隨了十年的老部下,儘管彼此最初並非是一個部落出身,但十年的相處,卻完全可以抵消這部分導致的疏遠,甚至愈發親密。

“他二人……怎麼死的?”博西勒沉着臉問道。

“赫查哈契,是被城南的楚軍設計,孤身深入敵軍,無法突圍被殺;而哈格爾,則是在東郊,疑似被楚軍將領項孌所殺……”那名騎兵解釋道。

聽聞此言,博西勒扭頭看了一眼昌邑城的東郊,不過,並非看到那邊的羯角騎兵有什麼潰敗的跡象。

這跟羯族人的習俗有關,羯族人套用類似狼羣的作戰方式,他們的指令非常簡單,比如說殺光對方、擊潰對方、擊敗對方等等,在這個指令的基礎上,羯角騎兵們便在各自萬夫長、千夫長的率領下與敵軍廝殺。

每一名萬夫長、千夫長,就好比是狼羣中的頭領狼羣中在頭領死亡之後,就會立刻選出新的頭領,而羯角騎兵亦是如此,萬夫長戰死之後,則由最爲勇武的千夫長接管指揮。

這聽上去似乎跟中原軍隊在戰爭期間的將職升遷頗爲相似,不過事實上卻有很大的不同,就比如說,好鬥好狠的羯族人,他們對戰死並不是很抗拒與其病逝在牀榻上,他們寧可選擇戰死沙場,死在有價值的對手手中。

反正他們認爲,他們死後的靈魂,會受到高原天神的庇護。

或許有人會覺得,既然羯族戰士如此悍不畏死,爲何當初卻臣服了魏國呢?

其中原因,很大程度上在於趙潤當年征討三川郡時所使用的猛火油,也就是石油。【△網.】

因點燃石油而燒起來的大火,就連天降暴雨也無法熄滅,這給三川人帶來了極大的震撼,誤以爲魏國有火神庇護,且這位神祗的神力,強大到連用降雨的方式來拯救他們的高原天神都不能匹敵,是故,羱族、羝族、羯族紛紛臣服了魏國。

再等到後來,魏國朝廷的禮部,爲了加強朝廷對三川郡的控制,不遺餘力向三川郡灌輸類似天授君權的思想,這讓許多三川人都爲之‘恍然大悟’:原來魏王乃是上天之子,我們這些凡人如何鬥得過天之子?

既然明知無法戰勝,又不希望自己部落因爲‘逆天而行’而滅亡,於是,三川人、包括羯族人,陸陸續續臣服了魏國,或者說,臣服了那位讓他們又敬又畏的上天之子,魏王趙潤。

但是此刻面對楚國的軍隊,情況卻大爲不同。

雖然楚國的軍隊是羯角騎兵的十幾倍,但這些羯族戰士並不認爲對方是不可戰勝的除非這幫楚人身背後也站着一位神力強大的神祗,且彰顯非凡的力量,讓他們親眼看到類似天水無法熄滅火勢的奇蹟。

不然,羯角騎兵無所畏懼,萬夫長戰死,就由千夫長頂上;千夫長戰死,就由百夫長頂上,直到取得勝利。

正因爲如此,儘管赫查哈契與哈格爾兩位萬夫長戰死,但昌邑城南與城東兩個方向的城郊,羯角騎兵們並未因此而潰敗當然,在士氣上受到負面影響,這是在所難免的。

楚將項孌……麼?

因爲只知道一個敵將的名字,博西勒暗暗將這個名字記在心中,以待他日爲兩名部下報仇。

而眼下,他卻顧不得這一些,因爲他正在指揮麾下騎兵進攻楚軍的本陣,也就是楚水君所在的本陣。

不得不說,楚水君麾下的軍隊,跟吳起的東甌軍、項孌的昭關軍,的確不可相提並論,這不,面對博西勒兩萬左右羯角騎兵的騷擾、突襲,駐紮有二十幾萬楚國軍隊的楚國本陣,竟呈現出疲於應付的局面應戰能力還不如僅僅數萬人的東甌軍或者昭關軍。【△網.】

這倒也不奇怪,畢竟楚水君麾下的軍隊中,雖然在人數上佔據絕對優勢,但其中卻充斥着大量的糧募兵,在面對羯角騎兵這種兇悍的騎兵時,哪怕十幾萬糧募兵,都不如區區一萬沉着勇悍的精銳好使。

這不,楚水君就遇到了這方面的麻煩:被羯角騎兵幾番突擊,導致糧募兵軍心渙散,毫無章法地移動,非但沒能有效地限制羯角騎兵的突圍,反而屢屢阻擋在己方正軍的前進道路上,害得那些楚國正軍無法做出有效的反擊。

這讓楚水君的面色很不好看。

雖然對於擁有幾十萬兵力的楚軍而言,似羯角騎兵的突襲,充其量也只能在他們身上咬下幾塊肉,並不能嚴重傷及根本,可是看着這些異族騎兵來去自如,心中難免也是懊惱。

只可惜,就算再懊惱,楚水君暫時也毫無辦法。

罷了,就叫這些陰戎騎兵再猖狂片刻,待我軍攻陷昌邑,再來收拾他們!

楚水君恨恨地想到。

不得不說,項孌、吳起二人並沒有使他失望。

待等到黃昏前後時,項孌麾下的昭關軍,就已攻佔了東城的城牆,且順勢控制了城門。

歷來的攻城戰,一旦城門被敵軍攻破,就基本上判定了防守方的戰敗,鮮有能扭轉戰況的。

尤其是在兵力遠遠不如攻城方的情況下。

顯然,昌邑城也無法成爲罕見的個例,在得知楚國軍隊攻克了東城門後,似安陵王趙燊等魏國王貴,便心生了撤退的想法。

不可否認,他們也希望能守住昌邑,但倘若事不可違,他們也不會選擇與城池共存亡他們乃是魏國的趙氏王貴,這個國家還沒有到必須由他們做出犧牲的地步。

這裡又不是大梁,更不是雒陽,它只是宋郡的一座城池而已,跟他魏國此前放棄的十幾座宋郡東部城池,並沒有什麼區別。

“成陵王,請您慎重抉擇啊。”

在得知成陵王趙燊等人要撤退時,撫宋特使崔詠拉着前者懇求。

不是說能堅守十日的麼?這纔是首日啊!

彷彿是猜到了崔詠的心思,成陵王趙燊頗有些尷尬地說道:“我也沒想到,楚國聯軍中居然還有那等精銳……崔大人,不是本王駁你的面子,只是眼下城門已被楚軍攻破,我軍又並非商水軍、鄢陵軍、魏武軍,哪有什麼起死回生的可能?與其在這裡白白消耗兵力,還不如後撤,撤到定陶,重整旗鼓……”

崔詠不是不懂得這個道理,只是他在昌邑居住了許多年,對這座城池已經城內的百姓早已有了感情,實在是不忍拋棄。

見此,成陵王趙燊勸道:“崔大人,以大局爲重啊。”

最終,崔詠還是被成陵王趙燊給說服了,黯然地決定放棄昌邑。

一時間,魏軍從昌邑城的西城門撤退,包括縣令簡覜等本地官員、望族,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見機不對跟隨遷移的百姓。

羯角騎兵很快就得知了魏軍棄守昌邑的消息,亦放棄了與楚國軍隊糾纏,在督護博西勒的指揮下,保護着這些人徐徐從昌邑撤離,撤向定陶。

這場昌邑之戰,堪稱這場伐魏戰爭爆發至今,發生於宋郡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

在這場攻城戰中,楚軍出動兵力超過四十萬,戰亡人數超過三萬人,傷者數萬,其中約三成乃是正軍。

而魏國一方,損失兵力則在兩萬左右,其中,羯角騎兵損失六千餘,兩名萬夫長戰死。

值得一提的是,楚國軍隊高達十萬的傷亡,有一半是羯角騎兵造成。

七月十二日,楚國將領季武、桓虎,分別率領曲阜軍、薛城軍(原睢陽軍)抵達昌邑。

十三日,楚國將領項孌率軍南下,協助壽陵君景雲攻打睢陽。

睢陽魏軍兵少將寡,難以抵擋,不得已選擇撤退,向西退入商水郡,與商水軍合兵。

十四日至十八日,楚壽陵君景舍與楚將項孌合兵,攻打攻陷信陵、襄陵,逼近雍丘,逼近大梁。

而與此同時,楚國將領項末、齊國將領田耽,分別率領軍隊趕上楚水君的主力,楚、齊、魯越四國軍隊終於在宋郡定陶匯合,組建了四國聯軍。

七月二十日,定陶縣在苦苦防守了三日後,終於被攻破,成陵王趙燊等人被迫撤向樑郡。

截止七月末,楚壽陵君景雲佔據承匡、襄陵,切斷了商水郡與樑郡的聯繫,寫信知會平輿君熊琥,準備對商水郡展開前後夾擊。

而楚將項孌,則率領軍隊迴歸楚水軍的主力。

八月初,楚水君麾下四國聯軍,在幾乎攻陷了半個潁水郡的情況下,進逼大梁。

大梁這座魏國舊日的都城,已岌岌可危。

八月初二,宋郡戰場上魏軍接連戰敗的噩耗,彷彿十二月的飛雪,紛紛送抵雒陽。

雒陽朝廷對此亦極爲震驚,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四國聯軍的攻勢居然如此兇猛。

就在朝廷諸臣在朝會中,爲主動出兵救援大梁還是固守成皋關、守衛新都雒陽兩者爭論不休時,魏王趙潤坐在王位上,面沉似水地看着手中那幾份戰報。

他魏國,彷彿一下子就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563章:入城第1012章:造勢第1324章:暗棋第二百三十九章:殺雞儆猴 二第307章:秦國反應 二合一第92章:南樑王的疑慮第三百六十一章:成見第1186章:局勢漸明第690章:齊魯聯軍進擊第1093章:初試 二第16章:昌邑之戰 二合一第一百二十九章:奇襲之策第二百四十七章:熊拓的來意第二百八十八章:按部就班第二百八十八章:按部就班第1329章:顧慮第十章:天子反擊第570章:自食惡果第36章:圍獵蕭鸞之始第1273章:魏天子的執念第459章:羚、羯部落的請求第294章:項末的決斷 二合一第909章:目標:皮牢關第1335章:曲樑侯司馬頌第九十章:接管第929章:火中取栗 二第315章:戰火再起 二合一第1253章:十面埋伏第519章:威脅持續第三章:放風箏第52章:酒席筵間第一百零一章:唯一的聲音 二第448章:瓜分第四十四章:隱弊第947章:謀定而動 二第二百三十五章:赴任第845章:些許偏差第220章:進退 三第1312章:初見第585章:思慮第222章:交鋒!第899章:黃雀在後『加更29/33』第1329章:顧慮第九十四章:鄢水之戰 三第1191章:特別的說客第98章:詭異的戰事 二第10章:頤王的不安 二合一第860章:抵達華陰第1214章:關鍵的契點第二十八章:蘇姑娘 二第493章:交鋒 三第217章:湖陵戰場 二 二合一第1112章:武舉第999章:淇關之戰 五第九十章:接管第1179章:混亂的戰局第1215章:關鍵的契點 二第一章:文德殿亂賦第二百九十一章:坦白 二第1286章:介子鴟vs張啓功 二第565章:先手陰招第567章:登門問罪第131章:新君執政 二合一第四十四章:隱弊第234章:魏國之危第二百九十六章:婆媳相見 二第1330章:雍王的抱負第二百六十九章:莫名的心躁 二第235章:顧慮 二合一第609章:兩縣勝負第552章:齊楚之戰的預見第二百五十八章:可預測的亂『8/14』第1134章:塵封的故事 六第1167章:司馬安vs烏須部落 四第984章:決戰?第389章:開打!開打!鴉嶺峽之戰!第1219章:再臨咸陽 二第1067章:鬧劇第545章:鬥雞的相殺第1169章:戰況簡報第994章:劍指淇關第1184章:扭轉的局勢第七十一章:試探 二第790章:另一個線索第42章:拷問與策反 二合一第二百八十三章:意外的收穫第345章:魏秦之戰 二第256章:進與退 二合一第637章:夜戰 二第316章:因勢利導 二合一第867章:寒冬將至第404章:綸氏依附 二第663章:說降 二第一百八十一章:利益分配『加更9/20』第837章:摧朽拉枯的夜襲第224章:違和的感覺 二第823章:遊馬重騎第二百七十九章:真與幻 二第1013章:北原十豪會晤!第1377章:大梁見聞 二
第563章:入城第1012章:造勢第1324章:暗棋第二百三十九章:殺雞儆猴 二第307章:秦國反應 二合一第92章:南樑王的疑慮第三百六十一章:成見第1186章:局勢漸明第690章:齊魯聯軍進擊第1093章:初試 二第16章:昌邑之戰 二合一第一百二十九章:奇襲之策第二百四十七章:熊拓的來意第二百八十八章:按部就班第二百八十八章:按部就班第1329章:顧慮第十章:天子反擊第570章:自食惡果第36章:圍獵蕭鸞之始第1273章:魏天子的執念第459章:羚、羯部落的請求第294章:項末的決斷 二合一第909章:目標:皮牢關第1335章:曲樑侯司馬頌第九十章:接管第929章:火中取栗 二第315章:戰火再起 二合一第1253章:十面埋伏第519章:威脅持續第三章:放風箏第52章:酒席筵間第一百零一章:唯一的聲音 二第448章:瓜分第四十四章:隱弊第947章:謀定而動 二第二百三十五章:赴任第845章:些許偏差第220章:進退 三第1312章:初見第585章:思慮第222章:交鋒!第899章:黃雀在後『加更29/33』第1329章:顧慮第九十四章:鄢水之戰 三第1191章:特別的說客第98章:詭異的戰事 二第10章:頤王的不安 二合一第860章:抵達華陰第1214章:關鍵的契點第二十八章:蘇姑娘 二第493章:交鋒 三第217章:湖陵戰場 二 二合一第1112章:武舉第999章:淇關之戰 五第九十章:接管第1179章:混亂的戰局第1215章:關鍵的契點 二第一章:文德殿亂賦第二百九十一章:坦白 二第1286章:介子鴟vs張啓功 二第565章:先手陰招第567章:登門問罪第131章:新君執政 二合一第四十四章:隱弊第234章:魏國之危第二百九十六章:婆媳相見 二第1330章:雍王的抱負第二百六十九章:莫名的心躁 二第235章:顧慮 二合一第609章:兩縣勝負第552章:齊楚之戰的預見第二百五十八章:可預測的亂『8/14』第1134章:塵封的故事 六第1167章:司馬安vs烏須部落 四第984章:決戰?第389章:開打!開打!鴉嶺峽之戰!第1219章:再臨咸陽 二第1067章:鬧劇第545章:鬥雞的相殺第1169章:戰況簡報第994章:劍指淇關第1184章:扭轉的局勢第七十一章:試探 二第790章:另一個線索第42章:拷問與策反 二合一第二百八十三章:意外的收穫第345章:魏秦之戰 二第256章:進與退 二合一第637章:夜戰 二第316章:因勢利導 二合一第867章:寒冬將至第404章:綸氏依附 二第663章:說降 二第一百八十一章:利益分配『加更9/20』第837章:摧朽拉枯的夜襲第224章:違和的感覺 二第823章:遊馬重騎第二百七十九章:真與幻 二第1013章:北原十豪會晤!第1377章:大梁見聞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