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楚國的潰勢 二

楚國的潰勢,絕非僅僅只體現在楚西、楚中兩個方面,事實上,楚東方面的局勢亦不樂觀。

所謂的楚東,即是泛指以壽陵君景雲爲首的、負責阻截魏國東路主帥樂弈的軍隊,包括邸陽君熊瀝、申屠亢、侯榆、公羊簡、邊倉軻、周隗、牟濼等一干楚國將領。

這方面軍隊大致可分爲兩批,其一便是壽陵君景雲親率的軍隊。

自當日「諸國伐魏」戰敗之後,得上將項末斷後於雍丘,壽陵君景雲率領殘部退到「彭城」。

在此期間,出自脣亡齒寒的想法,楚國原本其實倒也想過庇護一下齊魯兩國,免得這個國家遭到魏國的報復。

可沒想到,魯國很快就倒向了魏國,至於齊國,鑑於魏國攻伐齊國時,非但出動了超過四十萬的魏韓聯軍,且又有商水、宋郡兩地攏共約十餘萬左右的魏軍對楚國虎視眈眈,楚國雖沒敢輕舉妄動,只能眼睜睜看着齊國被魏國覆亡。

今年開春,當魏國對楚國發起三路大軍的進攻時,壽陵君景雲駐軍彭城,同時兼顧魏將司馬尚與樂弈兩方的攻勢不過總的來說,壽陵君景雲主要還是負責東路,即迎擊魏將樂弈的東路魏軍。

東路魏軍的構成亦很雜,除魏將曹焱之河內軍、屈塍之鄢陵軍這兩支魏人組成的軍隊以外,更多的則是韓人與齊人組成的軍隊,前者包括元邑侯韓普率領的軍隊,而後者嘛,即是泛指田耽、田武所率領的、被樂弈收編整頓過後的原齊國軍隊,比如即墨軍、北海軍、東萊軍等等,大抵約十萬人左右。

魏兵十萬、韓兵十餘萬、齊兵十餘萬,這就意味着魏國的東路軍隊,兵力已超過三十萬,要命的是這三十兵力當中,至少有七成是魏國以及前韓、前齊三國的老卒,雖不能說每一名士卒都是精銳,但最起碼都是經歷過幾場惡戰的老卒。

東路魏軍的攻勢主要分兩部分,其一即是樂弈、田耽、田武三將率領的陸上軍隊。

自魏王趙潤下令對楚國用兵之後,魏將樂弈、田耽、田武三人率軍兵出北海、琅琊兩郡,攻取東海郡。

至於第二支兵力,即是魏將燕縐率領的河間水軍,以及魏將李岌率領的湖陵水軍,這兩支水軍原本駐紮在北海,直到這場仗打響的前夕,才走海路抵達琅琊郡境內的沿海城池「琅琊邑」,且在此地擴修海港,準備以這座海港爲後方據點,跳躍進攻楚國、越國。

不過在戰爭前期,燕縐、李岌二將的水軍暫時沒有參與這場仗。

四月前後,樂弈、田耽、田武三軍率領大軍抵達東海郡,意味着東路魏軍與楚東的戰爭就此打響。

東海郡,起初乃是齊國的領土,直到「第一次中原混戰」的時候,才被楚國奪取。

哦,那時的楚國,還是「魏秦衛楚四國同盟」當中的一員。

東海郡的駐守上將爲「申屠亢」,符離塞將領出身,曾經乃是上將項末的部將,隨後受命駐守「郯城」,其餘像侯榆、屠燊、公羊簡等楚將,分別駐守「蘭陵邑」、「即丘」、「朐」等地。

這些位楚國將領大多都是項末麾下的部將,雖談不上如何出類拔萃,但也稱得上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將。

問題是,由這些位將領來充當像樂弈、田耽、田武等名將的對手,未免還是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四月上旬,樂弈命先鋒上將田武取「即丘」。

即丘,又稱祝邱,這座城池往北即是開陽,在第一次中原混戰時,楚國的軍隊在攻取了東海郡後,就是在這一帶,與齊國徵募的技擊之士展開了一場血戰,且最終因爲糧草告罄,被齊國的技擊之士擊敗,使得楚國軍隊在那場戰爭中止步於東海郡,未能攻破琅琊郡。

可能是因爲這個原因,魏將田武與其麾下的軍隊在攻取即丘時,鬥志盎然,彷彿是想報復當年發生在此地的那場戰爭,不過,相信更多的,還是前齊國兵將們對於楚國此前‘放棄齊國’的怨恨。

畢竟齊國與楚國此前簽訂了同進同退的同盟協議,並且在楚國出兵攻伐魏國的時候,齊國亦無償資助楚軍糧草,雖然此舉齊國主要還是爲了自身的利益,但大部分齊國兵將們卻不這麼看,他們會認爲楚國這是忘恩負義,在榨乾了齊國的糧草後,便任由齊國被魏國覆亡。

總而言之,田武在攻取即丘時,無論是這位前齊出身的猛將,亦或是他麾下的前齊士卒,他們作戰時異常兇猛,彷彿是要將‘亡國’的憤怒發泄在那些楚國軍隊身上,以至於即丘這座城池,在短短兩日內就被田武攻陷,讓魏將曹焱、屈塍以及元邑侯韓普大感驚愕。

畢竟長久以來,齊國的兵將一直與勇猛、悍勇這類稱讚之詞絕緣,原因就在於此前齊國富裕,因此比較魏國、楚國、韓國等外戰不斷的國家,齊人的性格就顯得相對懦弱、保守,像什麼以命換命這種戰術,是幾乎不會出現在齊國士卒身上的。

但今日,田武麾下那些前齊兵將,卻讓曹焱、屈塍、韓普等人刮目相看。

尤其是田武,這位齊國猛將親自攻上城牆,斬殺了即丘守將「屠燊」,可謂是勇冠三軍,唬地楚軍潰不成軍。

不過相比較田武的勇武,更受樂弈看重的,反而是前者的長子田恬。

田恬目前大概二十餘歲,有勇有謀、進退有據,事實上在樂弈看來,田恬其實比他父親田武更適合先鋒將這個職位。

即丘被攻破後,通往東海郡的大路就被徹底打開了。

見此,樂弈揮軍向前,越過「繒山」,直逼郯城。

值得一提的是,駐守郯城的楚將申屠亢,在此期間曾派部將「周隗」在繒山一帶埋伏,試圖在魏軍進攻郯城時,繞到魏軍背後,連同郯城的楚軍對魏軍展開兩面夾擊。

不得不說,申屠亢的想法是好的,但很可惜,他的對面既有樂弈、亦有田耽,似這般粗淺的計策,如何騙得過樂弈、田耽二人?

這不,楚將周隗非但沒能順利伏擊到魏軍,反被田耽以誘兵之計殺了一陣,而周隗本人,亦被田武的長子田恬率軍圍住,雖周隗奮力殺敵,希望突破重圍,但最終,他還是倒在了魏軍的刀刃下。

吃了兩場敗仗,兩名將領戰死,這讓東海郡的楚軍們士氣大跌,就連本打算主動出擊的楚將申屠亢,此刻亦放棄了原先的打算,決定死守坦誠,等待援軍。

而與此同時,樂弈則與田耽商量。

作爲前韓國與雁門守李睦齊名的名將,樂弈最擅長的攻城,雖然郯城城池堅固,但在樂弈眼中,卻不外如是。

他對田耽說道:“東海(郡)兵少將寡,好似楚國並未打算死守此地。若你我猛攻郯城,則楚國或有可能放棄東海,向南退軍,不如圍定城池,藉機誘殺楚軍。”

田耽當然明白樂弈的意思,無非就是圍城打援嘛,他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田某自行率軍往彭城去了。”

樂弈愣了愣,旋即,素來不拘言笑的他,臉上亦浮現幾分笑意。

他必須承認,跟同樣擅長率軍打仗的田耽交流就是輕鬆,這不,他只是剛剛提出了「圍城打援」這個建議,田耽便聞絃聲而知雅意。

於是,樂弈、田耽在郯城一帶分兵,由樂弈率領其餘軍隊圍住郯城,擺出一副欲圍攻郯城的架勢,而田耽,則悄然率領軍隊前往彭城。

五月初乃至五月中旬,樂弈故意放慢了圍攻郯城的步驟,叫麾下的士卒不急不緩地打造攻城兵器。

縱使是後來攻城兵器打造就緒後,他也只是稍稍打了幾下郯城而已。

這引起了魏將曹焱的不滿。

由於燕王趙疆因爲當初在臨淄下令屠殺齊人而被魏國天策府勒令返回魏國,此後,他的宗衛長曹焱,就成爲了魏軍方面的主心骨,同時也肩負着類似‘監軍’的義務,以督促樂弈、田耽等降將。

在曹焱看來,郯城雖然城牆堅固,但他魏軍多達三十餘萬,豈有可能被這小小一座城池給擋住?

甚至於,就連田武也對樂弈的‘消極怠戰’頗爲不渝,幾次請纓出戰,甚至願意爲此立下軍令狀。

由於曹焱、田武二人皆對自己的決定抱有懷疑,樂弈只好將他的想法與二將說了一遍,並告訴二將:“我軍在此耽擱十日,卻能換來至少三十日的進程。”

曹焱、田武將信將疑。

不過鑑於魏王趙潤親筆委任樂弈爲主帥,曹焱也不好逼迫過甚,姑且聽從了樂弈的安排。

五月中旬時,駐守彭城的壽陵君景雲,得知了「樂弈被阻於郯城」的消息,心中大爲驚訝。

因爲就像樂弈所猜測的那樣,東海郡其實早就被楚國所放棄楚國原本準備在彭城、邳(下邳)一帶阻擊魏軍,且爲此,壽陵君景雲與邸陽君熊瀝已分別在這兩地提前做好了防禦準備。

沒想到,郯城居然能阻截魏軍,阻截樂弈這等名將。

『要不要派兵援助呢?』

壽陵君景雲猶豫不決。

別看景雲在其父景舍事後初次掌兵的時候,對兵事一竅不通,但這麼多年來,有副將羊祐輔佐,且自身亦是歷經戰事,當然也想得到「圍城打援」這種計策,生怕樂弈是故意以郯城作爲誘餌,賺他率軍支援郯城。

但考慮再三,他最終還是決定出兵郯城,並且在出兵時,他向駐軍在邳縣的邸陽君熊瀝送了個消息,相邀熊瀝一同率軍支援郯城。

倒不是自信於能夠擊敗樂弈,壽陵君景雲的主要目的還是拖延時間,用楚國廣闊的國土,來換取喘息的時機這是楚國王都壽郢那邊的最新命令。

至於郯城是否是樂弈圍城打援的陷阱,壽陵君景雲也有所防範,在他看來,他與邸陽君熊瀝出兵支援郯城,最不濟也無非就是重新退回彭城、下邳兩地而已,終歸樂弈也是人,只要他們小心防範,莫要給予樂弈偷襲他們的機會即可。

難道樂弈還能無中生有地設計賺殺他們?

抱持着這樣的念頭,壽陵君景雲留下副將羊祐守衛彭城,自己則率領十萬楚軍支援彭城,而另外一邊,駐軍在邳縣的邸陽君熊瀝,亦出兵五萬,響應景雲的行動。

不得不說,無論是壽陵君景雲還是邸陽君熊瀝,他們確實足夠謹慎,不給魏軍絲毫偷襲他們的機會,縱使是樂弈,一時半會也找不到什麼破綻。

但樂弈對此並不在意,在他心中,壽陵君景雲與邸陽君熊瀝,其實早已在他甕中。

然而其他人卻不知,無論是魏軍一方的曹焱、田武,還是楚軍一方的壽陵君景雲與邸陽君熊瀝,此刻都沒有意識到。

就這樣,魏楚兩軍在郯城又對峙了足足一個月。

對峙到魏將曹焱實在是忍不住了,再次跑到樂弈面前質問後者,卻見樂弈淡然說道:“曹將軍不必焦急,破敵就在這幾日。”

曹焱又一次將信將疑。

但事實證明,樂弈的判斷是正確的。

六月中旬前後,邸陽君熊瀝收到消息,駭然得知魏將燕縐、李岌二人,竟率河間水軍與湖陵水軍攻打廣陵,嚇得他魂飛魄散。

廣陵郡,位於邳郡的東南,九江郡的東邊,若被魏軍攻破廣陵郡,非但邸陽君熊瀝自身會被魏軍切斷後路,甚至於,魏軍可以直接威脅到王都壽郢。

在大驚失色的情況下,邸陽君熊瀝立刻派人通知壽陵君景雲,告知後者他必須立刻撤兵,派兵支援廣陵。

而與此同期,壽陵君景雲亦收到了魏將田耽率軍偷襲彭城的消息。

跟廣陵郡的情況差不多,彭城亦位於東海郡的南邊,若被田耽攻陷彭城,壽陵君景雲麾下的軍隊,亦將陷入魏軍的腹內。

在這種情況下,壽陵君景雲與邸陽君熊瀝只得放棄郯城,準備趁機悄然撤兵。

但很可惜,樂弈早早就在等待楚軍撤兵,又豈會叫景雲、熊瀝二人如此輕鬆就撤退?

在景雲、熊瀝撤退那一晚,樂弈下令全面進攻,令曹焱、屈塍、韓普、田武、田恬等將領,率領麾下軍隊死死咬住景雲、熊瀝二人所率的軍隊。

至於郯城,樂弈根本懶得攻打。

由於壽陵君景雲與邸陽君熊瀝二人急着撤兵返回,無心戀戰,二人麾下軍隊被魏軍打得潰不成軍。

值得一提的是,那一晚,郯城守將申屠亢亦聽到了城外的動靜,但由於城外皆被魏軍圍定而沒敢輕舉妄動,生怕樂弈的詭計。

可沒想到的是,當天亮後他登上城牆一瞧,非但壽陵君景雲與邸陽君熊瀝麾下十餘萬軍隊已消失無蹤,就連樂弈麾下的三十餘萬魏軍,亦不知去向,以至於原本有幾十萬魏楚兩國軍隊對峙的城外,這會兒空空蕩蕩。

數日後,心急率軍返回彭城的壽陵君景雲,在彭城一帶遭到了魏將田耽的伏擊。

事實上那其實也不算是伏擊,純粹就是田耽擋住了彭城守將羊祐派出接應景雲的軍隊,堵在了後者撤退的必經之路上罷了。

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壽陵君景雲遭到慘敗,率領餘衆向南撤入九江郡。

此時,田耽這才慢悠悠地聯合曹焱、屈塍幾人,攻佔彭城。

得知壽陵君景雲戰敗,彭城守將羊祐長嘆一聲,只能趁着魏軍還未徹底包圍彭城,而提前撤兵。

倘若此前壽陵君景雲並未率軍支援郯城,那麼彭城這邊倒是還能支撐個幾個月再退兵,可現如今,僅他麾下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在田耽、曹焱、屈塍幾人的進攻下支撐許久,與其搭上麾下所有軍隊,被魏軍圍殲在此,羊祐最終還是選擇了退兵。

就這樣,壽陵君景雲與副將羊祐經營了一年餘的彭城一郡,就這樣被魏軍輕鬆地攻陷了。

而另外一邊,田武、田恬父子亦死咬着邸陽君熊瀝不放,一直追入了邳郡,前前後後順勢攻克「邳縣」、「取慮」、「鍾吾」、「下相」等幾座城池,導致半壁邳郡被魏軍輕鬆佔領。

此時,樂弈這纔回頭攻打郯城。

見大勢已去,楚將申屠亢雖獻城而降,乞求活命,於是,魏軍再次輕鬆拿下郯城。

必須承認,樂弈做到他的承諾,雖然他在郯城故意耽擱了一個月不止,但確實是賺回了三個月的時間,讓魏軍輕而易舉地就攻破了彭、邳這兩個楚國駐紮了重兵的小郡,將戰線一口氣推進到了九江郡,迫近了楚國的王都壽郢。

事後,曹焱親自來到樂弈面前,爲先前的懷疑向這位主帥道歉。

樂弈雖然不是圓滑的人,不至於順勢與曹焱這位燕王趙疆的宗衛長打好關係,但這麼點小事,也不至於被他放在心上。

而同樣對樂弈抱有幾分懷疑的田武,卻出於好面子沒有向樂弈道歉,倒是他的長子田恬,代父親出面表示了歉意。

不過雖說沒有道歉,但此事之後,田武對樂弈的命令倒是不再懷疑。

不誇張地說,樂弈通過他的出色的用兵,使麾下的將領們逐漸對他產生了信任,使這支由魏人、韓人、齊人組成的雜亂軍隊,逐漸擰成了一股繩,這使得魏軍的攻勢愈發兇猛。

此後,魏將田耽攻陷沛縣,魏將田武聯合燕縐、李岌二人的兩支水軍,攻取廣陵郡。

在三路戰場全部潰敗的情況下,楚王熊拓只得正式決定放棄王都壽郢,遷都「彭蠡」。

時至八九月,似新陽君項培、壽陵君景雲、邸陽君熊瀝等楚國將領,其麾下的兵力被魏軍的三路大軍逐漸壓縮到九江郡。

待等該年深秋,楚軍陸陸續續退至大江南岸,主要佈防於九江郡的南部,而魏軍倒也沒有追趕,而是致力於攻佔大江以北的楚國土地。

十一月,因臨近冬季,魏楚戰爭暫時停歇。

此時,楚國已經失去了大江以北的所有土地,就連大江以南的長沙,亦在西路魏軍主將沈彧的攻擊範圍內,只剩下半壁九江郡。

楚國,或覆亡在即。

第724章:壽陵君景舍第562章:施粥第320章:巴蜀之地第135章:穩固發展 二 二合一第665章:商水軍與東路軍第491章:交鋒第502章:多方推手 二第147章:炫耀軍力 二合一第1118章:皇狩出行 二第二百四十一章:肅尺『加更7/14』第531章:緩兵之計第1234章:三月,衛國遭難 二合一第1144章:動亂升級 二 二合一第274章:歲末 二合一第711章:姬潤與項末 三第1066章:預料之外第631章:莫名其妙的戰況演變第1357章:漸起的風波第246章:第四日 二第一百八十六章:烏龍『加更10/20』第1186章:局勢漸明第1275章:回程第六十六章:惡劣的題第三百一十二章:火爐鍛鐵第257章:心念 二合一第兩百二十一章:勸諫第437章:羯角暫退第467章:民商崛起之初 五第307章:秦國反應 二合一第742章:壽郢西郊,首輪交鋒 二第665章:商水軍與東路軍第945章:決斷第1289章:趙鶯夜訪第49章:年末第248章:永不陷落之城! 二第143章:魏使訪韓 二 二合一第112章:技擊之士 二 二合一第1299章:衛公子瑜 二第八十五章:皇子守國門 二第1296章:忙碌的肅王府第1356章:肅王成婚 二第23章:上郡見聞 二 二合一第912章:韓軍劍兵 二第二百六十四章:鑄模第九十四章:鄢水之戰 三第一百六十三章:閭氏一族『打賞加更3/19』第767章:楚國內亂之始第1254章:後續第289章:風起 二合一第二百三十一章:黃雀 二第58章:得失 二合一第674章:因緣第221章:威脅 二合一第22章:上郡見聞 二合一第170章:歲末第三十四章:設計第1251章:雍丘的楚歌第697章:備戰第1295章:宋雲與桓虎 二第1221章:結盟之議第1039章:魏韓邊市 二第四十九章:繼燭 三第305章:遊說 二合一第434章:鏖戰!雒城防守戰! 三第1177章:博弈第六十六章:惡劣的題第292章:漸進的戰況第354章:鏖戰第1385章:捉拿與變故 二合一第401章:投降第340章:楚國的潰勢 二第314章:昭武四年第726章:姬潤與景舍 二第三百五十七章:回國第88章:齊國新策略第400章:逼降 三第二百八十九章:按部就班 二第1012章:造勢第五十章:贏家第1344章:牽一髮而動全身第75章:鉅鹿攻防 二合一第1054章:勸退『加更10/27』第1366章:改變第1238章:首戰:零敗績vs零敗績 三 二合一第一百三十六章:屈塍獻計第1009章:上谷守馬奢第49章:年末第446章:誰偷襲了誰第兩百零六章:原陽王世子 二第1338章:九月第524章:陽夏見聞 二第172章:萬世之基 二合一第1192章:雄主 二合一第三百五十章:大盜賊桓虎第三百四十四章:危機降臨第420章:試探第一百二十六章:祀天第799章:失敗的演繹『加更6/30』第482章:肅王的毒舌第494章:達成協議
第724章:壽陵君景舍第562章:施粥第320章:巴蜀之地第135章:穩固發展 二 二合一第665章:商水軍與東路軍第491章:交鋒第502章:多方推手 二第147章:炫耀軍力 二合一第1118章:皇狩出行 二第二百四十一章:肅尺『加更7/14』第531章:緩兵之計第1234章:三月,衛國遭難 二合一第1144章:動亂升級 二 二合一第274章:歲末 二合一第711章:姬潤與項末 三第1066章:預料之外第631章:莫名其妙的戰況演變第1357章:漸起的風波第246章:第四日 二第一百八十六章:烏龍『加更10/20』第1186章:局勢漸明第1275章:回程第六十六章:惡劣的題第三百一十二章:火爐鍛鐵第257章:心念 二合一第兩百二十一章:勸諫第437章:羯角暫退第467章:民商崛起之初 五第307章:秦國反應 二合一第742章:壽郢西郊,首輪交鋒 二第665章:商水軍與東路軍第945章:決斷第1289章:趙鶯夜訪第49章:年末第248章:永不陷落之城! 二第143章:魏使訪韓 二 二合一第112章:技擊之士 二 二合一第1299章:衛公子瑜 二第八十五章:皇子守國門 二第1296章:忙碌的肅王府第1356章:肅王成婚 二第23章:上郡見聞 二 二合一第912章:韓軍劍兵 二第二百六十四章:鑄模第九十四章:鄢水之戰 三第一百六十三章:閭氏一族『打賞加更3/19』第767章:楚國內亂之始第1254章:後續第289章:風起 二合一第二百三十一章:黃雀 二第58章:得失 二合一第674章:因緣第221章:威脅 二合一第22章:上郡見聞 二合一第170章:歲末第三十四章:設計第1251章:雍丘的楚歌第697章:備戰第1295章:宋雲與桓虎 二第1221章:結盟之議第1039章:魏韓邊市 二第四十九章:繼燭 三第305章:遊說 二合一第434章:鏖戰!雒城防守戰! 三第1177章:博弈第六十六章:惡劣的題第292章:漸進的戰況第354章:鏖戰第1385章:捉拿與變故 二合一第401章:投降第340章:楚國的潰勢 二第314章:昭武四年第726章:姬潤與景舍 二第三百五十七章:回國第88章:齊國新策略第400章:逼降 三第二百八十九章:按部就班 二第1012章:造勢第五十章:贏家第1344章:牽一髮而動全身第75章:鉅鹿攻防 二合一第1054章:勸退『加更10/27』第1366章:改變第1238章:首戰:零敗績vs零敗績 三 二合一第一百三十六章:屈塍獻計第1009章:上谷守馬奢第49章:年末第446章:誰偷襲了誰第兩百零六章:原陽王世子 二第1338章:九月第524章:陽夏見聞 二第172章:萬世之基 二合一第1192章:雄主 二合一第三百五十章:大盜賊桓虎第三百四十四章:危機降臨第420章:試探第一百二十六章:祀天第799章:失敗的演繹『加更6/30』第482章:肅王的毒舌第494章:達成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