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何須出處

書院有規,五日一休。半月時間便有三日假期。但因爲中秋將至,按照歷年慣例,這三日假期便被挪到中秋節一併使用。加上中秋佳節本就有三日法定官假,這樣便有了六日的長假。

這當然會方便於書院之中外地學子回家過中秋的來往路途不至於太倉促,另外一點也是因爲杭州城的中秋花魁大賽之故。花魁大賽八月十三便開始初賽篩選,八月十五當晚更是要決出當年花魁,橫跨三日的大型比賽便是杭州乃至兩浙路的一件大事。屆時不僅是來自南方各路的人會來觀望參與,甚至很多人也會從大周各地遠道而來,便是爲了來湊這份熱鬧。花魁大賽在某種意義上已經不是一場青樓之間的比賽,而是一場文人名士富商的聚會,成了一種文化的符號和相互交往的理由和機會。

八月十二,書院正式張榜公佈放假。午後外地的學子便可收拾回程了,本地的學子也可以回家。除了不願意回家,兩耳不聞窗外事只一心讀書的學子,書院中瞬間變得空落落的。

林覺在上午課業結束後便到了方敦孺家中,因爲答應了方師母要替她搭一間給方敦孺用的書齋小房子的事情已經刻不容緩了。方敦孺的臥室內已經被書架塞滿,哪裡都是筆墨書本,爲此方師母已經嘮叨了很多天了。

中午在方家吃飯的時候,方敦孺特意將薛謙請來喝酒,林覺自然是當席斟酒作陪。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方敦孺和薛謙談及了朝中的一些事情,兩人因爲喝了些酒,神情中頗爲憤憤,每處憤慨之語,讓席上的氣氛有些壓抑。

林覺爲了緩和氣氛,將話題引開。於是想起了那日方浣秋告訴自己的薛謙的故事,便想跟這個薛蠻子理論理論關於那篇《刑賞忠厚論》的事情。

林覺當然不是要跟他就文章的觀點進行爭論,事實上那片策文的觀點無關對錯,只是論述一種政策的方針罷了。林覺可沒無聊到要和薛謙討論大周朝政這等事情。

“薛先生,學生敬您一杯。”林覺端了酒杯站起身來道。

薛謙舉杯喝了,轉過頭又要和方敦孺說話,林覺忙道:“薛先生,學生有件事想請教。”

薛謙轉過頭道:“你是方老頭的學生,有事莫要問我。我可不想討人嫌。”

方敦孺哈哈笑道:“這是什麼話,他是你學堂弟子,怎地來問我?我雖收了他爲學生,但課業上的事情卻是你的事。莫非你拿了束脩不想做事?”

“呸!束脩束脩的,成天拿這個要挾我。握薛謙挖竹筍吃草根也一樣活得下去。莫要以爲請了我來當教席便是於我有恩,信不信我馬上捲鋪蓋走人?”薛謙啐道。

方敦孺早習慣了他這副德行,不以爲意。方浣秋倚着門笑的花枝亂顫,自己的爹爹威嚴莊重,但在這薛蠻子面前,卻毫無辦法,這很好笑。

“薛先生,學生不是要幫着誰,但這一次學生的這個問題必須由薛先生來答。便是山長怕是也答不出來。”林覺笑道。

薛謙瞪眼道:“平日怎麼教你的?話說的這麼委婉作甚?你就該指着我的鼻子說:我就問你,不問他人。這纔是你該說的。罷了,你問吧。”

林覺微笑道:“當日入先生學堂之中,對先生甚是仰慕。私底下打聽了一番先生的事情,才知道薛先生當年是我大周文壇巨匠。我讀《國朝史略》時,上有記載。前朝科舉之時,河南舉子即席寫了《刑賞忠厚論》一文震驚四方。後來才知那便是薛先生科舉時的策論文章。學生當真佩服的五體投地。”

薛謙皺眉道:“老黃曆了,你說這些作甚?不是有問題要問麼?這算什麼問題?”

林覺笑道:“是是,問題便在這篇《刑賞忠厚論》之中。拋卻先生的文采和觀點不論,文中有一處我查遍書本也沒解決的疑問,只能問先生本人了。”

薛謙翻了翻白眼道:“你可真有空,翻出這種老黃曆來問事兒。說罷,文中哪一處?”

林覺點點頭,略一思忖道:“先生文章之中有這麼一段典故:‘當堯之時,皋陶爲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有了此引述之典,才能引出後面的‘故天下畏皋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之論。學生的問題是,先生用的這個典故出自何處?學生遍查書籍,未得此典故記載,請先生給學生解惑。”

方敦孺本來很期待林覺問出什麼有深度的問題來,卻不料只是問個典故的出處而已,不免有些失望。不過薛謙的這篇策論自己也讀過不少回,倒是沒注意這個典故的出處。仔細想一想,似乎腦海中沒有搜索到這典故的出處,以自己知識之淵博,這倒是很少見。所以倒也歪着頭看着薛謙,也希望知道答案。

薛謙也似乎沒有意識到林覺會問這個問題出來,他愣了愣忽然大笑道:“這麼多年了,終於有人問了這個問題出來。當初在科舉考場山,我寫了這篇文章出來,衆人皆說好,卻無一人問我此典出處。沒想到,時隔四十多年,卻是一個少年問了這句。哈哈哈,有趣有趣。”

方敦孺奇怪道:“老薛,這有什麼好有趣的?問你個典故出處而已。”

薛謙笑着指着方敦孺道:“你們這些自以爲是的人,根本不知道這件事的有趣之處。這個典故其實是我杜撰的,根本就沒有這麼個典故。當日考場之上,一來我是要佐證自己的觀點,我說了不算,搬出堯鯀來必是有人信的。二來,我也是想戲弄一下世人。那些稱爲文壇泰斗,大儒名士的,個個自詡飽讀詩書,卻根本不知道那典故根本不存在。或許有人覺得可疑,但他們卻不敢問出來,生恐被人譏笑爲學識不淵博。哈哈,這件事最好玩最有趣之處便是,明明這是個杜撰之典,卻無人指出來。足見官場文壇虛假之風氣。四十年前如此,四十年後更甚。”

方敦孺驚愕到難以形容,呆呆的看着薛謙翻白眼,那典故居然是杜撰的,而且看起來還是他故意爲之,頗有些戲弄世人的意味。

林覺也笑出聲來,這位薛蠻子先生越發的有些可愛。這件事就像是個淘氣的惡作劇的孩子,既希望被人看穿,又擔心被人看穿。而可悲的是,當時那麼多的官員大儒名士泰斗,居然無一人指出這件事,還堂而皇之的將其寫入了《國朝史略

》之中。這可不就是個皇帝的新裝的故事麼?很多人其實是懷疑的,但他們卻不敢說出來。

薛謙舉杯對着林覺道:“來喝一杯,此事在我心頭四十年,今日終於了結了。雖然指出來的不是什麼泰斗大儒,只是一個少年而已。但總比永遠無人追究真相,害的我將此事帶到墳墓裡去要好。”

“可是你爲什麼要這麼幹呢?那可是科舉場地,寫文章最忌諱的便是杜撰典故,生造硬套。若是被人指出,你可是名聲掃地,科舉也根本別想得中了。”方敦孺問道。

薛謙哈哈笑道:“你個老糊塗,你我倒是中了科舉當了官,然則現在還不是一介布衣之身?我們這種人考上科舉和考不上科舉有什麼區別麼?你不覺得戲弄一下天下人很有趣麼?”

方敦孺愣了愣,旋即也哈哈大笑起來。

林覺喝乾了酒,出聲再問道:“薛先生,我有個假設的問題。當初在科舉場山,若是有人問你此典出處,你該如何回答?”

薛謙仰頭想了想道:“我料定他們不會問,因爲看得出他們都是草包。他們便是問,我一樣能對付過去。”

林覺微笑道:“我若是先生的話,誰來問典故出處,我便四個字回他。”

“哦?哪四個字?”方敦孺和薛謙同聲問道。

“何須出處!”林覺笑道。

“哎呦,這個好。霸氣直接。我怎麼沒想到呢?哈哈,何須出處?老子的文章還用問出處麼?哈哈哈。”薛謙挑指大讚,大笑不已。

方敦孺瞠目瞪着林覺,心道:你跟着他學的也太快了吧,這可是他說話的風格。別的倒是沒什麼,你要是敢寫文章杜撰典故,瞧我怎麼收拾你。

第九六二章 困惑第一三二一章 逆轉第一四零三章 罵陣第一零五九章 破解第六六零章 意見相左第一零三九章 豬狗不如第一零一二章 大早朝(三)第一零三章 夜驚第一五九一章 驚魂第九六五章 陷阱第一五一二章 曝光第八零五章 捅了馬蜂窩第一六七一章 驚雷第二一零章 伏擊第四七一章 捅了馬蜂窩第二六七章 林家有了新氣象第三四三章 策反第三十八章 人世艱難第五六二章 師威第一四七一章 天雷滾滾第九七四章 獻策第一一八四章 戰雲密佈第九七零章 試探第一三零四章 虛實第九七五章 直言第六二八章 隱憂第一六七六章 非常之人第一五三五章 攔截第一三零零章 挺身而出第七四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三八八章 執迷不悟第一二三五章 得救第七二零章 相談第一三五八章 計謀第一五六八章 轟然第一零五一章 連環毒計第一五一二章 曝光第九八七章 另有玄機第二八四章 林全之悟第四十六章 杖責第一一八零章 建設第一三八四章 一箭乾坤第三五二章 猜想第四一六章 事有反覆第一五四四章 找尋第二一八章 勢如破竹第一五八一章 分崩離析第一四七七章 初心第一二三四章 相依爲命第一六三六章 利令智昏第一六一四章 玉佩第一七六章 驚情第四章 庶子膽大第四五四章 遇襲第一四一八章 頹廢之人第三十三章 絕症第四十四章 葡萄架下聽私語第七八六章 如此膿包第一零八三章 舊事重提第一六一一章 絕情絕義第三六零章 弄巧成拙第一四四四章 拉攏第一六七章 黃雀在後第一零四四章 彈劾(三)第一零二二章 松柏之性第九五二章 最後的晚餐第八九八章 親臨撫慰第七九七章 偃旗息鼓第三六零章 弄巧成拙第一二九零 困境第七六二章 驚魂第一零三一章 愛惜如初第十七章 早茶時刻第一三七二章 遼陽城下第三八六章 少年的歷險第四一五章 貪得無厭第三五二章 猜想第八三六章 烽煙四起第九十三章 自告奮勇第一一六二章 團聚第一一二六章 驚惶之夜(四)第六二一章 醉後方知酒濃第七五七章 曲線第三五二章 猜想第一六三四章 伏擊第一零六零章 破解(續)第一三二三章 夢斷第三八二章 拜別(上)第一零三五章 求援(續)第二六三章 外當寶內當草第五九一章 新衙第三九八章 細節第五五三章 大難臨頭第五四六章 造化弄人第一零六五章 車如流水馬如龍第一六零五章 思緒第一四三零章 渡河第二九五章 內外之變第一九二章 第一關第一三四四章 趁勢而爲
第九六二章 困惑第一三二一章 逆轉第一四零三章 罵陣第一零五九章 破解第六六零章 意見相左第一零三九章 豬狗不如第一零一二章 大早朝(三)第一零三章 夜驚第一五九一章 驚魂第九六五章 陷阱第一五一二章 曝光第八零五章 捅了馬蜂窩第一六七一章 驚雷第二一零章 伏擊第四七一章 捅了馬蜂窩第二六七章 林家有了新氣象第三四三章 策反第三十八章 人世艱難第五六二章 師威第一四七一章 天雷滾滾第九七四章 獻策第一一八四章 戰雲密佈第九七零章 試探第一三零四章 虛實第九七五章 直言第六二八章 隱憂第一六七六章 非常之人第一五三五章 攔截第一三零零章 挺身而出第七四六章 禍不單行第一三八八章 執迷不悟第一二三五章 得救第七二零章 相談第一三五八章 計謀第一五六八章 轟然第一零五一章 連環毒計第一五一二章 曝光第九八七章 另有玄機第二八四章 林全之悟第四十六章 杖責第一一八零章 建設第一三八四章 一箭乾坤第三五二章 猜想第四一六章 事有反覆第一五四四章 找尋第二一八章 勢如破竹第一五八一章 分崩離析第一四七七章 初心第一二三四章 相依爲命第一六三六章 利令智昏第一六一四章 玉佩第一七六章 驚情第四章 庶子膽大第四五四章 遇襲第一四一八章 頹廢之人第三十三章 絕症第四十四章 葡萄架下聽私語第七八六章 如此膿包第一零八三章 舊事重提第一六一一章 絕情絕義第三六零章 弄巧成拙第一四四四章 拉攏第一六七章 黃雀在後第一零四四章 彈劾(三)第一零二二章 松柏之性第九五二章 最後的晚餐第八九八章 親臨撫慰第七九七章 偃旗息鼓第三六零章 弄巧成拙第一二九零 困境第七六二章 驚魂第一零三一章 愛惜如初第十七章 早茶時刻第一三七二章 遼陽城下第三八六章 少年的歷險第四一五章 貪得無厭第三五二章 猜想第八三六章 烽煙四起第九十三章 自告奮勇第一一六二章 團聚第一一二六章 驚惶之夜(四)第六二一章 醉後方知酒濃第七五七章 曲線第三五二章 猜想第一六三四章 伏擊第一零六零章 破解(續)第一三二三章 夢斷第三八二章 拜別(上)第一零三五章 求援(續)第二六三章 外當寶內當草第五九一章 新衙第三九八章 細節第五五三章 大難臨頭第五四六章 造化弄人第一零六五章 車如流水馬如龍第一六零五章 思緒第一四三零章 渡河第二九五章 內外之變第一九二章 第一關第一三四四章 趁勢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