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駐軍函谷

三川郡的二月份,天氣還是非常寒冷的。

事實上,這個時候其實已度過了三川郡最寒冷的季節,臘月期間那北風夾雜着雨雪的襲擊,纔是這片土地上最大的威脅。

甚至於,由於三川郡的西部、中部存在有不少高聳的山脈,以至於積雲長期被阻隔在這裡,因此哪怕遇到夾雜着冰雹的暴風雪,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不過儘管如此,在這片土地上威脅最大的,仍然還是風。

這不,趙弘潤駕馭着戰馬,領着大軍緩緩朝着盧氏那片三川郡中部地區前進,儘管目前已經兩月份,但那撲面而來的寒風,依舊是彷彿能侵入骨髓,甚至於每呼吸一口空氣,那股帶入寒意,亦讓整個人彷彿置身於冰窟般。

“呼……”

長長吐出一口濁氣,看着它化作一絲絲熱氣消散,趙弘潤活動了一下麻木的右手。

此時的他,早已脫下了魏國款式的錦袍,而換上了三川人那不起眼的羊皮襖,頭上還帶了一頂可笑的羊皮帽,遮住了兩邊的耳朵。

不得不說,趙弘潤如今的這個造型,着實有些毀他肅王的形象,倘若他這個樣子被國內那許多世家的小姐得知,相信那些仍對某位肅王抱持着憧憬的少女們,多半會目瞪口呆,芳心跌碎。

不過趙弘潤並不在意。

好看有什麼用?擋得住三川郡的寒冷天氣麼?

沒瞧見某個宗衛出前還取笑他的打扮,然而這會兒卻凍得跟死狗似的?

趙弘潤用充滿惡意的目光,回頭掃了一眼面色青的穆青,臉上露出幾分嘲弄的笑容。

穆青顯然是注意到了來自自家殿下的滿滿惡意,若在平時,他肯定是要反擊的,不過現在嘛,還是算了吧,他實在是凍得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哪怕是身上裹着一條毛毯也不頂用。

甚至於,穆青懷疑自己的雙腿是不是還在,要不然怎麼就沒有知覺呢?

“這地方實在是太冷了。”

宗衛呂牧搓了搓雙手,朝麻木的雙手呼了幾口熱氣,結果雙手只是稍稍恢復了幾分知覺,但是依舊僵硬地難受。

他總算是明白,爲何當初他魏國的王族趙氏會舉族遷往中原,實在是這鬼地方的天氣太過於寒冷。

在附近幾人後,恐怕也就是作爲嚮導的祿巴隆一臉平靜,絲毫不受這鬼天氣的影響。

作爲在這片土地上土生土長的羝族人,祿巴隆早就習慣了。

“其實這會兒已經好很多了,至少北風不是那麼強烈了,降雪也基本停止了……”

祿巴隆露出一臉『你們大驚小怪』的表情,向趙弘潤以及附近衆人講述他們三川最寒冷時候的情況,那非但是冰雪封路,而且北風捲着夾雜着冰雹的暴風雪,鋪天蓋地地席捲過來,將帳篷、羊棚徹底推塌,那才叫絕望。

“……曾經我遇到過幾名流浪的羱族人,他們說,晚上睡覺前還好好的,早上醒來一看,現整個部落都陷在了冰雪裡,部落裡的羊羣全死光了……”祿巴隆一臉唏噓,回憶着當時那幾名羱族人臉上的絕望。

“你們爲什麼不築城呢?”宗衛呂牧好奇地問道。

其實魏國的冬季,危害也很大,但每年冬季的損失相比較三川郡可謂是微不足道,其中的原因,就在於城池四面的城牆擋住了大部分的寒風。

祿巴隆苦笑着搖了搖頭,簡單解釋了幾句。

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爲魏國是農耕國家,因此除了對灌溉水源有要求外,其餘受到的限制很小;但三川人則不同,除非是像羷部落那樣佔據着華陽那片牧草豐盛的天然牧場的部落,否則,其餘的小部落,他們每年都會遷移上幾次,待放牧的羊羣吃光了附近草地的牧草,整個部落便遷移到別的地方。

因此,三川人對於修築城池沒有什麼概念,因爲他們根本不是固定在某個地方生活,這就是『遊牧』這個詞的由來。

“隴西有這麼寒冷麼,魏忌大人?”衛驕忽然詢問臨洮君魏忌。

與趙弘潤一樣裹着羊皮襖的臨洮君魏忌,他想了想,搖頭說道:“隴西那邊,其實這個月份仍然是冰雪覆蓋,但不知爲何,我總感覺這裡比隴西更冷……”

『因爲這裡潮溼咯。』

趙弘潤淡然一笑,回頭望了一眼身後方的商水軍與鄢陵軍士卒。

正如他所想的,商水軍與鄢陵軍,這些原本出身楚國的士卒,在這片土地上的抗寒能力相當強,可能這是因爲,水域覆蓋極廣的楚國,那也是一個潮溼的國家的關係。

說起商水軍與鄢陵軍,確切地說對他們身上的新式甲冑武器,趙弘潤着實有些概念。

他原以爲,在今年兩個月他決定與秦軍開戰之際,商水軍與鄢陵軍能湊出一萬名更換完新式裝備的士卒就不錯了,因爲最初的兩個月,冶造局哪怕是馬力全開,在那兩個月內也只打造了三千套新式武器裝備。

因此算下來,從去年八月初到今年兩月份,這大概六個月的時間,冶造局的鍛造量充其量也就是近萬套,可沒想到,最終的數字整整翻了兩倍。

三萬套!

雖說冶造局目前已經在採用鋼模代替原本的泥模,使得量產化的出品數量進一步提升,可問題是,這些都是需要人力操作的,而且需要的人力可不是隨隨便便什麼人都可以辦到,可都是需要經驗豐富的工匠,否則就會出現大量達不到標準的汰次品,白白浪費材料。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原宋墨鉅子徐弱,卻從宋地帶回了許多工匠,加入到了冶造局。

當然了,徐弱可不是白白爲趙弘潤做事的,他也有條件,他的條件就是魏國允許他們傳揚墨家思想,對此,趙弘潤、垂拱殿、朝廷三方考慮了一下,覺得利大於弊,於是遂允許了此事。

不過讓趙弘潤微微有些失望的是,徐弱並沒有帶回來宋地叛軍針對『樑魯渠』一事的確切答覆。甚至於,從徐弱略顯含糊的描述中,趙弘潤認爲宋地叛軍對『樑魯渠』應該是抱持着牴觸心理的。

這並不奇怪,畢竟樑魯渠一旦竣工,魏國若是想兵剿滅宋地叛軍,幾乎可以說是朝夕至,因此,宋地叛軍自然要慎重考慮。

基於這一點,趙弘潤目前能做的,也就是通過徐弱這個原宋墨鉅子,與宋地叛軍的領宋雲談判,儘可能以和平的途徑解決這件事。

畢竟宋郡那邊的情況有些特殊,趙弘潤不好直接插手干涉。

但不管怎麼說,宋郡的南宮垚以及宋雲,這兩個人肯定是要解決的,等魏國騰出來手來之後。

“踏踏踏——”

一陣由遠及近的馬蹄聲,打斷了趙弘潤的思緒。

他擡起頭,這才現有幾名騎士正在向他們飛奔而來。

那是擔任斥候的綸氏部落的戰士。

見此,祿巴隆策馬上前,確認了對方的身份,隨後纔將那幾名騎兵引到趙弘潤面前。

這幾名綸氏部落的戰士,是趙弘潤派往盧氏打探消息的。

盧氏,即烏須王庭所在的位置,比鄰羯部落與羚部落,再加上前一陣子退到那片土地過冬的羷部落,不誇張地說,如今三川郡內,除了川雒聯盟外,就屬盧氏那一帶,聚集着數量最多的三川人。

而種種跡象表明,盧氏這片位於三川郡中部的地方,也將成爲秦軍今年開春後的個進攻目標。

事實正如趙弘潤所猜測的那樣,據那幾名綸氏部落的戰士所言,眼下在盧氏,秦軍與盧氏那邊的諸部落已經開始了戰爭。

但相比較衆志成城的秦軍,盧氏一方就顯得有些各自爲戰的意思。

對此,趙弘潤多少有些瞭解,畢竟去年十月份,羷部落在華陽被秦軍打敗後,便放棄了那片草原,遷移到三川郡中部地區的盧氏,名義上這算是戰術撤退,想讓三川之地的寒冬殺死一部分秦國人,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羷部落的本意是打算將羯、羚兩大部落拖下水,共同承擔來自秦國的威脅。

相信那時羯羚兩大部落對羷部落可謂是恨之入骨。畢竟就是爲了這件事,羯、羚兩大部落草草結束與巴國的戰爭,將大量的兵力調了回來。

不誇張地說,哪怕以往羯、羚兩個部落在巴國佔據着何等的優勢,經過此事恐怕也所剩無幾了,甚至於,他們還陷入了腹背受敵的尷尬處境,同時被秦軍與巴國的軍隊攻擊。

二月初九,趙弘潤率領大軍來到了崤山與熊耳山之間的一片險谷(今漢函谷關),下令商水軍與鄢陵軍分別在兩邊的山嶺上建造軍營,而他則率領川雒聯盟的戰士,在山谷地形同樣建起一座營寨。

因爲再繼續往前,那就是盧氏草原,那是一片被枯縱山、熊耳山等山脈所包圍的寬廣的平坦地形,幾乎沒有什麼險峻可守。

在那樣一片無險可守的平坦地形,抵禦數十萬秦**隊,單憑手中不到十萬的兵力,縱使是趙弘潤也有些怵,畢竟秦軍可不是什麼羸弱之師。

因此,趙弘潤決定在剛剛取名爲『函谷』的這片狹隘山原地形,阻擊那幾十萬秦軍。

至於盧氏草原一帶的諸多羯族人部落,以及羱族的烏須王庭,趙弘潤就只能跟他們說一聲抱歉了,畢竟他沒有任何理由,不惜代價去救援一些本來就對魏國談不上有多友好的三川勢力。

他的目的是勝利!

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一場讓秦人膽寒的勝利!

以此來遏制秦國瘋狂對外擴張的勢頭。

至於秦軍會不會來,趙弘潤對此毫不擔心,因爲盧氏是通往雒城的必經之路,只要秦國對三川東部仍抱有侵奪之心,就必定會來。

果不其然,待等到二月下旬,擔任斥候的綸氏部落戰士,便在函谷西南約四十里處,現了秦軍的蹤跡。(未完待續。)

第一百八十三章:挾持第193章:伐交 二合一第289章:風起 二合一第89章:桓虎與魯國 二合一第1089章:二月第699章:亂世第284章:聯軍的掙扎第1272章:循循誘導第1299章:衛公子瑜 二第940章:合謀第309章:撫卹與犒賞 二合一第665章:商水軍與東路軍 二第671章:靜觀齊軍 二第990章:戰前準備第827章:繇諸君趙勝『加更14/33』第144章:各國反應 二合一第1376章:大梁見聞第1020章:高牆激戰第490章:萬事俱備第1333章:母與子第95章:春季決戰 二合一第826章:隴西簡況第573章:兩清第44章:追緝蕭鸞 二合一第256章:進與退 二合一第925章:瞞天過海第993章:步步爲營 三第743章:僵持的戰局第15章:宋郡戰略 二 二合一第964章:開春第424章:兩支利矛第788章:線索 三第648章:中路軍戰略第二百六十八章:莫名的心躁第十五章:陳淑媛第546章:等待第685章:黃雀 二第629章:首戰第707章:耿直的固陵君第669章:符離塞之戰 二第496章:影響第203章:設局 二合一第340章:楚國的潰勢 二第327章:魏齊之戰第210章:宣戰! 二合一第475章:元日第882章:東雍爭鋒第86章:楚齊泗水戰役 二 二合一第253章:決戰?! 二合一第七十章:試探第800章:阻力第823章:遊馬重騎第620章:明爭暗鬥第1112章:武舉第539章:誘導第342章:昭武十年第1325章:慶王跌倒第730章:經驗與見識的較量 二第1070章:思定 二 『加更12/27』第428章:內賊 二第三百四十七章:堪稱精騎的馬賊第810章:曾經的芥蒂第一百零七章:一封書信第三百六十四章:夜 二第四章:靈動之子第673章:約事第250章:最後的大梁禁衛第一百九十八章:善後 二第170章:歲末第二百九十七章:婆媳相見 三第1237章:首戰:零敗績vs零敗績 二 二合一第817章:浮現的回憶 二第1127章:中宮筵席第三百零九章:被流放的王爺第824章:不友好的開局『加更13/33』第291章:開戰! 二 二合一第992章:步步爲營 二第三百五十四章:危機解除之後 二第三百六十五章:成皋關下第一百零一章:唯一的聲音 二第563章:入城第170章:歲末第755章:樂極生悲第260章:父與女 二合一第1091章:勁敵第966章:博弈 二 『加更32/33』第99章:擒賊擒王 二合一第1368章:辛秘第415章:不速之客第一百七十五章:言和 三第198章:韓王然與魏王潤 二 二合一第150章:五月 二合一第七十三章:差池 二第757章:時代的終結 二第942章:丹水之戰第828章:衝突第410章:聯軍之議第806章:驚聞第三百三十五章:羱族青羊部落第676章:宿縣初戰
第一百八十三章:挾持第193章:伐交 二合一第289章:風起 二合一第89章:桓虎與魯國 二合一第1089章:二月第699章:亂世第284章:聯軍的掙扎第1272章:循循誘導第1299章:衛公子瑜 二第940章:合謀第309章:撫卹與犒賞 二合一第665章:商水軍與東路軍 二第671章:靜觀齊軍 二第990章:戰前準備第827章:繇諸君趙勝『加更14/33』第144章:各國反應 二合一第1376章:大梁見聞第1020章:高牆激戰第490章:萬事俱備第1333章:母與子第95章:春季決戰 二合一第826章:隴西簡況第573章:兩清第44章:追緝蕭鸞 二合一第256章:進與退 二合一第925章:瞞天過海第993章:步步爲營 三第743章:僵持的戰局第15章:宋郡戰略 二 二合一第964章:開春第424章:兩支利矛第788章:線索 三第648章:中路軍戰略第二百六十八章:莫名的心躁第十五章:陳淑媛第546章:等待第685章:黃雀 二第629章:首戰第707章:耿直的固陵君第669章:符離塞之戰 二第496章:影響第203章:設局 二合一第340章:楚國的潰勢 二第327章:魏齊之戰第210章:宣戰! 二合一第475章:元日第882章:東雍爭鋒第86章:楚齊泗水戰役 二 二合一第253章:決戰?! 二合一第七十章:試探第800章:阻力第823章:遊馬重騎第620章:明爭暗鬥第1112章:武舉第539章:誘導第342章:昭武十年第1325章:慶王跌倒第730章:經驗與見識的較量 二第1070章:思定 二 『加更12/27』第428章:內賊 二第三百四十七章:堪稱精騎的馬賊第810章:曾經的芥蒂第一百零七章:一封書信第三百六十四章:夜 二第四章:靈動之子第673章:約事第250章:最後的大梁禁衛第一百九十八章:善後 二第170章:歲末第二百九十七章:婆媳相見 三第1237章:首戰:零敗績vs零敗績 二 二合一第817章:浮現的回憶 二第1127章:中宮筵席第三百零九章:被流放的王爺第824章:不友好的開局『加更13/33』第291章:開戰! 二 二合一第992章:步步爲營 二第三百五十四章:危機解除之後 二第三百六十五章:成皋關下第一百零一章:唯一的聲音 二第563章:入城第170章:歲末第755章:樂極生悲第260章:父與女 二合一第1091章:勁敵第966章:博弈 二 『加更32/33』第99章:擒賊擒王 二合一第1368章:辛秘第415章:不速之客第一百七十五章:言和 三第198章:韓王然與魏王潤 二 二合一第150章:五月 二合一第七十三章:差池 二第757章:時代的終結 二第942章:丹水之戰第828章:衝突第410章:聯軍之議第806章:驚聞第三百三十五章:羱族青羊部落第676章:宿縣初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