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臺靜走的極快,她先前見過董珺昊,總覺得這樣的人,出身應該是極好的,卻怎麼也沒有想到,這位董老太太竟然連葉老夫人都不如,這般作態,倒似自己是那等上趕着認親的破落戶一般,自己在澤城出生並不假,好歹她父親澹臺善昌也是正五品的知府,在董老太太口中,竟然這般不堪!
蔣嬤嬤和桂媽媽也是滿面怒容的,跟隨在澹臺靜左右,直直的出了府門,上了馬車。
董珺昊從靈堂出來,問詢了一旁的小廝,確認在靈堂內出現的,正是這個啞女澹臺靜,便有些好奇,她怎麼會入京來,又聽聞是董太夫人備了年禮,讓三小姐順帶送過來的,便想着過來瞧一瞧這位三小姐,也不知道她澤城的事情處理的怎麼樣了,那繼母和庶妹,還有那學堂裡的寒門學子,是否還糾纏不放。
哪知道還沒有進了正院,便遠遠的瞧見澹臺靜疾步而出,即便是澹臺靜在被繼母,庶妹打壓,名譽掃地的時候,也沒有見到澹臺靜有這麼大的怒氣,一時倒有些奇怪,微微停住了步子,瞧了幾眼,又怕澹臺靜和其身邊的人,這麼生氣的衝出去,路上會出什麼事情,便吩咐小廝,派幾個護衛跟着,一路護送着澹臺靜回去。
這才扭身進了正院。
董珺昊一進了正院,便見那些小丫鬟,眼睛裡似是着了火一般,目光灼灼的盯着自己,董珺昊冷着臉,卻不便斥責祖母院子裡的人,只能忍住,進了堂屋。
早有人通稟,董珺昊過來了,董老太太連忙側了身子,將一旁讓了出來,待到董珺昊行了禮,便笑眯眯的說道:“昊兒,快過來坐!”
董珺昊如今也不是小孩子了,怎麼可能再窩在董老太太身邊,“孫兒坐在這裡就可以了!”
董珺昊說完,在董老太太下首的圈椅上坐了,接過小丫鬟遞過來的茶盞,掃了一眼堂屋,幾不可見的皺了皺眉,這屋子裡,竟然連一盞茶都沒有,難道說,方纔老太太沒有給澹臺靜上茶?所以澹臺靜才怒氣衝衝的離開?
董老太太滿臉慈愛的瞧着董珺昊,見其眼下有些許的烏青,便心疼道:“府裡的事情,自有那些管事去操勞,你要在宮裡當差,還要忙着府裡的喪事,哪裡能吃的消,可憐見兒的。”
董老太太似是尋到了發泄口,一見到董珺昊便嘮嘮叨叨起沒完了,“我當初便說這個王氏命數不好,生不得兒子,你母親偏說你們兩人般配,你現在瞧瞧,是不是我說着了?這王氏才過門兩年,生個女兒就沒了,她倒是一撒手,走了個乾淨,可害慘了你,帶着個幾個月大的丫頭,成了鰥夫!”
董珺昊皺了皺眉,半晌才說了句,“王大將軍就這麼一個嫡女,祖母這話若是傳出去,王大將軍定會上門來鬧!”
“鬧就鬧,咱們董府還怕他不成?”董老太太嘴上硬氣,但心裡卻是軟了,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
董珺昊便漫不經心的問道:“我方纔瞧着,似是有位小小姐從祖母的院子裡出去,可是哪裡來的親戚?”
董老太太聽董珺昊提起這個,愈發沒了好氣,說道:“還不是澤城你那三祖母,自己女兒命薄,留了個丫頭,又成了啞巴,偏偏還想在京城尋門好親事,這不是今個兒藉着送禮,讓我掌掌眼嗎?”
“哦?”董珺昊裝作思量片刻的樣子,“瞧着倒是個不錯的,氣度不差。”
董老太太冷哼一聲道:“若不是因着長的有幾分顏色,估計也不會心氣那麼高,我不過問她是怎麼成的啞巴,有沒有傷到腦袋,便不高興的走了,還真當我樂意問了,這是求着我做媒,萬一她當初又傷了腦袋,我去給人做成了婚事,豈不是撈埋怨!”
董珺昊擡眼掃了董老太太一眼,幾不可見的皺了皺眉,又想到董老太太一向如此,又將眉眼耷拉下去,數着茶盞裡的茶葉,問道:“祖母給保得媒,自然是不錯的,不知道是誰要敬祖母這杯媒人酒?”
董老太太心情極佳,想到樂清郡主的懇切模樣,不自覺的揚了揚眉道:“也不是外人,是你姨母家的峰兒,峰兒可是世子爺,若是方纔那位澹臺小姐能嫁過去,怕是要燒高香了!”
董珺昊陰沉着臉,看向董老太太,又恢復了平日的冷峻,“祖母說的這樁婚事,可與我三祖母說明了峰兒的境況?我三祖母的脾氣,便是我祖父也要讓三分,祖母可得注意分寸。”
董珺昊這話有些重了,但卻是抓住了董老太太的痛腳,她這些年娶了莊郡王府的悅凌郡主爲兒媳婦,便自認高人一等,這會兒又想起那個強勢的董太夫人,心裡便有些突突,說話沒什麼底氣:“讓婆子說了幾句,你三祖母一聽說是侯府世子,就已經美上了天,旁的事情也就沒提!”
董珺昊握着茶盅的手,漸漸收緊,董老太太這幾年行事愈發的沒有章法,這樣下去遲早出事,便道:“董太夫人是巾幗不讓鬚眉的人物,當初能一賭氣嫁入澤城去,如今也能一輛馬車回了京城,方纔這位澹臺三小姐,我在澤城見過,三祖母當成掌上明珠一般疼愛着,祖母最好還是將實情告訴三祖母,否則若是當真鬧起來,太后那裡,祖母便吃不消!”
董老太太被董珺昊的話堵在那裡,又想到董太夫人與太后娘娘的關係,卻是不敢再說什麼了,只賭氣一般說道:“我回頭讓婆子說給她便是了!”
董珺昊站起身來,卻是信不過董老太太,出了院子先去書房,給宋文獻去了一封書信,讓其告知董太夫人真相,又生怕事情當真鬧得不可開交,萬一董老太太在人前說了大話,硬要將澹臺靜嫁過去……
董珺昊皺了皺眉,扭身去了其母親悅凌郡主的院子!
悅凌郡主這幾日爲着少夫人王氏的事情,忙的不可開交,這會兒正去了偏廂看過董珺昊的小女兒,方纔在羅漢榻上坐了,便聽丫鬟通稟,董珺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