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節 推卻

於是她側身掩面流淚道:“也不知道那人給你灌了什麼迷魂湯,竟爲了她幾次三番頂撞自己親孃,連家訓禮制都不要了。我上輩子到底造了什麼孽啊!先是丈夫早逝,上輩子孤零零把兒子拉扯大,還沒等來兒子孝敬自己,沒想到他前腳娶了媳婦後腳就把親孃丟到腦後了。”汪氏邊數落陳均白邊將自己半生苦水傾吐出來,愈發感到自己命運悲苦,竟泣不成聲了。

陳均白起立,走到榻邊,慰藉道:“娘,你別哭了,是兒子做錯了,我不該和你那樣講話。”

汪氏聽了他的歉語,哭聲漸漸變小,轉爲嗚咽。她勸道:“阿巖你能不能聽娘這一回,把丹枝收在房裡。娘曉得你對雲束一往情深,不願意納妾,娘也很高興你們夫妻感情和睦。但是,她畢竟至今未給我們家添個男嬰。若你執意如此,娘死後又有何臉面面對陳氏的先祖?”

汪氏說着,又動容地滴下幾滴眼淚。陳均白道:“娘, 阿巖從小到大一直都聽你的話,不敢忤逆。唯有這次,我懇求你不要再逼我了。”

汪氏怔在榻上,半晌後,才愕然地望向他。

陳均白立在榻邊,目光沉着又堅執。

汪氏苦笑道:“你以爲我想逼迫你?娘可是全心全意爲你考慮。等你到娘這個年紀,你便能明白孃的一片苦心了。”

陳均白眼睛注視着煙霧繚繞的三足瓷香爐,語氣平淡地說:“我已爲人父母,體會到這種感受,知曉父母對孩子無私的愛與包容。但這絕不是逼迫孩子,更不是爲了家族榮耀而把孩子視作重振家門,延續血脈的工具。”

汪氏被他的話戳中了心事,只見她眉頭緊鎖,重重地拍了一下榻,道:“好!好!你如今翅膀硬了,竟敢頂撞親孃了!呵呵!我……”汪氏踉蹌地下了塌,陳均白立刻將她扶穩,緊張地問:“娘,你幹什麼去?”

汪氏冷笑了一聲,推開他的手,朝門口走去,道:“我出去讓外面人看看,我養出來的兒子是怎樣忘恩負義,只曉得護着他媳婦,對老母不管不問,甚至爲了老婆一而再再而三地頂撞親媽!”

陳均白上前攔住她,道:“媽,你不要再鬧了。每次你都來這一出,你自己不煩嗎?”

汪氏繼而提高嗓音,道:“你如今倒嫌娘煩了。娘真是白把你養這麼大了!你出去打聽打聽,整個汴州乃至整個國朝哪有像你這樣的男子!成婚以來,房裡除了老婆,一個妾都沒有,連個通房丫頭也不收。媳婦到今沒再懷孕,也不着急,一回來兩人就膩在一起,談什麼書講什麼畫。有這時間,不曉得給我整個孫子出來!”

陳均白松開手,也不攔她了,退回屋內。他知道自己孃的脾性,越是勸她,她越是和你反着來。索性,他不再勸她了。

汪氏對他道:“怎麼,破罐子破摔了!”

陳均白疲倦地用左手骨節蹭了幾下額頭,道:“娘,你去吧,兒子不攔你了。我明日便進宮向聖上請罪,讓聖上治我大過,革除我的官職。”

汪氏詫驚,問:“爲何?”

他擡起頭,凝睇着汪氏,平靜道:“因不遵從母親命令,使母親發怒;因常年征戰在外,未得在膝下侍奉母親;因未協調姑媳間的關係,才使母親對束娘有偏見。破巖的行爲已然違背孝道,背離國朝臣子爲官的條件。破巖既愧對聖上的恩典,又辜負母親撫育的恩情。犯下此等錯事,我無顏再見天顏,自願退出廟堂,永生不再歸還。”

汪氏站定在門口,不再哭號,兀自平默着。良久,她泄下心口怒氣,開口道:“阿巖,你可否告訴爲娘原因?爲什麼你執意不納妾?”

陳均白眼底終於浮現淺淺的笑意,道:“無他,只是我不能辜負束娘。她這些年一直爲陳家盡心力,我……”他笑容變得明顯了,道:“我對她有情。還有喜兒,我想給她一個完美的家。”

汪氏不再逼迫陳均白納丹枝爲妾。作爲代價,汪氏自此不再單獨見他們夫妻倆,每日的晨昏定省也被她拒之門外。

如果有什麼要緊的事要通知她或什麼東西要送到她手裡,便只派喜兒過去。汪氏看在孫女的面子上,可能讓人把門打開。

自那日,丹枝知道公子不會收她爲妾,便整日惶驚,生怕少夫人把她發賣。

爲此,雲束令人叫她到屋子來,道:“你知道經過那件事,我不可能待你如之前那般了。”

丹枝深垂着頭,道:“婢明白。”

雲束道:“既然明白,又有何可憂心的!我答應不會懲罰你就一定會做到。你若願意留在我院中,便繼續留着,不過你的待遇肯定不復從前了;你若不願意,我會放你出這個院子,另派活給你。”

丹枝咬緊下脣,朝雲束磕了幾個響頭,道:“婢願意繼續留在這裡,侍奉少夫人和姑娘。”

雲束笑道:“如此便好。”

丹枝離開後,身後的朱禾不解地問:“少夫人,你爲何還要把她留在身邊?你不怕她又生出那樣的貪念?”

雲束莞爾笑言:“貪念既生,便與骨血相連,長存體內,又怎能輕易除去?可惜它仍在,卻難全了。”

她說出的模棱之語反讓朱禾更糊塗了。

第三節 集歡(1)第十節 獻舞(2)第二節 離閣第三節 欲求第二十五節 國喪第二十三節 來謁第十二節 有孕第二十三節 春賞第三十八節 求官第十七節 安壽第十八節 發冠第二十五節 幼悟第二十五節 國喪第十四節 恩寵第五節 新婚第三十三節 離間(2)第十二節 太后第五節 新婚第十九節 毓璃第五節 丟玉(1)第六節 丟玉(2)第四節 藏鉤第一章 燈火將盡 第一節 魏宮(1)第十五節 車轎第十五節 靖榮第二十一節 妾室第八節 上香第七節 書齋楔子 國滅·繁華歇(貳)第十八節 發冠第三十一節 竊物第三節 欲求番外 十年生死兩茫茫(貳)第七節 書齋第二節 帝后第十六節 昭君第二十三節 來謁第十四節 歸家第二十四節 論畫第二十三節 春賞第二十節 越史第二十節 越史第二十五節 國喪第三節 欲求第十節 獻舞(2)第十五節 車轎第五節 新婚第二十二節 探病第三十二節 離間(1)第十六節 昭君第十三節 御侍第三節 集歡(1)第五節 畫生第十二節 太后第六節 敬茶第四節 藏鉤第五節 丟玉(1)第二節 魏宮(2)第十八節 發冠第十五節 車轎第二十九節 宮變第四十節 溫成第二節 帝后第二節 魏宮(2)楔子 國滅·繁華歇(貳)第二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 第一節 夜訪第三十五節 紅瓷第六節 敬茶第二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 第一節 夜訪第三十九節 花朝第六節 敬茶第十五節 靖榮第二節 帝后第十五節 車轎第二節 魏宮(2)第二十節 越史第九節 獻舞(1)第二十四節 皇子第五節 丟玉(1)第八節 處罰(2)第十五節 車轎第三章 山月不知人事改 第一節 回宮楔子 國滅·繁華歇(壹)楔子 國滅·繁華歇(貳)第二十八節 議親第三十三節 離間(2)第三節 集歡(1)楔子 國滅·繁華歇(貳)第四十節 溫成第三十節 貴妃第二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 第一節 夜訪第四十節 溫成第二十三節 來謁第三十一節 竊物第五節 新婚第十六節 金橘第二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 第一節 夜訪第十七節 三願
第三節 集歡(1)第十節 獻舞(2)第二節 離閣第三節 欲求第二十五節 國喪第二十三節 來謁第十二節 有孕第二十三節 春賞第三十八節 求官第十七節 安壽第十八節 發冠第二十五節 幼悟第二十五節 國喪第十四節 恩寵第五節 新婚第三十三節 離間(2)第十二節 太后第五節 新婚第十九節 毓璃第五節 丟玉(1)第六節 丟玉(2)第四節 藏鉤第一章 燈火將盡 第一節 魏宮(1)第十五節 車轎第十五節 靖榮第二十一節 妾室第八節 上香第七節 書齋楔子 國滅·繁華歇(貳)第十八節 發冠第三十一節 竊物第三節 欲求番外 十年生死兩茫茫(貳)第七節 書齋第二節 帝后第十六節 昭君第二十三節 來謁第十四節 歸家第二十四節 論畫第二十三節 春賞第二十節 越史第二十節 越史第二十五節 國喪第三節 欲求第十節 獻舞(2)第十五節 車轎第五節 新婚第二十二節 探病第三十二節 離間(1)第十六節 昭君第十三節 御侍第三節 集歡(1)第五節 畫生第十二節 太后第六節 敬茶第四節 藏鉤第五節 丟玉(1)第二節 魏宮(2)第十八節 發冠第十五節 車轎第二十九節 宮變第四十節 溫成第二節 帝后第二節 魏宮(2)楔子 國滅·繁華歇(貳)第二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 第一節 夜訪第三十五節 紅瓷第六節 敬茶第二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 第一節 夜訪第三十九節 花朝第六節 敬茶第十五節 靖榮第二節 帝后第十五節 車轎第二節 魏宮(2)第二十節 越史第九節 獻舞(1)第二十四節 皇子第五節 丟玉(1)第八節 處罰(2)第十五節 車轎第三章 山月不知人事改 第一節 回宮楔子 國滅·繁華歇(壹)楔子 國滅·繁華歇(貳)第二十八節 議親第三十三節 離間(2)第三節 集歡(1)楔子 國滅·繁華歇(貳)第四十節 溫成第三十節 貴妃第二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 第一節 夜訪第四十節 溫成第二十三節 來謁第三十一節 竊物第五節 新婚第十六節 金橘第二章 當時只道是尋常 第一節 夜訪第十七節 三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