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龐然大物

楊·斯克熱圖斯基元帥認爲最靠譜的米哈烏將軍被安排到關係大軍後路的莫濟裡城,充當一名守城大將後,沒了後顧之憂的楊·斯克熱圖斯基帶領着所有的波蘭立陶宛聯軍正面迎向洪天成率領的太平軍主力。

俗話說得好,人數上萬無邊無際,自然而然的,上萬大軍行軍趕路,只要是擁有基本的戰場斥候能力或者是當地人的線報,都可以推算出大致的行軍路線。

畢竟,上萬大軍不是人數不多的旅人,穿山越嶺踏過叢林都不算什麼,沒有路也能走出一條路來,只要想,行蹤很難被確定。

但軍隊就不一樣了,軍隊可不是一排排士兵列成行軍隊形走過去就可以的,那麼龐大的軍隊每天消耗的糧草物資都是一個天文數字,所以大軍前行都伴隨着大量的馱馬運輸隊隨軍行走。

士兵們或許吃吃苦多耗一點時間穿越叢林也可以,但那些馱馬車隊可走不了那種路線,而且軍隊每多消耗一天的行軍時間,就多一天的糧草消耗,這對於沒有鐵路線的時代絕對是個後勤悲劇!

因此,大軍行進不是走方便修好的‘官路’,就是在相對平坦的平原沃野前行,翻山越嶺不光會加大對後勤的需求,還會產生大量的非戰鬥減員,即便到了20世紀那個科技爆發的年代裡,萬里長征中的非戰鬥減員也是十分恐怖的,當然,也正是因爲萬里長征的不易,才值得傳揚歌頌。

至於死人的問題……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只要能獲得勝利,他們就是烈士!

洪天成就是御駕親征來決戰定勝負的,自然不用掩藏蹤跡,選擇的是進程最快的‘官道’,理所當然的,波蘭立陶宛聯軍主力的斥候想要發現洪天成的太平軍主力也不是什麼難事。

反之,太平軍主力的斥候要發現波蘭立陶宛聯軍主力數萬人的蹤跡,也很容易。

想要把幾萬人藏起來,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即便去掉米哈烏將軍的本部人馬,波蘭立陶宛聯軍主力包括後勤雜役民夫在內,人數也超過5萬人,其中真正的精銳人數只比太平軍主力多出一點,不足倆萬人,剩下的基本都是充數的民兵、城防營和不入流的僱傭兵。

這些部隊打打固定模式的攻守戰和順風仗還行,但士氣值卻十分愁人,只要戰場形勢急轉直下,第一個崩潰的就是他們,要是陣線被突破,他們也容易被裹挾着雪崩。

不過,對於這種三流炮灰部隊的士氣問題,歐洲將領早就有相對解決的辦法,容易崩潰沒關係,讓他們分成一塊一塊的站成固定的作戰陣型即可,到時候軍官會一字一句的告訴他們什麼時候該做什麼,然後用精銳的部隊將他們分割開來,這樣一來,當某一點或一線被突破打崩時,精銳部隊就可以及時填補過去,保證整個陣線的穩定,給那些三流炮灰士兵足夠的信心繼續打下去。

這就是古代戰爭往往會將部隊多層次佈置的原因,最簡單的軍陣佈置也會分爲前中後三陣。

楊·斯克熱圖斯基元帥和洪天成爲了更好的‘消滅’對手,不約而同的將決戰的時間選擇在了一個晴朗的早晨,擺開陣勢。

楊·斯克熱圖斯基元帥率領的波蘭立陶宛聯軍主力擺出來的是標準的西班牙大方陣,莫里斯方陣雖然在對陣西班牙大方陣的時候打出了不少經典戰役,但莫里斯方陣的適用性卻遠不如西班牙大方陣。

簡單來說就是,西班牙大方陣是任何一支訓練過的軍隊都能擺出來的簡易步兵陣型,而莫里斯方陣卻需要步兵們具有更高的軍事素養和紀律服從性。

莫里斯方陣能在戰場上大放異彩,主要是因爲當年荷蘭聯合行省與西班牙王國的獨立戰爭中,荷蘭士兵是爲自己的祖國獨立而戰,爲了擺脫西班牙王室殘酷剝削奮起反抗的,所以士氣很高,加上荷蘭聯合行省的兵員文化素質較高,軍事訓練很全面,才能玩轉當時的莫里斯總督創造的莫里斯方陣。

莫里斯方陣的成果歐陸各國模仿過,但卻少有成效,原因很簡單,荷蘭軍隊精簡素質高,但歐陸大國卻是軍隊數量多兵員素質極差!

在17世紀的歐陸各國中,士兵的識字率甚至低於百分之一!

也就是說,一百個士兵裡未必能有一個識字的……

更可怕的是,不少國家的基層軍官都是一個正兒八經的‘文盲’,全都是憑藉戰場經驗指揮……

好在,中高層軍官需要能看懂基本的軍事條文和軍事地圖,基本都識字……

識字也是當時歐陸貴族階級壟斷軍官團體的一大因素,不是國王們不想提拔底層平民加強自身的中央集權進程,而是底層平民根本供養不起自己的孩子上學識字,更不用說學習系統的軍事常識,當兵沒問題,當軍官就是坑人坑國了……

如此低的文化素養,當然很難練出真正的精兵,因此,歐陸大國乾脆繼續沿用簡單的西班牙‘大套餐’,直到同樣簡單更加實用的線列戰術普及開來,西班牙‘大套餐’才被徹底淘汰。

線列戰術流行的年代是17世紀末和18世紀,在17世紀中期,由於燧發槍沒有全面列裝,西班牙‘大套餐’的使用率還是蠻高的,特別是對於相對落後的東歐國家而言。

在歐陸近代史中,單從文化和科技進程來看,西歐領先中歐,中歐領先東歐,下放到普通人的觀念就是,富裕的地中海歐洲人和西歐人看不起中歐內陸的土老帽,中歐的土老帽一直將東歐的白人看作蠻子,然後東歐國家將俄羅斯人看作蠻子中的野蠻人,俄羅斯人將更東面更落後的韃靼人看成下等人……

雙方列好陣列後,率先發起進攻的不是洪天成的太平軍,而是波蘭立陶宛聯軍主力的炮兵隊!

一門門各種口徑的老式火炮被人力畜力推到了前線,其中尤其矚目的是5個龐然大物!

040 輕鬆拿下338 騎兵衝陣262 完成立陶宛之王095 聲望任務236 一個師的獎勵097 合擊466 英國王室投降342 雞肋445 有資格承受軍法296 不能蒙羞122 安德烈的野望021 資深火槍兵175 日理萬機232 引誘騎兵010 根由137 主動辭職388 太平軍的報復079 中級權限356 陰差陽錯的亂戰365 改編389 目標意大利半島060 波蘭人的進攻下045 波蘭翼騎兵359 出乎意料091 登城上267 開始收權100 翻臉下368 可悲的巴伐利亞087 王法441 兵臨巴爾幹229 進攻射擊軍185 大公的選擇078 佔領400 絕不停戰198 一舉兩得466 英國王室投降207 基輔戰役的底牌336 準備充足的敵人085 基輔被圍479 生化回收站173 走投無路的立陶宛大公198 一舉兩得399 佔領薩伏依124 洪天成的決定273 引誘計劃326 死道友不死貧道171 麻煩058 洪天成的自信心183 官奴等級070 三次抽獎378 人潮攻勢175 日理萬機061 慘烈的消耗戰上387 動手吧352 榴彈炮發威035 戰後整編154 警察377 生於安樂死於憂患380 老近衛軍246 兩腳羊062 慘烈的消耗戰下105 翼騎兵衝鋒070 三次抽獎236 一個師的獎勵337 不敗神話?133 奧斯曼戰術(求首訂)253 兩個理由260 哥薩克元首440 整合歐洲348 哈布斯堡垮臺148 拿下波列西耶397 肆意屠戮062 慘烈的消耗戰下366 意大利麪條306 從沒有公平過394 選擇路線332 國王的落寞048 慘勝466 英國王室投降254 戰鬥還沒有結束386 應得的獎勵296 不能蒙羞044 洪天成的機智389 目標意大利半島267 開始收權480 一統全球338 騎兵衝陣269 攘外必先安內150 稀有人物168 錦衣衛285 去除身份危機124 洪天成的決定081 抄家193 聖劍的榮光264 天然的要塞雛形388 太平軍的報復165 戰損175 日理萬機382 時間站在哪一方287 權限升級後的獎勵
040 輕鬆拿下338 騎兵衝陣262 完成立陶宛之王095 聲望任務236 一個師的獎勵097 合擊466 英國王室投降342 雞肋445 有資格承受軍法296 不能蒙羞122 安德烈的野望021 資深火槍兵175 日理萬機232 引誘騎兵010 根由137 主動辭職388 太平軍的報復079 中級權限356 陰差陽錯的亂戰365 改編389 目標意大利半島060 波蘭人的進攻下045 波蘭翼騎兵359 出乎意料091 登城上267 開始收權100 翻臉下368 可悲的巴伐利亞087 王法441 兵臨巴爾幹229 進攻射擊軍185 大公的選擇078 佔領400 絕不停戰198 一舉兩得466 英國王室投降207 基輔戰役的底牌336 準備充足的敵人085 基輔被圍479 生化回收站173 走投無路的立陶宛大公198 一舉兩得399 佔領薩伏依124 洪天成的決定273 引誘計劃326 死道友不死貧道171 麻煩058 洪天成的自信心183 官奴等級070 三次抽獎378 人潮攻勢175 日理萬機061 慘烈的消耗戰上387 動手吧352 榴彈炮發威035 戰後整編154 警察377 生於安樂死於憂患380 老近衛軍246 兩腳羊062 慘烈的消耗戰下105 翼騎兵衝鋒070 三次抽獎236 一個師的獎勵337 不敗神話?133 奧斯曼戰術(求首訂)253 兩個理由260 哥薩克元首440 整合歐洲348 哈布斯堡垮臺148 拿下波列西耶397 肆意屠戮062 慘烈的消耗戰下366 意大利麪條306 從沒有公平過394 選擇路線332 國王的落寞048 慘勝466 英國王室投降254 戰鬥還沒有結束386 應得的獎勵296 不能蒙羞044 洪天成的機智389 目標意大利半島267 開始收權480 一統全球338 騎兵衝陣269 攘外必先安內150 稀有人物168 錦衣衛285 去除身份危機124 洪天成的決定081 抄家193 聖劍的榮光264 天然的要塞雛形388 太平軍的報復165 戰損175 日理萬機382 時間站在哪一方287 權限升級後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