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6章:慶王跌倒 二

“這必定是那張啓功獻的毒計。”

在肅王府的書房內,趙弘潤感慨地說道。

他原以爲,雍王弘譽會像當初扳倒「原東宮太子趙弘禮」時那樣,大力打壓慶王弘信,沒想到,雍王弘譽只是輕描淡寫地一記推手,就將慶王弘信推到了幾近萬劫不復的地步。

前往宋郡安撫民怨?

說得輕巧!

宋郡的民怨是那麼容易安撫下來的麼?

別看趙弘潤遠在大梁,但他多少也能猜到,所謂的「金鄉屠民」事件,幕後很有可能也有「北亳軍」的影子。

原因很簡單,因爲單憑北亳軍,不足以抵擋魏國的攻勢——目前仍只是一些魏國國內貴族的私軍,北亳軍尚能招架;可若干月後,待魏國朝廷徵收了今年種植的穀物,以這些徵收的穀物作爲軍糧,派出商水軍、鄢陵軍、魏武軍、鎮反軍等駐軍級別的精銳之師,到時候北亳軍如何招架?

至少,趙弘潤從不認爲宋雲的北亳軍,能在正面戰場上抵擋他麾下的商水、鄢陵、遊馬三支軍隊——兩者的戰爭經驗與武器裝備,差距實在太大了。

在這種情況下,北亳軍唯一的勝算,就是讓魏國陷入「不義」的泥潭,一方面煽動宋郡內的民衆的恐懼心理,讓他們站到北亳軍這邊共同抗擊魏軍;而另外一個方面,北亳軍多半是想讓天下人來干涉這場戰爭。

畢竟天底下還是有不少吃飽了撐着的好事之徒的,除此之外,相信北方的韓國、南方的楚國,也都會樂意私底下給魏國添添堵,讓魏國陷身於「不義」之戰,陷身於宋郡泥潭,無法抽身。

因此,相信北亳軍絕對不會給魏國挽回的機會,他們會大力傳播這件事,換而言之,無論是誰代替朝廷出面前往宋郡,都註定是徒勞無功的。

可壞就壞在,慶王弘信還沒辦法拒絕,畢竟正像雍王弘譽所說的,解鈴還須繫鈴人,你的人惹出來的,當然得由你去理解。

客觀來說,雍王弘譽的這個建議,表面上足可稱之爲大度,因爲他並沒有借這件事,在廟堂上攻訐慶王弘信。

當然,這所謂的大度只是表面上,其實內在,這招非常狠辣。

在註定無法撫平宋郡民怨的情況下,逼慶王弘信代表朝廷出面前往宋郡安撫民怨,這明擺着就是想趁機將慶王弘信從大梁支走。

對於慶王弘信而言,最壞的情況,可能是他連宋郡都到不了,就會被北亳軍等暗中勢力除掉,而最樂觀的情況,則莫過於在宋郡徒耗三五年光景。

三五年光景,天曉得雍王弘譽會不會在這三五年內登基爲魏國的君王?

倘若果真到那種地步,慶王弘信遠在宋郡,雍王弘譽在迅速登基後一紙詔書封前者一個「宋郡郡王」,大局已定,慶王弘信能怎麼辦?

所以宗衛高括纔會說:慶王弘信基本上與大位無緣了。

“這招,太狠了。”

縱使是與慶王弘信關係不佳,此時趙弘潤亦難免有些憐憫這位五皇兄。

明明擁有着足以雍王弘譽一較高下、甚至能反制前者的勢力,卻因爲被雍王弘譽抓住了把柄,即將被逼得離開大梁前往宋郡。

而與此同時,在慶王府府上,慶王弘信亦派人將南樑王趙元佐請到書房,與他商議對策。

“三伯,雍王用陰謀害我,欲將我支走,三伯可有什麼對策?”

面對着慶王弘信的詢問,南樑王趙元佐亦顯得有些一籌莫展。

不可否認,南樑王趙元佐確實擅長陰謀,可問題是,雍王弘譽身邊的幕僚張啓功,論耍弄陰謀手段,儼然毫不遜色於他。

就像當下這招,藉口「請慶王弘信前往宋郡安撫民怨」,將慶王弘信支離大梁,就連南樑王趙元佐都沒有想到。

在沉思了片刻後,南樑王趙元佐沉聲說道:“你我都小看了雍王與那張啓功,此次交鋒,是我方敗了。”

聽聞此言,慶王弘信心中頓時冰涼,魂不守舍。

良久,他壓低聲音說道:“三伯,我能否借身體有恙……”

彷彿是猜到了慶王弘信心中的想法,南樑王趙元佐搖搖頭說道:“事到如今,無論如何雍王一方都不會放過能將你支離大梁的機會,與其扭扭捏捏,徒遭人厭煩,不如學當初的趙弘禮,坦然承擔。”

“可……”慶王弘信滿臉驚慌地說道:“我若離了大梁,雍王豈不是一人獨大?”

“事到如今,別無他法。”南樑王趙元佐正色說道。

在離開慶王府的時候,南樑王趙元佐亦難免有些鬱郁。

他想到了曲樑侯司馬頌。

他越發懷疑,曲樑侯司馬頌,即是雍王弘譽安插在他們當中的暗棋,就等着在關鍵時刻坑他們一把。

其實在宗府庭審當日之後,南樑王趙元佐便暗中喚來匡城侯季雁,詢問了當時那個村莊的具體情況。

很可惜,匡城侯季雁的說辭,與曲樑侯司馬頌一般無二,並且,匡城侯季雁也拿出了一些證據,證明那個村莊確實是宋地叛軍「北亳軍」的一個據點,並非是曲樑侯司馬頌在其中搞鬼。

因此,礙於曲樑侯司馬頌的身份,南樑王趙元佐也不好輕舉妄動。

但正像他當日所說的,這件事,起因在於曲樑侯司馬頌給平城侯李陽等人送了一個口訊,可在「金鄉屠民」事件中,曲樑侯司馬頌卻恰好置身事外,這怎麼想都有問題。

可問題是,曲樑侯司馬頌,怎麼就曉得那座村落是北亳軍的據點呢?

再者,明明被曲樑侯司馬頌的私軍追擊,可那些北亳軍反卒,卻仍然逃到了那個村落,使得曲樑侯司馬頌順利地發現了北亳軍「出則爲賊、入則爲民」的關鍵性情報。

明明在此之前,雍王黨也好、慶王黨也罷,甚至是肅王黨,這些皇子派系的貴族私軍,一個都不曾發現北亳軍的這個秘密,像個無頭蒼蠅那樣四處緝捕北亳軍,卻完全不知北亳軍反卒就藏在他們眼皮底下。

『……曲樑侯司馬頌,暗通北亳軍?』

南樑王趙元佐突然想到了這個可能性,但隨即,他便搖了搖頭,付之一笑。

曲樑侯司馬頌,堂堂魏國的君侯,私通宋郡叛軍,這種猜測,根本站不住腳。

但是順着這個思路,南樑王趙元佐卻忽然想到了一個老朋友——蕭氏餘孽首領,蕭鸞。

『……仔細想想,這個手段,還真像是蕭鸞的手筆。』

坐在返回南樑王府的馬車上,南樑王趙元佐閉着眼睛思索着這件事。

不單單怡王趙元俼與蕭鸞是老相識,他南樑王趙元佐與蕭鸞也是老相識,當然,他不至於像他六弟怡王趙元俼那樣天真,以至於被蕭鸞利用,最終落得個黯然自盡的下場。

在當時中陽皇狩一事中,他可是反過來利用了蕭鸞的叛亂,真正取得了魏天子趙元偲的信任。

總而言之,對於蕭鸞,南樑王趙元佐多少還是瞭解的,比如蕭鸞做事的方式。

『……曲樑侯司馬頌,難道竟是蕭鸞那一方的人?可……這怎麼會呢?再者,蕭鸞爲何要插手此事?難道說,是爲將我大魏的軍隊拖在宋郡?可這樣的話,爲何偏偏選擇弘信?是爲了報復我?還是說,他想……等等,蕭鸞沒理由會義助雍王啊……』

坐在馬車上反覆思忖着這件事,縱使是狡智如南樑王趙元佐,不禁也有些迷糊了。

慶王跌倒,雍王登基,這對蕭鸞有什麼好處?

難道不是慶王與雍王僵持不下,使魏國繼續維持諸公子的對立,這對蕭鸞的利益更大麼?

一個王令一統的魏國,這對蕭氏餘孽是沒有什麼好處的。

忽然,低着眼瞼的南樑王趙元佐,好似想到了什麼,猛然睜大了眼睛。

『……等等,難道是……』

也不曉得南樑王趙元佐是想到了什麼,臉上露出陣陣驚駭之色。

忽然間,他又垂了下頭,緊皺雙眉,彷彿沉思着什麼。

次日,趙弘潤繼續叫高括關注着朝中的情況。

正如他所料,慶王弘信慌了,相信他也明白在這個時候離開大梁前往宋郡,並且不知幾時才能返回大梁,這意味着什麼。

不出意料,慶王黨的貴族們紛紛聯名上書,企圖幫慶王弘信說情。

但遺憾的是,在這件事上,雍王弘譽好比是佔據了道德的至高點,用一番義正言辭、合情合理的話,堵地慶王弘信與慶王黨貴族無言以對——自己惹出來的禍事,難道還指望別人給你善後麼?

而讓慶王弘信感到絕望的是,就連在甘露殿歇養的魏天子趙元偲,在得知此事後,也沒有插手干涉的意思。

對此,趙弘潤倒是不感到驚訝,畢竟他們的這位父皇,從來不會幫助他們,這些年來,他們這些兄弟都是各憑本事纔得到瞭如今的權勢與地位——他趙弘潤亦是如此。

七月中旬,垂拱殿下詔,對慶王弘信加封「宋郡安撫使」的官職。

期間,慶王弘信想盡辦法企圖挽回,但很可惜,雍王弘譽佔據大義,他毫無辦法。

數日後,南樑王趙元佐麾下鎮反軍的大將楊彧,受朝廷召喚,攜帶三千鎮反軍抵達大梁,出任護送慶王弘信前往宋郡的護衛大將。

在慶王弘信啓程前往宋郡的當日,趙弘潤亦出城相送,看着前者強顏歡笑,心中不知爲何也有些不是滋味——可能,他逐漸已經厭倦了兄弟幾人爲了大位而相互攻訐。

好在,這一場對於皇位的爭奪,終於將迎來結局。

“從今日起,是雍王的時運了。”

看着慶王弘信一行人遠遠離去的背影,趙弘潤儼然有種如釋重負般的輕鬆。

但不知爲何,他心中仍隱隱有些不安。

彷彿心底有個聲音告訴他:這場奪位之爭,遠沒有到終結的時候。

搜索引擎各種小說任你觀看,破防盜章節

第419章:蛻變第706章:銍縣之戰前夕 二第1327章:雍王的時運第136章:新時代 二合一第117章:大盜揚名 二合一第197章:韓王然與魏王潤 二合一第1313章:初見 二第683章:各有算計 四第749章:勝負已分,三十里戰場大捷第308章:秦魏休戰 二合一第896章:營變 二 『加更28/33』今天請假第465章:民商崛起之初 三第153章:衛國內亂之始 二 二合一第1107章:雙榜第1172章:武信侯出招 二第885章:太子與桓王第三十二章:無妄之災第917章:煙雨中的奇襲 三第730章:經驗與見識的較量 二第二百九十四章:肅王府的翠筱軒第440章:引導士氣第1092章:初試第三百六十二章:成見 二第715章:戰局膠着第1362章:格局變幻第249章:永不陷落之城! 三第1107章:雙榜第672章:姬潤與田耽第1183章:羯部落的黯然離場第二百六十章:送離別 二第646章:田耽的兇名第329章:魏齊之戰 三第1346章:牽一髮而動全身 三第737章:楚巫辛秘第62章:廉駁與李睦第856章:戰前備課『加更19/33』第763章:日常之凝香宮第1308章:冶造總署新址第645章:局勢扭轉 二第410章:聯軍之議第7章:弔喪第24章:上郡見聞 三 二合一第899章:黃雀在後『加更29/33』第六十六章:惡劣的題第一百七十二章:楚國態度 二第1008章:陷城第一百零一章:唯一的聲音 二151章:五月 二 二合一第二百二十八章:祀天 四第913章:火燒猗山第1028章:姬潤與韓然 二第527章:商水軍入駐第53章:齊魏失和第三百五十三章:危機解除之後第九十七章:伏擊 二第189章:魏韓對峙 五 二合一第766章:久違的父子日常第647章:姬昭與田広第1332章:聚謀第50章:新年第二十二章:退而其次第590章:堂審第420章:試探第600章:交涉第三百三十八章:偶遇的聊友第42章:拷問與策反 二合一第1169章:戰況簡報第21章:必勝的預兆 二合一第七十三章:差池 二第709章:姬潤與項末第464章:民商崛起之初 二第815章:畫像第735章:楚王都壽郢戰役第939章:露面!第三位北原十豪! 二第574章:安陵趙氏第991章:步步爲營第1355章:肅王成婚第七十三章:差池 二第539章:誘導第298章:追擊 二合一第671章:靜觀齊軍 二第一百九十六章:撤軍楚境第821章:楚國內戰之楚王的回信『加更12/33』第964章:開春第677章:宿縣初戰 二第1310章:六月 三第601章:兩縣約賽第1260章:猛將匯聚第673章:約事第一百二十八章:敗勢 三第1210章:夜襲 二第610章:格局第1340章:密信 二第485章:說服第1060章:歸程第77章:韓之重器第1344章:牽一髮而動全身第393章:戰爭升級第一百三十一章:伏兵
第419章:蛻變第706章:銍縣之戰前夕 二第1327章:雍王的時運第136章:新時代 二合一第117章:大盜揚名 二合一第197章:韓王然與魏王潤 二合一第1313章:初見 二第683章:各有算計 四第749章:勝負已分,三十里戰場大捷第308章:秦魏休戰 二合一第896章:營變 二 『加更28/33』今天請假第465章:民商崛起之初 三第153章:衛國內亂之始 二 二合一第1107章:雙榜第1172章:武信侯出招 二第885章:太子與桓王第三十二章:無妄之災第917章:煙雨中的奇襲 三第730章:經驗與見識的較量 二第二百九十四章:肅王府的翠筱軒第440章:引導士氣第1092章:初試第三百六十二章:成見 二第715章:戰局膠着第1362章:格局變幻第249章:永不陷落之城! 三第1107章:雙榜第672章:姬潤與田耽第1183章:羯部落的黯然離場第二百六十章:送離別 二第646章:田耽的兇名第329章:魏齊之戰 三第1346章:牽一髮而動全身 三第737章:楚巫辛秘第62章:廉駁與李睦第856章:戰前備課『加更19/33』第763章:日常之凝香宮第1308章:冶造總署新址第645章:局勢扭轉 二第410章:聯軍之議第7章:弔喪第24章:上郡見聞 三 二合一第899章:黃雀在後『加更29/33』第六十六章:惡劣的題第一百七十二章:楚國態度 二第1008章:陷城第一百零一章:唯一的聲音 二151章:五月 二 二合一第二百二十八章:祀天 四第913章:火燒猗山第1028章:姬潤與韓然 二第527章:商水軍入駐第53章:齊魏失和第三百五十三章:危機解除之後第九十七章:伏擊 二第189章:魏韓對峙 五 二合一第766章:久違的父子日常第647章:姬昭與田広第1332章:聚謀第50章:新年第二十二章:退而其次第590章:堂審第420章:試探第600章:交涉第三百三十八章:偶遇的聊友第42章:拷問與策反 二合一第1169章:戰況簡報第21章:必勝的預兆 二合一第七十三章:差池 二第709章:姬潤與項末第464章:民商崛起之初 二第815章:畫像第735章:楚王都壽郢戰役第939章:露面!第三位北原十豪! 二第574章:安陵趙氏第991章:步步爲營第1355章:肅王成婚第七十三章:差池 二第539章:誘導第298章:追擊 二合一第671章:靜觀齊軍 二第一百九十六章:撤軍楚境第821章:楚國內戰之楚王的回信『加更12/33』第964章:開春第677章:宿縣初戰 二第1310章:六月 三第601章:兩縣約賽第1260章:猛將匯聚第673章:約事第一百二十八章:敗勢 三第1210章:夜襲 二第610章:格局第1340章:密信 二第485章:說服第1060章:歸程第77章:韓之重器第1344章:牽一髮而動全身第393章:戰爭升級第一百三十一章: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