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六十四章 奇葩計劃

距離太近了,這種距離下,火器的威力可謂發揮到了極限。發射出的霰彈鐵彈子勁道十足,足可穿透遼軍身上本就很一般的甲冑。前排數十名騎兵無一倖免,一百多柄王八盒子的齊射,足以形成沒有死角的屏障。他們就像是撞到了一堵牆壁上一樣,連人帶馬被打的稀爛。倒在地上的時候,部分遼軍騎兵已經不成人形,被霰彈擊碎的碎肉和迸濺的血污在空中瀰漫翻騰。

在短短的十幾息的時間裡,火器射出了四輪,兩百餘名遼軍騎兵幾乎無一倖免。當火器的轟鳴聲結束的時候,韓宗昌身邊只剩下了七八名戰戰兢兢的騎兵,他們和韓宗昌孤零零的策馬站在滿地的屍體後方,滿臉的驚愕和恐懼。

“那是什麼?是火器麼?傳說中的大周出現的那種火器?”韓宗昌呆呆的看着前方升騰的黑色硝煙,腦子裡回想起以前蒐集到的關於大周出現了厲害火器的傳聞。那傳聞並不詳細,自己也沒放在心上,但今日居然是被自己遇到了麼?眼前這不是火器是什麼?

“韓……韓將軍。咱們……咱們快撤吧。”身旁一名騎兵顫聲提醒道。

韓宗昌猛然驚醒過來,此時不撤還待何時?等死麼?韓宗昌打了個激靈,猛然撥轉馬頭一言不發打馬便走。後方,火器齊射造成的黑煙正在消散。一百多名地獄騎士一般的騎兵卻已經將王八盒子插入腰間皮囊,他們的手中舉起的已經是閃亮的貪狼長刀和連弩。他們並不想浪費太多的彈藥,畢竟這東西造價昂貴,能節省便節省。只需解決對方有衝擊力的騎兵,剩下的步兵便根本不足爲慮。他們要衝上來,自有連弩和長刀伺候,這些已然足夠。

韓宗昌哪裡還有衝破封鎖的想法,火器的威力已經讓所有遼兵魂飛魄散,所有目睹了那兩百多遼軍騎兵在轟鳴中被火器打的身體破碎全部陣亡的慘狀的遼軍士兵們根本不敢再往前半步,他們唯一能做的便是掉轉頭往南邊逃走。但這便意味着他們必須再一次遭受兩側弓弩的打擊。但和火器相比,連弩的攻擊已經算是很溫和的手段了。起碼不會像火器那般的雷霆萬鈞,那麼根本沒有幸免的餘地。

數千遼軍往南潰敗,連弩無情的收割着他們的生命,因爲混亂和前後隊的信息的不對稱,導致遼軍自己也發生了擁堵和踐踏。在逃出百步之外後,韓宗昌的五千遼軍已經剩下了不到三千人。超過兩千人馬就在這長街上的一來一回便永遠的丟失了寶貴的性命,更可怕的是,他們連敵人長什麼樣都不知道。韓宗昌此刻才終於完全明白了過來,對方根本就是設好了圈套等待自己來救援,他們知道一定會有人來救援大王府,大王府只是他們的誘餌。於是同時,韓宗昌也隱隱的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便是,城外的那些攻城的大周兵馬雖然數量龐大,看起來是最大的威脅,但其實……也許城裡纔是今夜真正的主戰場。城外的那些攻城的兵馬不過是吸引着守軍的注意力,真正的作戰行動卻是在城裡,在這街頭巷陌之中。這進入城中的敵人,纔是最可怕的對手,而非城外虎視眈眈的攻城兵馬。

韓宗昌猜對了,這正是林覺本來的作戰意圖。林覺明白,攻城的代價是巨大的,特別是沒有攻城器械的攻城兵馬,人數還比城中守軍少兩萬的情形下,這種攻城其實便是個笑話。林覺原本想過,自己一旦混入城中,可以奪取城門的控制權,讓攻城兵馬攻入城中。但不要說這麼做的難度有多大,即便自己能做到這一點,奪取了城門的控制權。己方大軍攻入城中,所面臨的還是遼軍的五萬兵馬。在兵馬數量和戰力上都能保證城中的巷戰會取勝,最大的可能反而依舊是一場失敗。即便勝利,那也是一場慘勝。鑑於此,林覺斷然放棄了這個計劃,制定了以城外攻城兵馬牽制,城內落雁軍爲主力,採取內部開花,誘敵來清剿,一口口的吃掉對方有生力量的計劃。

這個計劃的實施需要有前提條件,其一便是製造攻城的聲勢,必須要讓遼軍意識到城外的攻城兵馬是最大的威脅,必須全力防守城牆。但城外的攻城兵馬卻又不能真的攻城,那會造成他們極大的傷亡。正因如此,在離開涿州城的時候,林覺爲馬青山制定了以方陣攻城,龜縮捱打的奇葩戰術。這種戰法看起來毫無道理,將數萬兵馬置於對方的打擊範圍之內,任憑對方狂轟濫炸而不還手,這似乎顯得太愚蠢。但正是因爲從俘獲的遼軍將領口中得知析津府的兵力配置以及守城器械的缺乏,讓林覺斷定,對方的打擊力量不會太強。兵馬在城下以盾陣龜縮不會造成太大的傷亡。對方只會有場面上的巨大優勢,但實際上攻城兵馬的傷亡會很有限。

既然是作戰,死傷不可避免,但這死傷必須有價值。重要的是在城外攻城兵馬的死傷能帶來效果。這纔是最重要的。只要換取更大的戰果,那麼死傷便也是值得的。

因爲有這樣的指導思想,所以攻城兵馬採取了讓人覺得愚蠢且奇怪的被動挨打的戰術。這恐怕是古往今來唯一一場被動挨打不還手的攻城之戰了。

第二個前提條件便是,城中的兵馬一定要戰鬥力強悍,能夠在城中橫行無忌,所向披靡。能夠將整座城池攪的翻天覆地。能夠應付對方大量兵馬的圍剿。只有一千人手,想要做到這一點,當世兵馬之中怕也只有落雁軍親衛營能夠做到了。他們不但配備連弩,且有一百五十多人的王八盒子火器。這是他們的殺手鐗。這一千多親衛營騎兵毫不誇張的說,足以抵得過上萬精兵。在狹窄的城中地形,對方即便有大量兵力前來清剿,怕也無濟於事。而事實上對方並不可能用全部的兵馬來圍剿林覺的這一千多兵馬。林覺就是要讓對方以爲只需花少量兵馬便可肅清城中敵人,讓他們派出數量不多不少的兵馬來交戰,然後一口一口的吃掉他們的有生力量。當對方意識到城中兵馬的強悍的時候,他們其實已經陷入了兩難的境地。抽調太多的兵馬來圍剿,便會顧此失彼。城外攻城的兵馬會立刻從佯攻變成真正的進攻,會讓對方左右爲難,首尾難顧。

滿足這兩個條件,這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葩計劃,這個大量攻城兵馬反而作爲輔助,城中原本輔助攻城的千人隊反而成爲了作戰主力的奇葩計劃便出爐了。

林覺派出小分隊四處縱火破壞,製造混亂。然後在中街設伏,等待對方城頭救援兵馬的到來。以一千人包圍五千人,這怕也是絕無僅有之事。能達成這樣的作爲,除了落雁軍親衛營擁有強悍的戰鬥力之外,更需要指揮者的魄力和自信。

韓宗昌帶着兩千殘兵往南迅速逃走,但林覺豈會容他們逃脫。這五千人林覺是吃定了。一千騎兵迅速集結,沿着長街衝鋒而來。遼軍剩下的都是步兵,如何逃得過騎兵的追擊,很快便被騎兵追上。接下來便是一場大屠殺。遼軍士兵們腦子不清楚的還試圖應戰,下場當然是被長刀砍殺。一些聰明的早就四散逃入街道兩側的民居巷陌之中,那裡纔是最安全的地方。這是一場完全碾壓的戰鬥,自始至終,五千遼軍便沒有過像樣的戰鬥,一直處於被動挨打和逃命的狀態。五千遼兵不久前還氣勢洶洶而來,但在半個多時辰後,五千遼軍只有數百逃散入巷陌之中活命,剩下的盡數被殲滅。

韓宗昌仗着馬快,在落雁軍騎兵衝殺而至時早已丟盔卸甲的往南城逃去。

不久後,南城城樓上,韓德遂和衆將領面帶驚愕的聽着韓宗昌敘述了他的五千人被伏擊殲滅的過程,衆人都傻了。五千人啊,只去了不到一個時辰,便全部被城中的敵人給葬送了,城中該有多少敵人進來了?一萬?兩萬?還是更多?

“他們到底有多少人?怎麼如此迅速的便將你和五千兵馬擊敗了?”韓德遂厲聲喝問道,聽到最後,他也沒聽到韓宗昌說出對方有多少兵馬。

韓宗昌面露羞愧之色,他知道,這個尷尬時刻終究是躲不過去,只能如實相告:“他們……他們……應該是一千多騎兵。”

“……”

“……”

衆人都傻了。這太尷尬了,五千兵馬被一千多敵人包圍消滅了?有人暗暗替韓德遂難過。韓大王英雄一世,可惜兒子個個膿包。他已經大義滅親殺了一個,眼前這個恐怕他也要氣的要一刀砍了才解氣吧。

“只有一千多人?你這個蠢貨!”韓德遂揮手給了韓宗昌一個耳光,氣的渾身顫抖。

“爹爹,他們戰鬥力非常強悍,他們有火器啊。那火器轟鳴之聲你們難道沒聽到麼?”韓宗昌捂着臉大聲辯解道。

韓德遂喝道:“那又如何?你有五倍於他們的兵馬,怕他什麼火器?五個打一個,以我大遼兵士的戰力,怎會全軍覆沒?蠢不可及。”

韓宗昌有苦說不出,他很想做一番解釋,但他知道自己越是解釋,爹爹便越是會憤怒。那些將領們會越是以爲自己找理由。所以解釋其實沒什麼用。

“傳令,調集五千兵馬,老夫要親自去肅清他們。宗昌,你給我死守城頭,再不得掉以輕心。等待老夫回來。”韓德遂沉聲說道。

兒子的無能他這個當老子的要去彌補,他是不可能讓其他將領去的,否則豈非說自己的兒子沒有其他將領有能力,那麼韓宗昌這個剛剛任命不久的副樞密使兼南院大軍副帥的職務豈非要被人詬病。

韓宗昌聞言忙道:“爹爹,五千人怕是不夠,得多帶些兵馬才成。起碼的一萬人。對了還得帶上盾兵,他們還有連弩和火器,還有……”

“住口!”韓德遂滿臉慍怒的何止了他的胡言亂語。他認爲,自己這個兒子被嚇糊塗了,已經到了胡言亂語憑空誇大對方的實力的地步了。再厲害,那不也只是一千人而已麼?他韓德遂出馬,還能容他們逍遙?

不過,韓德遂長了個心眼,點兵時他多帶了一千人馬,而且帶的人手全部是騎兵。六千騎兵,豈不要踏平了對手麼?

第一六三章 後遺症第一六五四章 天地不仁第一一七四章 一路坎坷第一陸四四章 大決戰(五)第一三七九章 潰敗第三六六章 大客戶第一一一一章 得意者和失意者第六章 豎子惹火燒己身第一零九零章 重逢(續)第二九六章 穩定局面第一二八八章 洪流第一四一五章 鐵浮屠第十七章 早茶時刻第一二二零章 遠航第三六二章 豪奢第七三六章 翁婿小酌第六零六章 常平新法(續)第七九七章 偃旗息鼓第一六二八章 危局第八五九章 突襲第一九八章 挑撥第八二九章 密會第一一八九章 兵臨峽谷第一三七七章 勝利在望第一三七五章 大戰第一三九九章 蓄勢待發第二七九章 入土爲安第六三一章 不速之客(續)第四三六章 勝利果實第一四七六章 夜問第八九六章 此消彼長第一六六一章 集會第一一五六章 鎩羽第一六七八章 人頭滾滾第九十六章 交代第八七四章 烈火封路第九七三章 覲見(續)第一零一八章 反訛詐第九四八章 多事之秋第一零八一章 糾結第三一二章 羣賢畢至第一二五七章 登岸第一五四四章 找尋第六一三章 當年事第七一二章 團聚第五八五章 拒絕第七六六章 強顏歡笑第一一六十四章 外科聖手第一六五章 活祭第四九八章 奇文共賞第三六三章 見字如面第一五一章 夜遇第一三一三章 得計第三五零章 大考第五十九章 排演第一六零一章 賊心不死第三六七章 現真身第七五一章 救兵第一四一一章 山中喜事第六六三章 反覆第五十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五百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五章 自作孽第一六三九章 一觸即發第一零九章 迷霧重重第七九八章 各有所得第一二四八章 水落石出第一五八零章 最後的表演第一五六五章 攻城第十九章 故地猶在第六三九章 心跡第七二九章 今非昔比第一章 誰家少年誰家院第一五二七章 強攻第六五七章 笨拙生禍殃第一五二五 進退之間第三二九章 秒殺第三十一章 疑竇叢生第八七五章 覆滅第一一一一章 得意者和失意者第一四二七章 掃清障礙第一六一九章 胡攪蠻纏第三三六章 起落第三九四章 凱旋第三三四章 艱難求存第一四五五章 窮途末路第一三二零章 相逼第三三二章 不甘第一零九二章 蜚語第一八九章 海上之王第一三零二章 貫通第六二二章 氣氛尷尬第四一八章 石人山大寨第一五三四章 撤兵第一一六章 真相殘酷第八十八章 顧全大局第三三九章 迫見第三零二章 探知第七一八章 離奇猜測第四三三章 會合
第一六三章 後遺症第一六五四章 天地不仁第一一七四章 一路坎坷第一陸四四章 大決戰(五)第一三七九章 潰敗第三六六章 大客戶第一一一一章 得意者和失意者第六章 豎子惹火燒己身第一零九零章 重逢(續)第二九六章 穩定局面第一二八八章 洪流第一四一五章 鐵浮屠第十七章 早茶時刻第一二二零章 遠航第三六二章 豪奢第七三六章 翁婿小酌第六零六章 常平新法(續)第七九七章 偃旗息鼓第一六二八章 危局第八五九章 突襲第一九八章 挑撥第八二九章 密會第一一八九章 兵臨峽谷第一三七七章 勝利在望第一三七五章 大戰第一三九九章 蓄勢待發第二七九章 入土爲安第六三一章 不速之客(續)第四三六章 勝利果實第一四七六章 夜問第八九六章 此消彼長第一六六一章 集會第一一五六章 鎩羽第一六七八章 人頭滾滾第九十六章 交代第八七四章 烈火封路第九七三章 覲見(續)第一零一八章 反訛詐第九四八章 多事之秋第一零八一章 糾結第三一二章 羣賢畢至第一二五七章 登岸第一五四四章 找尋第六一三章 當年事第七一二章 團聚第五八五章 拒絕第七六六章 強顏歡笑第一一六十四章 外科聖手第一六五章 活祭第四九八章 奇文共賞第三六三章 見字如面第一五一章 夜遇第一三一三章 得計第三五零章 大考第五十九章 排演第一六零一章 賊心不死第三六七章 現真身第七五一章 救兵第一四一一章 山中喜事第六六三章 反覆第五十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五百章 塵埃落定第二十五章 自作孽第一六三九章 一觸即發第一零九章 迷霧重重第七九八章 各有所得第一二四八章 水落石出第一五八零章 最後的表演第一五六五章 攻城第十九章 故地猶在第六三九章 心跡第七二九章 今非昔比第一章 誰家少年誰家院第一五二七章 強攻第六五七章 笨拙生禍殃第一五二五 進退之間第三二九章 秒殺第三十一章 疑竇叢生第八七五章 覆滅第一一一一章 得意者和失意者第一四二七章 掃清障礙第一六一九章 胡攪蠻纏第三三六章 起落第三九四章 凱旋第三三四章 艱難求存第一四五五章 窮途末路第一三二零章 相逼第三三二章 不甘第一零九二章 蜚語第一八九章 海上之王第一三零二章 貫通第六二二章 氣氛尷尬第四一八章 石人山大寨第一五三四章 撤兵第一一六章 真相殘酷第八十八章 顧全大局第三三九章 迫見第三零二章 探知第七一八章 離奇猜測第四三三章 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