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登門問罪

誠然,趙弘潤此番是興師問罪而來,不過在王瓚親自來到府門外恭迎的時候,趙弘潤卻並未給後者甩臉色看。

然而,這卻讓王瓚心中更加忐忑不安起來。

將趙弘潤迎入北屋的大廳,王瓚沒敢高坐主位,他在將趙弘潤請到賓客的席後,便坐在對過,不動聲色地打量着跟在趙弘潤身後有些不知所措的安陵縣縣令嚴庸。

“嚴縣令,你也坐啊。”

趙弘潤笑眯眯地指了指下的坐席,微笑着對嚴庸說道,言行舉止彷彿他纔是這座府邸的主人。

“是、是……”嚴庸誠惶誠恐地連連點頭,隨即低着頭坐在趙弘潤的下。

他不敢擡頭,因爲安陵王氏的家主王瓚此刻正目不轉睛地盯着他。

別看嚴庸是安陵縣的縣令,可實際上,他不過是一介傀儡而已。

早些年,當他希望從安陵王氏這邊尋求幫助時,曾塞了銀子才得見這座府邸的管家,後者對他呼來喝去,毫無尊重之意。

至於眼前這位安陵王氏的家主,抱歉,嚴庸根本沒有資格求見。

而此番趙弘潤大駕來到,王瓚居然果真親自出門恭迎,這着實讓嚴庸大爲震撼,從而也終於明白了身邊這位肅王殿下,他的權勢究竟有多麼的巨大。

片刻之後,府上的下人奉上香茶,趙弘潤時而抿幾口,時而咂咂嘴,彷彿是對奉上的茶水頗爲滿意。

反觀王瓚,卻顯得有點不自然。

原因爲何,因爲趙弘潤自坐下後,就沒有再開口,使得廳堂內一片沉寂,一股無形的壓迫力籠罩了整個廳堂,讓王瓚隱隱有些喘不過氣來。

氣勢,這是個很玄妙的東西。

它看不見、摸不着,有時候卻能讓人戰戰兢兢。

並非是什麼荒誕玄學,事實上,氣勢就是底氣,是十足自信的外在體現。

比如眼下的趙弘潤,無論地位、權利、身世,皆比王瓚高出一籌,更何況他在捏着安陵王氏的把柄,此番正是興師問罪而來,因此,趙弘潤有恃無恐,底氣爆棚。

反觀王瓚,卻因爲他王氏一族以往所做的事心虛擔憂,因此,也難怪會被趙弘潤的氣勢壓得喘不過氣來。

終於,王瓚實在忍不住了,率先開口說道:“此番肅王殿下大駕光臨,實在讓我王氏一門蓬蓽生輝。……不知肅王殿下可曾尋到下榻之處,若是不嫌棄的話,不如就在我王氏一門下榻,也讓我王氏一門一盡地主之誼。”

“地主之誼……”趙弘潤聞言輕笑了一聲,有些誅心地問道:“其中『地主』,不會指的是『安陵之主』吧?”

王瓚聞言面色微變。

平心而論,王瓚方纔那句客套並沒有錯,只是很常見的客套而已,但是趙弘潤故意扭曲了『地主之誼』這個詞的含義,聽起來就變得極爲刺耳了。

安陵之主?

什麼意思?安陵是你王氏的囊中物麼?

因此,王瓚連忙強顏歡笑地改口道:“是王某失言,王某並非這個意思,王某的意思是,肅王殿下遠來辛苦,不知我王氏一門能否有幸侍奉殿下。”

“呵。”趙弘潤不置與否地哼了聲,隨即慢條斯理地問道:“王家主這話是自肺腑?”

“自然是千真萬確。”王瓚信誓旦旦地說道。

見此,趙弘潤略微搖了搖頭,說道:“可是本王差點就連這安陵縣的城門都進不了啊!”

王瓚心中咯噔一下。

在聽過了小兒子王郴的講述後,他自然聽得懂趙弘潤這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只見他面露驚駭之色,怒色說道:“究竟生了何事?居然有人膽敢阻攔肅王殿下入城?反了天了?!”

『演地不錯……』

趙弘潤暗自冷哼一聲,打死他都不信王郴入城會不將這件事告訴他父親王瓚。

話說回來,要試試王瓚是否知情,這很簡單。

這不,趙弘潤呵呵輕笑了兩聲後,忽然收斂了臉上的笑容,冷冷說道:“王家主說得不錯,果真是反了天了!……忤逆本王,該殺!王家主意下如何?”

王瓚張了張嘴,無言以對。

殺誰?殺他素來疼愛的小兒子王郴?

心中一驚的話,連忙改口說道:“或有可能,那狂徒不知肅王殿下,王某以爲稍加懲戒即可……”

在他說話的時候,趙弘潤始終用戲虐調侃的目光瞅着他。

瞧見這目光,王瓚哪裡還會不明白?

但他卻不得不硬着頭皮,給那個『不知是誰』的、衝撞了眼前這位肅王殿下的狂徒求情。

“呵呵呵呵……”

眼瞅着王瓚面色尷尬地說完求情的話,趙弘潤心中好笑,只見他搖了搖頭,隨即收斂了臉上的笑容,望着王瓚正色說道:“王家主,區區一堵安陵縣的城牆,攔不住本王……似這種小孩子行徑,本王不予理會,不過再有下回,定斬不饒,你聽到了?”

“是、是。”王瓚連連點頭,下意識說道:“王某會嚴懲那逆子……”

說到這裡,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失言,畢竟這話一說,豈不代表他早已知情?

不過讓他意外的是,趙弘潤並未揪着這點與他計較。

“此番本王前來,所爲兩件事。其一,安陵縣的縣倉,倉米皆被人暗中掉包,將白花花的米換成了塞滿草杆的袋子。……王家主,此事你可知曉?”

“……”

望着趙弘潤那嚴肅的表情,王瓚腦門上逐漸滲出了幾絲汗珠。

要知道,挪用縣倉內的倉米,這可是重罪,一旦承認,罪充軍配,絕沒有輕的。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似王氏一門這種挪用縣倉倉米,損公肥私的事,事實上魏國境內其餘縣城恐怕也有生。

而一般這種事,事後那些貴族只要補足了挪用的倉米,某些縣令也只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能他們會覺得,反正誰都也沒有損失,有什麼問題?

可事實上,果真是誰都沒有損失麼?

不!

事實上損失的,是平民,貴族們將損失轉嫁給到平民身上。

比如去年趙弘潤率軍出征三川,儘管軍糧耗費無數,最後甚至使魏國動用了國家力量,給出徵三川的軍隊調集糧草,但事實上,魏國是產糧的大國,按理來說那些軍糧的消耗,是不會讓國內米價上漲三成的。

那麼,爲何在朝廷戶部出面干涉的情況下,民間市面上的米價還是上漲了足足三成呢?

原因就在於國內有些人藉機囤積糧食,準備謀圖暴利。

你也囤積,我也囤積,市面上的糧食少了,那麼價格自然而然就上漲了。

要不是戶部出面干涉,調運各縣縣倉內的倉米,調節控制米價的上漲,米價何止上漲三成?

說來也可笑,魏國明明有多餘的米糧賣給『川雒』、賣給楚暘城君熊拓,賣給羯、羚部落,但是國內,卻因爲『米糧缺少』而穩步提高價格。

然而事實上,魏國國內並非缺少米糧,而是有太多的人企圖謀取暴利而囤積大量的米糧,若是這些昧了心的商人貴族將囤積的糧食拿出來,市面上的米價立馬下跌三倍不止!

好在趙弘潤此時還未得知真相,否則,恐怕他會恨不得將這些千刀萬剮。

而眼下安陵王氏一門,他們做的更惡劣,他們非但自己囤積糧食,居然還想歪主意打到了安陵縣的縣倉上,這是趙弘潤所不能夠容忍的。

而面對着趙弘潤的質問,王瓚在思忖了片刻後,決定矢口否認。

因爲他一旦承認的話,就有確鑿的把柄落在趙弘潤手中,而觀這位肅王方纔的態度,顯然是對他王氏一門印象不佳,與其如此,還不如矢口否認。

於是,王瓚再一次面露震驚之色,難以置信地說道:“竟有此事?……何人居然如此大膽?”

聽聞此言,趙弘潤暗自笑了幾聲。

他覺得王瓚可能覺得挪用縣倉倉米一事沒有留下證據,並未想到,他所看不起的安陵縣縣令嚴庸,居然還留着一本記載着城內貴族貪贓枉法之事的冊子。

不錯,只是一本冊子,只是一面之詞,不可全信。

但對於趙弘潤來說,只要有這個東西,他就可以對王氏一門開刀了。

要是王瓚還算識相的話,他應該交出他小兒子王郴,同時花費巨金收購米糧,補足縣倉內的虧空。

如此一來,儘管他小兒子王郴得遭受牢獄之災,但王氏一門卻能倖免。

畢竟王氏一門是公族,除非情節惡劣,否則無論是朝廷還是魏天子,都會網開一面的。

然而,王瓚在趙弘潤故意表露對他王氏一門不滿的情況下,選擇了矢口否認,如此一來,這件事的情節就變得更爲惡劣,從王郴一人所爲,變成了王氏一門貪贓枉法。

想到這裡,趙弘潤故意板着臉對嚴庸說道:“怎麼回事,嚴縣令,這可與你對本王所說的不符啊!”

突然被趙弘潤點到名字,嚴庸嚇了一跳,擡起頭來剛要說話,卻看到了王瓚慍怒的眼神。

若在以往,嚴庸如何也不敢與王瓚作對,然而在來之前,趙弘潤已明確地告訴過他:若縣倉的虧空無法補上,那麼,虧空縣倉的重罪,就要由他嚴庸承擔。

這是禍及子嗣的大罪啊!

想到這裡,嚴庸也顧不得其他,指着王瓚對趙弘潤說道:“肅王殿下,縣倉的虧空,正是王氏一門所爲……”

“放肆!”王瓚聞言大怒。

要知道,安陵縣的縣令嚴庸,以往他根本不放在眼裡的小人物,如今居然敢指着他告狀?

反了天了?!

眼瞅着王瓚與嚴庸二人間的爭吵,趙弘潤端起茶盞來,喝了一口,笑看這出狗咬狗的戲碼。

『唔,話說這茶水倒還真不錯……』(未完待續。)

第416章:首日之戰!第259章:蓄勢 二合一第兩百零八章:以惡治惡第一百一十四章:策反第124章:如曇花般綻放第525章:碭郡遊馬第378章:夜談 二第三百一十五章:熔鑄鐵劍第115章:魯楚之戰 二 二合一第三百一十四章:挑戰第576章:明哲保身第二百九十章:坦白第1078章:死間『加更14/27』第兩百一十五章:欲分羹 二第772章:會試奇聞第二百九十三章:肅王府 二第1274章:勸說第1116章:皇狩前夕 二 『加更20/27』第983章:出兵汲縣第20章:出兵河套 二合一第122章:焦灼的戰場 二 二合一第三十六章:推手第468章:民商崛起之初 六第442章:驅虎吞狼第五十章:贏家第兩百一十七章:肅王的手段第609章:兩縣勝負第464章:民商崛起之初 二第288章:戰前會面第146章:大梁閱軍 二合一第1028章:姬潤與韓然 二第三十五章:宗府介入第一百六十五章:暫時停戰第三百六十六章:成皋關下 二第二百七十九章:真與幻 二第314章:昭武四年第908章:第二次北疆戰役第98章:詭異的戰事 二第68章:西河戰役! 二 二合一第553章:意外第973章:爭執 三 『加更33/33』第1356章:肅王成婚 二第260章:父與女 二合一第967章:垂死掙扎第1356章:肅王成婚 二第九十五章:追與逃的賽跑第393章:戰爭升級第1377章:大梁見聞 二第707章:耿直的固陵君第1038章:魏韓邊市第599章:趙氏五子第142章:魏使訪韓 二合一第261章:局勢 二合一第837章:摧朽拉枯的夜襲第160章:反應 二合一第二百八十章:冤家路窄第一百一十六章:暴怒的熊拓第155章:膠着的衛國內戰 二合一第847章:合勢第409章:歃血爲盟 二第127章:戰後返都 二合一第962章:年末第509章:行刺第一百五十八章:曹玠歸來第908章:第二次北疆戰役第355章:秦王亡故第一百五十一章:番號“平陽軍”第342章:昭武十年第169章:平定宋郡 二合一第665章:商水軍與東路軍第三百四十五章:吹響的警笛第兩百一十章:宗府第八十一章:八皇子的禮物 二第四十五章:東宮干涉第1078章:死間『加更14/27』第770章:屈氏一族的使者第63章:最後的參與方第715章:戰局膠着第1376章:大梁見聞第82章:戰爭冬歇 二合一第二百四十三章:與李粱的賭約第二百六十五章:鑄模 二第八十七章:第一枚金令第433章:鏖戰!雒城防守戰! 二第538章:鎮壓第1212章:最終決戰? 二合一第一百九十三章:堅韌的心第977章:燕王弘疆第208章:通牒 二合一第511章:鬧劇第1104章:勝負 二第300章:四月 二合一第373章:勢不可擋!碭山軍!第238章:親征 二合一第965章:博弈第409章:歃血爲盟 二第816章:浮現的回憶第1387章:三王起兵 二合一第935章:遊馬,向前衝!第62章:廉駁與李睦
第416章:首日之戰!第259章:蓄勢 二合一第兩百零八章:以惡治惡第一百一十四章:策反第124章:如曇花般綻放第525章:碭郡遊馬第378章:夜談 二第三百一十五章:熔鑄鐵劍第115章:魯楚之戰 二 二合一第三百一十四章:挑戰第576章:明哲保身第二百九十章:坦白第1078章:死間『加更14/27』第兩百一十五章:欲分羹 二第772章:會試奇聞第二百九十三章:肅王府 二第1274章:勸說第1116章:皇狩前夕 二 『加更20/27』第983章:出兵汲縣第20章:出兵河套 二合一第122章:焦灼的戰場 二 二合一第三十六章:推手第468章:民商崛起之初 六第442章:驅虎吞狼第五十章:贏家第兩百一十七章:肅王的手段第609章:兩縣勝負第464章:民商崛起之初 二第288章:戰前會面第146章:大梁閱軍 二合一第1028章:姬潤與韓然 二第三十五章:宗府介入第一百六十五章:暫時停戰第三百六十六章:成皋關下 二第二百七十九章:真與幻 二第314章:昭武四年第908章:第二次北疆戰役第98章:詭異的戰事 二第68章:西河戰役! 二 二合一第553章:意外第973章:爭執 三 『加更33/33』第1356章:肅王成婚 二第260章:父與女 二合一第967章:垂死掙扎第1356章:肅王成婚 二第九十五章:追與逃的賽跑第393章:戰爭升級第1377章:大梁見聞 二第707章:耿直的固陵君第1038章:魏韓邊市第599章:趙氏五子第142章:魏使訪韓 二合一第261章:局勢 二合一第837章:摧朽拉枯的夜襲第160章:反應 二合一第二百八十章:冤家路窄第一百一十六章:暴怒的熊拓第155章:膠着的衛國內戰 二合一第847章:合勢第409章:歃血爲盟 二第127章:戰後返都 二合一第962章:年末第509章:行刺第一百五十八章:曹玠歸來第908章:第二次北疆戰役第355章:秦王亡故第一百五十一章:番號“平陽軍”第342章:昭武十年第169章:平定宋郡 二合一第665章:商水軍與東路軍第三百四十五章:吹響的警笛第兩百一十章:宗府第八十一章:八皇子的禮物 二第四十五章:東宮干涉第1078章:死間『加更14/27』第770章:屈氏一族的使者第63章:最後的參與方第715章:戰局膠着第1376章:大梁見聞第82章:戰爭冬歇 二合一第二百四十三章:與李粱的賭約第二百六十五章:鑄模 二第八十七章:第一枚金令第433章:鏖戰!雒城防守戰! 二第538章:鎮壓第1212章:最終決戰? 二合一第一百九十三章:堅韌的心第977章:燕王弘疆第208章:通牒 二合一第511章:鬧劇第1104章:勝負 二第300章:四月 二合一第373章:勢不可擋!碭山軍!第238章:親征 二合一第965章:博弈第409章:歃血爲盟 二第816章:浮現的回憶第1387章:三王起兵 二合一第935章:遊馬,向前衝!第62章:廉駁與李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