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三章 人性

郭旭頒佈了一道聖旨,要求全大周的商賈都必須繳納買賣稅、行船稅、路橋稅、入城稅等等十餘種專門針對商賈設立的稅錢。這麼一來,商賈們便不得不交出比以前多一倍的稅錢才能行商買賣。朝廷的解釋振振有詞,讓人居然無法反駁。大意是:你們這些商賈用了朝廷花銀子修建的道路,開闢的河道和碼頭,建造的市場和交易之所,賺的銀子卻都是你們自己的,這是不公平的。朝廷的銀子爲你們花了,你們也得交銀子回饋朝廷,這纔是公平交易。

商賈們叫苦不迭,但卻無處說理。除了交錢,怕只有歇業了。然而這愚蠢的措施帶來的後果郭旭是根本意識不到的,經濟這筆賬可不是他那麼算的,他完全不會意識到這麼一來打擊了商人的積極性,反而會讓朝廷在以後的收入變得更少。而商賈的繁榮正是大周能達到今天的繁華程度的最大的功臣。商賈們有的決定歇業,有的則大肆提高商品價格將損失的銀子轉嫁他人,由此產生的物價飛漲,社會混亂的一系列問題影響的可不僅僅是商人,很快便將波及整個大周百姓。這會帶來極大的動盪,造成百姓民不聊生的局面,破壞已然很脆弱的民生。郭旭是壓根也考慮不到了。

郭旭現在只是隨心所欲的做着他想要做的事情,而朝中的有識之士,那些知道這麼做的後果的官員們也敢怒不敢言。更加上呂中天暫代樞密使之職更是讓人匪夷所思。雖然朝廷的解釋只是暫代,但是這已然破壞了大周立國以來的制度的根基。當初方敦孺和嚴正肅設立條例司的時候只是擁有了極小一部分的軍政財權,便被呂中天等人大力彈劾,說他們破壞祖制,有專權的嫌疑。而現在呂中天自己也這麼幹了,而且是將整個朝廷的軍政財大權抓在手裡。這說明呂中天就是個僞君子。

祖制不是不能改,而是要看權力給誰?給別人當然不成,給自己就沒問題。這纔是呂中天的真實心理。

在這種情形下,朝中部分官員實在是無法忍受,但他們卻也無法改變現狀。惹不起我躲得起!於是一些人告老還鄉辭職離開,有的則連招呼也不打便跑了,便是因爲都看出來朝廷已然不可救藥了,嗅到了一些不同尋常的氣息。

對於郭旭和呂中天而言,一些官員辭官走人倒不是可怕的事情,他們最擔心的還是楊俊被殺後軍隊的反應。這當中他們最怕的是統帥二十五萬大軍駐紮在西北的鎮西將軍威武侯袁振乾的反應。袁振乾是楊俊一手提拔的手下首席猛將,當年跟隨楊俊平定西夏的時候他便是楊俊身邊的副將。楊俊因爲滅絕令的事情不得不辭去軍職歸隱了一段時間避避風頭的時候,便是推薦了袁振乾接任自己的西北軍指揮使的位置。由此可見楊俊對袁振乾是極爲賞識的。

楊俊當了樞密使之後,對於西北軍的裝備物資的供應從來都毫不吝嗇。由此可知,楊俊自己也將袁振乾視爲嫡系。楊俊之所以能夠在朝中地位穩固,很大程度上便是擁有西北軍這一支嫡系兵馬遠在西夏駐紮,任何人想要動楊俊,都要考慮後果。所以,當楊俊被殺之後,郭旭和呂中天心中最爲擔心的便是袁振乾的反應。雖然讓楊俊自己認罪然後殺了他,看起來似乎能說得過去,但是,這些領軍的將領認不認可,特別是袁振乾認不認可,依舊是郭旭和呂中天心中最大的擔憂。

在楊俊被處死之後,郭旭便派出貼身內侍攜帶楊俊的認罪奏摺原件以及對袁振乾的樞密副使的任命聖旨、大將軍印以及三等公爵位的敕封詔書前往西北。這便是去安撫袁振乾,探知他的態度。任命樞密副使,加上封爲大將軍,再加上敕封公爵,這三大封賞可謂已經是豐厚之極,郭旭也算是下了血本。這還罷了,呂中天還將府中珍藏的一件寶物交給傳旨內侍一起帶去,並寫了一封親筆信。那禮物是一柄寶劍,那是傳說中的十大名劍之一的雪霽劍。相傳是道家掌門之劍,名貴無比,價值連城。

呂中天之所以讓人將這柄雪霽劍帶去給袁振乾,其中有一個小小的插曲。幾年前袁振乾回京述職,呂中天曾宴請楊俊和袁振乾,當然只是禮節上的交往。酒席上袁振乾似乎是喝多了,說他是李唐時玄學道士袁天罡的九代玄孫。袁天罡是什麼人?那可是寫出了《推.背圖》可預測前後數千年國運大事的神仙,民間對他傳的神乎其神,道門中人更是引以爲豪。袁振乾的話自然無人肯信。袁振乾還說了,他祖上原本有一柄寶劍,便是祖上傳下來的,是道門聖物名叫雪霽劍,後來罹遭戰亂遺失了。說找到這柄劍是他的責任。

別人都當這話是胡說八道,但在呂中天聽來卻是另一種感覺。因爲好巧不巧,呂中天家中正藏有這把名劍。這是呂中天查封京城天宮觀的時候搜查出來的,天宮觀的道士不知道此劍名貴,但呂中天知道,於是便自己私吞了。

呂中天聽袁振乾這麼說,立刻明白這一定是楊俊和袁振乾兩人故意做戲。他們顯然知道這柄劍落在自己手裡,而楊俊這個人最爲癡迷的一件事便是蒐集各種名劍兵器珍藏。很可能他們知道這劍在自己手裡,所以讓袁振乾故意編一套故事來。如果自己當真信了他是袁天罡的玄孫,便很可能將這柄劍交還給袁振乾,這樣便遂了楊俊的願了。

呂中天豈肯搭理他們的做戲,當下根本裝作沒聽見。後來楊俊幾乎明示了說什麼‘呂相交遊廣闊,若是發現這柄劍的蹤跡,煩請代爲找尋,畢竟是天師之物,物歸原主必有功德’云云。這麼一來,則更加說明呂中天的猜測是正確的,這兩人便是來騙自己交出這把劍給他們的。呂中天心道:把老夫當傻子麼?只敷衍說定然要幫這個忙,看到那柄劍之後必然要想辦法物歸原主。

當年呂中天是不假辭色,但現在呂中天自然是需要拉攏袁振乾。將這柄劍帶給袁振乾,說白了便是要拉攏他。

“……當年袁將軍說的話,老夫記在心中念念不忘,終於於不久前探訪到此劍下落,於是重金購之,物歸原主。袁將軍是天師玄孫,有此劍可告慰先組神人,也可彌補祖上遺失此劍的缺憾了。呂某想來喜歡做成人之美之事,更何況是袁將軍的囑託,自是盡心盡力。也教袁將軍知道,老夫從來都是守諾之人。”

這是呂中天信上的話,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對袁振乾當年的一句話便念念不忘,想盡辦法也要完成囑託的一個守信之人。表達了對袁振乾的一種器重和看重之意。更是以物歸原主的藉口,將這柄價值連城的寶劍當禮物送給了袁振乾。呂中天也是下了血本了。至於袁振乾是不是袁天罡的第九代玄孫,呂中天才不在乎。呂中天在乎的是,他如今攫取了樞密使職位,必須要得到袁振乾的支持才能正式的掌握軍權,他必須要拉攏到袁振乾,所以必須要下血本。袁振乾若是個明白人,當知道自己的用意。得到袁振乾的支持,自己這個樞密使的位置便基本上穩了。而且這也是讓袁振乾能夠對楊俊被殺之事的態度上如何表達的一個重要的砝碼。

一方面下重手平息局面,穩定局勢,禁止流言蜚語肆虐。一方面,郭旭和呂中天兩人也是心驚膽戰的等待着從西北迴來的消息。膽戰心驚寢食難安的半個月之後,終於,傳旨的內侍風塵僕僕的從西北迴來了。

那內侍也是個狠人,他知道皇上和呂相都在等着自己的消息,所以他這一路上幾乎沒有歇息,帶着隨行之人披星戴月的趕路。前往西北的道路遙遠難行,他居然只用了七天的時間便趕到了袁振乾大軍駐紮的興慶府。在傳達了旨意之後,在興慶府只歇息了一晚。又用了七天的時間火速趕回了京城。抵達京城的時候,那內侍衣衫破爛皮膚黝黑,全隊人員一個個就像是乞丐一般。當然,他的這番努力獲得了回報,郭旭之後提拔他做了內侍統領之職,飛黃騰達就在這趟差事之後,卻是後話了。

內侍帶來了袁振乾的奏摺,當郭旭口乾舌燥的哆嗦着看完這份奏摺後,心中一塊大石頭轟然落地。袁振乾在奏摺上表達了忠心,表示支持朝廷的決定。袁振乾說,雖然他和楊俊情若父子,楊樞密使對他有提拔之恩,知遇之惠,但是國法面前,人人平等。楊樞密犯下大罪,遭到懲處也是情理之中。袁振乾說,他雖然痛心疾首,但他身爲朝廷之臣,卻也無法爲楊俊開脫。袁振乾還說,他只希望朝廷給楊樞密一個體面的葬禮,人已服罪,功是功過是過,不能因爲罪過便抹殺功勞。希望朝廷能考慮官員和將領們的感受。

袁振乾的奏摺滴水不漏,明明是忘恩負義,卻被他描述的成爲了自己忠義難兩全,最終不得不站在國家大義的角度來表達自己的態度,他倒是爲難之極,心痛不已了。

人有時候就是這麼道貌岸然,人性的底線往往深不可知。楊俊若是看到袁振乾的這份奏摺,怕是要從棺材裡活活被氣活過來。這便是他的嫡系心腹,在他死後連一句硬話也沒爲他說,更別提提出任何的質疑了。

人走茶涼,袁振乾完美的詮釋了這個詞。

第九八五章 攤牌第一三零九章 提親第二五八章 犧牲品第一六五零章 大決戰(十一)第一四三八章 混亂第一二四一章 世外之地第一五四五章 絕處第一一六零 苦戰不休第一千零六章 雙喜臨門第八四八章 形勢判斷第一一三七章 喋血黎明(七)第八六十四章 被困第一四七章 好戲連臺第一三六十四章 奇葩計劃第四二六章 發動第九百章 客自應天來第一章 誰家少年誰家院第一六二八章 危局第一一三六章 喋血黎明(六)第一零九章 迷霧重重第五八四章 調令第三九三章 囂張跋扈第五三八章 相談第一六六十四章 菜意第三九五章 演兵場上第九十章 牢籠第六三八章 偷聽第一零八七章 推波助瀾第一一七八章 天下譁然第一六六三章 糊塗賬第一零一零章 大早朝(一)第八二九章 密會第一四二零章 藉口第七七六章 別有隱情第一零七七章 風雨將臨第一三九零章 結局第一六三六章 利令智昏第六五四章 皇家宴第一零七五章 東窗有事第一六五零章 大決戰(十一)第一五三九章 烈火第一四一五章 鐵浮屠第七七四章 重逢(續)第一四八七章 識破第二二一章 抓舌頭第八十八章 顧全大局第一七八章 追捕第一四二章 訣別第一五二四章 威力第五六零章 會面第七十一章 同悲共傷第六八四章 牛刀小試第一六一二章 自願上鉤第四四八章 黑風寨主第一八六章 將行第七三九章 鬧劇第九八八章 三日之約第八六十四章 被困第五十五章 懲罰第一零九二章 蜚語第四五八章 定局第六五五章 明爭暗鬥第一千零七章 誤中副車第三七五章 枉費心機第一四九一章 一窩蜂第三三九章 迫見第一六二六章 謀劃第五十七章 美夢第一零五六章 御風而行第七零八章 規劃整頓第五三三章 形勢漸迫第一一一五章 血色黃昏(三)第四九八章 奇文共賞第一二三九章 動之以情第二零九章 命運無常第一四四零章 進攻第四八五章 酒後真言第三零三章 實力強勁第九三七章 黑歷史第一一七三 誓師第五一一章 迂迴第五六零章 會面第九四五章 羣起而攻第二十章 故人如昔第四四九章 扯來扯去第一零七九章 盛怒第六二三章 吵鬧第一九四章 矇混過關第十六章 笑中淚第八六零章 突襲(續)第一五五八章 施捨第一一八九章 兵臨峽谷第十九章 故地猶在第一三一五章 情重第二十一章 亡命之徒第一六五五章 誰是大首領第七八一章 遊說(續)第二四一章 義無反顧第一零六二章 急中生智第七一一章 還鄉
第九八五章 攤牌第一三零九章 提親第二五八章 犧牲品第一六五零章 大決戰(十一)第一四三八章 混亂第一二四一章 世外之地第一五四五章 絕處第一一六零 苦戰不休第一千零六章 雙喜臨門第八四八章 形勢判斷第一一三七章 喋血黎明(七)第八六十四章 被困第一四七章 好戲連臺第一三六十四章 奇葩計劃第四二六章 發動第九百章 客自應天來第一章 誰家少年誰家院第一六二八章 危局第一一三六章 喋血黎明(六)第一零九章 迷霧重重第五八四章 調令第三九三章 囂張跋扈第五三八章 相談第一六六十四章 菜意第三九五章 演兵場上第九十章 牢籠第六三八章 偷聽第一零八七章 推波助瀾第一一七八章 天下譁然第一六六三章 糊塗賬第一零一零章 大早朝(一)第八二九章 密會第一四二零章 藉口第七七六章 別有隱情第一零七七章 風雨將臨第一三九零章 結局第一六三六章 利令智昏第六五四章 皇家宴第一零七五章 東窗有事第一六五零章 大決戰(十一)第一五三九章 烈火第一四一五章 鐵浮屠第七七四章 重逢(續)第一四八七章 識破第二二一章 抓舌頭第八十八章 顧全大局第一七八章 追捕第一四二章 訣別第一五二四章 威力第五六零章 會面第七十一章 同悲共傷第六八四章 牛刀小試第一六一二章 自願上鉤第四四八章 黑風寨主第一八六章 將行第七三九章 鬧劇第九八八章 三日之約第八六十四章 被困第五十五章 懲罰第一零九二章 蜚語第四五八章 定局第六五五章 明爭暗鬥第一千零七章 誤中副車第三七五章 枉費心機第一四九一章 一窩蜂第三三九章 迫見第一六二六章 謀劃第五十七章 美夢第一零五六章 御風而行第七零八章 規劃整頓第五三三章 形勢漸迫第一一一五章 血色黃昏(三)第四九八章 奇文共賞第一二三九章 動之以情第二零九章 命運無常第一四四零章 進攻第四八五章 酒後真言第三零三章 實力強勁第九三七章 黑歷史第一一七三 誓師第五一一章 迂迴第五六零章 會面第九四五章 羣起而攻第二十章 故人如昔第四四九章 扯來扯去第一零七九章 盛怒第六二三章 吵鬧第一九四章 矇混過關第十六章 笑中淚第八六零章 突襲(續)第一五五八章 施捨第一一八九章 兵臨峽谷第十九章 故地猶在第一三一五章 情重第二十一章 亡命之徒第一六五五章 誰是大首領第七八一章 遊說(續)第二四一章 義無反顧第一零六二章 急中生智第七一一章 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