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 混戰與勝利

“前進!不準後退!前面就是太平軍的統帥所在,擊垮他們,我們就勝利了!”

飽受12磅10門山地榴彈炮轟炸的第三股德意志騎兵軍官們,聲嘶力竭的呼喊着,驅使着被榴霰彈炸的四處亂跑,士氣下跌的騎兵。

騎兵本就是比步兵高一個級別的兵種,擁有更好的待遇和工資,自然也是選擇更優秀的士兵擔任,並且,不少騎兵本身就是原本的德意志騎士帶着自己的扈從騎士整編而來的,戰鬥的勇氣遠不是平民訓練而成的士兵可以比擬的。

原因很簡單,平民當兵主要是爲了賺錢和生存,但騎士和他們的扈從,則有着一份屬於自己的榮耀。

如果真的能獲得勝利,平民士兵頂多就是多獲得一份戰利品,但騎士軍官卻可以獲得更進一步的機遇!

騎士扈從,在自家騎士老爺晉升後,自然也會受到提攜,貴族和騎兵扈從的關係,與東方古國的家將親兵有些類似,都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不過,這種關係雖然能讓士兵們擁有更高的戰鬥士氣,但培養起來耗時太久,隨着近代中戰爭越發頻繁,火器大量普及,戰場傷亡率直線上升,傳統的職業士兵已經入不敷出,只能大量徵召平民,而想要讓平民擁有更高的戰鬥士氣,自然也有一套鼓勵人的說辭。

以前是宗教洗腦,後來則是各種各樣的民族、忠君、愛國等思想的結合體和變異體。

鼓舞方式的進步,思想的進化,讓更多的人願意參與到戰爭中來,被政治家們稱之爲‘人民的覺醒’,結果,戰場越打越大,武器殺人的效率越來越高,傷亡也是居高不下,直到一顆原子彈爆炸,打破了常規戰爭的固有規律,流血和犧牲的精神,徹底被科技碾壓,才制止了戰爭頻繁的局面。

人類的骨子裡,就充滿了暴力等負面情緒,這就是人類歷史上,戰爭總是伴隨文明發展的原因。

人類世界哪怕進入相對和諧的‘核平時代’,同樣在局部地區反覆爆發着戰爭,只不過,21世紀的戰爭口號不再是掠奪與征服,而是民主與人權……

道理這種東西,是永遠站不住腳的,無論是國家間還是社會上,存在太多太多不講道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人人平等的宣傳口號,卻還是要在老闆和領導面前低聲下氣甚至大搞肉體‘上位’,爲了客戶一個單子出賣自己能出賣的一切。

人類的社會從來沒有平等過,只不過古代是顯性的不平等,現代是隱性的不平等。

從來沒變的是,不平等的事情時時刻刻都在發生着!

就好比這場戰爭,對德意志人來說,就極其不平等,他們明明擁有三倍於敵人的兵力,德意志諸邦貴族投入了自己大半的家當,精心訓練出來的軍隊,卻因爲一款先進的武器被打的體無完膚。

現在,只能靠血肉之軀,用犧牲來換取他們自以爲是的‘勝利機會’。

在勝利的激勵下,第三股德意志騎兵成功突進到了12磅山地榴彈炮炮兵陣地前防守的太平軍精銳擲彈兵方位。

然後,就是一輪排槍加上一輪手榴彈投擲!

因爲騎兵衝鋒的速度,根本不會給太平軍精銳擲彈兵第二次裝彈的機會。

不過,即便如此,被榴霰彈炸的損失慘重狼狽不堪的第三股德意志騎兵,也被打的陣型徹底渙散。

就是這麼一股渙散的德意志騎兵,憑藉最後對勝利的渴望,狠狠的撞進了只有兩個不滿編步兵團的太平軍精銳擲彈兵刺刀方陣中。

第三股德意志騎兵幾乎是在用自己人的屍體踏出一條血路!

德意志騎兵手裡的燧發手銃不時響起,將攔在身前的太平軍精銳擲彈兵擊殺,艱難而緩慢的向着12磅山地榴彈炮陣地前進!

第三股德意志騎兵與守衛的太平軍精銳擲彈兵的戰鬥,比起遠處的主力戰場還要激烈數倍,因爲雙方都在拼了命的殺人,拼了命的向前和攔截!

而主力戰場那塊,前兩股德意志騎兵更多的是爲了自保而拔刀,爲了突破太平軍精銳擲彈兵重重包圍而努力……

混戰扔在持續着,一股德意志騎兵擁有數千人,本就比兩個不滿編的太平軍步兵團多,雖然之前被榴霰彈、鉛彈和手榴彈消耗了不少,但人數也和守衛的太平軍精銳擲彈兵不相上下,而騎兵在混戰中,居高臨下,本就擁有一定的肉搏優勢,騎兵可不光光只在衝鋒時可怕!

所以說,炮兵陣地這塊的戰鬥,德意志騎兵還是佔據微弱優勢的,但隨着血戰時間的推移,不斷有小股太平軍精銳擲彈兵趕到這處戰場支援,勝利的天平距離德意志騎兵越來越遠。

最終,不甘心的第三股德意志騎兵指揮官戰死後,剩餘不足三成的德意志騎兵終歸是沒能突破到12磅山地榴彈炮身前。

太平軍死戰不退的士氣,再次發揮出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不過,在擊潰了德意志聯軍步兵主力後,太平軍精銳擲彈兵面對三股突襲而來的總數足足超過兩萬的大批德意志騎兵都如此費力,要是弗雷德裡克的作戰計劃真的成功了,或許,今天這兩萬多太平軍精銳擲彈兵就要成建制被殲滅在這裡了,就好比曾經駐守在波蘭王國的太平軍一般。

死忠士氣並不是無敵的,擁有絕對的兵力、火力優勢的大批精銳部隊圍毆,還是可以將所有的太平軍殺死的。

戰鬥到黃昏落幕時結束,不是雙方完全分出了勝負,而是夜幕降臨後,無法再像白天那般清晰的看到敵人位置鏖戰,殘存的德意志騎兵少許向太平軍投降,其餘部分則趁着夜色逃離了戰場。

當然,是零散逃離的,德意志騎兵已經完全失去了建制!

德意志騎兵之所以沒有全面投降,主要還是因爲這些德意志騎兵質量過硬的緣由。

勝利來的雖然晚了一些,但太平軍到底還是完美擊垮了德意志的聯軍主力,自此,東普魯士再無一支大規模武裝攔在太平軍面前。

216 屁股決定語言326 死道友不死貧道325 走投無路的兄弟會187 以防萬一474 日本武備401 教會的作用364 反漢同盟369 奧地利最後的掙扎090 開始攻城231 進攻波蘭兵團035 戰後整編478 滅亡日本人158 立陶宛決戰090 開始攻城385 滿意的答覆169 還是投降吧417 隨處可見的屠殺414 城市三光095 聲望任務250 僱傭亡命之徒炮灰301 志在消除北方威脅443 分兵擴張038 入教的波蘭奸248 遠征軍的自救191 更省力的方式351 軸心國集團103 想撿漏的波蘭人上185 大公的選擇024 目標440 整合歐洲463 反漢同盟的崩解079 中級權限255 人命與報酬188 女王的危機412 新的戰略規劃179 鎮壓即爲罪惡456 分崩離析的奧斯曼248 遠征軍的自救120 局勢分析下332 國王的落寞424 達成目的154 警察033 權限升級430 德意志投降448 歐洲五大區086 永遠是馬前卒368 可悲的巴伐利亞214 真實的人性020 勝利與果實下265 系統建築的用途467 登陸印度半島203 基輔戰役開啓166 帝王模式提升159 沒有炮兵的尷尬374 遠距離屠殺043 厚顏無恥214 真實的人性326 死道友不死貧道240 復仇開始321 無解的存在384 屠歐402 瘋狂的法蘭西347 俄瑞戰爭150 稀有人物067 受俘352 榴彈炮發威131 火炮的殺傷力052 聖庫制度351 軸心國集團385 滿意的答覆260 哥薩克元首349 首次突破科技壁壘149 增加5倍兵力366 意大利麪條231 進攻波蘭兵團036 純潔的成分084 仁慈與寬廣228 旋起旋滅091 登城上299 洪天成的目地292 成噸的暴擊167 首席行政官466 英國王室投降427 跨越式的晉升429 進攻471 攻佔廣東010 根由401 教會的作用052 聖庫制度159 沒有炮兵的尷尬213 千面342 雞肋187 以防萬一125 克里米亞炮灰兵團001 黑化342 雞肋375 攻勢233 細細的紅線447 奧斯曼降軍的處理207 基輔戰役的底牌
216 屁股決定語言326 死道友不死貧道325 走投無路的兄弟會187 以防萬一474 日本武備401 教會的作用364 反漢同盟369 奧地利最後的掙扎090 開始攻城231 進攻波蘭兵團035 戰後整編478 滅亡日本人158 立陶宛決戰090 開始攻城385 滿意的答覆169 還是投降吧417 隨處可見的屠殺414 城市三光095 聲望任務250 僱傭亡命之徒炮灰301 志在消除北方威脅443 分兵擴張038 入教的波蘭奸248 遠征軍的自救191 更省力的方式351 軸心國集團103 想撿漏的波蘭人上185 大公的選擇024 目標440 整合歐洲463 反漢同盟的崩解079 中級權限255 人命與報酬188 女王的危機412 新的戰略規劃179 鎮壓即爲罪惡456 分崩離析的奧斯曼248 遠征軍的自救120 局勢分析下332 國王的落寞424 達成目的154 警察033 權限升級430 德意志投降448 歐洲五大區086 永遠是馬前卒368 可悲的巴伐利亞214 真實的人性020 勝利與果實下265 系統建築的用途467 登陸印度半島203 基輔戰役開啓166 帝王模式提升159 沒有炮兵的尷尬374 遠距離屠殺043 厚顏無恥214 真實的人性326 死道友不死貧道240 復仇開始321 無解的存在384 屠歐402 瘋狂的法蘭西347 俄瑞戰爭150 稀有人物067 受俘352 榴彈炮發威131 火炮的殺傷力052 聖庫制度351 軸心國集團385 滿意的答覆260 哥薩克元首349 首次突破科技壁壘149 增加5倍兵力366 意大利麪條231 進攻波蘭兵團036 純潔的成分084 仁慈與寬廣228 旋起旋滅091 登城上299 洪天成的目地292 成噸的暴擊167 首席行政官466 英國王室投降427 跨越式的晉升429 進攻471 攻佔廣東010 根由401 教會的作用052 聖庫制度159 沒有炮兵的尷尬213 千面342 雞肋187 以防萬一125 克里米亞炮灰兵團001 黑化342 雞肋375 攻勢233 細細的紅線447 奧斯曼降軍的處理207 基輔戰役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