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搶班奪權

時間回溯到八月份,東宮太子趙弘禮被『北一軍營嘯事件』牽連,引起雍王、襄王、慶王、肅王四位皇子聯袂彈劾,在幕僚駱璸的建議下,趙弘禮『罪己書』,啓奏垂拱殿自免『東宮』之銜,用捨棄儲君的地位,瓦解了雍王、襄王、慶王三者的政治聯盟。』』

因爲這樁事,桓王趙弘宣與兄長肅王趙弘潤失和,在彼此吵了一架後,桓王趙弘宣帶着周昪以及衆宗衛離開大梁,遠赴安邑,着手整頓北一軍。

來到安邑後,桓王趙弘宣聽取周昪的建議,假稱朝廷要追查『北一軍營嘯事件』,革除了軍中所有將領的職權,並任命張驁、李蒙、方朔、公良毅、杜薦等宗衛爲將領,暗中打散北一軍原來的編制體系,迅重新對軍隊進行改編,並提拔了一系列中低層的軍官。

由於『北一軍營嘯事件』性質惡劣,以至於桓王趙弘宣一開始的行動,軍中背後的各貴族世家勢力並不敢抗拒,安安靜靜地接受這位桓王殿下所謂的審查。

可是漸漸地,這些貴族世家就感覺不對勁了,因爲這位桓王殿下的種種舉動,並不像是在追查營嘯事件的真相,而是在搶班奪權——追查營嘯事件的真相,用得着用士卒層中提拔一系列的將領麼?

於是乎,衆貴族世家聯合起來,氣勢洶洶地來到帥帳,準備向桓王趙弘宣問個清楚。

此時的北一軍,已並非是東宮黨獨大,因爲有許多世家貴族偷偷改換門庭,投奔了雍王弘譽門下。

這些人,如今可是有恃無恐,畢竟眼下朝中的格局,東宮太子趙弘禮已經失勢,雍王弘譽監國,在這種情況下,桓王趙弘宣這個『小小副帥』,又能改變什麼呢?

而這個時候,周昪站了出來,哈哈大笑地說道:“桓王殿下怎麼可能會是東宮一系的人呢?若你等說桓王殿下是肅王一系的人,那周某倒是還相信幾分。”

這一句話,都說得那些彷彿已吃定桓王趙弘宣的人面色頓變,他們這才意識到,眼前這位桓王殿下,乃是肅王趙弘潤的弟弟。

此後,周昪又祭出了殺招——他將那本真賬簿拿了出來,這個舉動,讓前來質問的好些貴族世家的代表們面色慘白。

畢竟曾幾何時,此刻在帳內就坐的那些貴族代表中,可是有不少曾經暗中向周昪討要那份北疆戰利,而這些人,就算如今絕大多數已改投了雍王弘譽,但只要周昪將那本假賬簿連帶着其中某些人的收據上繳給朝廷,就算是雍王弘譽也保不住這些人。

周昪笑吟吟地說了一番恐嚇的話,唬地在座的衆人有大半面色蒼白:“營嘯之事的真相,這種事根本不需要查,只要周某將這一真一假兩本賬簿上繳朝廷,朝廷立馬就會明瞭,在這件事的背後,究竟有哪些人,打了些什麼樣的主意……嘖嘖,看看這些收據,條條款款寫得清清楚楚,臨末還有某些人的親筆簽署。……比如這張。”

他從假賬簿中抽出一張收據,在掃了一眼後,笑眯眯看向在座的一名貴族將領,說道:“易氏……聽說『辰陵易氏』已暗中改換門庭,投奔雍王,不過,雍王殿下保得住你們『辰陵易氏』麼?”

那名辰陵易氏貴族將領聞言色變,咬牙說道:“周昪,你這是血口噴人,我可不曾參與營嘯之事!當日我與王氏以及諸多將領一同救火平息混亂……”

“誰能作證?”周昪打斷了這名貴族將領的話,轉頭望向原東宮太子趙弘禮的舅公,鄭城王氏的家主王寓,問道:“王氏能作證麼?”

王寓掃了一眼那名貴族將領,淡淡說道:“老夫目昏眼花,當夜不曾在旁看到這位參與救火平息營內混亂。”

“你……”那名貴族將領心中那個氣啊,心說當夜我就站在你身邊,你這個老匹夫今日居然對我說你沒看到?

不過他也明白王寓爲何這麼說,只因爲當初他是東宮黨一員,而眼下,他所在的家族『辰陵易氏』已改換門庭投奔了雍王弘譽,如此一來,王寓作爲東宮黨一系的人,豈會幫他?這個老頭只會落井下石。

想到這裡,那名貴族將領惡狠狠地吐了口氣,對周昪說道:“好,好,我認栽。……你想怎麼樣吧?”

聽聞此言,王寓在旁陰測測地說道:“周先生,事情已經很明瞭了,辰陵易氏垂涎北疆戰利,密謀營嘯,這罪形同謀逆叛亂,當上奏朝廷,以亂臣賊子誅族!”

聽聞此言,那名易氏貴族將領拍案而起,怒聲罵道:“王寓匹夫,你血口噴人!”

就在這時,桓王趙弘宣開口說道:“諸位、諸位,稍安勿躁,本王相信,易將軍絕非亂臣賊子,不過,易將軍當初寫下這份收據,確實讓人懷疑……不如這樣,易將軍先回家中,待本王查清此事,日後給易將軍一個清白。”

這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你把軍權交給我,離開北一軍,而則我既往不咎,這件事到此結束。

那名姓易的貴族將領看了看笑吟吟的周昪與滿臉寒色的王寓,又看了看桓王趙弘宣,最終只能接受後者的建議:“在下……願聽從桓王殿下的安排。”

“其餘人呢?”

周昪揚了揚手中那份假賬簿。

在座的諸位將領,有好些彼此看了一眼,都沒有再說話,算是默認了桓王趙弘宣的建議。

而這時,有一名姓陳的將領站了起來,冷笑着說道:“我算是看懂了,東宮失勢,桓王殿下欲趁此機會獨掌北一軍,而王寓匹夫爲了報復我等改投雍王的人,不惜交出自己兵權,也要將我等趕出北一軍……好,末將當初並未垂涎那份戰利,也並未留下什麼把柄,不知桓王殿下將如何安排末將?”

周昪給趙弘宣使了一個眼色,示意他暫時別說話,隨即,他翻了翻那本假賬簿,果然沒有那名將領的收據。

不過周昪面色不改,淡淡說道:“啊呀,這還真是麻煩了。”說着,他嘴角揚起幾分冷笑,轉頭對那名易氏貴族將領說道:“易將軍,其實你與這位陳將軍,當初私底下是有協議的,而且在座的將領軍中,好些人都清楚這件事,對麼?”

那名易氏貴族將領愕然地看着周昪,隨即他好似明白了什麼,在思忖了一番後,點頭說道:“不錯,易某答應陳禮將軍,我等同進共退!”

話音剛落,那些被周昪拿捏到把柄的貴族將領們,亦紛紛出言附和,氣得那名叫做陳禮的將領瞠目結舌。

這些人可不是心甘情願地幫助周昪,只是周昪的意思已說得很明白:要麼你們幫我弄走他,要麼,咱們之前的協議就作廢,你們做好因謀反叛逆被抄家滅族的準備。

在這種情況下,在當初同屬東宮黨而如今改投雍王的人中,無論是誰跳出來,易將軍等人只能咬定此人。

於是乎,原東宮黨一系將領全部出局,只剩下雍王黨與襄王黨。

雍王黨好對付,畢竟他們屁股本來就不乾淨,要不是將領崔協當日死地蹊蹺,雍王黨一系兵將很有可能會被查出來是營嘯事件的真兇,因此,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與周昪以及桓王趙弘宣死磕。

至於襄王黨的劉益,亦在周昪有意無意暗示是他殺了崔協的情況下,識相地選擇妥協,願意交出兵權,畢竟若是被周昪證實是他劉益殺了崔協,這可是非常要命的,非但劉益沒有什麼好下場,還會牽連到襄王。

於是,在周昪的幫助下,桓王趙弘宣順利地接掌了北一軍的兵權,真正地成爲了北一軍的統帥。

對此,桓王趙弘宣很感激周昪與王寓二人的義助,雖然他也明白周昪與王寓二人義助他其實也有私心。

王寓是爲了報復那些改投雍王弘譽的原東宮黨貴族,認爲這些人是背叛了太子趙弘禮,因此,當得知桓王趙弘宣有意想得到北一軍的軍權時,他不惜交出兵權,也要讓那些背叛者無法再呆在北一軍。

畢竟交出兵權後,他鄭城王氏固然元氣大傷,但相信那些背叛者也好不到哪裡去,而這些背叛者,如今是雍王弘譽那一邊的人,這些人損失愈大,王寓心中愈解恨。

更別說,王寓已多次收到了原東宮太子趙弘禮的書信,後者授意他協助桓王趙弘宣奪取北一軍的軍權。

在這種情況下,鄭城王氏自然要幫助桓王,畢竟桓王雖說是肅王趙弘潤的弟弟,但後者與原東宮太子趙弘禮的關係非常好。

至於周昪,則是爲了報復雍王弘譽與其幕僚張啓功。

原來,在前一陣子回到大梁的時候,周昪想試試雍王弘譽會如何對待他,於是故意孤身在大梁城內的酒樓露面,果然遭到了幾名刺客的暗殺,要不是他提前請趙弘宣的宗衛們在暗中保護,很有可能已被那些刺客得手。

於是,周昪就對雍王弘譽死心了,因爲他知道,就算這些刺客不是雍王弘譽派來的,也肯定是後者的幕僚張啓功派來的,因爲他周昪知道雍王黨不少事。

至於今日義助桓王趙弘宣,周昪也是爲了報復雍王弘譽,因爲桓王趙弘宣若不出面搶班奪權,北一軍是很有可能被雍王弘譽收入囊中的,畢竟這支軍隊背後的東宮黨,早已支離破碎,絕大多數人已改換門庭投靠了雍王弘譽。

第94章:反擊的號角 二合一第一百四十七章:說降 二第433章:鏖戰!雒城防守戰! 二第588章:再次搞砸第519章:威脅持續第十一章:搗亂垂拱殿第1093章:初試 二第677章:宿縣初戰 二第73章:將計就計 二合一第1306章:六月 二第567章:登門問罪第六十五章:怨隙第670章:靜觀齊軍第1363章:趙弘禮的離去第72章:北上見聞 二合一第670章:靜觀齊軍第310章:諸將投魏 二合一第1074章:堂審第618章:雍王的獠牙第185章:魏韓對峙 二合一第一百八十九章:互換立場的敵友 二第兩百一十章:宗府第587章:王瑔第一百一十章:殺威第514章:借宿驛站第372章:驚悟第1206章:渭陽君贏華第253章:決戰?! 二合一第716章:戰況膠着 二第1332章:聚謀第1391章:訣別明志第489章:說服 五第1373章:決意第一百四十章:意想不到的伏擊第52章:酒席筵間第404章:綸氏依附 二第377章:夜談第500章:臨行前的安排 二第三十三章:暴露第496章:影響第1313章:初見 二第602章:意外的訪客第243章:火田之威第65章:戰爭的序幕 二合一第1227章:山陽之戰! 三 二合一第837章:摧朽拉枯的夜襲第813章:竊物的宮女 二第533章:阜丘賊首金勾第748章:鐵騎第570章:自食惡果第863章:不期而遇『加更20/33』第三百四十八章:混戰第538章:鎮壓第247章:永不陷落之城!第1054章:勸退『加更10/27』第503章:多方推手 三第873章:差距 二第1212章:最終決戰? 二合一第73章:將計就計 二合一第193章:伐交 二合一第864章:不期而遇 二第664章:鄢陵軍整改第一百八十四章:對牛彈琴第1015章:北原十豪會晤! 三第434章:鏖戰!雒城防守戰! 三第172章:萬世之基 二合一第1226章:山陽之戰! 二第一百八十九章:互換立場的敵友 二第1343章:曲樑侯府之變 三第二十一章:坑父進行時第一百四十四章:捷報安大梁 二第851章:恰逢舊識第215章:睢陽之戰 二合一第893章:深謀遠慮 三 『加更27/33』第1079章:違和感第四十六章:又一個奇葩第1178章:失職第514章:借宿驛站第一百五十五章:兵不血刃第1060章:歸程第一百八十九章:互換立場的敵友 二第870章:各有籌謀第911章:韓軍劍兵第213章:宋郡戰場 二合一第二百六十六章:虞部入夥第340章:楚國的潰勢 二第1150章:三川新格局 二合一第32章:廉駁投效第1224章:魏韓新歲首戰:山陽之戰! 二合一第1298章:衛公子瑜第145章:辭舊迎新 二合一第1052章:河東相聚第293章:衛魯倒戈 二合一第1301章:五月末 二第884章:東雍之爭 三 『加更25/33』第641章:圍殺 二第290章:開戰!第155章:膠着的衛國內戰 二合一第199章:詐死之計 二合一第590章:堂審
第94章:反擊的號角 二合一第一百四十七章:說降 二第433章:鏖戰!雒城防守戰! 二第588章:再次搞砸第519章:威脅持續第十一章:搗亂垂拱殿第1093章:初試 二第677章:宿縣初戰 二第73章:將計就計 二合一第1306章:六月 二第567章:登門問罪第六十五章:怨隙第670章:靜觀齊軍第1363章:趙弘禮的離去第72章:北上見聞 二合一第670章:靜觀齊軍第310章:諸將投魏 二合一第1074章:堂審第618章:雍王的獠牙第185章:魏韓對峙 二合一第一百八十九章:互換立場的敵友 二第兩百一十章:宗府第587章:王瑔第一百一十章:殺威第514章:借宿驛站第372章:驚悟第1206章:渭陽君贏華第253章:決戰?! 二合一第716章:戰況膠着 二第1332章:聚謀第1391章:訣別明志第489章:說服 五第1373章:決意第一百四十章:意想不到的伏擊第52章:酒席筵間第404章:綸氏依附 二第377章:夜談第500章:臨行前的安排 二第三十三章:暴露第496章:影響第1313章:初見 二第602章:意外的訪客第243章:火田之威第65章:戰爭的序幕 二合一第1227章:山陽之戰! 三 二合一第837章:摧朽拉枯的夜襲第813章:竊物的宮女 二第533章:阜丘賊首金勾第748章:鐵騎第570章:自食惡果第863章:不期而遇『加更20/33』第三百四十八章:混戰第538章:鎮壓第247章:永不陷落之城!第1054章:勸退『加更10/27』第503章:多方推手 三第873章:差距 二第1212章:最終決戰? 二合一第73章:將計就計 二合一第193章:伐交 二合一第864章:不期而遇 二第664章:鄢陵軍整改第一百八十四章:對牛彈琴第1015章:北原十豪會晤! 三第434章:鏖戰!雒城防守戰! 三第172章:萬世之基 二合一第1226章:山陽之戰! 二第一百八十九章:互換立場的敵友 二第1343章:曲樑侯府之變 三第二十一章:坑父進行時第一百四十四章:捷報安大梁 二第851章:恰逢舊識第215章:睢陽之戰 二合一第893章:深謀遠慮 三 『加更27/33』第1079章:違和感第四十六章:又一個奇葩第1178章:失職第514章:借宿驛站第一百五十五章:兵不血刃第1060章:歸程第一百八十九章:互換立場的敵友 二第870章:各有籌謀第911章:韓軍劍兵第213章:宋郡戰場 二合一第二百六十六章:虞部入夥第340章:楚國的潰勢 二第1150章:三川新格局 二合一第32章:廉駁投效第1224章:魏韓新歲首戰:山陽之戰! 二合一第1298章:衛公子瑜第145章:辭舊迎新 二合一第1052章:河東相聚第293章:衛魯倒戈 二合一第1301章:五月末 二第884章:東雍之爭 三 『加更25/33』第641章:圍殺 二第290章:開戰!第155章:膠着的衛國內戰 二合一第199章:詐死之計 二合一第590章:堂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