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昌邑之戰

在得知魏國動用大量精銳攻打韓國的消息後,宋郡的楚軍,終於動了真格。x23us.com更新最快

魏昭武二年七月初七,楚水君二度率軍攻打昌邑。

當日清晨,在得知楚**隊前來攻打城池時,似成陵王趙、濟陽王趙卓、洧川侯劉瑁等一直以來養尊處優的魏國趙氏貴胄,紛紛從被窩中起身,顧不得用早飯,便急匆匆地奔到了東城門的城樓,眺望城外的楚**隊。

只見此時在昌邑城外,在距離城池大概十里外的地方,楚**隊大量集結,正在排兵佈陣。

看着那彷彿接天連地的楚**隊,成陵王趙、濟陽王趙卓、洧川侯劉瑁等人,面色不禁有些難看。

良久,洧川侯劉瑁幽幽地說道:“我在那邊,承包了一座礦山……”

承包,這是魏國這兩年纔出現的新詞,就拿洧川侯劉瑁口中的礦山來說,朝廷以地方縣的名義,將某座礦山租借給洧川侯劉瑁,由後者出資出力,開採礦石,這些礦石最終大部分會由國家收購,並按比例給予洧川侯劉瑁一般是三成到五成左右的錢款。

魏國近幾年在國內動土的工程,包括興修水壩、建設道路,基本上都是這種借雞生蛋的形式,非但朝廷能從中獲利、承包工程的貴族也能得到一筆可觀的利潤,可謂是雙贏。

然而,由於楚**隊的入侵,洧川侯劉瑁承包的那座礦山只能暫時擱置,這讓洧川侯劉瑁肉疼不已,畢竟那可都是錢啊。

“……”

聽了洧川侯劉瑁的嘀咕,成陵王趙與濟陽王趙卓不約而同地看了一眼前者,心下暗暗嘀咕:誰他孃的不是啊?

不得不說,這幾位魏國王貴確實鬱悶,因爲鑑於楚**隊的入侵,他們在後撤至昌邑時,爲了避免資敵,被迫摧毀了礦場、焚燒了莊園,雖說這些損失朝廷日後會以別的形式補償給他們,但仍讓他們感到無比的肉痛。

就在這時,撫宋特使崔詠,領着昌邑縣的縣令簡,以及其餘若干城內家族的族長,一大幫人登上城樓,前來查看敵情。

“崔大人。”

“崔詠見過幾位。”

雙方在城上相互見禮。

崔詠,乃是雍王趙譽的內弟,雖然乍看性格輕佻,但實則爲人正直、口才出衆,是故,趙潤封他爲撫宋特使,顧名思義,就是安撫宋郡民衆的魏國朝廷代表。

不誇張地說,除了魏王趙潤之外,宋郡民衆最信任的就是這位崔詠崔特使。

正是這個原因,即便僞宋覆滅,北亳軍首領向以自殺謝罪,使宋郡併入魏國版圖之後,朝廷考慮到宋郡民衆對崔詠的信賴,並非將其召回朝中,而是繼續叫崔詠主持宋郡的大小事務。

簡單地說,崔詠除了沒有兵權以外,其實跟宋郡郡守也沒多大區別。

至於昌邑縣的縣令簡,其實就是昌邑縣當地的望族簡氏一族的家主,在當年昌邑一族被張啓功派黑鴉衆屠盡、並將這件事嫁禍給北亳軍之後,簡便逐漸跟崔詠走到了一起,而崔詠也藉助這些人的聲勢,將他極其厭惡的張啓功給趕回了朝中他無法接受張啓功那種爲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惡劣行爲。

“相比較前幾日的攻城,今日出動的楚軍,似乎人數更多啊。”

在眺望了一陣城外的楚軍後,崔詠皺着眉頭說道。

他感覺地出來,對面的楚軍似乎有點心急,彷彿恨不得立刻攻陷他昌邑。

爲何呢?

縱使崔詠亦是聰慧之人,但對此亦是一頭霧水。

莫非楚軍已得知我國正在猛攻韓國?可……時間對不上吧?楚軍怎麼可能這麼快就得知韓國那邊的消息?

崔詠有些想不通。

要知道,他也僅僅只是大致得知天策府的對韓攻略,原因是天策府下令給他宋郡,要求儘可能地拖延楚軍,至於他魏國的幾路精銳軍隊幾時出兵攻打的韓國,這件事就連他也不太清楚,更何況是對面的楚軍?

算算時間,從韓國那邊送信到楚軍這邊,最起碼還得一兩個月。

不得不說,崔詠猜得一點不錯,但很可惜,其中發生了變故齊國的將領田耽,預測到了魏國的行動,並迅速通知了楚水君,否則,楚軍恐怕還要再等一兩個月,纔有可能得知韓國正被魏國精銳猛攻的消息。

“成陵王。”

在觀察了一陣楚軍的陣列後,崔詠將成陵王趙請到一旁,低聲問道:“依您之間,若楚軍傾盡全力攻打我昌邑,我軍能堅守幾日?”

成陵王趙皺着眉頭思忖了片刻,低聲說道:“十日吧,最多了。”

“十日?”崔詠皺了皺眉,顯然是嫌少。

見此,成陵王趙苦笑着說道:“崔大人,你莫要拿城內的士卒,跟商水軍、鄢陵軍、魏武軍等幾支軍隊相比,那皆是我大魏的精銳正軍,而昌邑城內的,僅僅只是拼湊的縣兵與私軍而已,若能堅守十日,這已經很不錯了。”

崔詠聞言默然不語。

其實說實話,天策府並沒有強制規定他們在昌邑堅守幾日,並且,像昌邑城內的貴族世家等等,其實也早已陸陸續續將家業搬遷到了大梁一帶,唯獨昌邑縣內的百姓還不知情,以爲魏國會堅守昌邑,而事實上,昌邑充其量就是儘可能阻擋楚**隊的棄子。

並非魏國朝廷心狠,實在是朝廷拿不出更多的軍隊前來援救了當先的戰略必須是攻打韓國,唯有覆滅了韓國,魏國才能騰出三十萬精銳軍隊,來跟楚國的軍隊較量。

這是戰略上的側重問題,雖然殘酷,但宋郡這邊必須戰略性地捨棄,爲了最終的勝利。

正因爲這個道理,其實崔詠根本不需要再待在昌邑前線,事實上他早就可以後撤,哪怕撤到定陶,撤到大梁,但是,他選擇了留在昌邑,只是希望爲城內那些不知情的宋郡民衆,在楚軍的攻勢下再堅守幾日或者說,奢望着昌邑能堅持到北伐韓國的軍隊凱旋來援。

“楚軍分兵了。”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崔詠連忙擡頭觀瞧,旋即便發現城外的楚軍一分爲三,一支留在原地,一支向北、一支向南,顯然是準備三面齊攻昌邑縣。

向北的軍隊,它的旗號昌邑縣已經很熟悉了,正是楚國的新陽君項培,在楚越聯軍中,是跟昌邑打過最多交道的敵將。

而向南的軍隊,昌邑縣在前一陣子的戰事中也已接觸過,乃是越國將領吳起麾下的東甌軍。

至於留在東面的軍隊……

“那是……莫非是新到的楚軍援軍?”成陵王眯着眼睛觀望着。

他發現,今日負責攻打他昌邑東城門的軍隊,似乎是個生面孔。

因爲這支楚軍真的很陌生,旗幟上亦只有寥寥幾個字而已:楚、昭關、項。

他並不知曉,那是與其兄項末同爲楚國上將的項孌的軍隊原昭關駐軍。

至於這支楚軍的實力如何,就看當初項孌跟越國的戰爭就能明白:這支一支曾幾次鎮壓越國東甌軍,使越國不敢與其正面交鋒,只能退到深山密林跟項孌打游擊騷擾戰的楚國精銳。

雖不好說昭關駐軍是楚國最精銳的軍隊,更甚於項孌他兄長項末當初駐守在符離塞的軍隊,但絕對稱得上是楚東名列三甲的精銳。

是的,在越國向楚國臣服之後,上將項孌與他麾下的昭關軍,也被釋放了,終於無需再鎮守在楚越邊界。

而同時被釋放的,還有越國的東甌軍,一支實力毫不遜色楚國正軍的越**隊。

“嗚嗚”

“嗚嗚”

城外遠處的楚軍本陣,響起了一陣綿長的號角。

而此時在本陣的帥旗下,楚水君正朝着一名將領拱手抱拳:“一切,就仰仗將軍的勇武了。”

只見這位楚將,身高九尺、體魄魁梧,方臉闊脣,一雙虎目格外攝人,那剛毅彷彿斧劈刀削的臉龐,與楚將項末倒有幾分相似,正是楚國鎮守昭關的猛將,項孌。

看得出來,項孌對楚水君並非很恭順,在隨意地“唔”了一聲後,便抖動繮繩,駕馭着戰馬徐徐向前。

見此,楚水君身邊有一名巫女眼中閃過幾絲不滿之色,低聲說道:“楚水君……”

彷彿是是猜到了這名巫女的心思,楚水君目視着項孌策馬離去的背影,低聲笑着說道:“莫要多事。……項孌之勇猛,猶在項末之上,傳聞其可手撕虎豹,實屬當世猛將。若無必要,莫要招惹他。”

那名巫女聞言似乎還有些不服氣,盯着項孌的背影瞧了半天,但最終,還是低下頭來:“是。”

而與此同時,項孌已策馬回到了自己軍中,擡手遙遙指向前方的城池:“進軍!”

一聲令下,數萬昭關軍徐徐向前。

只見這些士卒神色嚴肅,步伐整齊,氣勢着實不凡。

見此,昌邑城上的崔詠、趙等人心中微微一驚:楚國正軍?

也難怪他們這般驚訝,因爲楚國將領的戰法,一般都是先派出糧募兵消耗敵軍一波,待時機成熟,再派出精銳的正軍,一戰而定。

但是今日,最先出場的卻是楚國的正軍,這讓崔詠與成陵王趙心中難免有些嘀咕今日楚軍的攻勢,跟前幾回不同了。

事實上,這其實是他們不瞭解項孌,項孌跟他麾下的昭關軍,常年駐守在楚國與越國的邊境,堪稱是作戰環境最惡劣的地方,在那個戰場,似糧募兵這種烏合之衆,哪怕派出去幾萬幾十萬,也無濟於事搞不好還沒碰到越人,就被深山中的豺狼虎豹給吞了。

因此,項孌非常注重對麾下士卒的操練,縱使是徵召來的糧募兵,也會在他手中經受嚴格的訓練,之後纔會被派到吳越之地,征剿越國。

項孌,他或許是楚國唯一一位不用剛徵召的糧募兵打仗的將領。

三日內攻破昌邑?

擡頭遠遠瞧着遠處的昌邑城,項孌略帶幾分輕蔑地哼了哼。

“一仗足以!”

第704章:墨門鉅子 二第1029章:姬潤與韓然 三第三百零三章:遷怒第946章:謀定而動第812章:竊物的宮女第二百四十章:邁出的第一步第八十七章:第一枚金令第425章:兩支利矛 二第705章:銍縣之戰前夕第三百三十七章:羱羯羝第545章:鬥雞的相殺第207章:魏齊泰山戰場 二合一第1228章:山陽之戰! 四第162章:興安三年 二合一第1372章:萬事俱備第1081章:事件背後第760章:新時代 三『我真的無語了.』第一百八十八章:回程第二百三十一章:黃雀 二第六十七章:童憲的忠告第二百三十一章:黃雀 二第905章:商會模式第三百一十三章:軍造署第八十四章:皇子守國門第一百二十五章:魏營攻防戰 五第一百二十六章:祀天第602章:意外的訪客第968章:韓軍思退第709章:姬潤與項末第756章:時代的終結第1075章:對質第二百五十五章:睿王的選擇 二第646章:田耽的兇名第306章:入秋 二合一第46章:默契與懷疑 二合一第1303章:虎方對峙第1139章:平息 三第一百六十七章:沸揚的大梁 二第42章:拷問與策反 二合一第744章:僵持的戰局 二第417章:攻城第704章:墨門鉅子 二第1371章:雍王的魄力第293章:衛魯倒戈 二合一第1056章:戶牖侯世子第724章:壽陵君景舍第一百五十三章:上蔡見聞『打賞加更1/13』第416章:首日之戰!第867章:寒冬將至第兩百二十三章:幕僚駱璸『加更5/14』第1198章: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二第685章:黃雀 二第974章:充斥違和之感的梟雄第1183章:羯部落的黯然離場第三百二十四章:兄與弟 二第1293章:宋地叛軍 二第142章:魏使訪韓 二合一第58章:得失 二合一第661章:銍縣淪陷第303章:萬中僅一的希望 二合一第802章:叔侄夜話『加更7/30』第1104章:勝負 二第659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二第一百三十七章:最後一張拼圖第493章:交鋒 三第32章:廉駁投效第910章:皮牢關戰役第三百五十章:大盜賊桓虎第1035章:和議 三 『加更9/27』第一百三十五章:遠見第4章:裁決叛亂 二合一第674章:因緣第三百二十七章:南樑王的新軍第855章:註定的敵對第88章:齊國新策略第229章:韓君亡故 二合一第一百七十九章:魏楚停戰正陽和約第842章:族老會議第696章:戰況升級第197章:韓王然與魏王潤 二合一第607章:詭襲第二百五十九章:送離別第1121章:中陽行宮第1266章:爭執第74章:不退反進 二合一第171章:貨幣 二合一第486章:說服 二第762章:日常之垂拱殿第748章:鐵騎第108章:兩王相會 二 二合一第二十章:宮學日常 二第638章:夜戰 三第876章:“一日”戰役『加更23/33』第五十二章:太子與雍王第471章:各方介入第201章:圖謀 二合一第581章:名正言順的仗勢欺人 二第1207章:壞消息第658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第704章:墨門鉅子 二第1029章:姬潤與韓然 三第三百零三章:遷怒第946章:謀定而動第812章:竊物的宮女第二百四十章:邁出的第一步第八十七章:第一枚金令第425章:兩支利矛 二第705章:銍縣之戰前夕第三百三十七章:羱羯羝第545章:鬥雞的相殺第207章:魏齊泰山戰場 二合一第1228章:山陽之戰! 四第162章:興安三年 二合一第1372章:萬事俱備第1081章:事件背後第760章:新時代 三『我真的無語了.』第一百八十八章:回程第二百三十一章:黃雀 二第六十七章:童憲的忠告第二百三十一章:黃雀 二第905章:商會模式第三百一十三章:軍造署第八十四章:皇子守國門第一百二十五章:魏營攻防戰 五第一百二十六章:祀天第602章:意外的訪客第968章:韓軍思退第709章:姬潤與項末第756章:時代的終結第1075章:對質第二百五十五章:睿王的選擇 二第646章:田耽的兇名第306章:入秋 二合一第46章:默契與懷疑 二合一第1303章:虎方對峙第1139章:平息 三第一百六十七章:沸揚的大梁 二第42章:拷問與策反 二合一第744章:僵持的戰局 二第417章:攻城第704章:墨門鉅子 二第1371章:雍王的魄力第293章:衛魯倒戈 二合一第1056章:戶牖侯世子第724章:壽陵君景舍第一百五十三章:上蔡見聞『打賞加更1/13』第416章:首日之戰!第867章:寒冬將至第兩百二十三章:幕僚駱璸『加更5/14』第1198章: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二第685章:黃雀 二第974章:充斥違和之感的梟雄第1183章:羯部落的黯然離場第三百二十四章:兄與弟 二第1293章:宋地叛軍 二第142章:魏使訪韓 二合一第58章:得失 二合一第661章:銍縣淪陷第303章:萬中僅一的希望 二合一第802章:叔侄夜話『加更7/30』第1104章:勝負 二第659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二第一百三十七章:最後一張拼圖第493章:交鋒 三第32章:廉駁投效第910章:皮牢關戰役第三百五十章:大盜賊桓虎第1035章:和議 三 『加更9/27』第一百三十五章:遠見第4章:裁決叛亂 二合一第674章:因緣第三百二十七章:南樑王的新軍第855章:註定的敵對第88章:齊國新策略第229章:韓君亡故 二合一第一百七十九章:魏楚停戰正陽和約第842章:族老會議第696章:戰況升級第197章:韓王然與魏王潤 二合一第607章:詭襲第二百五十九章:送離別第1121章:中陽行宮第1266章:爭執第74章:不退反進 二合一第171章:貨幣 二合一第486章:說服 二第762章:日常之垂拱殿第748章:鐵騎第108章:兩王相會 二 二合一第二十章:宮學日常 二第638章:夜戰 三第876章:“一日”戰役『加更23/33』第五十二章:太子與雍王第471章:各方介入第201章:圖謀 二合一第581章:名正言順的仗勢欺人 二第1207章:壞消息第658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