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相互算計

九月十二日清晨,山本五十六像前幾天一樣,早早來到司令艦橋。

可以說,山本五十六是旗艦上最勤快的、也是精力最旺盛的人。幾天下來,他的平均睡眠時間不足六個小時,即便是最基層的官兵,每天也有八個小時的睡眠時間。除了山本五十六本來就精力旺盛之外,還與當前的戰局有關。從時間上推算,中國艦隊已經到達硫黃島附近了。

山本五十六坐下來的時候,慄田健少佐走了過去。

“這是什麼?”

“南雲中將剛剛發來的電報,偵察機已經按時出動了。”慄田健把電文交到山本五十六手上,又說了一句。“我們的水上飛機也在十五分鐘前起飛,預計兩個小時之內就能完成偵察任務。”

山本五十六掃了眼電文,沒有多說什麼。

從十一日,也就是昨天開始,聯合艦隊就出動偵察機搜索硫黃島西南海域。因爲艦隊內部通信用的是短波電臺,而且功率較低,所以不會被遠處的敵艦截獲,也就不用擔心因此暴露行蹤。

提出藉機伏擊中國艦隊的不是山本五十六,而是南雲忠一。

當然,山本五十六採用了南雲忠一的作戰計劃。

只是,伏擊行動很有難度。

首先,聯合艦隊缺乏偵察機!

可以說,這是馮承乾沒有想到的事情。一般情況下,中國海軍會用高空性能稍好的俯衝轟炸機執行偵察任務。也正是如此,中國海軍一個艦載航空兵聯隊中往往有兩個俯衝轟炸機中隊,而戰鬥機與魚雷攻擊機中隊各只有一個。也就是說,一艘“秦始皇”級航母一般搭載二十四架戰鬥機、二十四架魚雷攻擊機與四十架俯衝轟炸機,此外三種戰機還各有三架備用飛機,總載機量爲九十四架。日本海軍的情況卻不大一樣,每艘航母上只有三個中隊,即戰鬥機、魚雷攻擊機與俯衝轟炸機各二十四架,此外還有四到六架備用飛機,總載機量不會超過八十架。因爲需要讓俯衝轟炸機執行偵察任務,所以至少會有半個中隊、也就是十架俯衝轟炸機安裝了遠程通信電臺。

顯然,戰鬥機不太適合執行偵察任務。主要就是,戰鬥機只有一名飛行員,沒有導航員與無線電發報員(通常情況下,導航員負責無線電發報),而且一名飛行員在執行偵察任務的時候相當辛苦。

因爲沒有專門安排飛機執行偵察任務,所以日本海軍艦載航空兵的轟炸機上,只有中隊長與小隊長的座機配備有遠程通信電臺,能夠在數百公里之外與艦隊聯繫,也纔有資格執行偵察任務。

更重要的是,日本航母的載機量本來就不如中國航母。

也就是說,如果安排太多的轟炸機去執行偵察任務,就沒有能力在一次戰鬥中發起兩波攻擊了。

結果就是,日本海軍讓護航戰艦上的水上飛機執行偵察任務。

當時,不但“霧島”號搭載了五架水上飛機,日本海軍的每一艘重巡洋艦上都至少有兩架水上飛機。即便把“霧島”號上的水上飛機排除在外(這些飛機主要用做要員的專機,負責接送高級軍官),聯合艦隊的十四艘重巡洋艦上也總共有四十四架水上飛機,比中國艦隊三艘航母上的偵察機還要多。

如果合理利用這些水上飛機,聯合艦隊的勝算不會小到哪裡去。

問題是,這些水上飛機並沒得到合理利用。

最大的問題,就是重巡洋艦的配製嚴重不合理。

當時,在南雲忠一的航空戰隊裡,只有四艘重巡洋艦,而且是四艘各搭載三架水上飛機的“愛宕”級,而另外十艘重巡洋艦都在山本五十六的主力戰隊裡面,包括兩艘能搭載六架水上飛機的“利根”級。

也就是說,南雲忠一手裡只有十二架水上飛機,而山本五十六這邊有三十二架。

這下,問題出來了。

航空戰隊頂在前面,主力戰隊躲在後面,相距在兩百公里以上,而日本海軍的水上飛機偵察半徑只有五百公里出頭。

如此一來,主力戰隊裡的三十二架水上飛機只能到達航空戰隊南面三百公里處。

三百公里的偵察距離就夠了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要知道,“蜻蜓”與“雪雕”的攻擊半徑都在五百公里以上,而中國海軍的“猛禽”式艦載戰鬥機的作戰半徑更是高達七百公里。如果執行偵察任務,“雪雕”的作戰半徑超過了七百公里。

顯然,中國艦隊根本不需要接近到三百公里再發起攻擊。

如果找不到中國艦隊,又如何攻擊中國艦隊呢?

山本五十六明白這個道理,南雲忠一也明白這個道理,可是兩人都沒有想到派遣更多的偵察機去搜尋中國艦隊。

也許,兩人都認爲,那四十多架水上飛機就足夠了。

更重要的是,兩人都認爲,中國艦隊沒有可能首先發現聯合艦隊,也就沒有必要擔心遭到中國艦隊攻擊。

吃完早點,山本五十六依然留在司令艦橋裡面。

偵察機已經出發一個小時了,依然在向南飛行。山本五十六有一種預感,即戰鬥會在幾個小時內打響。

可以說,山本五十六的預感非常準確。

八點半,偵察機出動大約一個半小時後,慄田健少佐急匆匆的送來了一份電報,由硫黃島發來的電報。

大概十分鐘前,也就是八點二十左右,中國海軍的戰機轟炸了硫黃島。

根據硫黃島守備部隊的報告,轟炸機羣的規模非常大,在一百二十架左右,而且主要是俯衝轟炸機與水平轟炸機,此外還有大約四十架護航戰鬥機,硫黃島的守軍進行了極爲頑強的抵抗。

看完電文,山本五十六一言未發。

與他的預測一樣,中國艦隊果然來了,而且果真轟炸了硫黃島。從機羣規模來看,肯定有三艘航母。道理很簡單,一艘航母一次最多隻能出動半數艦載機,因此需要三艘航母同時出動,才能派出一百六十架艦載機。

事實上,這封電報裡有一個錯誤,即機羣總規模不是一百六十架,而是一百二十架。

準確的說,是一百二十二架,這其中只有二十多架戰鬥機,其餘的全是俯衝轟炸機與執行水平轟炸任務的魚雷攻擊機。

顯然,硫黃島守軍的電報員在慌亂之中,搞錯了兩個數據,或者說出了語法錯誤。

此外,日軍肯定把一些投了彈,但是沒有返航,繼續用機槍掃射地面目標的轟炸機當成了戰鬥機。

這個錯誤,讓山本五十六也做跟着犯了錯。

要知道,如果轟炸硫黃島的戰機多達一百六十架,那麼中國艦隊剩下的戰機就不會超過一百四十架。如此一來,在扣除了艦隊防空所必須的戰鬥機之後,中國艦隊能夠用於攻擊的戰機不會超過一百架。

顯然,這些戰機,最多隻能發起一波攻擊。

更重要的是,如果這批戰機也正在飛往硫黃島,那就沒有能力攻擊聯合艦隊,等於是喪失了作戰能力。

八點四十分,山本五十六讓慄田健給南雲忠一發了一封電報。

按照他的命令,航空戰隊立即做好進攻準備,讓攻擊機與轟炸機掛好魚雷與炸彈,在偵察機發現中國艦隊之後立即發動攻擊。

在山本五十六看來,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只不過,這也是一個稍縱即逝的機會。原因很簡單,攻擊硫黃島的第一批戰機將在九點之前返航,在一個小時、或者一個半小時之後回到艦隊上空。也就是說,到十一點左右,中國艦隊就能再次組織攻擊。

顯然,如果能在十點之前找到中國艦隊,在十一點之前發起攻擊,聯合艦隊就有機會大獲全勝。

關鍵就是,能不能及時找到中國艦隊!

山本五十六沒有退縮,他也不能退縮。中國艦隊已經轟炸了硫黃島,日本海軍已經無路可退。這一仗,不打與打輸了沒有任何差別,因爲美國絕對不會在日本海軍奪回西太平洋制海權之前伸出援手。

這個時候,中國艦隊也在搜尋聯合艦隊。

出動一百二十二架飛機去攻擊硫黃島,可以說是西太平洋艦隊的極限了,因爲只剩下了大約一百五十架可用的戰機,而這其中至少需要留下三十架戰鬥機防空,也就只能出動一百二十架戰機執行攻擊任務。

當然,實際數量沒有一百二十架,而是隻有九十架左右。

原因很簡單,在轟炸硫黃島之前,李向龍就出動了三十架“雪雕”執行偵察任務,向北搜尋聯合艦隊。

這些偵察機是在七點左右出發的,預計在九點之前完成偵察行動。

因爲要儘可能的飛遠一點,而且需要對某些區域進行重點搜索,所以偵察機的飛行速度都不是很快。“雪雕”在執行偵察任務的時候,一般以巡航速度、即每小時三百六十公里飛行。按照李向龍制訂的偵察計劃,偵察機的搜索半徑爲六百公里,算上對重點海域反覆搜索花的時間,差不多需要兩個小時。

也就是說,九點之前,這些偵察機有很大的機會發現聯合艦隊。

,!

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174章 欲擒故縱第136章 守財奴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175章 好消息第85章 嘎然而止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218章 劍拔弩張第11章 最高效益第68章 不放棄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446章 兵貴神速第170章 錯失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112章 找事做第382章 坐以待斃第75章 創造機會第592章 佔領軍第101章 躲躲藏藏第96章 關鍵一戰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393章 避實就虛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456章 軍事冒險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231章 悲劇命運第176章 生或死第351章 頑抗到底第167章 關鍵調整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93章 挑戰書第168章 偃旗息鼓第125章 特殊任務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117章 戰鬥開始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451章 登陸前第118章 急流勇退第37章 看熱鬧第99章 別無選擇第491章 得不償失第216章 根源第514章 後繼乏力第63章 體能極限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69章 毅然決絕第158章 接二連三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336章 勝利在望第117章 僞裝第77章 胸有成竹第431章 冒險第11章 主動出擊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157章 僱傭兵第459章 強攻第410章 引狼入室第284章 高標準第30章 始作俑者第76章 將星登場第47章 風波不歇第311章 戰術勝利第509章 守將第490章 飛蛾撲火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393章 避實就虛第501章 不堪用第44章 萬不得已第97章 將錯就錯第462章 換位進攻第46章 歐陸變局第87章 絕地反擊第157章 僱傭兵第111章 行動結束第75章 創造機會第15章 開拓者第111章 戰略失誤第212章 出動第67章 雷霆萬鈞第302章 衝動與理智第15章 開拓者第214章 革命第142章 南下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394章 拉鋸戰第76章 最後的考驗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99章 別無選擇第460章 特種作戰
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174章 欲擒故縱第136章 守財奴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175章 好消息第85章 嘎然而止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218章 劍拔弩張第11章 最高效益第68章 不放棄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446章 兵貴神速第170章 錯失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112章 找事做第382章 坐以待斃第75章 創造機會第592章 佔領軍第101章 躲躲藏藏第96章 關鍵一戰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393章 避實就虛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456章 軍事冒險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231章 悲劇命運第176章 生或死第351章 頑抗到底第167章 關鍵調整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93章 挑戰書第168章 偃旗息鼓第125章 特殊任務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117章 戰鬥開始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451章 登陸前第118章 急流勇退第37章 看熱鬧第99章 別無選擇第491章 得不償失第216章 根源第514章 後繼乏力第63章 體能極限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69章 毅然決絕第158章 接二連三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336章 勝利在望第117章 僞裝第77章 胸有成竹第431章 冒險第11章 主動出擊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157章 僱傭兵第459章 強攻第410章 引狼入室第284章 高標準第30章 始作俑者第76章 將星登場第47章 風波不歇第311章 戰術勝利第509章 守將第490章 飛蛾撲火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393章 避實就虛第501章 不堪用第44章 萬不得已第97章 將錯就錯第462章 換位進攻第46章 歐陸變局第87章 絕地反擊第157章 僱傭兵第111章 行動結束第75章 創造機會第15章 開拓者第111章 戰略失誤第212章 出動第67章 雷霆萬鈞第302章 衝動與理智第15章 開拓者第214章 革命第142章 南下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394章 拉鋸戰第76章 最後的考驗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99章 別無選擇第460章 特種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