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安陵趙氏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據記載,魏滅鄭國與樑國後,遷都大梁,原本居住在三川河南城的姬姓趙氏族人,亦向東遷移,遷移到鄭、樑兩地,遷移到他們心目中的中原土地上。

因此,除了原陽王、成陵王等冊封了王位,賞賜了封邑的諸侯王外,鄭、大梁、蒲陽,是當地姬姓趙氏子孫聚集最多的三個大城。

隨後,宗府創建,當時宗府考慮到種種因素,勒令在王都大梁的非宗家王族搬離城池,非召不得入王都,於是,大批的姬姓王族子弟,搬到了鄭與蒲陽。

也正是因如此,鄭與蒲陽兩地充斥着許許多多姬姓趙氏王族子弟,也先後建立了祖廟、祠堂以及族墳。

若干年後,宗府出臺了新的制度,勒令數代以外的王族分支降爲公族,不允許再用趙氏名義,這即是如今魏國內有許多大貴族之所以都姓姬的原因:這些貴族,皆是從姬姓趙氏的分支分下來的。

比如安陵王氏,這一支的祖宅,其實回溯最早,也在鄭地。

但是,趙弘潤的三叔公趙來峪,他卻不同。

他與趙弘潤一樣,皆是姬姓趙氏的本家出身,只是當時趙來峪沒有撈到魏國君主的位子,成爲魏王的,是趙弘潤的祖父,隨後,又是趙弘潤的父親。

也正是因爲這樣,趙來峪這一支的王族子孫,他們在地方上是毫無根基的。

於是,後來擔任了宗府宗正的趙來峪,讓自己的幾個兒子,去投奔大兒子的妻家,即安陵王氏。

當時的安陵王氏,在安陵可謂是權勢滔天,但是在擔任宗府宗正的趙來峪面前,他們卻不得不盡心巴結,畢竟對於姬姓的王公貴族而言,宗府可謂是一柄高懸在頭顱上的利劍,若是惹得宗府不開心,宗府有的是辦法對付這種不聽話的同族。

比如說,從魏天子手中請一道召令,就足夠似安陵王氏這種公族喝一壺的了。

不過話說回來,對於趙來峪那幾個兒子前來投奔,安陵王氏當時是十分熱情的,畢竟說到底,兩家出自一個祖宗,況且十幾代後,兩家又結了親,貴族與貴族之間的聯姻,在這個時代是非常可靠的,比利益驅使下的結合還要可靠。

趙來峪亦有三個兒子,因爲他這一支已經不是宗族的本家。因此,他幾個兒子的排字,並不是趙弘潤的父親、叔伯那樣的元字,而是按照輩分改成了文,長子叫趙文藺、次子叫趙文衢、三子叫趙文輔。

在安陵王氏的幫助下,趙文藺、趙文衢、趙文輔兄弟三人在安陵謀得了一份家業,且在其父、宗府宗正趙來峪的偏袒下,家門逐漸興旺起來,漸漸地傳開了安陵趙氏的名氣。

然而說到底,哪怕算上趙來峪,所謂的安陵趙氏在安陵也不過只傳承了三代,即來、文、成,哦,再算上趙來峪那出生不久的曾孫,還得加上武這一輩。

也就是四輩,與安陵王氏這種在此傳承了十幾輩的貴族,根本無從比較。

因此,別看安陵趙氏與安陵王氏齊名,但實際上,前者的底蘊財力,是遠遠不如後者的。

但唯獨有一點,安陵王氏是不如安陵趙氏的,那就是貴族的地位,前者仍是王族,而後者,僅僅只是公族而已。

別看王族與公族僅僅一階之差,可這差距,猶如天壤、猶如雲泥。

然而,儘管頂着王族的尊號,可依舊無法改變趙來峪被迫離開大梁、投奔他幾個兒子的窘迫處境。

其實說實話,趙來峪卸任宗府宗正,將這個位置讓給趙弘潤的二伯趙元儼,這已有若干年,而他之所以頂着宗老的頭銜賴在宗府不走,除了有些捨不得權利外,最重要的,是他還想照拂自己的子孫一陣子。

否則,他豈會一個人孤零零地呆在大梁,早與安陵的兒子、孫子、曾孫子團聚,盡享天倫之樂去了。

他曾多次幻想着,等有朝一日他實在幹不動了,像他的叔父趙泰汝那樣,走幾步路都喘氣喘地不行的時候,他就叫幾個兒子到大梁來,風風光光地將他接到安陵,再過幾年,作爲他們安陵趙氏一門的祖宗,再風風光光地葬入新修的祖墳。

當然,此前他還得去一趟鄭城,正所謂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嘛。

可趙來峪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有朝一日,他居然會被一個年僅十六歲的本家小輩,逼得不得不離開大梁,投奔他幾個兒子。

沒有敲鑼打鼓、沒有親友迎送,當日趙來峪就帶着幾個僱來的下僕,好似做賊般來到了安陵,叩開了他大兒子趙文藺的府邸大門。

趙來峪至今還記得,當時他大兒子趙文藺在看到他這位父親時,那種瞠目結舌、目瞪口呆的模樣。

我趙來峪,曾經執掌宗府,何以淪落到這種地步?

日復一日,趙來峪躲在他的別院裡,每日飲酒至醉,雙耳不聞窗外之事。

好在他幾個兒子對他還頗爲孝順,否則,他都不知該如何生活。

忽然有一日,趙文藺、趙文衢、趙文輔兄弟三人來到了父親趙來峪的別院,見父親仍在喝酒,趙文藺卻上前拿過了酒杯,低聲對父親言道:“父親,趙弘潤來了我安陵。”

“誰?”趙來峪喝得醉醺醺的,也不是聽得很清楚。

見此,趙文藺又說了一遍:“趙弘潤,肅王,趙弘潤!”

趙來峪酒醉的眼眸,逐漸恢復清明,咬牙切齒地罵道:“是那個狂妄囂張的小子?”

聽聞此言,二兒子趙文衢冷笑道:“父親,報仇雪恨的機會來了!”

他原以爲趙來峪會認同,沒想到,趙來峪在聽到這句話後臉色一板,怒道:“報仇?拿什麼報仇?當初爲父還在宗府時都弄不過那小子,更何況如今?他隨便動一動手指,不曉得會有多少鄢陵兵、商水兵將你們砍成爛泥。”

趙文衢啞口無言,倒是其兄趙文藺用一種我怎麼說來着?般的目光瞧着前者。

罵了二兒子一通,趙來峪捋着鬍鬚,問道:“趙弘潤做什麼來了?依老夫對他的瞭解,除非你安陵發生了什麼大事,否則,他不會到這兒來。”

聽聞此言,趙文藺苦笑說道:“恐怕是因爲那一樁事。”

“哪樁事?”趙來峪疑惑問道。

畢竟自從來到安陵後,這些日子他每日借酒消愁,哪裡曉得安陵發生了什麼事?

見此,趙文藺便解釋道:“去年七八月的時候,十三他們,還有王氏的幾個小子,一同外出狩獵,期間遇到了幾個鄢陵的楚人,雙方一言不合,十三他們就將對方給殺了,只有一個人逃了出去……”他口中的十三,便是他的小兒子,在兄弟三人衆子嗣中排行十三的十三公子,趙成恂。

“殺了鄢陵的楚人?”趙來峪皺了皺眉,雖說他最近雙耳不聞窗外事,但是對於鄢陵的情況,他還是瞭解的。

如今的鄢陵,包括商水、長平,居住的皆是那投奔他們魏國的四十餘萬平民,並且朝廷禮部也在大力緩和這幾個縣城與召陵、安陵等地魏人的關係,希望可以消除楚魏戰爭期間所帶來的彼此仇恨。

此時,安陵人殺了鄢陵人,這簡直就是頂風作案,與朝廷作對。

但僅僅如此的話,推幾個替罪羊出去不就能解決了?

趙來峪疑惑地望向大兒子,他猜測,可能他大兒子還未說完全部。

果不其然,趙文藺在稍作停頓了一下後,苦笑說道:“原以爲那幾人只是鄢陵的一般獵戶,沒想到,其中有一人乃是鄢陵的楚人貴族貢氏。數日後,一對叫做貢嬰、貢孚的兄弟,帶着其一干家奴,在附近山頭埋伏,埋伏了數日,正巧撞見十三他們。……那夥賊人殺了我趙氏與王氏十幾個家奴,十三等人好不容易纔逃脫。”

“……”趙來峪捋着鬍鬚不說話,他猜到,他大兒子接下來要說的,纔是這整件事的關鍵。

果然,趙文藺在咬了咬牙後,低聲說道:“事後,十三他們氣不過,帶着兩家的家僕前往鄢陵,王氏一門中擔任縣尉的王邯,亦帶着縣兵前去助威,勒令鄢陵縣令交出貢嬰、貢孚二人,沒想到,貢嬰、貢孚二人頗爲兇悍,帶着鄢陵縣內的壯丁殺出城外……”

說到這裡,趙文藺偷偷望了一眼趙來峪,低聲說道:“一場混戰,雙方死了千餘人。”

“……”趙來峪手指趙文藺,氣地渾身發抖。

他終於明白這件事爲何會驚動那位被稱爲肅王的混賬小子,原來是這件事鬧地極大。

一場混戰,千餘人犧牲,就算是朝廷有心看在安陵趙氏、王氏的面子上遮掩一番,那也是遮掩不住的啊!

“砰!”

趙來峪猛地一拍桌子,怒聲呵斥道:“出了這麼大的事,你們居然瞞着老夫?”

趙文藺、趙文衢、趙文輔兄弟三人對視一眼,皆低下頭。

趙文輔更是小聲說道:“這件事,去年十一月的時候,就已經告一段落了,誰能想到過年後禮部會請肅王過來?”

誰能想到?

趙來峪怒極反笑。

過年前,他在大梁王都的宗府還有威信與權力,想來禮部也是顧忌他,將這件事拖着,可如今,他已經失去了權力,禮部還不得徹查此事?

禮部尚書杜宥……

趙來峪攥緊了拳頭,隨即,在一聲嘆息後將攥緊的雙拳放鬆了。

當初不被他放在眼裡的那位禮部尚書,如今,已非是他能夠俯視的了。

...

...

...

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1248章:楚軍的潰勢第445章:詐誘 二第82章:戰爭冬歇 二合一第三百三十三章:雙贏的合作 二第403章:綸氏依附第1209章:夜襲第68章:西河戰役! 二 二合一第463章:民商崛起之初第966章:博弈 二 『加更32/33』第161章:衛國衰敗 二合一第1099章:四月第1020章:高牆激戰第三百五十五章:戰爭的預兆第187章:魏韓對峙 三 二合一第1320章:宋郡泥潭 二第1062章:惡客!第1005章:交涉第911章:韓軍劍兵第1276章:肅王府的家宴第1215章:關鍵的契點 二第1333章:母與子第一百七十八章:狠宰『打賞加更8/20』第1069章:思定第445章:詐誘 二第950章:鼓舞士氣第1376章:大梁見聞第二百六十六章:虞部入夥第840章:算計?第153章:衛國內亂之始 二 二合一第一百二十二章:魏國攻防戰 二第一百三十一章:伏兵第212章:商水戰役 二合一第1339章:密信第763章:日常之凝香宮第985章:從容不迫第一百二十四章:魏營攻防戰 四第一百三十一章:伏兵第1205章:日漸艱難的咸陽第1271章:謠言頓起第985章:從容不迫第1268章:慶賀勝利第七十七章:藏 二第45章:追緝蕭鸞 二第1048章:戰略構想第1173章:各有行動第1043章:赴河東第556章:沈彧的決定 二第970章:韓軍撤離 二第1255章:韓國求和第一百一十八章:預料之中的不和第139章:去與留 二合一第715章:戰局膠着第980章:首仗:共地戰場第712章:姬潤與項末 四第639章:夜戰 四第1112章:武舉第869章:駐軍函谷第1064章:打壓與離間第398章:逼降第328章:魏齊之戰 二第941章:再進兵!第295章:進擊的項孌第257章:心念 二合一第860章:抵達華陰第946章:謀定而動第825章:奉旨任性第772章:會試奇聞第594章:對外擴張的雙鴉第907章:第二次北疆戰役前夕第462章:十月第八十六章:改良戰車第991章:步步爲營第118章:初夏 二合一第248章:永不陷落之城! 二第二百八十二章:交涉第1322章:庭審第三百五十四章:危機解除之後 二第1027章:姬潤與韓然『加更7/23』第289章:風起 二合一第三十七章:準備第1004章:兵臨城下第277章:三月 二合一第一百二十五章:魏營攻防戰 五第795章:驚喜第1136章:亂局 二合一第1247章:雍丘之役:禹王趙元佲vs壽陵君景舍 二 二合一第一百二十章:熊拓的決定第兩百零一章:盛事『加更1/8+6』第251章:最後的大梁禁衛 二第兩百零六章:原陽王世子 二第195章:戰爭來臨 二合一第892章:深謀遠慮 二第304章:李睦之死 二合一第820章:暴風雨前夕第六十二章:六月第二百四十七章:熊拓的來意第1288章:一朝成名的大盜賊第1294章:宋雲與桓虎第二百三十七章:思改制度第896章:營變 二 『加更28/33』
第1248章:楚軍的潰勢第445章:詐誘 二第82章:戰爭冬歇 二合一第三百三十三章:雙贏的合作 二第403章:綸氏依附第1209章:夜襲第68章:西河戰役! 二 二合一第463章:民商崛起之初第966章:博弈 二 『加更32/33』第161章:衛國衰敗 二合一第1099章:四月第1020章:高牆激戰第三百五十五章:戰爭的預兆第187章:魏韓對峙 三 二合一第1320章:宋郡泥潭 二第1062章:惡客!第1005章:交涉第911章:韓軍劍兵第1276章:肅王府的家宴第1215章:關鍵的契點 二第1333章:母與子第一百七十八章:狠宰『打賞加更8/20』第1069章:思定第445章:詐誘 二第950章:鼓舞士氣第1376章:大梁見聞第二百六十六章:虞部入夥第840章:算計?第153章:衛國內亂之始 二 二合一第一百二十二章:魏國攻防戰 二第一百三十一章:伏兵第212章:商水戰役 二合一第1339章:密信第763章:日常之凝香宮第985章:從容不迫第一百二十四章:魏營攻防戰 四第一百三十一章:伏兵第1205章:日漸艱難的咸陽第1271章:謠言頓起第985章:從容不迫第1268章:慶賀勝利第七十七章:藏 二第45章:追緝蕭鸞 二第1048章:戰略構想第1173章:各有行動第1043章:赴河東第556章:沈彧的決定 二第970章:韓軍撤離 二第1255章:韓國求和第一百一十八章:預料之中的不和第139章:去與留 二合一第715章:戰局膠着第980章:首仗:共地戰場第712章:姬潤與項末 四第639章:夜戰 四第1112章:武舉第869章:駐軍函谷第1064章:打壓與離間第398章:逼降第328章:魏齊之戰 二第941章:再進兵!第295章:進擊的項孌第257章:心念 二合一第860章:抵達華陰第946章:謀定而動第825章:奉旨任性第772章:會試奇聞第594章:對外擴張的雙鴉第907章:第二次北疆戰役前夕第462章:十月第八十六章:改良戰車第991章:步步爲營第118章:初夏 二合一第248章:永不陷落之城! 二第二百八十二章:交涉第1322章:庭審第三百五十四章:危機解除之後 二第1027章:姬潤與韓然『加更7/23』第289章:風起 二合一第三十七章:準備第1004章:兵臨城下第277章:三月 二合一第一百二十五章:魏營攻防戰 五第795章:驚喜第1136章:亂局 二合一第1247章:雍丘之役:禹王趙元佲vs壽陵君景舍 二 二合一第一百二十章:熊拓的決定第兩百零一章:盛事『加更1/8+6』第251章:最後的大梁禁衛 二第兩百零六章:原陽王世子 二第195章:戰爭來臨 二合一第892章:深謀遠慮 二第304章:李睦之死 二合一第820章:暴風雨前夕第六十二章:六月第二百四十七章:熊拓的來意第1288章:一朝成名的大盜賊第1294章:宋雲與桓虎第二百三十七章:思改制度第896章:營變 二 『加更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