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信心十足

在4個戰場中,西南纔是主戰場。

當然,不是說丁鎮南在這邊坐鎮指揮,就得以這邊爲主。

其實,這番話應該反過來說。也就是,因爲西南戰場非常的重要,所以才讓丁鎮那在此坐鎮指揮。

這裡,跟戰後在梵炎洋方向的戰略部署有直接關係。

前面已經提到,在幾十年前,特別是第一次全球大戰前,帝國在南方次大陸方向的擴張行動主要是通過地面交通線進行,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橫穿了整個東南半島,一直延伸到雲霧江河口的西南鐵路。

採用這套戰略,在根本上其實跟實力有關,或者說受到實力限制。

別看在陳炳勳時代,帝國海軍一舉擊敗不可一世的布蘭皇家海軍,奪得梵炎洋霸權,但是論家底,帝國海軍算不上雄厚,哪怕此後飛速發展幾十年,也很難有效牢固的控制梵炎洋周邊地區。

可見,正是因爲海軍跟不上,纔不得不在地面上做文章。

畢竟,相對於需要花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時間來打造的海軍,擴充陸軍的難度明顯要低得多。關鍵是,帝國已經戰勝了地面頭號勁敵,也就是駱沙帝國,帝國陸軍得到了鍛鍊,也不存在無兵可用的問題。

當然,這種局面僅持續到第一次全球大戰爆發。

等帝國海軍再次稱霸梵炎洋,帝國的國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語,擴張行動自然不再需要依靠地面交通線。

在第二次全球大戰之後的幾十年,帝國打造出了環繞梵炎洋,由軍事基地支撐起來,集進攻與防禦於一體的“珍珠鏈”軍事戰略體系。關鍵是,主角不再是陸軍,而是變成了海軍與陸戰隊,核心地區也由東南半島轉到了梵炎洋的北岸,尤其是能夠爲艦隊提供服務的大型港口城市。

其中,巴鐵南部的卡拉港是西北梵炎洋的頭號戰略據點。

說得直接一點,在過去幾十年裡,帝國一直把卡拉港當成控制穆阿海,以及扼守波沙灣的橋頭堡。

在波伊戰爭中,卡拉港還是最主要的轉運中心。

巔峰時期,只是駐紮在當地的帝國軍人就超過了50萬。

即便在波伊戰爭結束後,帝國進入到戰略收縮階段,而且獲得波沙灣南岸產油國的全力支持,能就近部署作戰部隊,卡拉港的地位受到了影響,但是爲了控制南方次大陸,爲巴鐵提供支持,帝國並沒降低對卡拉港的重視程度,仍然投入了大量資金,把卡拉港打造成地區軍事要塞。

做爲配套,還順帶擴建了西邊的瓜港。

準確的說,其實是把一座小魚港打造成現代化軍港。

雖然瓜港的建設工作還沒有完成,至少都還要持續10多年,但是在首期工程全部竣工之後,已經能爲萬噸級戰艦提供全套後勤保障,而且錨泊區的平均水深超過10米,在必要的時候能夠讓航母進泊。

卡拉港與瓜港,共同組成了穆阿海北岸堡壘羣。

從地理位置看,瓜港其實就是卡拉港的大後方,部署在此的部隊承擔着爲卡拉港提供掩護的重任。

此外,還能分散敵人的打擊力量。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梵羅國打算封鎖巴鐵,除了得摧毀與封鎖卡拉港,還得把瓜港也算進去。

要說的話,攻擊瓜港的難度要大得多,即瓜港離得更遠。

站在梵羅國的立場來看,如果沒辦法保證一舉摧毀瓜港,在制訂計劃的時候未必會把矛頭對準卡拉港。在沒法摧毀巴鐵港口的情況下,就只能採取其他打擊手段,必然會導致作戰難度提高。

關鍵就在這裡。

如果無法保證通過進攻在該方向上取得實質性突破,完全切斷通往巴鐵的海運航線,那麼在計劃階段,梵羅當局很有可能放棄該方向上的進攻行動,把兵力用來加強防禦,由主動轉爲被動。

這就是西南戰場的價值所在。

帝國用了幾十年打造巴鐵南部濱海地區的戰略防線,哪怕算不上固若金湯,也很難輕易攻克。相對的,在邊境線的對面,梵羅國西部地區是一望無垠的戈壁荒漠,即南方次大陸面積最大的梵羅沙漠,而繼續往東則是中央高原。就軍事層面而言,也就是沿海平原地區較爲繁華,主要是沒有天險可守。

可見,梵羅國在該方向只需要加強沿海平原的防禦部署,就能夠依靠天險,特別是寬度在1000千米左右的梵羅沙漠擋住來自西邊的強敵,不存在爲了守衛西部沿海地區,投入太多兵力的需求。

至於發動兩棲登陸,更是在做白日夢。

正是如此,就算梵羅國的頭號大城市,人口超過2000萬的孟賣就在這邊,梵羅國也沒在鄰近巴鐵的邊境地區部署重兵。

在第二次南方次大陸戰爭結束後,尤其是波伊戰爭之後,梵羅國就把戰略重點放在了以首都爲核心的西北地區,部署在西部地區的兵力一直在減少,而守衛西海岸的主力是不成氣候的海軍。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梵羅國早已放棄在西部地區發動戰略進攻的計劃,最多會承擔佯攻任務。

在根本上,在該方向以防禦爲主,而且主要防禦戰術是以空間換時間。

要說的話,梵羅國上下全都認爲,憑藉巨大的戰略縱深,只需動用較少的兵力就能粉碎敵人在該方向上的進攻行動。

關鍵還有,在挫敗了敵人的進攻之後,還可以順勢發起反擊!

正是如此,在本土西部地區,梵羅陸軍部署的兵力還不到30萬,有三分之二,也就是大約20萬部署在後方,僅有7個步兵師部署在邊境防線上,而且這些步兵部隊的戰備狀態都很糟糕。

在性質上,差不多就是邊境衛戍部隊,純粹的步兵!

要命的是,主力部隊的駐地到邊境的距離大多超過500千米,交通條件也極爲糟糕,基本上不具備進行快速戰場機動的能力。

其實,梵羅陸軍本身就缺乏戰場機動能力。

雖然裝備了數千輛主戰坦克,還有數量衆多的步兵戰車,精銳的裝甲部隊全都實現了機械化,但是梵羅陸軍的編制體系極爲落後,主力部隊基本都是按駐地進行防禦部署,並且嚴重缺乏進行長途行軍必須的設備,比如載重量在50噸以上的半拖掛重型卡車,鐵路就更加不用多說。

這意味着,坦克戰車只能執行進行大範圍戰場機動。

毫無疑問,對任何一支陸軍來說,這都是一場災難!

先不說坦克戰車的行走系統,也就是履帶的維護與保養,只是後勤保障就能讓長途行軍變成苦難之旅。拿燃油來說,就算是在公路上開進,1輛50噸級主戰坦克的百千米油耗在400到600升之間,而使用半拖掛車運載,百千米油耗在100升左右,前者的油耗至少是後者的4倍。因爲存在野戰行軍的可能,而且野戰行軍的油耗更高,所以實際消耗的燃油比理論結果還要多。

正是如此,不管是帝國陸軍,還是紐蘭陸軍與迢曼陸軍,都採購了大量半拖掛卡車。

此外,在帝國國內,載重量在50噸以上,能夠在進行簡單改造之後,用來運載主戰坦克等重型裝備的半拖掛卡車,大約有400萬輛,如果把載重要求降低到30噸,載重卡車的數量超過了1000萬臺。

在梵羅國,除摩托之外的機動車總共才2000萬臺。

按不完全統計,載重超過5噸的卡車,梵羅國總共都還沒有100萬臺,而且很多是數十年之前的產物。

因爲缺乏載重卡車,所以梵羅陸軍的裝甲部隊幾乎沒有戰場機動能力。

換個角度,就是因爲缺乏必要的運輸工具,梵羅陸軍的編制體系與戰術思想纔會如此的老舊!

至於步兵部隊,連機械化都沒有實現,拿什麼談機動能力呢?

由此導致的結果是,梵羅陸軍所依託的“大縱深防禦戰略”不過是個幌子,根本就沒有實際價值。

“大縱深防禦戰略”的精髓,顯然不在字面上,而是實施防禦的具體戰術。

說得簡單一點,也就是在依靠梯次部署的防禦陣地抵擋住敵人的進攻,在消耗掉敵人的進攻銳氣之後,出動部署在防線後方的預備隊,發起犀利的反擊,通過快速穿插圍殲陷於陣地苦戰之中的敵軍。

具備強大戰場機動能力的預備隊纔是“大縱深防禦戰略”的關鍵力量。

顯然,梵羅陸軍缺少的就是進行大範圍快速機動的能力。

其實,這也是丁鎮南看重的地方,並且堅持在巴鐵南部地區用兵,把該方向當戰略突破口的關鍵所在。

說得直接一點,只要能夠突破梵羅軍隊的邊境防線,而且解決後勤保障的問題,讓進攻部隊保持足夠快的推進速度,就有很大的把握搶在梵羅陸軍完成部署調整之前,實現大縱深突破。

只是,進攻方也要面對交通條件惡劣,後勤保障難以跟上的問題。

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是按照新軍事學說進行軍事改革的意義所在。

按照傳統軍事理論,比如機械化時代的閃擊戰理論,進攻肯定得依託道路,而且最好是鐵路,裝甲部隊必須沿道路推進,充分利用道路提供的運輸能力,因此進攻與防禦全都圍繞着交通線進行。

要說的話,離開了道路,機械化部隊就沒法打仗了。

由丁鎮南提出的新軍事學說,重點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即在不依託,或者儘量少依託交通基礎設施,依然能夠突破敵人的防線,從而讓部隊獲得更大的戰術靈活性,能夠在更加廣闊的範圍內作戰。

如果能在任何地點發起進攻,進攻方就能掌握絕對的主動權。

受到兵力限制,在防線拉長之後,防禦方必然要面對兵力不足的問題,也就無法照顧到每個地點。

至於戰術,也就是儘可能的降低對後勤保障的依賴。

正是如此,丁鎮南纔沒有在兵力上做文章,而且堅持讓參戰部隊進行編制調整,通過減少主戰裝備來提高機動能力。

具體而言,也就是以空中突擊爲主要進攻方式。

爲此,只是增派給第7裝甲師的通用運輸直升機就超過了500架,而且最終很可能會達到800架。

不過,關鍵其實是進攻戰術。

要說的話,這也是難點所在。

完全依靠陸軍,以及空軍戰術航空兵,哪怕擁有足夠多的直升機,也沒辦法解決後勤保障的問題。

隨着進攻部隊向前推進,補給線延長,直升機的運輸效率必然會降低。

在達到極限後,進攻將難以爲繼。

到時,還是得尋找與依靠其他的運輸手段。

地面交通條件惡劣,那麼能夠依託的就只有海運了。

正是如此,纔要設置第四個戰場,而且由海軍擔綱。

按照丁鎮南的意思,也就是讓海軍在梵羅國西海岸發動幾次登陸作戰,奪取幾座吞吐能力不算太小的港口,或者安排工程兵在合適的海岸線上搭建碼頭,以此大幅度縮短後勤保障線的長度。

當然,奪取的港口也是前進據點。

爲此,地面進攻就得以沿海平原地區爲主,特別是在突破了邊境防線,在向縱深推進的時候。

正是如此,丁鎮南才堅持安排陸戰隊參戰。

要說的話,在來到巴鐵之後,丁鎮南爲進攻所做的一切準備全都與此有關。

讓丁鎮南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個安排產生了一個附帶結果。

按照陸軍司令部發來的消息,周涌濤已經安排白華偉去斯蘭,擔任梵炎洋艦隊司令,並且兼任南方戰場總指揮。

也就是說,負責南方戰場的是白華偉!

因爲還有一些重要工作得交接跟接替的指揮官交接,所以白華偉最快能在年底赴任,而且帝國海軍也要到年底,才能夠向梵炎洋增派艦隊。至於丁鎮南最想獲得的陸戰隊,肯定能在11月上旬部署到位。

這個速度,已經很快了。

正是如此,在回到卡拉港的當天,也就是收到作戰方案之後,丁鎮南就把發動進攻的時間訂在11月10日。

不過,這並不是說,戰鬥要到那一刻纔會打響。

其實,地面戰爭早就打響了。

在紐蘭共和國參戰之前,梵羅國就發動了突然襲擊,而且在南北兩個方向上都突破了巴鐵的邊境防線。

只是,隨後的戰鬥表明,梵羅國搶先發動進攻,主要是爲了獲得紐蘭共和國的援助。

關鍵就是,梵羅軍隊在突破了巴鐵的邊境防線之後,不但沒繼續推進,反到把主力部隊撤了回去。

不然的話,丁鎮南也不可能瀟灑的搭乘專機回帝都參加軍事會議。

換個角度來看,正是梵羅軍對的羸弱表現,讓丁鎮那有了十足的信心!

第364章 一面倒第293章 老去的美男子第589章 互通有無第119章 多嘴惹的禍第241章 提心吊膽第118章 戰術調整第453章 勾心鬥角第62章 再相逢第246章 覆滅第106章 如有神助第185章 簡宴第594章 折中方案第66章 預想落空第337章 敵人的雷達第627章 束手就擒第436章 陷阱在前第16章 開幕之戰第206章 現代女性第1章 空中霸王第226章 長途奔襲第232章 特製燃燒彈第226章 長途奔襲第482章 拉鋸戰第196章 最後一吉第219章 滿目瘡痍第543章 兵分兩路第231章 陡生變數第282章 內在因素第183章 獨門絕技第240章 全局眼光第420章 第三套方案第282章 前沿機場第84章 天馬行空與腳踏實地第129章 前後矛盾第150章 疏漏第451章 多此一舉第396章 狹夷兒皇帝第635章 兵變第152章 有驚無險第366章 誰輸誰贏第230章 內部鬥爭第39章 內憂外困第245章 明爭暗鬥第428章 涉險過關第455章 遠征艦隊挨炸第161章 未戰先怯第581章 多管齊下第390章 小心眼第279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183章 獨門絕技第30章 系統之戰第286章 私下的討論第511章 要害第46章 四人同框第50章 速歸第248章 忍耐第182章 噩耗連連第524章 計劃周全第498章 跟隨戰術第351章 出謀劃策第4章 一發入魂第297章 及時雨鄭江明第159章 陡然生變第62章 再相逢第277章 勢如破竹第279章 錦上添花第602章 浮上水面的矛盾第44章 進退兩難第343章 想當然的錯誤第55章 快馬加鞭第530章 求穩第20章 全能人才第77章 鐵桿盟友第35章 組建團隊第221章 羣策羣力第632章 老王出馬第22章 空地聯合第133章 內在關係第239章 口頭威脅第206章 現代女性第45章 傷離別第598章 矛盾的根源第141章 電磁干擾第174章 迎頭相遇第64章 衝鋒在前第6章 傷亡慘重第234章 突擊空運第399章 登陸塞島第138章 官兵狀態第200章 心裡話第271章 荒唐之事第600章 斯班王國參戰第222章 心腹大患第111章 開幕第142章 福兮禍兮第369章 打探消息第187章 攻擊開始第620章 秘密任務第68章 疑慮重重第410章 帝都風雲
第364章 一面倒第293章 老去的美男子第589章 互通有無第119章 多嘴惹的禍第241章 提心吊膽第118章 戰術調整第453章 勾心鬥角第62章 再相逢第246章 覆滅第106章 如有神助第185章 簡宴第594章 折中方案第66章 預想落空第337章 敵人的雷達第627章 束手就擒第436章 陷阱在前第16章 開幕之戰第206章 現代女性第1章 空中霸王第226章 長途奔襲第232章 特製燃燒彈第226章 長途奔襲第482章 拉鋸戰第196章 最後一吉第219章 滿目瘡痍第543章 兵分兩路第231章 陡生變數第282章 內在因素第183章 獨門絕技第240章 全局眼光第420章 第三套方案第282章 前沿機場第84章 天馬行空與腳踏實地第129章 前後矛盾第150章 疏漏第451章 多此一舉第396章 狹夷兒皇帝第635章 兵變第152章 有驚無險第366章 誰輸誰贏第230章 內部鬥爭第39章 內憂外困第245章 明爭暗鬥第428章 涉險過關第455章 遠征艦隊挨炸第161章 未戰先怯第581章 多管齊下第390章 小心眼第279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183章 獨門絕技第30章 系統之戰第286章 私下的討論第511章 要害第46章 四人同框第50章 速歸第248章 忍耐第182章 噩耗連連第524章 計劃周全第498章 跟隨戰術第351章 出謀劃策第4章 一發入魂第297章 及時雨鄭江明第159章 陡然生變第62章 再相逢第277章 勢如破竹第279章 錦上添花第602章 浮上水面的矛盾第44章 進退兩難第343章 想當然的錯誤第55章 快馬加鞭第530章 求穩第20章 全能人才第77章 鐵桿盟友第35章 組建團隊第221章 羣策羣力第632章 老王出馬第22章 空地聯合第133章 內在關係第239章 口頭威脅第206章 現代女性第45章 傷離別第598章 矛盾的根源第141章 電磁干擾第174章 迎頭相遇第64章 衝鋒在前第6章 傷亡慘重第234章 突擊空運第399章 登陸塞島第138章 官兵狀態第200章 心裡話第271章 荒唐之事第600章 斯班王國參戰第222章 心腹大患第111章 開幕第142章 福兮禍兮第369章 打探消息第187章 攻擊開始第620章 秘密任務第68章 疑慮重重第410章 帝都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