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又一個奇葩

翌日,太子弘禮的宗衛馮述便來到夫子廟,將自家殿下的話原原本本地傳遞給八皇子趙弘潤,只聽得後者頻頻皺眉。

什麼意思?太子要保羅文忠?

待那馮述離開之後,趙弘潤起身在暫作歇息的屋內踱步。

羅文忠是太子那邊的人?不應該啊……倘若那羅文忠當真是太子那邊的人,當初他就沒有理由會兵行險招,用設計陷害我的方式妄圖解決其子與我恩怨,那個時候他應該是被逼無奈纔對……這麼說,羅文忠是新投的長皇兄麼?呵,這吏部中有太子的人?

“呵呵呵。”趙弘潤負揹着雙手在屋內踱步,忍俊不禁地笑了起來。

“殿下笑什麼?”宗衛種招不解問道。

要知道,剛剛被東宮太子那邊的宗衛隱晦地提及不允許在插手吏部的內務時,這一干宗衛們生怕自家殿下會當場發作呢。

“太子的日子看來也不怎麼好過啊。”趙弘潤感慨道:“明明貴爲太子儲君,卻要自降身份來拉攏吏部的郎官,就爲了那個位子,太子也夠辛苦的。”

“畢竟雍王殿下與襄王殿下目前在朝中的呼聲也很高啊。”宗衛高括笑着說道:“若東宮不拉攏些朝中官員,很難保證日後會怎樣。”

“所以說這些人都活得太辛苦了。”趙弘潤搖了搖頭,笑着說道:“像我,活得多自在?”

……

衆宗衛們面面相覷,相視苦笑。

攤上這麼一位殿下,還真是說不好究竟是幸運還是厄運。

“殿下,如今東宮插手干預了,那咱們還查麼?還有那個羅文忠……”衛驕忍不住還是問道。

趙弘潤聞言撇了撇嘴:“我與那位太子有什麼交情麼?他說不干預就不干預?他算老幾啊?”

人家是東宮太子……

衆宗衛頓時有些哭笑不得。

但是話說回來,方纔那名太子的宗衛馮述,他的言辭與語氣讓諸宗衛們也有些不爽。

“不過殿下,得罪了太子殿下,終歸不太好吧?”宗衛朱桂猶豫地勸道。

“哼!”趙弘潤輕哼一聲,不置說法。

不可否認,帝王家的兄弟感情是最淡薄的,因爲這些兄弟日後都是對方爭奪皇位的勁敵。

因此,成爲太子的成爲太子,出閣封王的出閣封王,一年到頭除了節日幾乎沒有什麼交流兄弟感情的時候。

哪怕是絲毫沒有奪嫡之心的趙弘潤,以往也只是將一母同胞皇九子弘宣當成了兄弟而已,至於其他兄弟?在他眼裡不過就是留着相同血脈的陌生人罷了。

哦,如今還得加上一位六皇兄弘昭,對於那位談吐優雅、沒什麼架子,緊急情況下又能當做隱形金主的六皇兄,趙弘潤對其的印象還是不錯的。

至於其他那些位皇兄,趙弘潤只會說他不熟。

的確,就拿太子弘禮與雍王弘譽來說,他倆同歲,今年已二十五歲,而趙弘潤才十四歲,在弘禮搬至東宮成爲太子、弘譽出閣封爲雍王的時候,趙弘潤纔多大?

這一年也碰不到幾回的兄弟,能有什麼交情。

倘若那馮述是六皇子趙弘昭的宗衛,傳達的也是這位六皇兄的意思,趙弘潤倒是可以考慮考慮,至於東宮太子?

免了吧。

於是乎,趙弘潤根本未將太子的宗衛馮述所說的話放在心上,繼續命宗衛追查任何有關於這場科試的事。

其實事到如今他也曉得吏部的內治相當混亂,但問題是他終歸只是科試的陪監,職權範圍僅限於這場科試,並沒有資格真的去插手干涉吏部的事,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吏部在這場科試中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以及那個羅文忠,他是一個也不會放過的。

至於太子,得罪就得罪了,一個地位崇高的陌生人而已。

可讓趙弘潤有些不爽的是,他的宗衛高括、種招二人,似乎他倆昨日的行蹤被吏部的人給察覺到了,以至於當他叫二人再去找那個吏部庫房的守庫人擬寫供詞時,竟發現那名守庫人被調走了,也不知調往了何處。

而新來的那名守庫人,一看就知道是一個啥也不知的新吏。

吏部中有人察覺到了麼?

聽到這個不好的消息,趙弘潤微微皺了皺眉。

雖然說吏部庫房裡那些破爛至極的棉褥還在,可問題是,人證若是沒了,對方大可說是那些棉褥是因爲長期堆積在庫房內潮溼發黴所致,這樣就並不能指證吏部的人以次充好、謊報款項。

算了,還是先查科場舞弊的事吧。

將心中的不愉快統統按下,趙弘潤帶着八名宗衛們朝那一排排的號房而去。

第一個目的地,自然就是那羅嶸羅公子的號房。

還別說,宗衛沈彧、呂牧二人還真是狠人,坐在那條板凳上守了那羅嶸一天一夜,從頭到尾就瞪着眼睛,叫羅嶸那廝如坐鍼氈,終日惶惶不安。

據二人事後透露,在他倆的眼神攻勢下,那羅嶸根本就寫什麼文章來,直到最終收卷前,這才草草地寫了幾段。

對此趙弘潤感覺很痛快,二話不說就讓穆青、褚亨二人頂了他倆的位置,繼續第二日的眼神攻勢。

至於沈彧、呂牧二人,趙弘潤打發他倆去夫子廟的偏殿房內歇息了,畢竟這兩個傢伙瞪得眼睛都充血了,疲倦不堪且不說,還真的怪嚇人的。

打發走了沈彧與呂牧二人後,趙弘潤領着其餘六名宗衛繼續視察號房。

讓他感覺納悶的是,至今爲止,他竟全然沒有抓到絲毫有關於科場舞弊的端倪。

在他眼裡,號房內所有的士子都在規規矩矩地答題,而時常來巡邏的考官、幹事、雜役們,也似乎是規規矩矩在監考,並沒有發現什麼科場舞弊的問題。

難道說科場舞弊之事真是子虛烏有?

趙弘潤暗自搖了搖頭。

在他看來,既然這件事以來成爲歷來科試的隱患,想必不會是空穴來風,那麼問題就來了,究竟那幫人是通過什麼手法來舞弊呢?

真是激氣啊,哥哥當年好歹也算是考試作弊小能手,不知幫助了多少人,如今竟然抓不到那幫人的把柄……嘁!

隱隱地,趙弘潤竟有種可笑的遲暮之感。

當初咱們是怎麼作弊來着?做小抄、傳答案、代考……唔?代考?

趙弘潤忽然響起,夫子廟前放士子進考場的方式似乎是通過喊號的,即一名主事高聲喊到某名學子的名字,隨後,那名學子便帶着類似於准考證的號牌進入考場,換而言之,換人代筆是極有可能的。

想到這裡,趙弘潤立馬要吩咐一名宗衛將那些士子們的出身戶籍、年齡等資料從吏部討要來。

在繼續巡考的期間,趙弘潤忽然發現右側的號房內似乎有一名考生目不轉睛地看着他。

唔?

趙弘潤不動聲色地走了過去。

他意外地發現,這名考生似乎已經答完了題目。

趙弘潤擡頭望了一眼天色。

要知道,這第二日的第二場考試這纔開始沒多久,可眼前這位考生,竟然將題目答完了?

莫非又是一個奇葩士子?

趙弘潤撇了一眼那名學子桌上的考題。

繼昨日所考的四書文之後,今日所考的是五經文,即《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這五經分別對應五張考卷,按照慣例,學子只需五選其二,任選其中兩份考卷答題即可。

而眼前這名學子所選的,則是《詩》與《禮記》這兩篇。

對於《禮記》趙弘潤並不感興趣,畢竟《禮記》是世間大部分士子所必讀的,儒家思想的著作之一,他所好奇的是,這名學子竟然選擇了《詩經》作爲另外一項。

看來對詩詞很自信呢!

趙弘潤不禁有些莞爾。

畢竟詩詞這東西,尤其是有格調、有蘊含的詩詞,那都是需要靈感的,倉促間豈能就成?真當誰都是李太白麼?

趙弘潤好奇地望向那名學子所做的詩詞,沒想到這一瞅,還真讓他頗爲吃驚。

水精簾裡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江上柳如煙,雁飛殘月天。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雙鬢隔香紅,玉釵頭上風。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望着這三首詩,趙弘潤不禁有些動容。

這傢伙……好文采!不過……怎麼感覺這麼彆扭呢?怎麼全是描寫香閨女子的?

趙弘潤詫異地仔細打量那名學子,但見此人容貌俊秀、眉梢間隱約帶着幾分輕佻,活脫脫是一位遊返於花前月下的風流公子。

果然是個奇葩!……這種“雅詩”會被選上纔怪!

雖然心中暗暗感慨着,但趙弘潤還是記下了此子的名字。

溫崎

第兩百二十章:肅王的手段 四第899章:黃雀在後『加更29/33』第879章:“一日”戰役 四第179章:內外並舉 二合一第一百五十五章:兵不血刃第471章:各方介入第三百一十一章:良機第629章:首戰第411章:戰爭將至!第1172章:武信侯出招 二第492章:交鋒 二第六章:交易論第1303章:楚國大事件第869章:駐軍函谷第828章:衝突第1359章:漸起的風波 三第1217章:途中第448章:瓜分第1318章:己氏之戰 二 二合一第425章:兩支利矛 二第905章:商會模式第690章:齊魯聯軍進擊第258章:心念 二 二合一第1360章:驚變第624章:肅王與齊相第341章:淡淡的孤獨第889章:東雍之爭 五第354章:鏖戰第461章:驅虎吞狼 二第115章:魯楚之戰 二 二合一第819章:態度第1062章:惡客!第32章:廉駁投效第625章:肅王與齊相 二第1169章:戰況簡報第881章:風雲又起,東雍爭鋒『加更24/33』第二百六十五章:鑄模 二第57章:夜襲與反襲 二合一第751章:做戲第1104章:勝負 二第73章:將計就計 二合一第1159章:王庭戰慄第792章:垂拱殿御庭衛第218章:進退第二百三十三章:反響 二第40章:擅長潛行的黑鴉,出擊!第417章:攻城第1193章:愈發不利的戰況第252章:曙光 二合一第一百四十七章:說降 二第1337章:八月第674章:因緣第884章:東雍之爭 三 『加更25/33』第300章:四月 二合一第497章:影響 二第736章:大戰前夕第95章:春季決戰 二合一第1003章:韓國三權臣第983章:出兵汲縣第367章:祭出屠刀!消失的碭山軍!第415章:不速之客第1164章:司馬安vs烏須部落第1255章:韓國求和第609章:兩縣勝負第1020章:高牆激戰第428章:內賊 二第九十二章:鄢陵之戰第一百一十一章:逼降第514章:借宿驛站第975章:坑人的提議第840章:算計?第九十一章:部署第74章:不退反進 二合一第615章:齊王呂僖之遠見第743章:僵持的戰局第182章:楚國崛起的預兆 二合一第378章:夜談 二第273章:戛止 二合一第133章:遷都爭議 二 二合一第1181章:誰偷襲了誰? 二第905章:商會模式第1037章:震驚大梁 二第627章:首仗,相城!第501章:多方推手第919章:又生一計第110章:覆亡邊緣的齊國 二合一第270章:變局 三 二合一第1270章:詭異的氛圍 二第182章:楚國崛起的預兆 二合一第380章:說服第283章:相見與決戰 二合一第73章:將計就計 二合一第259章:蓄勢 二合一第804章:叔侄夜話 三第728章:初交鋒第914章:火燒猗山 二第766章:久違的父子日常第655章:強攻銍縣 二第782章:疑點重重 三第375章:先聲奪人
第兩百二十章:肅王的手段 四第899章:黃雀在後『加更29/33』第879章:“一日”戰役 四第179章:內外並舉 二合一第一百五十五章:兵不血刃第471章:各方介入第三百一十一章:良機第629章:首戰第411章:戰爭將至!第1172章:武信侯出招 二第492章:交鋒 二第六章:交易論第1303章:楚國大事件第869章:駐軍函谷第828章:衝突第1359章:漸起的風波 三第1217章:途中第448章:瓜分第1318章:己氏之戰 二 二合一第425章:兩支利矛 二第905章:商會模式第690章:齊魯聯軍進擊第258章:心念 二 二合一第1360章:驚變第624章:肅王與齊相第341章:淡淡的孤獨第889章:東雍之爭 五第354章:鏖戰第461章:驅虎吞狼 二第115章:魯楚之戰 二 二合一第819章:態度第1062章:惡客!第32章:廉駁投效第625章:肅王與齊相 二第1169章:戰況簡報第881章:風雲又起,東雍爭鋒『加更24/33』第二百六十五章:鑄模 二第57章:夜襲與反襲 二合一第751章:做戲第1104章:勝負 二第73章:將計就計 二合一第1159章:王庭戰慄第792章:垂拱殿御庭衛第218章:進退第二百三十三章:反響 二第40章:擅長潛行的黑鴉,出擊!第417章:攻城第1193章:愈發不利的戰況第252章:曙光 二合一第一百四十七章:說降 二第1337章:八月第674章:因緣第884章:東雍之爭 三 『加更25/33』第300章:四月 二合一第497章:影響 二第736章:大戰前夕第95章:春季決戰 二合一第1003章:韓國三權臣第983章:出兵汲縣第367章:祭出屠刀!消失的碭山軍!第415章:不速之客第1164章:司馬安vs烏須部落第1255章:韓國求和第609章:兩縣勝負第1020章:高牆激戰第428章:內賊 二第九十二章:鄢陵之戰第一百一十一章:逼降第514章:借宿驛站第975章:坑人的提議第840章:算計?第九十一章:部署第74章:不退反進 二合一第615章:齊王呂僖之遠見第743章:僵持的戰局第182章:楚國崛起的預兆 二合一第378章:夜談 二第273章:戛止 二合一第133章:遷都爭議 二 二合一第1181章:誰偷襲了誰? 二第905章:商會模式第1037章:震驚大梁 二第627章:首仗,相城!第501章:多方推手第919章:又生一計第110章:覆亡邊緣的齊國 二合一第270章:變局 三 二合一第1270章:詭異的氛圍 二第182章:楚國崛起的預兆 二合一第380章:說服第283章:相見與決戰 二合一第73章:將計就計 二合一第259章:蓄勢 二合一第804章:叔侄夜話 三第728章:初交鋒第914章:火燒猗山 二第766章:久違的父子日常第655章:強攻銍縣 二第782章:疑點重重 三第375章:先聲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