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 反漢同盟

洪天成對軸心國集團的重組,和太平天國在中歐地區的一家獨大,讓西歐的反漢同盟進程大大加快,連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都不顧奧地利親戚的顏面,公開加入了由法蘭西王國組建的反漢同盟!

聯合省共和國(後來的荷蘭)是反漢同盟中最積極的一分子,因爲他的國土已經跟洪天成控制的德意志聯邦直接接壤!

隨着軸心國集團的穩固,洪天成在中歐的權威建立,德意志聯邦周邊的國家面對侵略性極強的軸心國集團,紛紛加入法蘭西王國和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爲首的反漢同盟。

法蘭斯孔德、瑞士、威尼斯、薩伏依、熱那亞、托斯卡納、教皇國、兩西西里王國、米蘭、尼德蘭、葡萄牙王國、丹麥挪威聯合王國等,紛紛投入了反漢同盟的懷抱,就連瑞典王國已經沒有多少權勢的喬布斯特,都在丹麥挪威聯合王國的特使逼迫下,加入了反漢同盟……

就連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都試圖加入反漢同盟,只是,法蘭西王國和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不想將同盟國中的主導權再分出去一份,拒絕了奧斯曼這個基督世界宿敵的加入。

被拒之門外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蘇丹,一怒之下,打消了向太平天國宣戰的計劃,穩坐釣魚臺等着歐陸人腦子打成狗腦子……

不過,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與軸心國集團的大規模戰爭沒有爆發,侷限於克里米亞汗國的戰事卻始終沒有停止,在哥薩克聯合酋長國的攻勢下,已經落後於時代的克里米亞汗國依靠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極其有限的支持,苦苦撐着,哥薩克聯合酋長國受限於人口數量,始終無法徹底佔領克里米亞汗國。

克里米亞半島成爲哥薩克和克里米亞汗國的突厥人的絞肉機,每一天都在流淌着鮮血。

整個歐陸,除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外,幾乎所有國家都加入了反漢同盟,唯有那座大島上,最先踏入工業革命的國家,對加入反漢同盟絲毫沒有興趣!

現在的英國還處在分裂狀態中,島上遍佈着三個國家,英格蘭王國,蘇格蘭王國,愛爾蘭王國。

實力最強的英格蘭王國,在克倫威爾那個篡權者死後,王室進行了復辟,且試圖重新將資產階級鎮壓下去,雙方正在英格蘭王國內‘冷戰’,爭權奪利。

洪天成的崛起雖然加速了這一歷程,資產階級和復辟的英格蘭王室已經有了合作傾向,蘇格蘭王國和愛爾蘭人也不再互相敵對,但英格蘭王國根本沒有精力加入反漢同盟。

他們自以爲擁有英吉利海峽天塹,對洪天成這種海軍約等於零的國家,再怎麼強大,也休想登上英格蘭。

海軍的建設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陸軍訓練或許一年功夫就能拉上戰場,但海軍的建設沒有個幾十年,根本無法跟海軍強國對抗,因此,英格蘭王國、蘇格蘭王國和愛爾蘭人,對軸心國集團的威脅並不在意。

更何況,現在軸心國集團在歐陸又不是一家獨大,主要軍事力量不過是靠着太平天國硬撐着罷了,洪天成控制的那些國家募集的漢協軍,根本沒有多少戰鬥力可言,士氣值也很低,沒幾個人願意真的爲洪天成那個異族獨裁暴君賣命!

在歐陸白人上流社會眼裡,軸心國集團靠的是那幾萬戰力強悍的漢人軍團,反觀反漢同盟,則包括了歐陸絕大多數國家,洪天成得罪了整個歐陸貴族集團,又表現出積極的侵略擴張慾望,自然是人神共憤。

按照國力對比,反漢同盟遠超過軸心國集團,所以英格蘭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並不擔心洪天成會一統歐陸。

法蘭西王國和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作爲現今的歐陸一大一小兩個霸主,可不是吃素的!

法蘭西王國此時已經動員了將近二十萬正規軍,全員按照線列戰術訓練,並列裝了燧發槍和刺刀。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也揮霍着錢財,招募了大批老兵僱傭軍,加上自己本國的常備軍,也提供了超過10萬正規軍,其他各國有人出人有力出力,短時間內就能拉出超過30萬軍隊!

這還只是現役部隊和直接就能拉上戰場的僱傭軍,沒算各國中的新兵訓練營和動員令募集的民兵武裝,隨着時間的推移,軍隊只會越來越多,反漢同盟之所以沒發動攻勢,只是在對軍隊進行線列戰術整訓,和列裝燧發槍與刺刀而已。

在歐陸,只要有錢,軍隊還是很容易拉出來的,常年戰亂讓歐陸到處充斥着僱傭兵和退役老兵,這些人只要一份徵召令外加工資保障,就能拿起武器上戰場!

當然,反漢同盟總共六十萬大軍只是紙面數據,並不能全都用來對付洪天成,比如,丹麥挪威聯合王國和瑞典王國,所有的國力和軍力都砸進了與俄羅斯帝國的戰爭中,別說是人了,連錢都只是象徵意義的資助了一些……

唯一可用的,只有丹麥挪威聯合王國和瑞典王國的海軍艦隊。

波羅的海制海權一直在兩國艦隊手中控制的。

不過,即便如此,反漢同盟預計,在完成軍隊刺刀燧發槍列裝整訓後,也能至少拉出50萬軍隊,同時向軸心國集團發動進攻!

反漢同盟在戰略規劃中,預計從三路向軸心國集團進攻,一路是法蘭西王國、聯合省共和國、西屬尼德蘭的軍隊,從美因茨方向進入德意志聯邦本土。

一路是瑞士、薩伏依、葡萄牙王國、西班牙王國、米蘭、薩伏依等國軍隊,從巴伐利亞方向進入德意志聯邦,並且巴伐利亞爲首的自治派已經暗中跟反漢同盟達成協議,只要聯軍抵達,他們立刻宣佈脫離德意志聯邦,加入聯軍,共同對抗洪天成的軸心國集團!

最後一路則是意大利半島諸國聯軍,直接向洪天成的附庸國奧地利王國發動進攻,三路大軍,法蘭西的第一路率先進攻,以此類推,意大利半島諸國最後進攻,因爲反漢同盟正在試圖說服奧地利王國的利奧波德一世,脫離軸心國集團!

192 何樂而不爲454 各方反響406 教派帶來的不同結果174 炮灰的鋪墊015 很好糊弄麼?146 等等115 立國450 伊斯坦布爾的準備206 實力坑隊友482 準備迴歸051 不戰而降299 洪天成的目地096 計劃更改401 教會的作用157 訊息的滯後性359 出乎意料401 教會的作用300 霸道的契約133 奧斯曼戰術(求首訂)153 治安261 避重就輕141 勝利屬於勇者023 考驗001 黑化467 登陸印度半島258 哥薩克騎兵的補足127 戰前安排417 隨處可見的屠殺424 達成目的230 輕易擊潰286 戰略方向勝利結算182 展現仁慈?468 滿清的警覺348 哈布斯堡垮臺104 想撿漏的波蘭人下194 背叛中的屠殺136 空心方陣下(第四更求訂閱)120 局勢分析下451 進攻外圍032 攻佔城鎮下324 太平天國擴張瓶頸411 圍毆太平軍228 旋起旋滅210 獎勵選擇372 選擇目標483 東京入侵041 神蹟172 戰爭不是壞事432 傳檄而定008 士兵晉升032 攻佔城鎮下214 真實的人性360 吞併中歐128 龐然大物366 意大利麪條132 士兵纔是關鍵448 歐洲五大區119 局勢分析上182 展現仁慈?245 明智的對手313 波蘭背鍋俠023 考驗414 城市三光115 立國163 武器與士氣392 臆想024 目標215 聖劍的隕落123 戰前會議013 得與失241 煽動混亂231 進攻波蘭兵團361 瑞典戰事185 大公的選擇147 死不瞑目189 利沃尼亞的機遇089 聲東擊西117 減丁大法127 戰前安排438 英法之爭376 破城之戰053 震驚的將軍226 御駕親征479 生化回收站401 教會的作用431 荷蘭投降407 巴黎會戰047 死不瞑目409 法王之死269 攘外必先安內195 基督教兄弟會414 城市三光018 人性的欺騙471 攻佔廣東196 起義的原因093 城破上366 意大利麪條046 武備齊全240 復仇開始
192 何樂而不爲454 各方反響406 教派帶來的不同結果174 炮灰的鋪墊015 很好糊弄麼?146 等等115 立國450 伊斯坦布爾的準備206 實力坑隊友482 準備迴歸051 不戰而降299 洪天成的目地096 計劃更改401 教會的作用157 訊息的滯後性359 出乎意料401 教會的作用300 霸道的契約133 奧斯曼戰術(求首訂)153 治安261 避重就輕141 勝利屬於勇者023 考驗001 黑化467 登陸印度半島258 哥薩克騎兵的補足127 戰前安排417 隨處可見的屠殺424 達成目的230 輕易擊潰286 戰略方向勝利結算182 展現仁慈?468 滿清的警覺348 哈布斯堡垮臺104 想撿漏的波蘭人下194 背叛中的屠殺136 空心方陣下(第四更求訂閱)120 局勢分析下451 進攻外圍032 攻佔城鎮下324 太平天國擴張瓶頸411 圍毆太平軍228 旋起旋滅210 獎勵選擇372 選擇目標483 東京入侵041 神蹟172 戰爭不是壞事432 傳檄而定008 士兵晉升032 攻佔城鎮下214 真實的人性360 吞併中歐128 龐然大物366 意大利麪條132 士兵纔是關鍵448 歐洲五大區119 局勢分析上182 展現仁慈?245 明智的對手313 波蘭背鍋俠023 考驗414 城市三光115 立國163 武器與士氣392 臆想024 目標215 聖劍的隕落123 戰前會議013 得與失241 煽動混亂231 進攻波蘭兵團361 瑞典戰事185 大公的選擇147 死不瞑目189 利沃尼亞的機遇089 聲東擊西117 減丁大法127 戰前安排438 英法之爭376 破城之戰053 震驚的將軍226 御駕親征479 生化回收站401 教會的作用431 荷蘭投降407 巴黎會戰047 死不瞑目409 法王之死269 攘外必先安內195 基督教兄弟會414 城市三光018 人性的欺騙471 攻佔廣東196 起義的原因093 城破上366 意大利麪條046 武備齊全240 復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