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5章:曲樑侯司馬頌

其實對於「曲樑侯司馬頌是否乃雍王暗棋」這件事,趙弘潤與介子鴟前幾日就私下聊過。

但最終,趙弘潤並沒有下令徹查此事,可能他也有所顧慮,他擔心這件事萬一查出來果真是雍王弘譽在背後搞鬼,到時候,他將無所適從。

一來是雍王弘譽倒下後,似長皇子趙弘禮、襄王趙弘璟、慶王趙弘信等人將再起奪位的爭執;二來,若雍王弘譽倒下後,他不知還有誰有能力成爲儲君。

但是,倘若讓他對此事抱持沉默,這又有違他的原則——當年「北一軍營嘯」事件,總算影響還不是很大,可這次金鄉屠民事件,卻直接關係到了他魏國在中原各國與天下人心目中的印象,論影響的惡劣,後一件事至少是前者的十倍有餘。

在旁,介子鴟看出了趙弘潤心中的糾結,在旁插嘴道:“殿下,在下以爲,這件事還是查一查爲好。”

說着,他不等趙弘潤反應過來,正色說道:“宣殿下此番返回大梁,顯然是爲長皇子復出一事站腳助威,而反過來說,長皇子一方也已意識,如今的雍王乃是大勢,此時亮明旗幟尚可有一絲機會,但待等這件事塵埃落定,可就沒有絲毫機會了……”

“……”趙弘潤微微皺了皺眉。

其實在慶王弘信被逼遠赴宋郡的當日,他就已經開始厭倦諸兄弟們爲了大位勾心鬥角,因此下意識希望雍王弘譽成爲儲君,結束這場無休止的奪位之戰。

倘若魏國內部尚不能意見一致,談何成爲中原霸主,成爲中原的第一強國呢?

因此,當意識到長皇子趙弘禮打算復出時,他心中是極爲不喜的。

不過話說回來,這件事他也不好多說什麼,畢竟他自己是對那個位子沒有興趣,但卻無法阻止其他兄弟有意染指大位,難道他還能跑到長皇子趙弘禮面前說「你別爭了,就讓雍王去坐那個位子吧」——他能這麼說麼?

而就在這時,介子鴟壓低聲音說道:“長皇子復出,聲勢也好、黨羽也罷,皆不如雍王弘譽,在下以爲,若他想要搬到雍王,「曲樑侯司馬頌」這招棋,極爲關鍵。只有在查證「曲樑侯司馬頌乃雍王暗棋」這件事後,長皇子一方纔有搬倒雍王的機會,反之,就算長皇子一方請出王皇后幫襯,恐怕亦難對今時今日的雍王造成什麼影響……若殿下希望儘早結束諸皇子的內爭,不妨徹查此事,給雍王一個清白……若在這件事中,雍王果真是清白的,便可斷了長皇子一方的心。”

趙弘潤聞言點了點頭,隨即皺眉問道:“那若是查出,雍王果真與此事有所關聯呢?”

聽聞此言,介子鴟笑而不語。

他心中巴不得是這樣,因爲這樣的話,他就有機會勸說自家殿下取代雍王。

當然,這話現在還不是說的時候。

“在下以爲,此事若不查個水落石出,相信殿下也始終難以打消這份顧慮吧?”介子鴟很聰明地沒有直接回答。

趙弘潤聞言思忖了良久,旋即點點頭,在長吐了一口氣,轉頭對宗衛高括說道:“去查,我也想知道,那曲樑侯司馬頌,究竟是否是雍王的暗棋。”

“是!”高括應命而退。

高括的動作很快,僅僅兩個時辰,非但從宗府那邊調出了「曲樑侯一系」的族譜,還收集了一些關於「曲樑侯司馬氏」的情報。

在看過那份情報後,趙弘潤這才得知,原來「曲樑侯司馬氏」,乃是他曾祖父「魏王趙侈」時代冊封的諸侯。

當時,魏國與衛國聯合對韓國開戰,魏國國內有一位叫做「司馬防」的將領,在衛軍普遍節節敗退的同時,率領孤軍,在如今韓國的邯鄲郡南部英勇作戰,抵擋住了韓軍一波又一波的進攻。

爲了表彰司馬防的功績,魏王趙侈冊封這位本國的悍將爲「曲樑侯」,將如今韓國館陶縣一帶封賞爲封邑,叫司馬防在曲樑訓練兵馬,成爲魏國北方的倚重。

不得不說,當時趙弘潤的祖父魏王趙侈,雖然那時候已年過半百,但仍有一顆與韓國爭雄的雄心,那時魏國的北防,還是頗爲強大的。

當然,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爲當時的韓國正陷入諸家臣內亂的內戰,而待等韓國內部結束內戰,將矛盾轉嫁到對外矛盾之後,魏、衛兩國就漸漸吃不消了。

待等曲樑侯司馬防與長子英勇戰死館陶曲樑一帶後,大片原本屬於衛國的領土被韓國侵佔,即如今的韓國邯鄲郡南部。

曲樑侯司馬防戰死之後,只有一名幼子司馬圭在家僕的保護下逃到了國內,朝廷感於司馬防與其長子戰死沙場,並未收回官爵,且在封丘一帶,重新劃了一小塊地,讓司馬圭居住。

而司馬頌,即是司馬圭的嫡孫。

值得一提的是,在司馬氏的族譜中,趙弘潤還看到了河西守司馬安的名字。

經過了解他才得知,原來在幾十年前,司馬氏本來就是魏國北疆一帶的名門豪族,堪稱是將門子弟,曲樑侯司馬防,以及後來出任天門關守將的司馬氏一族,其實是同族。

若是論親份的話,曲樑侯司馬頌,與河西守司馬安乃是同族兄弟。

也難怪當時朝廷並未收回司馬防那一支的曲樑侯爵位,原來當時的司馬氏在北方還是頗具勢力的,只可惜今時今日,無論是曲樑的司馬氏,還是天門關的司馬氏,皆因爲韓軍而家道中落。

“曲樑侯司馬頌,居然是司馬安大將軍的同族兄弟?”

喃喃嘀咕了一句,此時趙弘潤已隱隱有些恍然,爲何當日南樑王趙元佐在懷疑曲樑侯司馬頌的情況下,仍然不敢輕舉妄動,多半是顧忌河西守司馬安。

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縱使司馬氏已不復當初那般興旺,但只要司馬安還在,相信就不會有多少人敢動司馬氏的子弟。

而在趙弘潤暗暗嘀咕的同時,宗衛長衛驕則捧着那份情報嘖嘖稱奇,倒不是吃驚於司馬安與司馬頌的關係,而是驚訝於這份情報中,還涉及到韓國國內的一支司馬氏,即如今已成爲「北原十豪」的韓將司馬尚的那一支。

不過想想也是,當初司馬氏是位處於魏、韓國界如今的名門望族,在魏國戰敗的時候,有一部分司馬氏的人投靠韓國,這並不是值得什麼奇怪的事。

要說有什麼遺憾的話,只能說,可惜了司馬尚那位幾乎憑一己之力打敗了整個衛國的猛將,出生在韓國的司馬氏,而不是魏國國內的司馬氏。

當然,這只是猜測而已,畢竟並沒有確實證據,能夠證明司馬尚就是投奔韓國的原魏國司馬氏後人——齊國、楚國那邊也有以司馬爲姓氏的人,難道都是同族不成?

“咦?”

忽然,也不曉得看到了什麼,衛驕驚訝地說道:“殿下,曲樑司馬氏這一支,似乎就只剩下司馬頌了?”

“什麼?”趙弘潤聞言一愣。

要知道,雖說曲樑司馬氏這一支在幾十年前遭到重創,像司馬防父子等人皆戰死在沙場,但事隔兩代,人丁應該也興旺起來了,怎麼可能只剩下司馬頌這一支?

“宗府的記錄中寫着,十幾年前,曲樑司馬氏遭到襲擊,除司馬頌外,其餘家人皆死。”衛驕解釋道。

聽了這話,高括在旁補充道:“這件事我已打聽過,據說是當時的曲樑侯司馬圭亡故前,喟嘆父兄的遺骨仍在韓地,因此,待老人家喪事辦完後,司馬圭的長子司馬享,與兄弟司馬敦,僱了一批遊俠,打算偷偷跑到館陶,將祖父(司馬防)的遺骨盜回大魏,不曾想中途出了變故,司馬享與司馬敦皆喪命,唯有司馬頌僥倖逃得性命……”說到這裡,他感慨地搖了搖頭,大概是在感慨曲樑司馬氏這支家族的坎坷命運。

“是何人所爲?”趙弘潤皺了皺眉問道。

高括聳了聳肩,說道:“並不清楚,有說是那些遊俠爲了劫財所爲,也有說是韓國軍隊動的手……當時司馬頌還不到二十,經此一事嚇得躲在家中一年都沒敢露面。後來經過刑部查證,是河北魏韓邊境的一夥賊寇所爲,遂命當時的衛穆大將軍率領南燕軍前往圍剿,具體並不清楚……”

“……”趙弘潤微微點了點頭,隨即問高括道:“曲樑侯司馬頌,目前還在大梁麼?”

高括聞言說道:“昨晚卑職已通知了大梁的青鴉衆,令其派人盯着司馬頌……據消息稱,司馬頌剛剛結束宗府這邊的審問,有意打算回一趟封丘老家……”

“這個時候回封丘?”趙弘潤頗感意外地問道。

見此,高括笑着說道:“這是朝廷的意思,叫平城侯李陽、匡城侯季雁、曲樑侯司馬頌等涉及金鄉之事的諸侯,暫時先回故籍避避風頭……”

“唔……若有何消息,即刻來報!”

“是!”

而與此同時,曲樑侯司馬頌已乘坐馬車回到了封丘縣的侯府。

在進府邸的時候,他有意無意地看了一眼侯府前的街道,看着街道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心下暗暗嘀咕。

『……這一路上,好似有人跟蹤我,是南樑王的人麼?』

第161章:衛國衰敗 二合一第268章:變局 二合一第一百零六章:陽城君熊拓 二第958章:搶班奪權第979章:邯鄲戰役前夕 二第402章:差別待遇『補更13/14』第四十一章:會試第95章:春季決戰 二合一第1326章:慶王跌倒 二第395章:另一件兵器第1365章:改變第1056章:戶牖侯世子第520章:抵達圉縣第44章:追緝蕭鸞 二合一第1095章:久違的日常 一點五 『加更17/27』第585章:思慮第一百三十四章:重如山、穩如嶽 二第82章:戰爭冬歇 二合一第120章:最後一戰 二合一第708章:項末的一石二鳥第八十章:八皇子的禮物第1161章:武信侯的思量第59章:魯王赴約第642章:後計第一百八十八章:互換立場的敵友第1081章:事件背後第三百六十二章:成見 二第1238章:首戰:零敗績vs零敗績 三 二合一第46章:默契與懷疑 二合一第276章:趙宣回援 二合一第839章:一觸即發的內戰第18章:嫁禍與分歧 二合一第37章:高賢侯呂歆 二合一第946章:謀定而動第200章:撲朔迷離 二合一第40章:擅長潛行的黑鴉,出擊!第1260章:猛將匯聚第800章:阻力第682章:各有算計 三第一百五十六章:魏兵的素質『打賞加更2/17』第339章:楚國的潰勢第一百三十七章:最後一張拼圖第五十九章:玉瓏公主 二第161章:衛國衰敗 二合一第927章:將計就計第755章:樂極生悲第342章:昭武十年第510章:行刺 二第467章:民商崛起之初 五第59章:魯王赴約第1063章:惡客! 二第145章:辭舊迎新 二合一第1359章:漸起的風波 三第1339章:密信第226章:樂弈的擔憂第1041章:暗爭第817章:浮現的回憶 二第412章:羯角!兵臨城下!第117章:大盜揚名 二合一第414章:隱藏的不安第四十七章:繼燭第九十章:接管第1158章:鴆虎出閘 三第131章:新君執政 二合一第550章:商水簡況第933章:出擊!遊馬重騎!第1049章:暗爭序幕第一百六十八章:齊魏之盟第1160章:函谷秦軍連營第二十九章:蘇姑娘 三第820章:暴風雨前夕第115章:魯楚之戰 二 二合一第821章:楚國內戰之楚王的回信『加更12/33』第737章:楚巫辛秘第1311章:表兄衛瑜第806章:驚聞第1079章:違和感第三百一十二章:火爐鍛鐵第1331章:桓王回都第71章:楚軍接盤 加更二合一 『10、11/40』第1313章:初見 二第766章:久違的父子日常第二百四十二章:肅氏度量衡新規第654章:強攻銍縣第124章:如曇花般綻放第1000章:局勢第1385章:捉拿與變故 二合一第596章:肅王與駱璸第267章:韓國臣服 二合一第62章:廉駁與李睦第二百九十四章:苦惱的烏貴嬪第1342章:曲樑侯府之變 二第381章:求同存異的攜手第472章:肅王回都第811章:溫馨日常『加更10/33』第30章:東胡湮滅第699章:亂世第207章:魏齊泰山戰場 二合一第88章:齊國新策略第230章:田耽的驚畏
第161章:衛國衰敗 二合一第268章:變局 二合一第一百零六章:陽城君熊拓 二第958章:搶班奪權第979章:邯鄲戰役前夕 二第402章:差別待遇『補更13/14』第四十一章:會試第95章:春季決戰 二合一第1326章:慶王跌倒 二第395章:另一件兵器第1365章:改變第1056章:戶牖侯世子第520章:抵達圉縣第44章:追緝蕭鸞 二合一第1095章:久違的日常 一點五 『加更17/27』第585章:思慮第一百三十四章:重如山、穩如嶽 二第82章:戰爭冬歇 二合一第120章:最後一戰 二合一第708章:項末的一石二鳥第八十章:八皇子的禮物第1161章:武信侯的思量第59章:魯王赴約第642章:後計第一百八十八章:互換立場的敵友第1081章:事件背後第三百六十二章:成見 二第1238章:首戰:零敗績vs零敗績 三 二合一第46章:默契與懷疑 二合一第276章:趙宣回援 二合一第839章:一觸即發的內戰第18章:嫁禍與分歧 二合一第37章:高賢侯呂歆 二合一第946章:謀定而動第200章:撲朔迷離 二合一第40章:擅長潛行的黑鴉,出擊!第1260章:猛將匯聚第800章:阻力第682章:各有算計 三第一百五十六章:魏兵的素質『打賞加更2/17』第339章:楚國的潰勢第一百三十七章:最後一張拼圖第五十九章:玉瓏公主 二第161章:衛國衰敗 二合一第927章:將計就計第755章:樂極生悲第342章:昭武十年第510章:行刺 二第467章:民商崛起之初 五第59章:魯王赴約第1063章:惡客! 二第145章:辭舊迎新 二合一第1359章:漸起的風波 三第1339章:密信第226章:樂弈的擔憂第1041章:暗爭第817章:浮現的回憶 二第412章:羯角!兵臨城下!第117章:大盜揚名 二合一第414章:隱藏的不安第四十七章:繼燭第九十章:接管第1158章:鴆虎出閘 三第131章:新君執政 二合一第550章:商水簡況第933章:出擊!遊馬重騎!第1049章:暗爭序幕第一百六十八章:齊魏之盟第1160章:函谷秦軍連營第二十九章:蘇姑娘 三第820章:暴風雨前夕第115章:魯楚之戰 二 二合一第821章:楚國內戰之楚王的回信『加更12/33』第737章:楚巫辛秘第1311章:表兄衛瑜第806章:驚聞第1079章:違和感第三百一十二章:火爐鍛鐵第1331章:桓王回都第71章:楚軍接盤 加更二合一 『10、11/40』第1313章:初見 二第766章:久違的父子日常第二百四十二章:肅氏度量衡新規第654章:強攻銍縣第124章:如曇花般綻放第1000章:局勢第1385章:捉拿與變故 二合一第596章:肅王與駱璸第267章:韓國臣服 二合一第62章:廉駁與李睦第二百九十四章:苦惱的烏貴嬪第1342章:曲樑侯府之變 二第381章:求同存異的攜手第472章:肅王回都第811章:溫馨日常『加更10/33』第30章:東胡湮滅第699章:亂世第207章:魏齊泰山戰場 二合一第88章:齊國新策略第230章:田耽的驚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