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最後一炮

“頭,最後一發了!”

“哐當”一聲,毋奇鐵將最後一發多用途榴彈裝進炮膛。

ZT-99B還在飛馳,準確說是以最快速度倒車,倒退進入靠近前沿的炮位,而且炮塔已轉到180度方向上。

屁股朝向敵人,在打出最後一枚炮彈之後,才能以最快速度撤離。

用光的不止是炮彈,還有煙幕彈。

在大約5分鐘之前,爲了從已經暴露的陣位撤下來,司徒麟親手把最後2枚煙幕彈打了出去。

還有2組8枚殺傷榴彈,只是全都用不着。

開火之後就會暴露,並遭到敵人攻擊。如果沒儘快從陣位上撤下來,哪怕是ZT-99B也肯定凶多吉少。

司徒麟的這輛ZT-99B是最後一輛還在戰鬥的坦克,其他坦克早沒了音訊。最後一次通信還是在10多分鐘前,警衛排最後一輛ZT-99B的車長報告,用光了全部炮彈,他已經下達棄車命令,讓車組成員把坦克上的機槍拆下來,準備轉移到附近陣地上去,繼續跟攻上來的敵人交戰。

打掉最後一發炮彈之後,司徒麟他們也得放棄坦克。

其實,司徒麟已經做好安排。

撤下去後,湯學兵負責毀掉坦克上的敏感設備,特別是通信電臺。

數字電臺裡面有一塊用來儲存通信密碼的芯片,必須得毀掉,絕不能落到敵人手上。

毋奇鐵負責往車外搬運彈藥,特別是機槍子彈。

把幾萬發槍彈利用起來,依託有利的防禦地形,能跟敵人好好的打上一仗,不至於坐以待斃。

司徒麟則負責拆下機槍,並且在附近選一處合適的陣地。

只要擺在合適的位置上,2挺8毫米機槍的威脅就不可小覷,特別是用來對付隨坦克作戰的步兵。

上面沒有下達撤退命令,就不能撤退!

就算戰死,也要留在陣地上。

坦克咆哮着退上斜坡的時候,司徒麟在毋奇鐵的肩膀上拍了幾下,起身鑽出了炮塔。

司徒麟他們已經退到防禦陣地的中間地帶,離前沿有200米。

北面的陣地已經被敵人佔領。

只是,仍然有少數東駱沙官兵在抵抗,哪怕幾乎全都是傷員,使用的也是步槍之類的輕武器。

時不時的,有槍聲傳來。

不太密集,而且是小口徑槍械在開火。

因爲初速更高,射速也更快,所以小口徑槍械的槍聲更清脆,聽着像是爆豆子,非常的獨特。

使用小口徑槍械的,就是東駱沙官兵。

雖然早在十多年前,西駱沙就跟隨時代潮流研製了5.45毫米小口徑槍彈,後來還成爲西陸集團標準口徑彈藥,但是在西駱沙陸軍的主力部隊,使用的仍然是發射7.92毫米中間型槍彈的突擊步槍。

這種槍彈,其實是來自迢曼帝國,是由迢曼陸軍在戰後根據實際情況,開發的第二代中間型槍彈。

與第一代中間型槍彈比,最主要的變化就是把彈殼長度增加到了43毫米,以此提高裝藥量,解決了第一代7.92毫米中間型槍彈威力不足的問題,而且很快就被全球數十個國家採用。

第二代7.92毫米中間型槍彈可以說是戰後誕生的,最爲成功的步槍彈藥之一。

雖然跟小口徑槍彈相比,中間型槍彈的缺點很明顯,比如初速不夠高,彈道性能不夠理想等,但是中間型槍彈有一個非常突出的優點,彈頭的質量更大,中遠距離的存速更高,遠**度明顯高於小口徑槍彈。

在400米到800米的交戰距離上,中間型槍彈有非常突出的優勢。

顯然,在西大陸東部平原上,交戰距離超過400米並不是什麼罕見的事情。

正是如此,西駱沙陸軍才保留了大量使用中間型槍彈的突擊步槍,而且主要提供給一線突擊部隊。

至於發射小口徑槍彈的突擊步槍,反到不太受重視,主要配備給二線部隊。

其實,在研製5.45毫米槍彈的時候,西駱沙陸軍只是爲了完成任務,並沒想過這種槍彈能成爲制式彈藥。

如果不是迢曼陸軍好高騖遠,把重點放在4.7毫米無殼彈上,遇到根本無法解決的技術難題,以及其他幾個競爭方案都存在問題,比如比利時的FN公司向北孤集團看齊,洛克陸軍還堅持使用7毫米中間型槍彈,布蘭陸軍的6毫米槍彈的技術基礎源自樑夏帝國,西駱沙陸軍的方案也不會中選。

用外界的話說,5.45毫米槍彈成爲西陸集團的制式彈藥,也是沒有更好的選擇。

正是如此,5.45毫米槍彈並沒有全面推廣,在西陸集團內部,主力依然是7.92毫米中間型槍彈。

東駱沙陸軍則恰好相反,6毫米小口徑槍彈是唯一制式步槍彈藥。

整個東方集團都沒有中間型槍彈。

除小口徑槍彈,就是8毫米全尺寸步槍彈。

這也不能怪東駱沙陸軍。

其實,早在20多年前,東方集團準備統一彈藥口徑的時候,東駱沙陸軍就想法搞到了一些7.92毫米中間型槍彈,而且以此爲基礎,研製了一批8毫米中間型槍彈,參與集團制式彈藥的招標競爭。

當時,東駱沙陸軍已經發現第一代7.92毫米中間型槍彈存在的缺陷,同樣是通過加長彈殼加以解決。

在性能上,由東駱沙研製的8毫米中間型槍彈,比西陸集團的第二代7.92毫米中間型槍彈還稍微好一些,能夠滿足東方集團提出的各項性能指標,在很多方面是幾種參選彈藥中最突出的。

可惜的是,東方集團最終還是選擇了樑夏帝國的8毫米全尺寸步槍彈。

選擇8毫米步槍彈的原因,除了射程更遠與更好的終點彈道性能之外,還跟統一步槍與機槍彈藥有關。

不要忘了,8毫米中間型槍彈最多能夠充當班用機槍的子彈,肯定無法取代8毫米全尺寸步槍彈成爲重機槍的彈藥。更何況,當時已經出現通用機槍的概念,還大有取代重機槍的趨勢。

此外還有,通用機槍至少要配發到步兵排,甚至會加強給步兵班。

如果選擇了東駱沙提交的中間型槍彈,就得爲步兵部隊配備2種槍彈,必然會加大保障負擔。

使用8毫米全尺寸槍彈,就沒這個問題了。

當然,這個選擇的直接結果,就是逼迫東方集團在波伊戰爭結束之後,着手研製小口徑槍彈。

雖然在整個波伊戰爭中,8毫米全尺寸槍彈這樣的大威力步槍都有非常搶眼的表現,特別是在西部山地作戰的時候,威力巨大的槍彈,確保了遠程交戰時的威力,讓步兵能在更遠的距離上開火,但是全尺寸槍彈的問題同樣暴露得一覽無餘,而最突出的,就是後勤保障的負擔太大。

簡單的說,就是槍彈太重了。

在這場戰爭中,帝國陸軍總共用掉7500億發各類槍彈,擊斃1名敵人需要用掉50萬發槍彈。

顯然,只是往前線運送彈藥,就是天大的麻煩。

在戰況激烈的時候,運輸直升機的頭號任務就是向前線運送槍彈!

此外,槍彈的質量太大,必然導致步兵的攜帶數量降低,使部隊的持續作戰能力大幅度降低。

當時,帝國陸軍的一名步兵,正常情況下能攜帶5個20發彈匣,外加1盒100發散裝子彈,總共攜帶200發槍彈。

這是戰鬥標準。

與之相比,使用7.92毫米中間型槍彈的波伊士兵,戰鬥狀態下能夠攜帶300到350發槍彈。

在幾乎所有的戰鬥當中,帝國陸軍的步兵都遇到過彈藥不夠用的問題。

此外就是,在波伊戰爭結束之前,紐蘭共和國已經率先推出5.56毫米小口徑槍彈,而且性能非常的突出。

即便是在西陸集團,比利時的FN公司也針對出口,研製了5.56毫米小口徑槍彈。

在這個背景下,樑夏帝國才發起第二輪標準口徑槍彈的選型工作,同樣要求在東方集團內部統一口徑。

最終勝出的就是帝國陸軍推崇的6毫米小口徑槍彈。

在過去的十多年裡,東方集團各個成員國,都陸續用發射6毫米小口徑槍彈的步槍取代了發射8毫米全尺寸槍彈的步槍。

東駱沙陸軍也一樣。

雖然還有一些老式步槍保存下來,但是要麼提供給民兵使用,要麼改造成了半自動狙擊步槍。

配發給作戰部隊的,全是小口徑步槍。

其實,6毫米小口徑槍彈並不差。

在帝國陸軍率先採購發射6毫米小口徑槍彈的班用機槍之後,包括東駱沙在內,東方集團的其他成員國都陸續採購與裝備了班用機槍,而且很多就是從樑夏帝國進口,或者購買許可證自行生產。

要說的話,班用機槍的普及,極大提升了步兵的戰鬥力。

在之前的幾十年裡,帝國陸軍的步兵,所能依靠的直接支援火力,一直都是配發到排一級的重機槍與通用機槍。

雖然通用機槍威力巨大,射程也更遠,但是對步兵來說,實在太重了。

當然,很多時候根本不需要那麼強的壓制火力。

按照帝國陸軍做的統計,在絕大部分時候,步兵面對的敵人其實都在600米內,最多隻有800米,因此步兵班對壓制火力的需求,也只有600到800米,比通用機槍超過1000米的射程近得多。

其實,也就是這個需要,帝國陸軍裝備了尺寸最大的小口徑槍彈。

關鍵就是,使用步槍子彈的班用機槍,至少要達到800米的射程,最好能壓制1000米外的集羣人員。

按照帝國陸軍做的測試,北孤集團的5.56毫米槍彈與西陸集團的5.45毫米槍彈的有效射程都很難達到800米,更別說1000米。哪怕採用最新的技術,比如使用更好的材料製造彈頭,能提高射程,但是必然會導致槍彈價格暴漲,做爲大量消耗的彈藥,對成本肯定是非常的敏感。

既要提高射程,又要把小口徑槍彈的優勢保存下來,唯一的辦法就是適當增大口徑。

這種小口徑步槍加班用機槍,而且共用彈藥的裝備體系,就是東方集團的一大特色。

當然,在戰鬥當中的表現也非常突出。

打到現在,東駱沙陸軍的預備役部隊,能靠一個不滿員的步兵營,頂住西駱沙陸軍一個裝甲旅的進攻,除了由司徒麟他們提供的支援,特別是ZT-99B在反裝甲戰鬥當中起到的中流砥柱的作用之外,關鍵就是東駱沙的步兵班有更兇猛的近距離壓制火力,往往都是依靠火力壓制擊退敵人的進攻。

在陣地防禦戰當中,數量衆多的班用機槍,有着不可替代的價值。

說得直接一點,西駱沙陸軍恐怕還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即防禦陣地上到處都是機關槍。

可惜的是,進攻開始之前的那輪炮擊,已經擊潰了守軍。

“頭!”

“瞄準就開火!”

說這話的時候,司徒麟已經把安裝在環型座圈上的通用機槍轉了過來,把槍口對準了槍聲傳來的方向。

其實,敵人的損失也很慘重。

“轟——”

刺眼光芒出現,隨即就是震耳欲聾的炮聲,毋奇鐵將最後一枚多用途榴彈打了出去。

瞄準的是一輛在1000多米之外的BMP-2步兵戰車。

其實,司徒麟根本沒有看到炮彈擊中目標。

刺眼的炮口焰讓他暫時失明。

隨後,坦克就飛馳起來。

“嗵嗵嗵——”

聽到從旁邊傳來的聲響,司徒麟知道,毋奇鐵也鑽出了炮塔,在用35毫米自動榴彈發射器開火。

坦克在劇烈的顛簸,而且速度非常快。

又過了幾秒鐘,司徒麟的視力才完全恢復。

不斷的有曳光彈從附近飛過,主要是槍彈,不過也有一些小口徑炮彈。

“噠噠噠——”

雖然沒有看到敵人,但是朝着出現閃光的方向開火就準沒錯。

敵人傾灑過來的彈雨越來越密集,彷彿這輛ZT-99B是唯一目標。

或許還真是唯一的目標!

“別停下,不要走直線!”

大聲叮囑湯學兵的同時,司徒麟還迅速朝四周掃了一眼。

他在尋找友軍,可看到的卻不是友軍。

“大湯圓,3點鐘方向,直接衝過去!”

那是一輛已經衝到後方的T-72M,而且正把炮口轉過來,準備幹掉這輛朝着南面狂奔的ZT-99B。

防線早就被敵人突破了,有敵人的坦克出現在後方,也不是什麼怪事。

在司徒麟下達命令之後,湯學兵立即駕駛坦克轉向。

車體出現了明顯的傾斜,主要是轉向速度太快。

可惜的是,仍然不夠快。

敵人的坦克在大約100米外,司徒麟親眼看到,125毫米滑膛炮的炮口已經轉過來,就差開火了。

對穿甲彈來說,這個距離實在太近了。

可是,對坦克來說,100米卻太遠了。

完蛋!

當刺眼火焰出現的時候,司徒麟抓緊了機槍的握把。

不過是一種無濟於事的本能反應,在被穿甲彈打中之後,抓緊任何東西都沒用。

第258章 廣闊胸懷第249章 洛福斯的號召第149章 一無所獲第323章 死纏爛打第326章 連番挑釁第212章 作戰平臺第238章 涼拌第235章 決戰時間第254章 授銜與表彰第91章 “赤誠”覆滅第396章 狹夷兒皇帝第309章 世代忠良第274章 蓋世英雄第169章 第三隻眼睛第348章 第一滴血第9章 海陸分歧第585章 立足點第215章 擺開架勢第208章 替代之選第129章 多手準備第290章 大國陽謀第110章 通宵未眠第558章 成功上岸第485章 萬事俱備第426章 突出重圍第146章 主炮開火第444章 一無所獲第121章 剛愎自用第226章 完成態的艦載機第406章 實彈打靶第182章 暗夜鳳凰第386章 即將變天第284章 註定會被遺忘的塵埃第542章 聯席會議第440章 荒唐的命令第494章 等待消息第348章 第一滴血第274章 蓋世英雄第337章 敵人的雷達第552章 兜底第69章 戰術反擊第195章 發飆第116章 快馬加鞭第74章 先發與後發第514章 奧援第193章 挑撥離間第275章 齊頭並進第81章 擒賊擒王第26章 怪人第73章 防線淪陷第562章 杞人憂天第405章 最大的戰利品第531章 當爹的人第44章 進退兩難第82章 反擊行動第396章 狹夷兒皇帝第125章 突襲得手第233章 各取所需第60章 輾轉歸隊第486章 出發第405章 最大的戰利品第124章 最後的“飛隆”第65章 前沿陣地第97章 全新視角第272章 賜婚第278章 外強中乾第219章 南方爲重第276章 對牛彈琴第280章 不安因素第536章 狼羣出動第215章 上屋抽梯第256章 各奔東西第352章 超級說客第463章 連帶影響第17章 奇蹟第99章 半支艦隊第219章 南方爲重第611章 遠征在即第141章 電磁干擾第27章 年終歲末第522章 消息第519章 閉門造車第29章 初見監造長第449章 等待機會第120章 金錢防禦第33章 踹門之戰第512章 真相大白第147章 天羅地網第143章 黃粱一夢第136章 返璞歸真第113章 內部矛盾第157章 公報私仇第305章 陸軍的主戰場第411章 流言蜚語第143章 攻敵必救第6章 傷亡慘重第497章 備戰第62章 再相逢第103章 發揮餘熱
第258章 廣闊胸懷第249章 洛福斯的號召第149章 一無所獲第323章 死纏爛打第326章 連番挑釁第212章 作戰平臺第238章 涼拌第235章 決戰時間第254章 授銜與表彰第91章 “赤誠”覆滅第396章 狹夷兒皇帝第309章 世代忠良第274章 蓋世英雄第169章 第三隻眼睛第348章 第一滴血第9章 海陸分歧第585章 立足點第215章 擺開架勢第208章 替代之選第129章 多手準備第290章 大國陽謀第110章 通宵未眠第558章 成功上岸第485章 萬事俱備第426章 突出重圍第146章 主炮開火第444章 一無所獲第121章 剛愎自用第226章 完成態的艦載機第406章 實彈打靶第182章 暗夜鳳凰第386章 即將變天第284章 註定會被遺忘的塵埃第542章 聯席會議第440章 荒唐的命令第494章 等待消息第348章 第一滴血第274章 蓋世英雄第337章 敵人的雷達第552章 兜底第69章 戰術反擊第195章 發飆第116章 快馬加鞭第74章 先發與後發第514章 奧援第193章 挑撥離間第275章 齊頭並進第81章 擒賊擒王第26章 怪人第73章 防線淪陷第562章 杞人憂天第405章 最大的戰利品第531章 當爹的人第44章 進退兩難第82章 反擊行動第396章 狹夷兒皇帝第125章 突襲得手第233章 各取所需第60章 輾轉歸隊第486章 出發第405章 最大的戰利品第124章 最後的“飛隆”第65章 前沿陣地第97章 全新視角第272章 賜婚第278章 外強中乾第219章 南方爲重第276章 對牛彈琴第280章 不安因素第536章 狼羣出動第215章 上屋抽梯第256章 各奔東西第352章 超級說客第463章 連帶影響第17章 奇蹟第99章 半支艦隊第219章 南方爲重第611章 遠征在即第141章 電磁干擾第27章 年終歲末第522章 消息第519章 閉門造車第29章 初見監造長第449章 等待機會第120章 金錢防禦第33章 踹門之戰第512章 真相大白第147章 天羅地網第143章 黃粱一夢第136章 返璞歸真第113章 內部矛盾第157章 公報私仇第305章 陸軍的主戰場第411章 流言蜚語第143章 攻敵必救第6章 傷亡慘重第497章 備戰第62章 再相逢第103章 發揮餘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