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判?決?待

九月初六,在德州的蒙軍突然出擊,襲擊馮達的右翼營地,這次雙方參與戰鬥的多達千人,激戰近一晝夜方休。

也就在這一天,邸報用大篇幅報道了李冶的最新作品:《測圓海鏡增補》,在這部書中,李冶開始嘗試進軍立體幾何領域。高俊對這本書很推崇,並希望根據地能夠在幾年之內把數學水平拔高到希臘古典時代的水平。

在最近一段時間,高俊拉上何志也和根據地的數學家們一起探討,試圖建立一個公理化的數學世界。然而,高何兩個人雖然經過了多年的數學教育,但對於數學證明的基本邏輯依舊是半通不通。

導致的結果是,雖然他們勉強捏合了一個能夠解釋的數學公理的基本概念,但是卻漏洞百出,被後世的數學家們所摒棄。但這也有一個意外收穫——上千年之後,中國的科學史專家們藉此來證明,中國的數學理論並不是借鑑於古希臘,而是在中國土地上原生髮展的。

九月初八,蒙古人已經開始全面發放士兵的糧秣,在博州的漢軍也基本上點集完畢。

而這一天,何志也去前往東平,爲根據地玻璃工廠的工人們頒發勳章和獎金,在過去一段時間裡,根據地玻璃工廠一直是賺取外界糧食的重要現金牛。

尤其是前不久,一名玻璃工人在潛心研究了兩年之後改善了工藝配方,生產出了更透明純淨的玻璃。讓整個根據地都大爲震驚,何志也給予其獎金足足有三千貫之多。

關於這筆獎金和至也已經設立了專門的名號:何志也獎金,專門頒發給對根據地有特殊貢獻的人士,尤其是生產工藝的改進和優秀的大衆文學作品——這兩樣東西現在在根據地奇缺。

獎金非常豐厚,在明年正式開始鑄銀幣之後,獎金將設定爲一等獎1000元,二等獎500元,三等獎200元。(按照天王酬功錢的規格,一元錢大致爲5克白銀)

這個叫胡客的工人一下子成了全根據地產業工人的偶像和榜樣,在邸報上熱熱鬧鬧的宣傳了兩天,與此同時,他在玻璃工廠內也換到了一間新的住宅:從普通玻璃工人的大通鋪換成了一個有牀有桌子的單間,雖然依舊沒有獨立竈臺,還要去大食堂吃飯,但是對於單身漢來說,已經是全根據地靠前的居住水平了。

除此之外,獎勵還有50斤粟米、十斤豬肉和一個在齊州看軍樂團表演的聯票,不過據說後者被他偷偷賣去換錢了。

九月初九,蒙古人的先鋒部隊開始進攻在北清河以北的各堡壘,而馮達收縮兵力,力保河橋周邊。

理論上來說,蒙古人的進攻已經開始了,但是高俊和何志也只是讓郭延嗣營提高到最高戰備等級,隨時準備出戰。而在齊州的其他各營依舊保持着原有水準,甚至於休假的軍官都沒有被召回,按照現在的狀況,即便是下達命令,他們也必須經過長達24個時辰的準備纔可以行軍出擊。

即便如此,軍官們也都懂得此時已經到了萬分緊張的關頭,絕大部分人都很自覺的沒有請假。就連日常輪班休假的軍官在此時也都主動加班。但是由於相當一部分軍官都到地方去協助考覈官吏了,所以目前而言,太平軍軍官不足。

儘管表面上雲淡風輕,高俊其實緊張的要死,而何志也同樣面對着極大的精神壓力。

此時,何志也的案前就放着提前收割的命令,只要他一簽字,由門口的司吏帶出去,在七天之內,全根據地的數十個縣都將開始秋糧搶收運動。到那個時候,無論糧食長到哪個階段,都要趕緊搶收,避免爲蒙古人所有。

根據相關人員的統計,根據地大部分糧食還要10天到15天左右才能成熟,在糧食作物收割前的這一個月是關係糧食產量最重要的一個月,也就是在這期間,糧食會長的顆粒飽滿。如果提前搶收的話,全根據地大概會損失300萬石左右的糧食。

除此之外,還有各地官吏考覈的公文,秋冬季水利備戰的先期籌備工作,根據地郵政機構的第一輪投放,只要高俊和何志也宣佈進行戰備,這些正進行到最關鍵時刻的工作都會前功盡棄,只能等明年從頭再來。

然而這些是最快辦完的也要六七天,最晚的還要等一個月以後,而眼下戰鬥剛剛進行了兩天,馮達就派人來求支援了。

高俊是瞭解馮達的,如果連他都叫苦,那就說明前線真的很危險。

文武官佐前來拜訪兩人幾乎踏破了門檻,但是高何二人口徑統一:等下去,我們所預判的變化一定會到來的。

這段時間,兩人儘可能的結合所得到的情報,將蒙古人在河北的剩餘軍事力量從頭到尾仔細分析,毫無疑問,現階段,木華黎通過一系列大膽的調動,讓河北的雙方力量結成了平衡,但也是個脆弱的平衡。

“算來算去,就是少了一個營的兵力!”兩個人眼睛血紅,現如今,河北正處於脆弱的平衡當中。只要河北的各路起義軍增加一個營的兵力,就能引起對方的總崩盤,但是這個兵力就是找不到!

秋季的夜晚到處都是蚊蟲,但是高俊卻一點不在意,披着衣服在院子裡走來走去。

何志也從屋裡面出來,長長嘆了口氣。

“要不然,還是宣佈戰備吧。”高俊從牙縫裡擠出來一句話。

進行戰備,就意味着兩個人放棄了今年大部分運營成果,等於在忙到底之後,將上半年的努力全部付之東流,也就等於原本擬定的後年發動大規模北伐的計劃又要推遲一年以上。

何志也把幾道命令全部拿出來,高俊仔細考慮了一下,還是慢慢的磨了磨在上面,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何志也接過筆來,這幾份文件只要兩個人都簽字,就可以生效了。

“彭義斌北上了,但目標不是咱們。”

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三章 高中(上)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十七章 吐蕃的幫助(上)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二十一章 心念忉忉(上)第八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下)第六章 倍則分之(下)第九章 北院(上)第十五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上)第二十四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下)第三章 高中(上)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十五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上)第三章 判?決?待(上)第十五章 西夏的內亂(上)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七章 間諜(上)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八章 狼煙茫茫(下)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第八章 甕城守衛(下)第十二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下)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二十章 梁山鏖戰(下)第十二章 雄州的屠殺(下)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十五章 豬(上)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九章 符金刀的標槍(上)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七章 血染邊關路(上)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一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上)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八章 軍隊(下)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三章 步兵(上)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十六章 日月昏昏(下)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第四章 南宋的混亂(下)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何所依(下)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十七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上)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十五章 軍管法令(上)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二十章 匯(下)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十二章 辟舉(下)尾聲第五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上)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十二章 號角起,鐵騎連(下)第四章 忍耐不是壞事(下)第二十一章 血情(上)董二十一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上)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何所依(下)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
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三章 高中(上)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十七章 吐蕃的幫助(上)第十八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下)第二十一章 心念忉忉(上)第八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下)第六章 倍則分之(下)第九章 北院(上)第十五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上)第二十四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下)第三章 高中(上)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下)第十章 簾卷西山硝煙盛(下)第十五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上)第三章 判?決?待(上)第十五章 西夏的內亂(上)第十章 聚義宿遷縣(下)第七章 間諜(上)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八章 狼煙茫茫(下)第十三章 合撒兒的態度(上)第八章 甕城守衛(下)第十二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下)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二十章 梁山鏖戰(下)第十二章 雄州的屠殺(下)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十五章 豬(上)第十二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下)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九章 符金刀的標槍(上)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七章 血染邊關路(上)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一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上)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八章 軍隊(下)第四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下)第五章 兩羣不速之客(上)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三章 步兵(上)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一章 殷有禎(上)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十二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下)第二十四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下)第十七章 人口(上)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十六章 日月昏昏(下)第七章 商業法令(上)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十二章 血稅(下)第九章 鬱悶的軍使(上)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第四章 南宋的混亂(下)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何所依(下)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十七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上)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十五章 軍管法令(上)第十五章 漢人們的陰謀(上)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二十章 匯(下)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十二章 辟舉(下)尾聲第五章 太平軍河北誓師,大救星辯說神人(上)第七章 決戰朔方劉伯林(上)第十二章 號角起,鐵騎連(下)第四章 忍耐不是壞事(下)第二十一章 血情(上)董二十一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上)第二十二章 騎兵(下)第二十四章 天地何所依(下)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