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擒賊擒王

在王慶恩這裡,李天凌還打聽到了一些其他方面的消息。

張家正其實準備了兩套作戰方案,告訴李天凌的是其中之一。

在這兩套作戰方案當中,李天凌他們都是佯攻,負責吸引敵人的火力,主力的是王慶恩親自統帥的4架“轟-12A”。

簡單的說,“轟-12A”的作戰行動將分爲兩個階段進行。

首先確保摧毀西陸集團的前線司令部,癱瘓敵人的戰場指揮系統,爲西北戰區爭取幾天時間。

在此基礎之上,再考慮奔襲莫薩。

其實,能不能順利完成首要任務都是個未知數。

早在波伊戰爭期間,帝國軍隊就展現出了很強的電子戰能力,不但廣泛的使用電子干擾設備,還組建了專門執行防空壓制任務的部隊,並且研製裝備了專門用來對付雷達的反輻射導彈。

此外,大型電子偵察機也是在這場戰爭中嶄露頭角。

在這場戰爭期間誕生的新式技術兵器,以及依託技術兵器發展的新式戰術,無一例外的表明,在未來戰爭當中,通過打擊對方的指揮與通信體系來奪取戰場的主動權,將是獲取勝利的捷徑。

要說的話,甚至是不二選擇。

波伊戰爭結束之後,帝國空軍大肆投資研製各種電子戰設備,誕生“攻-8FZ”這類專業的電子攻擊機。

在戰爭中,任何一方都得努力增強電子戰能力,提高在複雜環境下的生存能力。

相對而言,最有可能遭到打擊的就是前線指揮中心。

帝國軍隊的做法很簡單,就是把指揮部搬到天上去,以C-29大型客機爲載體,發展出了大型預警指揮機。

在戰役級別的作戰行動,“指-8”足夠充當多軍兵種聯合指揮部。

帝國空軍還有專門的戰略指揮機,也就是“指-9A”。只不過數量有限,而且至今沒有通過全部的測試項目。

按照設計指標,“指-9A”能搭載一個120人的戰區級司令部,以及足夠的通信設備,在戰線後方1000到2000千米的區域巡航飛行12個小時,還能夠通過空中加油把部署時間延長到24小時以上。

只是,“指-9A”的進度一直很慢。

不是說存在難以解決的技術難題,而是暫時沒這方面的需要。

帝國空軍採購的6架“指-9A”都處於半閒置狀態,名義上是在進行驗收測試,其實是在等機會。

嚴格說來,是爲了節約經費。

只要需要,這幾架“指-9A”能在1個月之內做好準備,並投入使用。

其實,有3架“指-9A”在西北戰區,就部署在車里雅賓斯克東邊的空軍基地,充當備用的戰略指揮中心。只不過,這些“指-9A”沒參與之前的作戰行動,主要在戰線後方進行測試。

此外,帝國空軍還有十幾架也用C-29爲平臺的“特-3EA”通信中繼飛機。

總而言之,帝國軍隊靠這些支援飛機,建立起一套完全基於空中平臺,而且達到戰役級別的指揮體系。

當然,這套體系並不是十全十美。

最突出的問題,其實就是平臺的種類太多,相互配合與協作比較麻煩。

爲此,帝國空軍已經選中了全球最大的C-49大型客機,以其爲載體,打造一套完整的空中指揮中心。

顯然,西陸集團並沒有這麼好的條件。

雖然由迢曼帝國發起成立與實際控制的空中客車公司是全球三大民用航空企業之一,其研製與生產的民航客機遍佈全球,但是受到電子技術的限制,西陸集團始終沒有研製出真正意義上的空中指揮平臺。

正是如此,西陸集團只能在地面上做文章。

這就是全球獨一無二的,部署在鐵路上的指揮列車。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西駱沙這邊總共有20列指揮列車,都有承擔戰役以上級別作戰行動的能力。

西陸集團的前線司令部,肯定在其中一列上面。

要想找到這列指揮列車,就沒那麼容易了。

從伏爾加河西岸到西大陸另外一端的加萊海峽,有全球密度最大,也可以說是最完善的鐵路系統。

因爲一直主張戰略進攻,還需要動員衆多盟國,更加得確保在局面發生轉變的時候能夠迅速完成部署調整,所以在西駱沙與迢曼帝國之間,擁有總里程超過10萬千米的鐵路,以及大大小小上千座車站。

其實,這也是西陸集團把司令部放在列車上的關鍵所在。

依靠這套複雜、嚴密與繁瑣的鐵路網,指揮列車能夠到達任何需要到達的地方!

此外,在伏爾加河以東地區,鐵路網也非常的發達。

關鍵還有,西陸集團的地面部隊,必須依託鐵路提供的後勤保障,也就只能沿着鐵路線推進。

那麼,指揮列車還能夠跟隨作戰部隊一同向前推進。

把司令部放在列車上面,最大的好處,其實是能躲避可能遭到的打擊。

以帝國空軍的戰略打擊能力,摧毀固定部署的司令部根本就沒有難度,只看是否願意付出足夠的代價。

可是,要對付一列行進中的列車,就沒那麼容易了。

戰爭爆發之後,在戰線西邊的平原上,隨時有數千趟列車在運行。

更加要命的是,沒法通過常規偵查手段區別指揮列車與貨運列車。

帝國空軍再是強大,也不可能同時攻擊幾千趟列車。

可見,只是找到指揮列車就是天大的麻煩。

不過,也不是沒有辦法。

跟普通列車比,指揮列車最爲顯著的特點,其實就是需要頻繁的進站,以便利用設在沿途的通信結點。

雖然在指揮列車上,肯定有很多電臺,還能獲得其他平臺的協助,確保能夠直接給作戰部隊下達命令,但是任何無線電信號都可能被敵人截獲,測算出信號源的準確位置,再發起攻擊。

此外,無線電信號加密也是一個問題。

在理論上,沒有無法破解的密碼,因此就算是加密電報,也有可能被破解,並泄漏軍事機密。

總而言之,西陸集團的指揮列車,主要依靠設置在鐵路沿線的通信接入點,使用地面通信線路來發送作戰命令。

其實,在西駱沙所有列車站裡面都有類似的通信接入點。

此外,在鐵路沿線,每隔幾十千米還有備用接入點。

只不過在戰爭時期,因爲有大量軍列向前線運送部隊與物資,所以指揮列車往往會去小車站。

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地方,還會使用支線鐵路上的備用接入點。

和平時期,軍情局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搞清楚西陸集團設在前沿地帶的臨時接入點。

當然,軍情局所做的遠不止這些。

雖然靠這些通信接入點,指揮列車能充分利用有線通信線路,但是再怎麼有效,都無法徹底的消除自身的電磁信號。

準確的說,指揮列車肯定得向外發送信號。

其中,最爲關鍵的,就是用來確認身份的微波信號。

每一趟指揮列車上,都有一套自動運行的微波通信設備,其唯一任務,就是每隔幾分鐘或幾秒鐘發送一次身份識別信號,讓附近部隊知道這是指揮列車,避免被誤傷,同時獲得己方部隊的掩護。

關鍵就是,識別信號中包含指揮級別。

當然,如果在危險地區活動,還會派其他指揮列車執行欺騙任務,那就更加需要通過識別信號來確認司令官的位置。

軍情局努力幾十年,都沒搞到西陸集團指揮列車身份識別信號的破解密碼。

不過,軍情局已經掌握了識別信號的工作頻段。

用王慶恩的話來說,現在需要的,其實就是搞清楚哪一趟纔是真正的指揮列車。

大戰已經爆發,而且東方集團打得還不算太差,如果西陸集團的指揮列車在靠近前線的地方活動,肯定有掩護。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至少有5到10趟同種類型的軍用列車負責進行戰術欺騙。

更加重要的是,這些軍用列車一般在帝國空軍戰術航空兵的打擊範圍之外,而且會一直在鐵道上行駛。

顯然,同時攻擊5到10趟軍用列車,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哪怕投入足夠的轟炸機,因爲這些軍用列車分佈在幾十萬平方千米的區域之內,根本沒辦法保證所有的攻擊行動在同一時間開始。

那麼,在第一次攻擊後,其他的指揮列車都會以最快的速度,趕往鄰近的車站。

除了緊急疏散列車上的官兵之外,還會得到防空部隊的掩護。

此外,西駱沙空軍也會派戰鬥機過來提供掩護。

在理論上,摧毀西陸集團前線司令部的概率最高也就20%。

可見,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搭載了前線司令部的那趟指揮列車。

用王慶恩的話來說,只要能找到就肯定能摧毀。

“照你這麼說,要如何才能找到那趟列車?”

“聯合行動。”

李天凌鎖緊了眉頭,不過沒接話,等王慶恩說下去。

“按照上面的安排,西北戰區會在14日晚上,在從薩馬拉到新羅西斯克的整條戰線上展開反擊,而且是同時開始,各部隊發起反擊,也就是打響戰鬥的時間差不超過5分鐘,儘可能確保一致。”

“到時候,西陸集團在整條戰線上的作戰部隊,都會跟後方聯繫,彙報交戰情況與請示上級安排。”李天凌接着說了一句。

王慶恩點點頭,說道:“幾十個師的作戰部隊同時與司令部聯繫,要向這麼多部隊下達指令,哪怕指揮列車停在火車站裡面,有線通信線路也未必夠用,到時候肯定會用電臺分擔通信任務。”

“負責欺騙的指揮列車沒有電臺?”

“當然有,不過肯定無法在同一時間啓動。按照軍情局推測,哪怕敵人想到讓其他指揮列車啓動電臺,中間也會有大約5到10分鐘的時間差,而利用這點時間,足以確認司令部在那趟列車上。”

“既然意識到危險,指揮列車就不會留在車站裡面。”

“放心吧,軍情局已經安排偵察衛星進行變軌機動,確保在反擊開始之後至少有一顆偵察衛星在戰場上方。”

“這隻有10到15分鐘。”

“在提前部署到位的情況下,我們肯定能夠在10分鐘之內找到那趟指揮列車,並射出空地導彈。”

“只需要10分鐘?”

王慶恩笑了笑,說道:“這個嘛,你放心好了。在過來之前,我們進行過幾次演練,每次花的時間都不到10分鐘。”

“4架轟炸機夠了?”

“摧毀指揮列車只需1架轟炸機。”在出這話之後,王慶恩才明白李天凌的意思。“在理論上,一架‘轟-12A’能在10分鐘內覆蓋大約20萬平方千米範圍的區域,因此4架就能夠照顧4個方向。”

其實,李天凌已經明白過來。

空軍派4架“轟-11A”過來,絕不是拍腦袋的決定。

西北戰場那邊,從北到南總共就只有4處主要戰場,即烏法、薩馬拉、阿斯特拉罕與新羅西斯克。

這4處戰場其實都只有戰役級別,戰區的面積都不到20萬平方千米。

嚴格的說,只有阿斯特拉罕與新羅西斯克這兩處戰場的範圍較大,另外兩處戰場連戰役級別都沒達到。

沒啥好奇怪的。

烏法與薩馬拉都是次要方向,交戰雙方投入的兵力都不太多,對整個戰局的影響也不是很大。

按照李天凌的理解,哪怕西駱沙大軍攻佔了奧倫堡,也別想打到葉堡。

要說的話,東方集團一直把奧倫堡當成消耗敵人兵力的次要方向,所有的部署都是爲了把敵人引到該方向上去。

可惜的是,敵人並不是笨蛋。

至少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西陸集團沒有把重點放在北邊的兩處戰場上,依然集中兵力攻打阿斯特拉罕與新羅西斯克。

可是,並沒能由此認定,搭載前線司令部的指揮列車沒在北面戰場上。

依靠完善且強大的通信系統,指揮列車可能在前線任何一處地點,也有可能在離前線較遠的後方。

只是,在前線的可能性更大。

原因就是,西駱沙的將官更加喜歡在前線指揮戰鬥,似乎覺得龜縮在後方是怕死怯懦的行爲。

所幸的是,這4處戰場都不算大,交戰區域也較爲集中。

在1處戰場部署1架“轟-12A”就足夠了。

像王慶恩說的,只要發現了指揮列車,1架“轟-12A”就能將其徹底摧毀,不存在打不掉的問題。

就算使用短程導彈,“轟-12A”也能掛在24枚。

對付1趟指揮列車,最多就需要4到8枚導彈。

哪怕爲了保險,讓鄰近的另外一架“轟-12A”進行補充轟炸,在完成主要任務之後都還有2架“轟-12A”沒有用掉彈藥。

顯然,這就是爲次要任務準備的。

第125章 兩頭兼顧第107章 關門打狗第149章 迷霧重重第174章 雙管齊下第152章 屠龍的勇士與刺客第6章 傷亡慘重第403章 重返腳趾半島第488章 關鍵所在第603章 回家第213章 緊急回國第130章 緊急呼叫第627章 束手就擒第253章 攻堅利器第627章 束手就擒第432章 新三件第80章 失之東隅第196章 皇子參軍第383章 玉石俱焚第495章 大局第322章 嚴陣以待第137章 揀來的大便宜第94章 大禍臨頭第540章 第二戰場第171章 引領潮流第494章 等待消息第13章 預料之中第320章 棋逢對手第588章 新時代第32章 犯規搶跑第404章 提前商量第197章 論功行賞第534章 靈活應變第249章 一路狂飆第314章 接近理想的艦隊第33章 踹門之戰第149章 一無所獲第150章 左右爲難第274章 人海戰術第461章 見好就收第563章 攻敵不備第178章 戰略欺騙第209章 生不逢時第621章 隕落的統帥第31章 臨危受命第15章 虎落平陽第155章 信使與絕筆信第466章 方向之爭第197章 論功行賞第638章 善後安排第111章 開幕第113章 內部矛盾第554章 力量倍增器第483章 欺騙第321章 破交與護航第31章 鋪天蓋地第76章 煎熬第632章 老王出馬第239章 口頭威脅第384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327章 備用方案第440章 荒唐的命令第32章 犯規搶跑第562章 杞人憂天第129章 多手準備第140章 防不勝防第202章 縝密周全第118章 天助帝國第238章 涼拌第79章 黃蜂的毒刺第304章 傾巢而出第135章 難以置信第395章 面面俱到第198章 投桃報李第179章 空天戰力第319章 第一個變故第600章 斯班王國參戰第32章 犯規搶跑第594章 折中方案第248章 忍耐第64章 衝鋒在前第142章 福兮禍兮第151章 孤注一擲第96章 戰爭機器啓動第521章 有勇有謀第342章 前後矛盾第82章 反擊行動第588章 新時代第222章 心腹大患第428章 涉險過關第472章 根源所在第198章 定調第102章 計劃周密第69章 最後的機會第225章 重戰稱雄第536章 狼羣出動第307章 攜手合作第66章 裝甲反擊第427章 快刀斬亂麻第111章 利害攸關第460章 俯衝撞擊
第125章 兩頭兼顧第107章 關門打狗第149章 迷霧重重第174章 雙管齊下第152章 屠龍的勇士與刺客第6章 傷亡慘重第403章 重返腳趾半島第488章 關鍵所在第603章 回家第213章 緊急回國第130章 緊急呼叫第627章 束手就擒第253章 攻堅利器第627章 束手就擒第432章 新三件第80章 失之東隅第196章 皇子參軍第383章 玉石俱焚第495章 大局第322章 嚴陣以待第137章 揀來的大便宜第94章 大禍臨頭第540章 第二戰場第171章 引領潮流第494章 等待消息第13章 預料之中第320章 棋逢對手第588章 新時代第32章 犯規搶跑第404章 提前商量第197章 論功行賞第534章 靈活應變第249章 一路狂飆第314章 接近理想的艦隊第33章 踹門之戰第149章 一無所獲第150章 左右爲難第274章 人海戰術第461章 見好就收第563章 攻敵不備第178章 戰略欺騙第209章 生不逢時第621章 隕落的統帥第31章 臨危受命第15章 虎落平陽第155章 信使與絕筆信第466章 方向之爭第197章 論功行賞第638章 善後安排第111章 開幕第113章 內部矛盾第554章 力量倍增器第483章 欺騙第321章 破交與護航第31章 鋪天蓋地第76章 煎熬第632章 老王出馬第239章 口頭威脅第384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327章 備用方案第440章 荒唐的命令第32章 犯規搶跑第562章 杞人憂天第129章 多手準備第140章 防不勝防第202章 縝密周全第118章 天助帝國第238章 涼拌第79章 黃蜂的毒刺第304章 傾巢而出第135章 難以置信第395章 面面俱到第198章 投桃報李第179章 空天戰力第319章 第一個變故第600章 斯班王國參戰第32章 犯規搶跑第594章 折中方案第248章 忍耐第64章 衝鋒在前第142章 福兮禍兮第151章 孤注一擲第96章 戰爭機器啓動第521章 有勇有謀第342章 前後矛盾第82章 反擊行動第588章 新時代第222章 心腹大患第428章 涉險過關第472章 根源所在第198章 定調第102章 計劃周密第69章 最後的機會第225章 重戰稱雄第536章 狼羣出動第307章 攜手合作第66章 裝甲反擊第427章 快刀斬亂麻第111章 利害攸關第460章 俯衝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