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 戰損與聚首

波蘭立陶宛復國軍控制的華沙城中,利奧波德一世和人數明顯少了許多的德意志貴族將軍們再次齊聚一堂,只不過這一次比起之前的意氣風發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對比。

波蘭立陶宛復國軍的最高首領斯特凡·恰爾涅茨基元帥沒有出席這次聚首,他並不是對利奧波德一世這些盟友懷恨在心,故意給他們臉色看。

在國家利益面前,那點個人面子根本不算什麼。

斯特凡·恰爾涅茨基元帥沒有出席這次德意志聯軍主力大敗後第一次軍事會議,主要是因爲隨着前線超過十萬的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諸邦聯軍全體瓦解,整個防線變得到處都是漏洞。

斯特凡·恰爾涅茨基元帥只能親自上前線,利用自己的聲望重聚波蘭立陶宛復國軍的人心,修建防線,以便於更好的抵擋太平軍。

總不能什麼都不做一觸即潰再將好不容易奪回來的波蘭本土拱手讓給洪天成吧……

斯特凡·恰爾涅茨基元帥本以爲超過十萬來自神聖羅馬帝國的德意志精銳,即便戰敗了也會退回來一些助力,幫助波蘭立陶宛復國軍共同防守波蘭本土,但不成想,利奧波德一世他們敗的如此慘烈,只帶回來了一羣護衛的德意志騎兵……

除了少數幸運兒從戰場上逃出生天外,幾乎所有的德意志聯軍的步兵全都被殲滅在這場決戰中。

就連人數上萬的德意志騎兵,和數千正兒八經的德意志騎士,都成建制的淪落在這場戰役中。

損失如此巨大,與利奧波德一世爲首的德意志聯軍指揮階層急於求成的心態有關,利奧波德一世一行人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將自己擺在了戰略進攻一方,而不是戰略防守……

於是,所有的作戰計劃都圍繞着如何突破太平軍的軍陣制訂的,那些後備的作戰計劃也是各種反攻和砸兵力壓垮敵人的規劃。

結果可想而知,戰場上,德意志聯軍主力將所有能打的部隊,包括所有的生力軍,一波一波的砸進了與太平軍對耗的血肉磨坊中,而太平軍死戰不退的作戰意志,一次又一次擊垮了利奧波德一世一行人的心裡底線。

整個作戰計劃從客觀角度來看,無疑是正確的,德意志聯軍主力佔據着很多優勢,除了戰鬥意志方面,幾乎可以全面碾壓太平軍,並且還是在對進攻方有利的野外戰場上!

過度的進攻導致的結局就是,敗的傾家蕩產!

超過十萬神聖羅馬帝國德意志諸邦聯軍一朝盡滅,多線同時開戰的唯一好處就是,把六個太平軍精銳擲彈兵主戰師團,打成了兩個……

除了最慘烈的中路戰場外,兩翼也是人數規模遠超上萬的大戰役,並且中路和兩翼戰場的連接部,還不斷髮生着局部的中等程度交戰,到處都在死人!

德意志主力中路的潰敗,一下子打在了七寸要害之處,引起所有戰場一連串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十萬大軍就此灰飛煙滅。

而戰後,洪天成再次對被打殘的太平軍主力師團進行合併整頓,六個滿編的太平軍精銳擲彈兵師團,最後只剩下了第一和第十兩個人數勉強達到一萬三人數編制的標準線。

也就是說,太平軍一戰下來,七萬多人打成了不足3萬人……

雙方都大規模運用燧發槍,是導致這場決戰戰損極高的罪魁禍首,戰爭結束後,本來太平軍士兵陣亡率沒有那麼高,但在鉛彈的毒素感染下,重傷員幾乎沒有一人活下來,輕傷員也有很多感染致死的案例。

當然,這些消息利奧波德一世他們是不知道的,他們能打探出來的消息只是洪天成帶着整編成兩個滿編師團的太平軍精銳擲彈兵,繼續向波蘭方向開進過來。

而此時擺在太平軍面前的,只剩下了斯特凡·恰爾涅茨基元帥統領的一羣烏合之衆——波蘭立陶宛復國軍……

波蘭立陶宛復國軍人數是不少,實際兵力數萬,對外號稱十萬,但絕大多數士兵連一把火槍都沒有,還使用着落伍的冷兵器乃至糞叉!

火炮更是一門都沒有,即便之前有,也全都被德意志聯軍主力征用了,並且一股腦全都毀在了那場決戰中。

在利奧波德一世等德意志貴族將軍眼中,波蘭立陶宛復國軍除了看似不錯的復國士氣外,一無是處,游擊戰要是能復國,貴族老爺們怎麼可能還坐在人民頭頂上作威作福?

因此,在利奧波德一世和德意志貴族將軍們的眼中,波蘭本土再次淪陷只是時間問題罷了,也就波蘭人自己不願意面對現實了……

波蘭淪陷後,洪天成的下一目標會是誰呢?

答案不言而喻!

“諸位,戰爭在我看來已經結束了,我承認,發動對太平天國的戰爭是我這一生最大的錯誤,但現在形勢十分嚴峻,我們首先要來彌補這場錯誤,我們哈布斯堡王朝,願意爲此付出代價。”

利奧波德一世軟弱的語氣已經表達了他的立場,願意以戰敗者的姿態跟太平天國和談停戰!

在座的都是人精,自然能聽出利奧波德一世話裡的意思。

“陛下,要是洪天成執意要侵入帝國領土,我們該怎麼辦?”弗雷德裡克發問道。

他的東普魯士領地那塊飛地,等到波蘭本土淪陷後,會被太平天國的勢力圈在裡面,以洪天成對於土地的貪婪,怎麼看都會順手吞掉東普魯士這塊地皮……

因此,弗雷德裡克是最不可能跟太平天國和談的那一位,東普魯士可是勃蘭登堡大公弗雷德裡克能維持普魯士國王稱號的保證。

弗雷德裡克在神聖羅馬帝國體系內,是沒有國王稱號的,所謂的普魯士國王,不過是弗雷德裡克在東普魯士自己登基封賜的稱號。

從法理上來講,失去了東普魯士後,弗雷德裡克的頭銜就只剩下勃蘭登堡大公這一個了……

名譽和實力的雙重打擊,讓弗雷德裡克天然的站在了太平天國的對立面上,這也是弗雷德裡克最熱衷於進攻太平天國的主要原因。

085 基輔被圍484 同一時間的集體入侵209 佔領波洛茨克360 吞併中歐428 懸殊的科技代差084 仁慈與寬廣334 我們不一樣449 超時空抽獎226 御駕親征395 意大利半島436 擊垮反漢同盟153 治安426 世界年紀表205 虔誠信仰的重要性146 等等142 再抽獎266 重新整編392 臆想212 擴充一個主力師450 伊斯坦布爾的準備084 仁慈與寬廣085 基輔被圍278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073 戰俘的應用182 展現仁慈?199 要逃084 仁慈與寬廣087 王法215 聖劍的隕落092 登城下386 應得的獎勵438 英法之爭413 反漢同盟的覬覦372 選擇目標086 永遠是馬前卒322 秋風掃落葉446 幾百人的逆襲262 完成立陶宛之王434 反漢同盟最後的堅持344 戰損與聚首218 5萬人!283 千面出手300 霸道的契約314 俄羅斯的隱患286 戰略方向勝利結算395 意大利半島484 同一時間的集體入侵078 佔領458 決定世界的歸屬205 虔誠信仰的重要性356 陰差陽錯的亂戰147 死不瞑目318 俄羅斯杜馬同盟211 語音與文化的重要性420 進攻布達佩斯393 白人女子的選擇432 傳檄而定468 滿清的警覺420 進攻布達佩斯190 聖劍與我同在082 洗滌475 武士的自殺式衝鋒316 東歐劇變008 士兵晉升187 以防萬一440 整合歐洲354 接連突破364 反漢同盟210 獎勵選擇253 兩個理由202 射擊軍415 法蘭西本土的政治衝突289 敵人不是傻子380 老近衛軍425 各方局勢146 等等412 新的戰略規劃014 任性的審訊383 種族戰爭?279 三面夾擊209 佔領波洛茨克316 東歐劇變163 武器與士氣135 空心方陣上(第三更求訂閱)170 諷刺的反轉465 佔領英倫三島167 首席行政官030 城門洞的互相傷害059 波蘭人的進攻上283 千面出手470 進攻廣州045 波蘭翼騎兵174 炮灰的鋪墊132 士兵纔是關鍵109 高級權限213 千面305 各取所需304 波蘭投降372 選擇目標316 東歐劇變
085 基輔被圍484 同一時間的集體入侵209 佔領波洛茨克360 吞併中歐428 懸殊的科技代差084 仁慈與寬廣334 我們不一樣449 超時空抽獎226 御駕親征395 意大利半島436 擊垮反漢同盟153 治安426 世界年紀表205 虔誠信仰的重要性146 等等142 再抽獎266 重新整編392 臆想212 擴充一個主力師450 伊斯坦布爾的準備084 仁慈與寬廣085 基輔被圍278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073 戰俘的應用182 展現仁慈?199 要逃084 仁慈與寬廣087 王法215 聖劍的隕落092 登城下386 應得的獎勵438 英法之爭413 反漢同盟的覬覦372 選擇目標086 永遠是馬前卒322 秋風掃落葉446 幾百人的逆襲262 完成立陶宛之王434 反漢同盟最後的堅持344 戰損與聚首218 5萬人!283 千面出手300 霸道的契約314 俄羅斯的隱患286 戰略方向勝利結算395 意大利半島484 同一時間的集體入侵078 佔領458 決定世界的歸屬205 虔誠信仰的重要性356 陰差陽錯的亂戰147 死不瞑目318 俄羅斯杜馬同盟211 語音與文化的重要性420 進攻布達佩斯393 白人女子的選擇432 傳檄而定468 滿清的警覺420 進攻布達佩斯190 聖劍與我同在082 洗滌475 武士的自殺式衝鋒316 東歐劇變008 士兵晉升187 以防萬一440 整合歐洲354 接連突破364 反漢同盟210 獎勵選擇253 兩個理由202 射擊軍415 法蘭西本土的政治衝突289 敵人不是傻子380 老近衛軍425 各方局勢146 等等412 新的戰略規劃014 任性的審訊383 種族戰爭?279 三面夾擊209 佔領波洛茨克316 東歐劇變163 武器與士氣135 空心方陣上(第三更求訂閱)170 諷刺的反轉465 佔領英倫三島167 首席行政官030 城門洞的互相傷害059 波蘭人的進攻上283 千面出手470 進攻廣州045 波蘭翼騎兵174 炮灰的鋪墊132 士兵纔是關鍵109 高級權限213 千面305 各取所需304 波蘭投降372 選擇目標316 東歐劇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