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南宋的混亂(下)

鎮江的會議是冗長而無聊的,幾名打算使者一致要求清查孟宗政的帳簿,打算藉機發難,但是鎮江府屯駐大兵上下也寸步不讓,聲稱眼下孟宗政的隊伍是極少數還正在打仗的宋軍,在前線這麼搞事,不利於軍心士氣穩定,質問到時出了什麼事,打算使者究竟能不能負責?

這樣的會議進行了三天,卻被突如其來的免費放糧的消息所衝擊了。

高俊這次是徹底破釜沉舟了,有關淮南的災情他此時才真正領悟過來,決心不再看淮南人忍飢挨餓,要把自己所奪走的東西再發還到人民手中。

這實在是個爆炸性的消息,淮南一帶的居民本就不多,高俊猛力發糧,一下子就把城市糧價拉回到可以接受的地步,原本被囤積在揚州、泰州、真州的糧食源源不斷的流入淮南市場,其他屯糧者也都開始恐慌性的拋售。

當然,這也是一個自爆行動,高俊這麼賣糧等於是把自己在淮南以前所佈置的商業機構全部暴露出來,現如今,根據地已經安排在江南的工作人員重新北上回歸根據地,商號不要了,糧食不要了,就拿這些糧食來補償高俊對淮南所犯下的惡行吧。

一直在淮南調查期貨案件的宋慈敏感的抓住了機會,並且立刻意識到這些平價賣糧的商鋪全都是高俊佈置下來的,但是當淮南提刑司的人問起來時,宋慈卻猶豫了。

無論是公開場合還是私人信件,宋慈最終都沒有透露出他的猜測,完全隱瞞了有關高俊的事情,僅僅聲稱據他調查,這些商鋪都根底清白,這是賑濟災民的義舉。

在真州的負責人直接找到黃之孝,指着高俊在真州囤積的期貨糧食數萬,告訴他說,這些糧食全部都留給淮南人。

也就是十幾天的功夫,光軍在淮河以南各據點的負責人幾乎全員撤退,將所有的糧食都留了下來,主動找當地的開明士紳協助發放這些糧食。

由於臨安小朝廷嚴禁物資渡江北上的政策,儘管淮南糧價暴漲,但始終沒有多少商人能夠把賑濟糧米運送到淮南江北來。現如今,高俊突然拋棄了所有的期貨貿易成果,一下子讓淮南的糧食供應重新趨於穩定。

黃之孝也不是毫無見識的人,這一刻,他也明白了,期貨貿易從頭到尾可能都是高俊搞的把戲,但是此時此刻,他也顧不得埋怨高俊什麼了,守糧,運糧,分糧,發糧,他乾的比誰都起勁。

但是壓力也隨之而來,淮南的飢餓讓不少相公都從中發了財,現在卻有人低價賣糧,實在是太有礙觀瞻,各地的糧草紛紛遭遇南宋官吏查封,如果不是人員撤出的及時,不少根據地的人也要受到牽連。

此事早在高俊的意料之中,但是卻大大出乎黃之孝的考慮,他萬萬沒想到,現如今終於有拯民於水火的機會出現,但南宋朝廷乾的比高俊更絕更過分。

原本因爲糧價下降而有下沉式頭的紅軍運動突然再度蓬勃的爆發起來,人生最難的不是沒有希望,而是給了你希望,之後又告訴你根本做不到,陷入絕望情緒的饑民們更加激烈的站起來要幹爛狗朝廷。

司忠信也越發不安,很想回到淮河邊上去看看自己的人馬現如今怎樣。但是有關打算的會議還在進行,公田經界法的消息也確實傳來了,薛極斂財無所不用其極。

他的精細手段確實爲南宋朝廷重新收斂了不少財富,但也徹底破壞了朝廷與軍隊的關係,朝廷越來越壓榨武將,而將領們也越來越慢待朝廷。

就在前幾天,在四川勘察屯田的幾名使者被安丙重責軍棍之後趕了出來,朝廷又驚又怒,要裭奪安丙的帥位,但是整個四川軍心浮動,又不得不重用安帥以撫慰,這也無形間撕破了朝廷的虎皮。

此事雖然還沒有傳到鎮江這裡,但是在整個鎮江大營裡面,做着類似打算的人也不少,大不了就把這幾個打算使者一刀咔嚓了,反正刀槍在手,朝廷又能奈我何?

打算使者們也看出來了軍將們的意思,決心先下手爲強,十月二十二,正在開會的司忠信卻接到了葉夢鼎的密報,朝廷已經專門派人過來,準備免去七名統制官的官職。

這就是朝廷對孟宗政的懲戒,免掉他七名手下的職務,足以讓軍隊人人生疑,朝廷也並非毫無武力後盾,步軍司已經從臨安出發,抵達湖州一帶。再加上建康馬軍司,兩者聯合起來,還是足以壓制住鎮江有可能爆發的任何叛亂。

司忠信是個脾氣火爆的武漢人,但是對眼下的政治災難還沒有足夠的認識,反倒是葉夢鼎立刻指出了關鍵:朝廷已經根本上放棄了對軍隊的信任,無論此次鎮江軍隊是否發生譁變,下一步的打擊都會接踵而至。

“朝廷啊,怎麼就變成了這個樣子!”司忠信無奈的拍了拍刀柄:“我馬上就回江北,準備聯絡各路紅軍,共同投奔高太尉!”

葉夢鼎拍手錶示同意,漆社的成立借用的就是方臘的漆園誓師,這個組織上下成員對宋朝的看法已經從冷漠變成了敵視,他們無法再忍受這個腐朽的朝廷了,既然高俊能幹,既然高俊想幹,既然高俊還缺點兒手段,那就去投奔他,幫助他,支持他!

司忠信也並非毫無憂慮,夫人已經被他送到揚州,現在眼看就要生產,在此時不宜激烈活動。但是,爲了國家大事,這也只能想辦法克服一下了,他決定立刻派人去接夫人北上。

兩個人立刻動身不告而別,當孟宗政得知司忠信消失時,頓覺大事不妙。

孟宗政百戰名將,哪會不知道司忠信的心思,立刻派人關閉鎮江各城門,大力搜索。

他們本來就困苦不堪,此番得知朝廷又要大行裁汰,並且剝奪口俸之後,怨氣立刻沸騰起來,葉夢鼎趁熱打鐵,當衆宣佈,要全軍立刻北上,準備投高。

但是原本熱烈的氣氛頓時微妙起來,士兵們面面相覷,錯愕異常:“難道要去投靠金人嗎?”

“不是投金,乃是投高,河北高太尉經營山東十年,百戰百捷,驍勇異常,有恢復中原山河之心,苦無得力相助之人。”其實葉夢鼎對高俊並不瞭解,以上這些都是他根據自己所瞭解的高俊生平腦補出來的,倒也猜對了六七分,只不過和所有知識分子的通病一樣,因爲對現實的不滿,他所想象的那個烏托邦中的高俊,未免太高大,太完美了一些。

第十八章 血嶺(下)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二十三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上)第二十二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下)第十三章 百業興(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二十章 決勝胥浦橋(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十九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上)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三章 判?決?待(上)第三章 狗(上)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十一章 磨刀霍霍(上)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二十章 元好問的任務(下)第五章 散兵(上)第十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和議(下)第十章 符金刀的標槍(下)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一章 號角起,鐵騎連(上)第二十三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上)第七章 血戰小清口(上)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一章 混戰泰西(上)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一章 羊(上)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十一章 寨使大起舞(上)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三章 金麥(上)第四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下)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七章 鑄爐(上)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三章 事與願(上)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八章 新顏換(下)第十九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上)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十一章 競速寶勝(上)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十二章 鬥百草(下)第二章 風雨欲來(下)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第九章 抹不去的污點(上)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九章 牛馬(上)第十章 地裂莒州(下)第二十三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上)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十二章 見(下)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十一章 兵貴勝,不貴久(上)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十四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下)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第十四章 魚(下)第二章 北?南?亂(下)第四章 金麥(下)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無標題章節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二章 船隊(下)尾聲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二十二章 聚賢賓(下)
第十八章 血嶺(下)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二十三章 魯南根據地的最後一戰(上)第二十二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下)第十三章 百業興(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二十章 決勝胥浦橋(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十九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上)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三章 判?決?待(上)第三章 狗(上)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十一章 磨刀霍霍(上)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二十章 元好問的任務(下)第五章 散兵(上)第十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和議(下)第十章 符金刀的標槍(下)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第二十三章 千萬人的復仇(上)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一章 號角起,鐵騎連(上)第二十三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上)第七章 血戰小清口(上)第二十三章 喋血玉津園(上)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一章 混戰泰西(上)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一章 羊(上)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十一章 寨使大起舞(上)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三章 金麥(上)第四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下)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十四章 喚醒勇虎(下)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七章 鑄爐(上)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三章 事與願(上)第二十二章 死囚牢(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二十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下)第十八章 新顏換(下)第十九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上)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十一章 競速寶勝(上)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十二章 鬥百草(下)第二章 風雨欲來(下)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第九章 抹不去的污點(上)第十一章 信念破滅的瞬間(上)第九章 牛馬(上)第十章 地裂莒州(下)第二十三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上)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十二章 見(下)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十一章 兵貴勝,不貴久(上)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十四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下)第九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上)第十一章 整軍法令(上)第十四章 魚(下)第二章 北?南?亂(下)第四章 金麥(下)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無標題章節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二章 船隊(下)尾聲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二十二章 聚賢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