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零一章 架構

衆官員穩定了情緒,回到了正題之中。此刻,所有人才意識到這場大變革已經勢在必行。因爲林相已經動了屠刀,適才幾十名官員的死雖然是死有餘辜罪本該死,但顯然,林相在這種場合殺了他們,顯然有殺雞儆猴之意。那幾十名官員跳出來攻訐指謫,才惹來當場被誅殺的厄運。事情一旦牽扯到人命,動了刀子,那便需要慎重對待了。那便不是兒戲了。

“諸位大人,本相繼續向諸位解釋何爲‘虛君共治’。虛君之意我想不用再贅述,總之,虛君非廢君,天下依舊是郭氏天下,皇上依舊是皇上。只不過爲了更好的治理國家,避免因爲一人的失誤而斷送整個國家的前程,所以才需要皇上將理政之權交予賢明之臣共治。皇帝只有一個,而天下賢能之人卻多不勝數。國家政務交由一個未知賢愚的皇上還是交給一羣賢能之人靠譜呢?我想答案不言而喻吧。”

林覺的話語將衆官員的思緒從紛亂之中拽回到眼前要商議的正題之中。林覺的話越來越不加掩飾,直言不諱的說出了皇帝之位未知賢愚這樣的話來。這樣的話若是在以前可是大逆不道之言。但不得不說,這是大實話。

歷朝歷代,寶座上的皇帝確實賢愚參半不可控制。就像是賭博一樣,當老皇帝將皇位傳給新皇帝的時候,誰也不知道這個新皇帝是否有治國之能。一切似乎只能靠運氣。運氣好,遇到一個治世明君,則國家強大,人間太平。運氣不好遇到一個昏君,則天下大亂,甚至丟了江山。一個掌握國家最高權力者的無能,給國家帶來的危害之大,難以想象和形容。他朝的例子不用舉,只說大周,郭旭篡位之後自不量力的進行北征的決定便是個例子,或者可以說,郭旭的一番胡亂作爲加速了大周的衰敗和崩潰,這個責任他是甩不掉的。

從這個邏輯上來說,顯然林覺提出的皇帝放權力給賢能之臣共治國事的想法會好的多,因爲會避免因爲個人獨斷而造成的決策的失誤,畢竟是一羣賢能之人在一起做決定,失誤的機率要小很多。當然,這裡邊會有很多的問題,很多的疑惑存在,衆官員需要得到進一步的解釋。

“所謂共治,我適才已經說了,是以賢能之臣共治共管天下。這賢能之臣不僅包括官員,還應包括其他人。官員之中,不僅包括文臣,還要包括武將。這裡我必須要着重的說幾句,我大周開國以來重文輕武之氣甚重。當然我大周以文臣治天下也有他的道理。那是要限制武將的領軍之權,避免發生擁兵自重兵變作亂之事。這一點其實無需諱言,所有人心裡都明白這一點。這種想法固然情有可原,甚至也是有些道理的,然而,此舉之利弊也顯而易見。”

“我並非否定文臣有領軍之能,古往今來儒將領軍者也自不少,但在領軍打仗這件事上,文臣總體而言終究不及武將。且不說與敵死戰,衝鋒陷陣之時,武將可和兵士們一起衝殺,同生共死,培養將士之間的默契和情感,生出共仇敵愾之心激勵士氣。便是在日常言語的溝通交流,對兵士的理解和照顧上也無法做到武將那般自然合適。我的意思並非是說文官不能領軍,我是說無論文臣武將,但有領軍之能便該人盡其用,而不應因爲文臣武將的身份便給予區別對待。我大周曾經擁兵兩百萬,那是多麼龐大的數字。這麼多兵馬,按理說當國境無憂,天下太平,無人敢覬覦我大周江山了吧?但結果如何?區區數十萬女真人便差點滅了我大周,這便是明證。這說明我大周兵馬的戰鬥力極低,便是我大周更戍法導致的‘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弊端所致。作戰之時沒有任何的謀略章法,沒有戰鬥力,那更是領軍者之責。慘痛的教訓已經說明了一切。”

衆官員聽了林覺這一番話均深以爲然,所有人在女真人入侵之前都信心滿滿的認爲,大周擁有一支強大的兵馬,大周是絕對不可能被北方的小小女真族兵馬所滅的。即便得知女真人率軍入侵的消息,朝廷上下官員還是這麼樂觀的認爲的。直到現實打了他們一個耳光,大周兵馬不過是一羣烏合之衆罷了。平日糧餉耗費極大,關鍵時候卻掉鏈子,根本不值得依賴。其中的原因自然有很多人私底下做了一些分析和反思。不得不說,今日林相說的這些都是根子上的原因。當然,朝廷爲了維穩而招納流民盜賊之類的人進軍中,造成軍隊整體的戰鬥力和紀律性的破壞也是重要原因。軍中其他的問題也是原因。但根子上是制度上的問題。

“軍中之事只是一個例子。本相要說的是賢能之臣不分文武,當然也應該不分貴賤,不分出身。士農工商之民者,國之石民也。都是我大周的百姓,都是大周的柱樑,各自有業,各有所爲,本無貴賤。但我大週一直都將士農工商看做是一個高低等級,何其怪哉?讀書的看不起種地的,種地的看不起工匠,商賈更是被人鄙視。除此四民之外,還有各種賤籍下等之民,更是被所有人歧視。這是不好的,這是不對的。林某便出身商賈之家,林某自認爲聰明才智不遜於他人,就算超不過,也起碼能平起平坐。林某應該也算是個賢能之人吧?這說明什麼?說明不分貴賤高低等級,都是能出賢能之人的。英雄莫問出身高低,唯纔是舉,唯纔是用,這纔是道理。本相所言的共治之意不僅是士林官場,文武官員,更要包括我大周各個階層之民,這才叫共治。比如,要制定關乎商務之策,顯然商賈出身之人要比沒有涉獵商賈之事的人要懂得多。他們給出的意見顯然更專業更靠譜。要制定農業之策,總不能沒種過地的人閉門造車不懂天時農事來做吧?這便是術業有專攻之理。我所要說的共治,便是將天下各行各業的賢能之人聚集起來,共商共量,共管共制,形成的政令必然要好過一個人的突發奇想和肆意而爲。”

會場之中雅雀無聲,無論是之前帶着積極的心態,還是帶着牴觸的情緒的官員,此刻他們不得不承認,林覺爲他們在眼前打開了一個新的畫卷。按照林覺的描述,這是一個相當完美且公平的治國理念。不過之前的大周雖然也是以宰執樞密三司等各機構分管各方面的事務,卻也並非完全是皇上一人獨裁。林相這種治國之法的具體實施上恐怕會有很多的問題,但不知林相對此可有進一步的闡述來說服自己。不過,到此刻爲止,林覺已經成功的吸引了衆官員的興趣,讓他們對‘虛君共治’之法生出了更多希望瞭解和探究的興趣,而非一開始的那般抵制擔心和被強迫的不滿了。

“我想,諸位大人此刻心裡現在肯定都是一團迷霧,不知道這種共管共治之法如何實行,是否有效。本相將我的一些想法跟諸位分享,供諸位參考。本相的設想是設立內閣,內閣爲總領朝廷政務機構,下設各衙分管具體事務。內閣設立首席大臣一名總領事務,其餘爲內閣輔臣分管各項事務。首席大臣和輔臣之責是處置日常政務,制定國策政令,下屬各衙則爲執行機構。政令下達,各衙聯動,協作執行,貫通全大周各州府。”

林覺此言一出,會場之中頓時嗡然,有人發出了恍然之聲,有人緊皺眉頭流露出不滿的表情來。

林覺咳嗽一聲,肅然掃視全場,沉聲道:“諸位大人,聽本相說完。你們定然以爲這是換湯不換藥之舉,認爲和之前有人說的那樣,這是將皇上的權力簡單移植到內閣首席大臣之手。那你們便想錯了。之前本相已經說了,要進行共管共治。內閣上下所行政令都非出自個人。朝廷將設議政會,由大周各州府朝廷各衙門推舉品行端正,賢能有德之人進入其中,擔當制定政令之責。朝廷重大政令均需議政會商議而決。定議之後,內閣方可推行實施。議政會未能決議之事,內閣無權推行。內閣首席以及輔臣的人選也需由議政會推舉任命。內閣首席大臣有總領政務之權,也應承擔其責。每一年,內閣諸臣各衙門主要官員均需向議政會述職,若有不稱職之官員便及罷免。所以,諸位聽好了,議政會纔是我大周最高權力之所在。所有重大人事任免,重大政令發佈,皆需議政會商定而決。都聽明白了麼?”

衆官員聽到這裡,腦子活泛的人已經聽懂了,頭腦裡已經勾勒出了一個基本的權力架構的畫面。議政會爲最高權力決策衙門,內閣則是具體做事的衙門。內閣首席個輔臣雖有具體權力,但議政會纔是他們的頂頭上司,約束着他們的行事職權。議政會由多人組成,共同決議,這纔是整個架構的核心精髓之處。如果按照林相描繪的這種情形,則無一人可以擁有一切權力。權力確實是共享,國家確實是共治的。但這顯然還有許多疑問,還遠遠不夠完善。

第七一三章 團聚(續)第一四七章 好戲連臺第一四二五章 籠中雀第一三一六章 野遊第六六六章 膽大妄爲第一陸四二章 大決戰(三)第八五三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七零三章 命如草芥第一一七零章 芥蒂第三七五章 枉費心機第七四六章 禍不單行第二九二章 易主第七二九章 今非昔比第九三三章 賀信第一一八四章 戰雲密佈第四二三章 久病成醫第一二四五章 局勢微妙第一五一九章 自告奮勇第六七一章 餘波第五二九章 晨拜第一二二一章 海中孤島第四五六章 變卦第六一三章 當年事第六三三章 來意第一零三章 夜驚第八零四章 根源第六三一章 不速之客(續)第二六一章 聖旨第一三八八章 執迷不悟第八十七章 攤牌(續)第三八六章 少年的歷險第三六三章 見字如面第一一四二章 喋血黎明(十二)第一二零一章 居心第一六三一章 亡命第一三零八章 酒宴第一七七章 心碎第九八七章 另有玄機第一五六三章 神秘之物第七九八章 各有所得第三四七章 出生入死第六二七章 動了誰的奶酪第一二四九章 警鐘第九八九章 試藥(上)第一零九一章 流言第一五六二章 攪局兩姐妹第八九九章 無毒不丈夫第八九三章 劫後餘生第一五五九章 簡單粗暴第一一八四章 戰雲密佈第一二四三章 不惜一切第一零四七章 單純幼稚的青樓客第二七四章 混亂之夜(中二)第一二四八章 水落石出第一千零五章 大膽示愛第六百四十七章 曲終人未散第四九九章 金口玉言第四章 庶子膽大第五三五章 兩位皇子第二七二章 混亂之夜(上)第二四零章 無可奈何第一一三一章 喋血黎明(一)第二七一章 林家別苑第一二五八章 強渡第一二六八章 自責第一六三零章 自投羅網第一七九章 權衡第一六二四章 幸運二人組第四一四章 敲詐勒索第六十五章 意料之中第一一四九章 喪家之犬第七五七章 曲線第一六零章 王爺的回憶第八五零章 陽武縣第五七七章 初定第五六三章 切中要害第一五零八章 山中雨第九四零章 完美之法(續)第三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一零二七章 底線第九一五章 攻城在即第一四五一章 來使第一九一章 桃花島第一一八三章 勢在必得第一七一章 草民的威脅第四七九章 別後事宜第七十一章 同悲共傷第一二零七章 出山第一零四一章 弔唁第一四八章 美夢成魘第一六六五章 交底第八四零章 知情人第二九一章 機心第一三零四章 虛實第一二三九章 動之以情第一三四四章 趁勢而爲第八三五章 飛鴿傳書第一三九章 疑團第九章 反戈一擊第二六零章 重入逆流
第七一三章 團聚(續)第一四七章 好戲連臺第一四二五章 籠中雀第一三一六章 野遊第六六六章 膽大妄爲第一陸四二章 大決戰(三)第八五三章 忽悠,接着忽悠第七零三章 命如草芥第一一七零章 芥蒂第三七五章 枉費心機第七四六章 禍不單行第二九二章 易主第七二九章 今非昔比第九三三章 賀信第一一八四章 戰雲密佈第四二三章 久病成醫第一二四五章 局勢微妙第一五一九章 自告奮勇第六七一章 餘波第五二九章 晨拜第一二二一章 海中孤島第四五六章 變卦第六一三章 當年事第六三三章 來意第一零三章 夜驚第八零四章 根源第六三一章 不速之客(續)第二六一章 聖旨第一三八八章 執迷不悟第八十七章 攤牌(續)第三八六章 少年的歷險第三六三章 見字如面第一一四二章 喋血黎明(十二)第一二零一章 居心第一六三一章 亡命第一三零八章 酒宴第一七七章 心碎第九八七章 另有玄機第一五六三章 神秘之物第七九八章 各有所得第三四七章 出生入死第六二七章 動了誰的奶酪第一二四九章 警鐘第九八九章 試藥(上)第一零九一章 流言第一五六二章 攪局兩姐妹第八九九章 無毒不丈夫第八九三章 劫後餘生第一五五九章 簡單粗暴第一一八四章 戰雲密佈第一二四三章 不惜一切第一零四七章 單純幼稚的青樓客第二七四章 混亂之夜(中二)第一二四八章 水落石出第一千零五章 大膽示愛第六百四十七章 曲終人未散第四九九章 金口玉言第四章 庶子膽大第五三五章 兩位皇子第二七二章 混亂之夜(上)第二四零章 無可奈何第一一三一章 喋血黎明(一)第二七一章 林家別苑第一二五八章 強渡第一二六八章 自責第一六三零章 自投羅網第一七九章 權衡第一六二四章 幸運二人組第四一四章 敲詐勒索第六十五章 意料之中第一一四九章 喪家之犬第七五七章 曲線第一六零章 王爺的回憶第八五零章 陽武縣第五七七章 初定第五六三章 切中要害第一五零八章 山中雨第九四零章 完美之法(續)第三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一零二七章 底線第九一五章 攻城在即第一四五一章 來使第一九一章 桃花島第一一八三章 勢在必得第一七一章 草民的威脅第四七九章 別後事宜第七十一章 同悲共傷第一二零七章 出山第一零四一章 弔唁第一四八章 美夢成魘第一六六五章 交底第八四零章 知情人第二九一章 機心第一三零四章 虛實第一二三九章 動之以情第一三四四章 趁勢而爲第八三五章 飛鴿傳書第一三九章 疑團第九章 反戈一擊第二六零章 重入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