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束猶清晰地記得被迫押離越都的那一天,那是魏嘉和八年,也是越天寧十七年。
魏軍猶如一股潛在江底的暗流,無聲無息的擁兵越都城外。此時此刻,越宮城內歌舞昇平,張燈結綵,鐘鼓饌玉,朝臣宗室都彙集宮內,好不熱鬧!魏軍統帥未料到攻入越都的時間恰好與越王的壽辰撞上了。要不是上頭催得緊,他都打算讓軍隊在越都城外安營紮寨,讓越王享用完生辰宴再攻城。畢竟,人活於世,禍福相依,悲苦不休,再過不了一個圓滿舒坦的生日,該留多大的遺憾!
殊不知,越王的遺憾遠不止如此。當他聽到禁軍統領火急火燎地將這個消息告訴他,他第一反應不是倉皇出逃,而是破口大罵魏帝“龜孫子”,打仗不講理,攻城也不提前知會一聲。接下來,才順手牽起身側千嬌百媚的美人,一溜煙鑽入宮寢,將平日珍藏的珠寶、字畫、玉石、把件一股腦打包好,左手牽美人,右手拖寶貝,費力向宮外挪去。
在場的人見國王帶頭跑了,傻了眼,只聽“哐當”一聲,不知誰躍起時把案几帶倒了,上面的碗碟杯勺摔個粉碎。參宴的人紛紛醒悟過來,跑的跑,躲的躲,搶的搶,或高聲喧鬧,或低音飲泣,宮妃內侍,宗室王臣各相奔走,斂財保命。這混亂不堪的場面真應了那句話“樹倒猢猻散”。
還未等魏軍入越宮,宮中已化作一盤散沙。越國雖不如魏朝疆域廣闊,沃野千里,極盡中原之利,但也是個千乘之國,物阜民豐,越境內七道,十六府,五十二州,郡縣不計,南有函關山勢險峻,北有岐門關戒守森嚴,西有天狼關江水環繞,東臨東海波濤迭起,其國都廣陵更有“千盛之都”的美譽,與魏都汴州相較也不遑多讓。其南曲,越戲,花藝,摺子戲,果品,禮儀習俗自成風尚,備受北朝世家追捧。此外,蘇湖杭三州的繁華富庶讓外邦藩屬歎爲觀止。誰曾想,本該世代延續,生生不息的越宣王族只歷經六代君王,便無疾而終,輕飄飄地消失在無邊無際的歷史浪潮中。着實令人扼腕長嘆!
越國亡留給後人的是個千古謎題,後世的學士猜不透大隊魏軍如何在不驚動越國都城的情況下,穿過北部十府如鬼魅般遁入越國京畿。
事實證明,魏軍是一個紀律嚴明的軍隊。攻入越都後,士兵立刻將其團團包圍,但他們既不燒殺搶掠,也不姦淫擄掠,反卻整齊劃一地奔向越宮,倒不像來亡國的,好似特地來參加越王壽宴。
無需魏軍出手,宮牆內已然亂成一鍋粥。魏軍俘擄逃跑不成的越國國王和美人,宮妃、帝姬、王子、宗室親眷等近兩千人浩浩蕩蕩西進北上。越宮的典籍文獻,金銀玉器,珠寶首飾,絲帛華裳等珍貴物品竟絲毫未取,只令前來支援的的將士駐守越宮。
雲束便置身於這龐大的俘虜隊伍中,她本名毓秀,是越王的十二女,是越宮不受寵的帝姬羣體中的一員。
嘉和八年秋天,越宣王族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覆滅。越人居於江南,水澤遍佈,溫暖溼潤,吃食及用具都帶着明顯的江南風情。越國貴胄錦衣玉食的富貴生活享受慣了,出行憑靠車轎,食時佳餚精緻繁多,夏日冰塊冷飲不斷,冬季大氅手爐不離身。由此養出的嬌氣體怯根本無法抵擋西進途中的艱難困苦。
夜以繼日的徒步西進,早已透支越王室的大部分體力。加之風餐露宿,山高水遠,途中又受魏軍侮辱譏笑,悲憤交加之間行程不過一個月,被挾虜的越人就輪番倒下了。
最先倒下的多是年幼羸弱的王子公主及宗室王侯的孩子。可憐這些孩子剛來人世幾載,榮華未享多久,就遭此厄難,早早被閻王索了命。魏軍統帥一開始同情這些人的遭遇,死後還會讓士兵把他們埋葬在荒郊中。隨着死去的人數激增,魏軍統帥的耐心和同情被耗盡,成疊的屍體被隨意拋棄在路邊。
隊伍中每天都可以聽見哀號聲,初聞還覺得鼻頭髮酸,眼淚止不住往下掉,直至重複百八十遍,留下的人見慣了生死,早已麻木,哀號怒罵只當做作過耳清風,置若罔聞。氣溫漸涼,哀號也因飢餓、清寒、疲累而日漸如縷,直到消失殆盡。
越人見試圖逃跑、反抗的人無一倖存,皆就地處死,逃跑,反抗的念頭在內外夾擊下被毫不留情的給掐滅,現如今只一心討好魏軍將領,順從他們安排。
整整一個月的長途跋涉終於結束西進的行程,準備北上抵達魏都。魏軍統帥見人馬疲憊,士氣低靡,下令將人馬駐紮在荊州城外,休整兩日再出發。荊州知州特意派一隊常備軍爲他們送來糧草,饔飧不濟的魏軍受到統帥的犒勞,歡欣鼓舞。
食物供應必先以魏朝將士爲主,等他們享用完了,才能分配給越俘。越人被一小隊士兵看守着,眼巴巴地瞧着平地搭建的營帳內燭火明亮,一大羣士兵圍着篝火大嚼特嚼,濃烈的飯菜香氣勾的他們連連吞嚥口水,擡頭望天上滿月,徒增悲慼之感。
伙頭軍給他們送來食物,一人兩個炊餅,一小碟菜蔬,一碗稀粥。吃慣龍肝鳳髓的越國王室公卿自西進以來最初多以士兵吃剩下菜湯泡冷飯爲食,隨着食物的匱乏,連湯泡飯都吃不上。越俘只好就地取材,用野菜與樹葉充飢。不過月餘,越人先前儒雅之態便不復尚存,取而代之的是面黃肌瘦,弱不禁風。
突如其來的幸福讓越人措不及防,他們來不及消化這份喜悅,轆轆飢腸就催他們狼吞虎嚥了起來。未曾料到,終於一日,吃飽飯竟成他們最大的奢望。
越王的食物比旁人更多,更盛,足足有五個炊餅,一碟菜蔬,一碗稀粥,一個雞腿。越人行程至今,別說一月不知肉味,就連肉的影子也看不到。他們目不轉睛地盯着菜蔬上橫臥的肉質鮮嫩的雞腿,分神撇了一眼片刻不歇的越王,肚子裡的饞蟲開始活動,心頭的嫉恨隨之生根。
越王將雞腿啃個乾淨,又將能嚼碎的骨頭就着稀粥吞嚥了下去,才依依不捨的把所剩無幾的骨頭扔掉。正當他準備伸手拿下一個炊餅時,身體抖動了一下,手上的餅掉落在地。接着越王口中漫出大量白沫,雙眼一翻,僵直地倒下了。越後大叫一聲,伏在越王身上嚎啕大哭起來。一瞬間的變故讓大多越人還未來得及反應,魏軍統帥便被越後的哭聲引到外面。
他派人叫來軍醫,軍醫稍查看一下,生硬地吐出突出兩個字“死了”。這不鹹不淡的宣告恰如晴天霹靂,給尚存僥倖心理的越國王室一個致命打擊,他們心中“越王尚存,復國有望”的如意算盤徹底打空。恐懼,絕望瀰漫在越國王俘隊伍中,他們與越王同榮同損,越帝的死去也象徵他們生命的終結。
吃飽後,越人體力恢復,方可千人慟哭,作一曲哀悼的輓歌。那一夜,荊州城外哀聲陣陣,此起彼伏,讓城內百姓惶恐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