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九八章 各有所得

五月十一,備受關注的樑王郭冰溺殺杭州知府康子震一案終於在沸沸揚揚之中有了最終的定案。在此之前,被定性爲康子震行爲失當,郭冰失守誤殺康子震的消息早已爲朝廷上下所知曉。這其實引發了朝中極大的震動。

很多人認爲,定性爲誤殺這是對世人的矇蔽,是對朝廷上下智商的侮辱。這件案子絕對不可能是誤殺。因此,要求複覈此案的呼聲也水漲船高。但其實,這種呼聲並非來自於變法派的嚴正肅和方敦孺等人,而是另有一股力量在推波助瀾。

實際上,在林家衆人勇闖御史臺衙門的第二天上午,郭衝便召見了方敦孺和嚴正肅。據宮中傳來的消息是,皇上和兩位重臣在御書房長談一個多時辰,最終方敦孺和嚴正肅退出的時候臉上均有釋然之色。這之後,便對此案再無任何明示,整個條例司衙門和變法派重要人物也三緘其口,再不對此案發表任何的說辭了。

很明顯,有人不想此案如此了結,所以不斷的發酵話題,並且上奏朝廷,提出質疑。然而,郭衝對於此案表現出了堅決的態度,他在初九日的早朝上當衆將一疊奏摺展示給羣臣看。那些奏摺全都是密封着的,根本沒有拆封。也就是說,郭衝壓根也沒有去看那些關於此案上奏的摺子。但看到關於此案的奏摺,郭衝都丟到一旁根本無視。

羣臣心中雖然不滿,但也無可奈何。聖上的權威無人可撼動。聖上的決定無人可改變。就算那些奏摺中聲情並茂聲嘶力竭的說明了此案對於朝廷法紀的破壞之大,對於上下官員心理影響之惡劣,要求必須查出真相的要求。郭衝全部無視。

那些上摺子的官員倒也不敢跳出來在朝堂上公然上奏。原本他們的意圖便是要以此案挑起皇族和變法派的矛盾,在扳倒樑王的同時造成兩方的對立和仇恨。現在嚴正肅和方敦孺壓根就沒有反對,他們若是公然跳出來說話,豈非反而暴露了本身的目的。

當然,郭衝也表示,即便是誤殺,此次也對樑王郭冰的行爲嚴加懲罰絕不姑息。但在這種情形下,衆人對於即將到來的對郭冰的懲罰並不抱期待。很多人認爲,誤殺之罪不會有什麼太重的懲罰,不過是走走過場罷了。親王還是親王,畢竟是和皇上是同胞兄弟,包庇縱容都不足爲奇。殺了朝廷命官都能被定爲誤殺,還能會有怎樣的重罰?但也有人認爲,能讓嚴正肅和方敦孺閉嘴,認吃這啞巴虧的情形下,皇上必是承諾了嚴正肅和方敦孺什麼。給予了足夠的安撫。

十一日上午早朝上,謎底終於揭開。郭衝宣佈了針對樑王一案的最終查勘結果和處罰的旨意。就樑王溺殺康子震一案的最終裁定定性爲衝動之下的誤殺。對郭冰行爲失當,對朝廷命官擅自動用私刑,導致誤殺官員的行爲,郭衝給出了三大懲罰。

其一,奪樑王親王之爵,降爲郡王爵位。這個處罰既讓人意外,卻又在情理之中。親王乃第一等爵位,皇室近親方可授予。郡王則次一等,也非皇族專享。臣子功勳卓著者也可分封爲郡王。奪樑王親王之爵,這其中的意味耐人尋味。除了本身的爵位降低之外,更頗有些親變疏的感覺在其中。

其二,罷郭冰剿匪大都督之職,坐鎮杭州之權。責令郭冰搬往京城居住,不得於京外居留。

這一條處罰一出來,很多人頓時有茅塞頓開之感。對於瞭解內情的人而言,郭冰這一次雖然逃過了更爲嚴厲的懲罰,但和奪爵相比,這個處罰才更爲致命。

先皇在世時,爲了保護樑王郭冰,任命他未剿匪大都督去杭州剿匪,准許他在杭州開府坐鎮。這是極大的恩典。這麼多年,郭冰能夠安然無恙,便是因爲有這道護身符。這也是郭衝一直耿耿於懷之事。他一直想將郭冰調回京城,想廢止先皇當年的旨意,但一直沒有能下定決心,也沒找到機會。特別是杭州海匪一直猖獗的情形下,更是不可能找到理由去這麼做。但現在,郭衝終於找到了這個機會,抓住了郭冰的錯處。

郭冰失去了在杭州立足的資格,二十年經營的兩浙路終爲泡影。從此後他只能在京城待着,在郭衝的眼皮底下待着。他有任何不當的舉動,都會被抓個正着。都將無所遁形。這無疑解決了郭衝內心處最爲隱秘的擔憂,將郭冰控制在自己手裡,比殺了他,或者流放西夏之地更爲妥當,且理由充足,不會爲人所詬病。

其三,罰銀一百萬兩,充入國庫。責令補交助役銀並利息三十五萬兩。

這一條看似只是罰款,而且其實知道樑王家底的人也都明白,這一百三十五萬兩的銀子對樑王府而言不過是九牛一毛。但其實,罰銀的表象下隱藏着一個目的。那三十五萬兩的助役銀纔是重點,之前郭冰可是抗拒不交的,郭衝也一直沒有干涉。畢竟這是新法推行中的事情,郭衝不可能責令每一個官員和皇族豪門去繳納助役銀子。這是不符合郭衝的想法的。對於新法,郭衝的態度雖然是表態支持,但他不可能不給自己留餘地。他要給自己留下騰挪的空間,絕不可能親自去幹涉新法推行中的具體事情。因爲在郭衝心中,新法能否成功還沒有十足的把握。如果新法失敗,他要有後退的空間,要有甩鍋的可能。他可不會將所有的責任攬在自己身上。所以,他必須有所剋制。

但用懲罰的方式讓郭冰交出助役銀子,便是傳遞給衆人一個信號。郭冰都無法逃避繳納助役銀,甚至還要交利息,其他人也決不能矇混過關。

包括呂中天在內的羣臣立刻領會了其中的意味,他們也終於明白了爲何嚴正肅和方敦孺在這件事上表現的如此的平靜。原來,他們終於得到了他們想要的進展。逼着郭冰繳納助役銀的意義不在於這三十五萬兩紋銀,而是徹底打破了僵局,加快了新法的推行。既然達到了如此的目的,又何必斤斤計較於康子震被殺之事呢?

當對王爺的處罰傳到林覺的耳朵裡的時候,林覺愣了半晌,嘆息着說出一句話來:“佩服,佩服。真是福氣。皇上真是會利用機會,這一下心病盡除了。方大人和嚴大人也應該會滿意了吧。”

林覺對這樣的處罰其實也還是挺滿意的,起碼不至於丟了性命。不至於讓樑王府傾覆。雖然午後去舊王府見郭昆時,郭昆憤憤不平怨氣連天,說了很多過頭的話。但林覺心中想的是: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怪只怪你那父王行事過於莽撞,這一下弄巧成拙了。這個結果還是使了大勁的結果,甚至威脅了容妃,動用了太后。這樣的處罰結果你還覺得重的話,可以想象如果什麼沒有做的情形下會是怎樣的結果。

無論如何,這件事終於平息了下來,沒有釀成更爲嚴重的後果,這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當然,樑王府的損失巨大,樑王郭冰失去了在杭州留置的機會,對於他而言確實難以接受。而被迫爲變法派站臺,繳納了助役銀也是讓他鬱悶。但不管怎樣,此事終究有驚無險,除了林覺無人因此有牢獄之災,也算時成功的平息了。

郭衝滿意,嚴正肅和方敦孺也同意,樑王府也算能勉強接受,可算是個最佳的結果。只不過對呂中天吳春來等人,這個結果卻是他們不想見到的。他們萬萬沒想到,事情居然會走向這個方向,白白的便宜了方敦孺和嚴正肅,也沒能讓樑王遭受滅頂之災。早知如此,便該採取第一方案,旗幟鮮明的爲樑王辯護,則可能將樑王拉到自己這一方來。實在是失策。

好在呂中天眼光長遠,雖然沮喪,卻沒有吳春來那般表現的明顯。呂中天知道,這件事其實並非最爲關鍵之事,最關鍵的還是太子之位的爭奪。那件事纔是真的失敗不得,而在此之前的失敗卻都可以接受,都可以容忍。

……

爲慶賀王爺脫罪,林家大宅當晚設了宴席。小郡主親自執杯給林覺敬酒,感謝夫君爲此事付出的心血。小郡主是知道好歹的,比之郭昆而言,她更知道事情的關竅之處。她知道這一次王府的兇險,知道倘若不是周旋得當,很可能這一次王府將受覆滅之災,所以她對林覺是極爲感激的。

酒席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突然被一個突發事件所打斷,宮裡來了口諭,傳達口諭的正是那天在御史臺衙門中傳旨的錢德祿。這口諭是申斥口諭。正是針對當日小郡主衝闖御史臺衙門的舉動的申斥。

“皇上有話告訴郡主,身爲皇室郡主,行止當三思而行,豈可不顧皇家體統,罔顧國家律法,莽撞輕率,不計後果。此次未造成嚴重後果,朕不予重罰。再有不當舉動,朕當絕不輕饒。自今日起,郡主當謹言慎行,閉門思過。三月後寫奏摺告知朕思過心得,讓朕過目。不可敷衍。”

錢德祿滿臉嚴肅的複述了郭衝的話之後,臉上換了笑容。

“郡主,林大人,皇上就說了這些。這個……你們也別太沮喪,皇上對郡主還是疼愛的,否則這麼大的事情,也不會這般申斥了事。咱家只是傳話的,你們可莫要腦恨咱家。”

林覺哈哈笑道:“錢公公說的哪裡話,皇上斥責的全對,我回來都罵了郡主幾句呢。勞動錢公公跑一趟,快入席喝杯酒,吃些家常菜。”

郭采薇笑道:“是啊是啊,公公請入席吃些。”

錢德祿忙擺手道:“可不敢,晚上還要伺候皇上,豈敢飲酒,誤了事還不掉腦袋麼?這便告辭了。”

林覺和小郡主等人只得送出府門外,臨別時,林覺塞了個木盒子給了隨行的小太監,錢德祿看見了卻裝作沒看見。在路上,錢德祿打來了那盒子,裡邊整整齊齊碼着兩排金元寶,足有百兩之多。錢德祿嘿嘿而笑,點頭道:“林覺這小子倒還是上路的,也不枉咱家跑這一趟。”

第一五四四章 找尋第一一八六章 妙計第一三九四章 希望第五零一章 事發第一一三二章 喋血黎明(二)第一六六七章 欺負老實人第一五零三章 真相如此第九二八章 改造第二五六章 指手畫腳第九三九章 完美之法第八八四章 老馬帶路第一三二零章 相逼第四九零章 完美落幕第一五二零章 入甕第三五八章 落花有意水無情第七十一章 同悲共傷第七六八章 壓力第八二七章 脣槍舌劍第一五一七章 出征第二二一章 抓舌頭第三零三章 實力強勁第九八九章 試藥(上)第六八零章 歡飲第五章 竟有驚人語第一零七六章 往事如昨第六十七章 開門紅第一四一三章 秣兵歷馬第一六零九章 大首領的堅持第一四四二章 官職第一一九七章 屠戮第三四九章 傾囊而出第三九三章 囂張跋扈第四九七章 聖駕第七八九章 衆志成城第二八五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一二三七章 歸途第八十八章 顧全大局第一一一一章 得意者和失意者第一三一一章 脫身之策第三八八章 許願第一三七六章 大戰(續)第一零三五章 求援(續)第三一四章 故人如舊第四三八章 攤牌(續)第四九一章 大事將至第三三七章 溫書備考第一二二九章 洞窟中第一五一四章 他鄉即故鄉第一三一章 互揭底細第七三三章 仇人見面第七一九章 新任知府第二五七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六六七章 功虧一簣第六二八章 隱憂第一一九八章 騎虎難下第一四七章 好戲連臺第三二三章 爭議第七五六章 補救第一一八三章 勢在必得第六百四十四章 窮追不捨第三七八章 解元公第四三九章 條件第四九六章 策論第一零三六章 煎熬第八九四章 劫後餘生(續)第一陸四二章 大決戰(三)第五零三章 心事重重第一二九二章 對峙第五四六章 造化弄人第七六八章 壓力第五八零章 渴睡送枕頭第六六零章 意見相左第五八四章 調令第四七四章 真朋友第四零六章 涉險第一四六三章 廊橋之會第一三八四章 一箭乾坤第三一一章 三城爭霸第一五四七章 回生第二二五章 聖公的誕生第一陸四六章 大決戰(七)第四五六章 變卦第七九一章 母子之間第九九四章 機會第一五零章 曇花如夢第四二一章 千呼萬喚不見人第一一五零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四五五章 意圖第五八九章 現實冷似冰第一七八章 追捕第一三二二章 絕望時刻第三七四章 主考官的煩惱第一三六三章 伏擊第一六七八章 人頭滾滾第一一二章 證據第一二六二章 襲擊第十四章 誰人沒有潦倒時第八二七章 脣槍舌劍第一一四五章 喋血黎明(十五)第一一零章 暗中觀察
第一五四四章 找尋第一一八六章 妙計第一三九四章 希望第五零一章 事發第一一三二章 喋血黎明(二)第一六六七章 欺負老實人第一五零三章 真相如此第九二八章 改造第二五六章 指手畫腳第九三九章 完美之法第八八四章 老馬帶路第一三二零章 相逼第四九零章 完美落幕第一五二零章 入甕第三五八章 落花有意水無情第七十一章 同悲共傷第七六八章 壓力第八二七章 脣槍舌劍第一五一七章 出征第二二一章 抓舌頭第三零三章 實力強勁第九八九章 試藥(上)第六八零章 歡飲第五章 竟有驚人語第一零七六章 往事如昨第六十七章 開門紅第一四一三章 秣兵歷馬第一六零九章 大首領的堅持第一四四二章 官職第一一九七章 屠戮第三四九章 傾囊而出第三九三章 囂張跋扈第四九七章 聖駕第七八九章 衆志成城第二八五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一二三七章 歸途第八十八章 顧全大局第一一一一章 得意者和失意者第一三一一章 脫身之策第三八八章 許願第一三七六章 大戰(續)第一零三五章 求援(續)第三一四章 故人如舊第四三八章 攤牌(續)第四九一章 大事將至第三三七章 溫書備考第一二二九章 洞窟中第一五一四章 他鄉即故鄉第一三一章 互揭底細第七三三章 仇人見面第七一九章 新任知府第二五七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六六七章 功虧一簣第六二八章 隱憂第一一九八章 騎虎難下第一四七章 好戲連臺第三二三章 爭議第七五六章 補救第一一八三章 勢在必得第六百四十四章 窮追不捨第三七八章 解元公第四三九章 條件第四九六章 策論第一零三六章 煎熬第八九四章 劫後餘生(續)第一陸四二章 大決戰(三)第五零三章 心事重重第一二九二章 對峙第五四六章 造化弄人第七六八章 壓力第五八零章 渴睡送枕頭第六六零章 意見相左第五八四章 調令第四七四章 真朋友第四零六章 涉險第一四六三章 廊橋之會第一三八四章 一箭乾坤第三一一章 三城爭霸第一五四七章 回生第二二五章 聖公的誕生第一陸四六章 大決戰(七)第四五六章 變卦第七九一章 母子之間第九九四章 機會第一五零章 曇花如夢第四二一章 千呼萬喚不見人第一一五零章 多行不義必自斃第四五五章 意圖第五八九章 現實冷似冰第一七八章 追捕第一三二二章 絕望時刻第三七四章 主考官的煩惱第一三六三章 伏擊第一六七八章 人頭滾滾第一一二章 證據第一二六二章 襲擊第十四章 誰人沒有潦倒時第八二七章 脣槍舌劍第一一四五章 喋血黎明(十五)第一一零章 暗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