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輕易擊潰

“預備~瞄準~~~”

“哦,我的上帝,又要來了,天啊,我竟然還站在他們的槍口面前,我這是在槍決現場麼?!!!”

俄羅斯射擊軍士兵目露絕望的眼睜睜的看着對面的太平軍士兵一絲不苟的完成了一系列舉槍瞄準的動作,然後如同等待末日審判一般聆聽着槍響的降臨。

“開火!!!”

砰砰砰……

一連串槍聲之下,射擊軍再次橫倒一大片,連同站在前線軍銜最高的那個俄羅斯軍官都被打成了馬蜂窩!

“不!我不打了,我不要死在這裡!媽媽!救命!!!”

“這不是戰爭,這是屠殺,我再也不要跟太平軍這羣瘋子打仗了,他們根本不害怕子彈,他們都是來自地獄的魔鬼……”

“我沒死……我又一次沒被打死……這是上帝的恩典,我不能辜負上帝給予的恩賜,嗯,先逃命再說吧……”

…………

懷揣着不同心態的俄羅斯射擊軍士兵,在第二輪齊射再次倒下上千人後,果斷選擇了逃亡,在帶頭作用下,越來越多的俄羅斯射擊軍士兵做出了同樣的選擇。

全線崩潰的射擊軍火槍手讓後方的俄羅斯長矛兵陷入了愕然和沉默,只是他們並沒有承受太平軍直面的火力,還沒有到崩潰的邊緣。

“全體都有,裝彈完畢後,徐進射擊!”

太平軍並沒有直接發動刺刀衝鋒,這個時代裡還沒有發明出卡座式刺刀,太平軍使用的是插入式刺刀,插進槍口後燧發槍短時間內就無法再射擊了,所以在沒有即將獲勝的情況下,太平軍軍官們不會輕易下達上刺刀的命令,除非他們遇到了騎兵!

更何況,太平軍精銳火槍手本身是配有近戰用戰刀的。

在徐進射擊的命令下,訓練有素的太平軍精銳火槍手自行合併成了三排,第一排走出幾步後,對準前方崩潰的射擊軍士兵扣下了扳機,隨即停下腳步狀態,第二排士兵從他們的間隙內走出數步後,停下再打出一輪齊射後原地裝填,這時候,第三排會走上前去成爲第一排。

當第三排齊射完後,第一排的士兵也裝填完畢踏步走上前來,這就是徐進射擊,在保持齊射火力持續性的情況下,逐步前進壓縮敵軍陣線。

潰逃的射擊軍火槍手很快脫離了太平軍的燧發槍有效射程,但列陣等待進攻的射擊軍長矛兵卻被套入了太平軍的燧發槍射程!

俄羅斯長矛兵的指揮官發現不對勁後,提前下達了進攻的命令,一羣列成長矛橫列方陣的俄羅斯長矛兵呼喊着‘烏拉’的口號,向着數十米外的太平軍軍陣衝了過去,然後不出意外的被整齊劃一的齊射打崩……

用長矛方陣對整齊的排槍陣型發動衝鋒,早已在歐陸戰爭史上被證明有多麼愚蠢,古斯塔夫二世橫掃歐陸的時候,就讓他的對手深刻意識到了冷兵器步兵面對火槍部隊的無力,之所以保留長矛兵建制,只是因爲卡座式刺刀沒有被髮明出來,火槍兵近戰的時候很難抵擋騎兵部隊罷了。

長槍兵只是用來防備騎兵的兵種,或者是在火槍對射中取得優勢後,發動肉搏衝鋒的士兵,無論怎麼運用,就是不能面對面向着士氣旺盛的火槍隊列衝陣!

當然,俄羅斯長矛兵的指揮官也是無奈之舉,太平軍火槍兵已經逼了上來,數千拿着火槍的射擊軍戰士雪崩,長矛兵不衝鋒難不成還能撤退?

用屁股都能想到,後面被太平軍火槍兵拿槍頂着的長矛兵,一旦撤退會變成什麼樣子!

與其如此,還不如讓長矛兵們發動一次英勇衝鋒呢,至少,他們戰鬥過……

這種思想就是老毛子的野性本能,人命在他們眼裡,遠沒有勇氣重要。

只可以,射擊軍的火槍兵配比很大,長矛兵數量很少,本身就人數不多的俄羅斯長矛兵,自然無法挺過太平軍精銳火槍手的正面齊射。

上萬俄羅斯射擊軍在留下4000多具屍體後,潰散的無影無蹤,全程戰鬥時長連半小時都不到,甚至還沒有俄羅斯貴族騎兵給太平軍造成的麻煩大。

然而,射擊軍對太平軍造成的傷亡卻不小,不到半小時就製造了接近3000太平軍精銳火槍手傷亡記錄。

即使其中一部分被擊倒的太平軍精銳火槍手並沒有被命中要害,也很可能在後續的鉛彈感染中悽苦的死去。

相對來說,射擊軍的傷員反倒是好過些,因爲戰場上遺留的射擊軍傷員全都被太平軍一刀剁了……

火槍時代帶來的武器革新,讓戰爭中死亡變得更加容易,輕輕釦動扳機,就能帶走一個十幾年乃至數十年成長起來的士兵!

近代排隊槍斃時代是戰場傷亡最慘烈的時代,因爲火槍的殺傷火力和軍隊的密集陣型在這個時代同時出現,後來的戰爭雖然武器變得殺傷力更強,但士兵也變得越來越難以殺死,根本不用像排隊槍斃的戰場上這樣,頂着槍口作戰!

俄羅斯射擊軍敗的如此徹底,如此快速,以致於波蘭主力兵團乃至俄羅斯人自己的騎兵隊還沒有反應過來。

結果就是,這面太平軍剛剛清理完射擊軍的戰場,另一面的波蘭主力兵團就如約而至,潰敗的很徹底的射擊軍連通知的信使都沒有派出,或者說,沒有及時派出……

當射擊軍逃回後方大營,纔想起來派人通知友軍的時候,這場伏擊戰已經結束了。

輕易擊潰射擊軍後,收攏的立陶宛兵團也重整完畢,在大勝的激勵下,總算是有了點樣子,當然,拿到第一線戰鬥還是不夠看的。

因此,太平軍調集了所有主力面向洶涌而來的波蘭主力,他們的兵力可要比俄羅斯射擊軍多得多,只是,波蘭主力的質量堪憂,真正的波蘭精銳大半都死在了之前的戰役中,此時的波蘭主力主體是由僱傭兵、民兵、貴族私兵武裝和徵召不久的新兵組成,比起具有一定戰爭經驗和軍事訓練的俄羅斯射擊軍精銳,差的可不是一丁半點。

感謝書友20170526064807619打賞500起點幣

277 種族優越感的產生167 首席行政官220 兩個戰場的分配053 震驚的將軍141 勝利屬於勇者200 找好替罪羊420 進攻布達佩斯212 擴充一個主力師004 猝不及防110 大擴軍409 法王之死363 重組軸心國集團065 人性的醜惡481 進攻俄羅斯479 生化回收站200 找好替罪羊053 震驚的將軍123 戰前會議447 奧斯曼降軍的處理329 乞和條件440 整合歐洲009 沒有紙怎麼辦005 一杯水002 全面戰爭302 國家間的現實192 何樂而不爲200 找好替罪羊189 利沃尼亞的機遇143 不按套路出牌400 絕不停戰457 歧視鏈條009 沒有紙怎麼辦321 無解的存在017 軍管體制的太平軍313 波蘭背鍋俠330 告一段落390 突破與圍堵100 翻臉下273 引誘計劃093 城破上130 進攻開始245 明智的對手087 王法424 達成目的470 進攻廣州234 最後希望的破滅005 一杯水268 衛戍部隊改編245 明智的對手068 肉盾175 日理萬機206 實力坑隊友051 不戰而降344 戰損與聚首045 波蘭翼騎兵244 實力賣隊友264 天然的要塞雛形378 人潮攻勢483 東京入侵116 登記的意義011 先發制人258 哥薩克騎兵的補足394 選擇路線140 最後的混戰276 進攻下316 東歐劇變170 諷刺的反轉108 基輔到手254 戰鬥還沒有結束314 俄羅斯的隱患406 教派帶來的不同結果232 引誘騎兵362 親王級權限220 兩個戰場的分配106 反擊開始117 減丁大法431 荷蘭投降067 受俘234 最後希望的破滅367 真理137 主動辭職102 三觀崩壞後的撤退157 訊息的滯後性401 教會的作用392 臆想298 保安團與漢協軍464 打到倫敦350 法蘭西獵騎兵245 明智的對手342 雞肋466 英國王室投降289 敵人不是傻子273 引誘計劃230 輕易擊潰195 基督教兄弟會458 決定世界的歸屬071 震撼208 浮水之萍399 佔領薩伏依141 勝利屬於勇者
277 種族優越感的產生167 首席行政官220 兩個戰場的分配053 震驚的將軍141 勝利屬於勇者200 找好替罪羊420 進攻布達佩斯212 擴充一個主力師004 猝不及防110 大擴軍409 法王之死363 重組軸心國集團065 人性的醜惡481 進攻俄羅斯479 生化回收站200 找好替罪羊053 震驚的將軍123 戰前會議447 奧斯曼降軍的處理329 乞和條件440 整合歐洲009 沒有紙怎麼辦005 一杯水002 全面戰爭302 國家間的現實192 何樂而不爲200 找好替罪羊189 利沃尼亞的機遇143 不按套路出牌400 絕不停戰457 歧視鏈條009 沒有紙怎麼辦321 無解的存在017 軍管體制的太平軍313 波蘭背鍋俠330 告一段落390 突破與圍堵100 翻臉下273 引誘計劃093 城破上130 進攻開始245 明智的對手087 王法424 達成目的470 進攻廣州234 最後希望的破滅005 一杯水268 衛戍部隊改編245 明智的對手068 肉盾175 日理萬機206 實力坑隊友051 不戰而降344 戰損與聚首045 波蘭翼騎兵244 實力賣隊友264 天然的要塞雛形378 人潮攻勢483 東京入侵116 登記的意義011 先發制人258 哥薩克騎兵的補足394 選擇路線140 最後的混戰276 進攻下316 東歐劇變170 諷刺的反轉108 基輔到手254 戰鬥還沒有結束314 俄羅斯的隱患406 教派帶來的不同結果232 引誘騎兵362 親王級權限220 兩個戰場的分配106 反擊開始117 減丁大法431 荷蘭投降067 受俘234 最後希望的破滅367 真理137 主動辭職102 三觀崩壞後的撤退157 訊息的滯後性401 教會的作用392 臆想298 保安團與漢協軍464 打到倫敦350 法蘭西獵騎兵245 明智的對手342 雞肋466 英國王室投降289 敵人不是傻子273 引誘計劃230 輕易擊潰195 基督教兄弟會458 決定世界的歸屬071 震撼208 浮水之萍399 佔領薩伏依141 勝利屬於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