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 斯德哥爾摩內戰

斯德哥爾摩是瑞典王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和主要港口,也是瑞典國家政府、國會以及皇室的官方宮殿都所在地。

斯德哥爾摩位於瑞典的東海岸,瀕波羅的海,梅拉倫湖入海處,風景秀麗。市區分佈在14座島嶼和一個半島上,70餘座橋樑將這些島嶼聯爲一體,因此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譽。斯德哥爾摩市區爲大斯德哥爾摩的一部分。

修有瑞典王室宮殿的島嶼被斯德哥爾摩的瑞典市民稱之爲‘國王島’。

斯德哥爾摩曾經飽受過海盜的侵襲,但自從17世紀瑞典王國崛起,並在斯德哥爾摩修建了宏大的宮廷建築羣後,這座北歐著名的富饒港口城市就變得安全平靜,直到1657年瑞典內戰到來的這一天!

斯德哥爾摩是瑞典王國的政治中心,自然也是瑞典王室實力盤踞最廣的城市,因此,投靠了太平天國不得人心的瑞典王國現任國王卡爾十世在斯德哥爾摩首都還是擁有不少忠心支持者的。

斯德哥爾摩作爲瑞典王國的首都,忠於卡爾十世個人的皇家護衛的數量也是最多的。

正因如此,在整個瑞典王國掀起起義,反對卡爾十世賣國投敵行爲,瑞典王國反抗軍第一時間就和平解放了超過八成沒有太平軍駐守的瑞典城市,唯獨斯德哥爾摩城陷入了激戰當中!

護送卡爾十世爲其當後盾的太平軍第五擲彈兵精銳師團,主要分爲兩部分,在瑞典軍民的強烈要求下,斯德哥爾摩城中之駐防了兩個團的太平軍精銳擲彈兵師團,總共才5000人左右,其他部分都駐防在靠近俄羅斯邊境的赫爾辛基城和維堡中。

這麼做的目的是卡爾十世和太平軍第五精銳擲彈兵師團不想過度激怒瑞典軍民,也讓卡爾十世的支持者們有一個臺階下,可以順利將卡爾十世接回斯德哥爾摩首都繼續當這個瑞典國王。

洪天成顯然低估了卡爾十世在瑞典王國的支持力度,他回國後,即便帶來了大批太平軍士兵,仍然牢牢把持着朝政,沒有讓瑞典王國走向內戰的深淵,這裡固然有太平軍的威懾作用,那些反對派和好戰派瑞典貴族沒有戰勝太平軍和瑞典皇家護衛的把握,不敢輕易掀起叛亂,但其中起到更大作用的還是卡爾十世與其家族對國內政局的把持。

這就是直到卡爾十世回到斯德哥爾摩城瑞典王國表面也趨於平穩的原因。

只可惜,基督教兄弟會和獨立後的俄軍的進入,瞬間打破了這種平衡,處於赫爾辛基和維堡的太平軍第五擲彈兵師團受到了大批瑞典王國地方民兵和守備部隊的圍攻,隨着基督教兄弟會和獨立後的俄羅斯杜馬聯軍的加入,這場圍攻正向着越來越不利於太平軍的方向滑落,也將戰場的形勢向着對瑞典人有利的一方滑落。

然而,比起打的有聲有色的邊境戰場,斯德哥爾摩首都的戰鬥則呈現出一片慘烈的混亂。

支持卡爾十世的皇家護衛,左右搖擺不定的斯德哥爾摩首都護衛火槍兵,市民組成的反抗軍以及外面不斷涌入的由瑞典反對派貴族領導的正兒八經叛軍,將美麗的斯德哥爾摩城變成了一片屠宰場。

斯德哥爾摩宮廷中的皇家護衛在內戰爆發後,堅定不移的站在了卡爾十世一方,但本應忠於王室的斯德哥爾摩首都的護衛火槍軍團,卻在這個時期發生了重要的分裂和內訌當中!

要知道,主要護衛宮廷的皇家護衛武器雖好,但人數並不多,斯德哥爾摩城主要的軍力是護衛火槍軍團,也是瑞典國王對外出徵時,帶領的類似御林軍性質的部隊。

這麼一支軍隊在這種關鍵時刻都發生了叛亂和內訌,陷入自相殘殺當中,可想而知卡爾十世在瑞典王國的貴族集團中,名譽有多麼的低劣!

自從古斯塔夫大帝崛起以來,瑞典王國只有打出去的戰爭,從來沒有敗到連國王都主動投誠的地步,甚至還把外國軍隊引入了國內的都城!

這對於那些傳統的瑞典貴族簡直就是世界觀崩塌的挑戰,而瑞典王室最重要的貴族集團支持羣體,恰恰是這些佔據大多數的傳統軍事貴族,他們的臨陣倒戈,迅速讓整個瑞典王國的內戰引向了對卡爾十世絕對不利的局面。

反觀瑞典國民的意向,倒是變得無足輕重起來,無論是否支持內戰推翻卡爾十世的統治,瑞典平民都會被瑞典貴族們招募入伍,武裝訓練後推向戰場。

只不過,第一波跟卡爾十世支持者和太平軍廝殺起來的瑞典反叛軍是瑞典貴族們本身擁有的私軍和瑞典王國地方常備軍,以及大批有作戰經驗的僱傭兵。

瑞典也是盛產僱傭兵的地區,寒冷艱苦的環境下,錘鍊出了很多意志力堅韌的漢子,也是瑞典軍隊能打仗的一項因素。

整個斯德哥爾摩城被分割出十多個小規模的戰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相殺戮者,連同不是士兵的斯德哥爾摩市民,也被捲入其中。

因爲有不少反對卡爾十世的市民武裝加入,使得太平軍精銳擲彈兵和忠於卡爾十世的瑞典士兵無法有效分出市民的成分,特別是在混戰的間隙內!

所以,有不少無辜的瑞典市民在戰亂中被當作叛亂者殺死,當然,沒人會在意街頭巷尾那些死不瞑目的平民屍體。

卡爾十世的支持者和太平軍精銳擲彈兵在斯德哥爾摩中的數量是有限的,但外面的瑞典反叛者卻源源不斷的涌入,太平軍精銳擲彈兵戰力再強,在長時間的消磨中,也因爲缺乏後勁被逐漸壓縮戰區。

巷戰這個近代並不常出現的字眼,在斯德哥爾摩城變得普遍起來,面對人數遠多於己方的瑞典王國反叛軍隊,卡爾十世在抵抗了一個月後,無奈帶着殘兵敗將撤出了已經被打成廢墟的斯德哥爾摩首都。

隨着卡爾十世的家族王旗在斯德哥爾摩宮廷上空被拔下燒燬,宣示着卡爾十世對瑞典王國的整體統治的終結。

433 故人遠去476 天皇必須死050 瑞典資深劍士108 基輔到手304 波蘭投降303 全面進攻波蘭278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266 重新整編086 永遠是馬前卒282 奇怪的和談條件227 伏擊與席捲潰兵269 攘外必先安內274 春季攻勢484 同一時間的集體入侵344 戰損與聚首142 再抽獎111 抽獎開始263 國王爭霸模式065 人性的醜惡187 以防萬一140 最後的混戰444 奴隸兵423 橫掃巴爾幹236 一個師的獎勵186 一本正經的放屁179 鎮壓即爲罪惡035 戰後整編003 兌換士兵118 爆肝伊始465 佔領英倫三島053 震驚的將軍207 基輔戰役的底牌451 進攻外圍307 認清現實361 瑞典戰事407 巴黎會戰177 做對的下場387 動手吧196 起義的原因447 奧斯曼降軍的處理483 東京入侵170 諷刺的反轉377 生於安樂死於憂患280 沙皇的收權與吞併302 國家間的現實130 進攻開始272 各國動態171 麻煩187 以防萬一075 帶頭作用345 線列步兵時代005 一杯水330 告一段落402 瘋狂的法蘭西257 理所當然的壓制457 歧視鏈條208 浮水之萍311 7萬大軍112 抽獎上195 基督教兄弟會183 官奴等級201 死無對證169 還是投降吧192 何樂而不爲218 5萬人!191 更省力的方式286 戰略方向勝利結算357 混戰與勝利283 千面出手094 城破下081 抄家027 控制城頭151 獨特的首領英雄182 展現仁慈?153 治安286 戰略方向勝利結算369 奧地利最後的掙扎258 哥薩克騎兵的補足367 真理450 伊斯坦布爾的準備048 慘勝295 跑路的卡爾190 聖劍與我同在389 目標意大利半島207 基輔戰役的底牌007 報仇004 猝不及防147 死不瞑目319 沙皇的名義347 俄瑞戰爭078 佔領066 反敗爲勝339 僵持251 攻城開始060 波蘭人的進攻下297 卡爾被捕048 慘勝101 混戰開始307 認清現實260 哥薩克元首
433 故人遠去476 天皇必須死050 瑞典資深劍士108 基輔到手304 波蘭投降303 全面進攻波蘭278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266 重新整編086 永遠是馬前卒282 奇怪的和談條件227 伏擊與席捲潰兵269 攘外必先安內274 春季攻勢484 同一時間的集體入侵344 戰損與聚首142 再抽獎111 抽獎開始263 國王爭霸模式065 人性的醜惡187 以防萬一140 最後的混戰444 奴隸兵423 橫掃巴爾幹236 一個師的獎勵186 一本正經的放屁179 鎮壓即爲罪惡035 戰後整編003 兌換士兵118 爆肝伊始465 佔領英倫三島053 震驚的將軍207 基輔戰役的底牌451 進攻外圍307 認清現實361 瑞典戰事407 巴黎會戰177 做對的下場387 動手吧196 起義的原因447 奧斯曼降軍的處理483 東京入侵170 諷刺的反轉377 生於安樂死於憂患280 沙皇的收權與吞併302 國家間的現實130 進攻開始272 各國動態171 麻煩187 以防萬一075 帶頭作用345 線列步兵時代005 一杯水330 告一段落402 瘋狂的法蘭西257 理所當然的壓制457 歧視鏈條208 浮水之萍311 7萬大軍112 抽獎上195 基督教兄弟會183 官奴等級201 死無對證169 還是投降吧192 何樂而不爲218 5萬人!191 更省力的方式286 戰略方向勝利結算357 混戰與勝利283 千面出手094 城破下081 抄家027 控制城頭151 獨特的首領英雄182 展現仁慈?153 治安286 戰略方向勝利結算369 奧地利最後的掙扎258 哥薩克騎兵的補足367 真理450 伊斯坦布爾的準備048 慘勝295 跑路的卡爾190 聖劍與我同在389 目標意大利半島207 基輔戰役的底牌007 報仇004 猝不及防147 死不瞑目319 沙皇的名義347 俄瑞戰爭078 佔領066 反敗爲勝339 僵持251 攻城開始060 波蘭人的進攻下297 卡爾被捕048 慘勝101 混戰開始307 認清現實260 哥薩克元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