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血稅(下)

武裝收債隊出發的同時,在數十里外的真州城內,黃家的府邸,黃之孝一臉陰沉的回到家,立刻吩咐僕役把兒子叫來。

黃義臣聽說父親叫自己,兩條腿立刻軟了下去,看着兒子兩股戰戰不爭氣的樣子,黃之孝一股無明業火立刻躥了三丈,右手一舉:“拿家法來!”

一聽家法兩個字,黃義臣嚇得立刻跪倒在地,這家法和高俊的小軍法倒也有幾分相似,但是從粗細來看,更加慘無人道一些。

“父親,孩兒錯了,本應早早向父親稟報,那新添的兩個小婦人,真的都是買來的,不是搶的啊!”

但是黃之孝的表情不爲所動,看樣子不是這件事,黃義臣心中大呼後悔:“我這幾天也沒到那些腌臢地方去。”

沒時間繼續猜測了,黃之孝舉起家法,質問兒子:“你這小畜生老實交代,是不是用我的名義,在淮南圈了二百畝良田!”

原來是這件事,黃義臣鬆了口氣,但是,讓他驚訝的是,本來是擴大家裡產業的正經事,黃之孝卻像真的很生氣一樣:

“你,你這業障,你可知那是什麼田地,居然敢括這片地。那可是國家的軍田,要是都被侵佔了,朝廷拿什麼來養兵?拿什麼來收復失地?現如今朝政已經敗壞成這個樣子,連你這個小畜生也要插一腳!”

黃之孝嘆了口氣,彷彿在下決心。“罷了,罷了,你平日做些欺男霸女的事,我沒好好管教你,也是老父咎由自取。兒啊,下輩子再做親人吧!”

說着,黃之孝就把家法高高舉起來,比以往任何一次舉的都高!

黃義臣一激靈,腿立刻就不軟了,拔腳就跑,一幫僕役趕快攔住老爺子。黃之孝氣的眼冒金星,一頓捶胸揉腿之後才稍微恢復下來,趕緊一揮手:“你們這幫吃裡扒外的東西,趕快備車,我要去淮南!”

淮南如今的亂象已經不可控制,大型莊園都面臨破產的危機,只能違反期貨契約,趕緊出售糧食,保住田地。

這些大莊園都僱了不少淮南百姓幫工,朝廷向來歧視江北人,當地百姓給這些江南士林的莊園種地,形同奴僕,日子過得也相當艱苦。但是此時如果不能出賣糧食,那連基本的鹽都買不回來,相比做奴僕,做死人倒也沒好到哪去。

在這種情況下,莊園的管家們和莊戶們達成了暫時的同盟,要用武力驅趕那些催收期貨的傢伙,無論如何也要保住種好的糧食。

“大家注意了,那個謝傳風是個混賬騙子,騙了咱們主人家好多的錢呢,要是把莊園交到這騙子手裡,咱們非得被他抽筋扒皮不可!”

“你們胡說什麼?當初的期貨契約是你情我願,有現放的文書在此,如何就說我是騙子,倒是你家主人是老賴!諸位莊客弟兄們,不要給你們這幫舊東家賣命了,那過的是什麼苦哈哈的日子啊,拎着鋤頭鐮刀到我這邊,以後跟我幹!”

換個東家似乎確實也不掉塊肉,被折磨了很久的莊客們確實動了心思。但是,管家們也大喊起來:“咱們主人家耕讀傳家幾百年,也沒有這麼傾家蕩產的時候啊,如果不是這人用了奸計,怎麼咱們江南名節最盛的君子人物都要破產了呢。大家想想看,能讓這麼多好人破產的生意,那不是騙子乾的是什麼?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要說苦,打聽打聽,全淮南幾百千里不都是這樣,他謝傳風如何就能幹得好?”

跟着一起來催收糧食的士兵們可都忍不住了,直接提起刀槍來:“少放那閒扯淡的鳥屁,咱弟兄當兵是吃糧來了,沒糧如何扛得動刀槍廝殺,弟兄們,把大頭巾的糧都搶過來啊!”

莊戶們有的爲了保護收成,和催收隊廝殺起來,而也有一些人轉而跟催收隊合作,淮南地區爲了抗金,本身就有山水寨的傳統,當地人很快就結成了一支支準軍事組織,爲了各自的理念互相廝殺起來。淮南安撫使劉琸也不加以嚴肅約束,反而在薛極的指示下大呼要將內亂變成內戰,要武鬥不要文鬥。

在楚州甚至出現了莊客們衝進州城內的武庫搶奪武器,進行大規模武鬥的事情。

孛涅察爾雖然在太平軍中呆了很久,但從來沒上過戰場,他的心思也一直是經商上,因此對眼下楚州的亂象感到心驚肉跳,甚至於跟謝傳風說:“要不我看咱們別加緊催收了,再這麼下去,不光是富戶豪紳要破產,百姓們的生活也全都毀了。”

“做生意不能講好心,高太尉的幾萬大兵都已經壓境了,一天人吃馬嚼要多少錢?咱們這邊不動用點鐵腕手段,那是對不起高太尉,這錢一定要收,而且要收的猛烈!”

孛涅察爾親眼看着催收隊員們用大車拉着大米出來,莊客們聲嘶力竭的哭着,請求催收隊員們留下一點過冬的糧食。

催收隊員們不耐煩的大聲叫嚷着,讓他們別礙事,一個老太太左手抱着骨瘦如柴的孫兒,右手扶着運糧的牛車,請求車上的人發點善心,哪怕只給一升米也好。

“老太太不識擡舉!”,勃然大怒的催收隊員抽出刀來,一刀砍斷了老太太的手,烏紅色的血一下子噴涌出來,全都落到了米上。被砍了一隻手的老太太臉上抖了一下,卻絲毫沒有疼痛的表示,只是趕緊垂下手臂,免得噴出來的血沾到糧食上。

這幾天,孛涅察爾一直都是喝酒度日,只要一閉上眼睛,就能看到血淋淋的米被興高采烈的催收隊員運走。即便他早就見慣了草原上的征服屠殺,這種場景依舊讓他不能適應,如果不是有酒的話,他早就瘋了。

就算是瘋了,也必須黑着臉收稅,孛涅察爾甚至要親自安排催收隊員到各地去“展開工作”,讓他們衝到莊園裡面去殺掉敢反抗的人,要求必須立刻交割糧食。

催收隊的名字不好聽,乾脆與官方機構掛靠一下,一方面是交割期貨契約,另一方面也是爲軍隊提供糧草,乾脆改名叫武裝徵糧隊。

劉琸也不是沒下過指示,要求給當地百姓留下過冬的糧食,僅僅實行餘糧徵集制,而徵糧隊員們實施的也確實是餘糧徵集制。

士兵參加徵糧隊可不是爲了維護什麼契約精神,而是想要分到一筆糧食,而謝傳風當然也慷慨給予,從一開始他就不指望着所有契約都能圓滿執行:如果真想自己吃獨食,一次拿到所有契約上寫明應得的東西,他本人怕不是也到了被裝麻袋扔大江的時候了。

高俊也明白這個道理,早在當初規劃這筆期貨生意時,他就慷慨的爲薛極、李知孝以及其他要參與這筆生意的南宋當權者準備了相當的份額。

第一章 定風波(上)第四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下)第二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下)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二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下)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尾聲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十五章 火銃兵(上)第十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下)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三章 遲疑(上)第二十三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上)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六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下)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二十四章 滄州的解放(下)第七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上)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十五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上)第五章 苦鬥岱宗(上)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二十三章 萬物萌(上)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二章 欺騙(下)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十章 燕(下)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第五章 行路難(上)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第三章 兩縣和(上)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二十二章 糧倉劫營戰(下)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十七章 浪淘沙(上)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一章 武學(上)第一章 定風波(上)第五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上)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第八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下)第二章 武學(下)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二十二章 反擊贊州(下)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二十章 箭?斧?合(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二十章 梁山鏖戰(下)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十七章 冒險與危情(上)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尾聲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十五章 左翼壘(上)第十七章 故(上)
第一章 定風波(上)第四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下)第二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下)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二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下)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七章 絕擊天勝(上)尾聲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十五章 火銃兵(上)第十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下)第四章 淚河在,血海涌(下)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下)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十三章 東風惡(上)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三章 遲疑(上)第二十三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上)第四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下)第六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下)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二十四章 滄州的解放(下)第七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上)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十五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上)第五章 苦鬥岱宗(上)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二十三章 萬物萌(上)第六章 溫迪罕僧虔(下)第二章 欺騙(下)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十章 燕(下)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第五章 行路難(上)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第三章 兩縣和(上)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二十二章 糧倉劫營戰(下)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十七章 浪淘沙(上)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一章 武學(上)第一章 定風波(上)第五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上)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第八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下)第二章 武學(下)第十三章 險象環生的渡河(上)第二十二章 反擊贊州(下)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二十章 箭?斧?合(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十三章 也古(上)第十八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下)第十三章 妥協(上)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一章 交兵黃河岸(上)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二十章 梁山鏖戰(下)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四章 青萍之末(下)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十八章 地陷魯南(下)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十七章 冒險與危情(上)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二章 孔元政的決心(下)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尾聲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六章 河橋爭奪戰(下)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一章 孔元政的決心(上)第二十一章 血紅色的曙光(上)第二十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下)第十五章 左翼壘(上)第十七章 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