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三年

窸窸窣窣的聲音,很輕微,也不長,李曄輕手輕腳走到珠簾前,朝貼身丫鬟所在的外間望去,等到看清眼前的畫面,他微微搖頭,輕聲嘆息。

少司命捲縮坐在榻上,頭枕着膝蓋,目光落在腳前,被子已經被踢到了塌下,靜默無語,消瘦的雙肩微微發抖,如同受傷的小貓。月光從窗戶照進來,清輝灑落榻上,愈發顯得少司命孤苦伶仃。

這樣的場景,李曄已經看了三年。

他能體會少司命的心境,孤身落在敵營,面對自己也無法戰勝的對手,與其說少司命是在想着怎麼行刺李曄,不如說她只有跟着李曄,纔有一點安全感。雖然李曄是敵人,但並不是壞人,李曄那日在林子裡,都沒有殺她,也沒有對她動手動腳,人品還是有的。

少司命沒有明日,因爲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死,她更不知道未來何在,因爲蓬萊也救不了她,她雖然修爲高絕,但現在毫無用處,她畢竟未涉世事,從某種意義上說,她還只是個孩子。到了青州,不跟着李曄,她又能怎麼辦,或許只有如影隨形跟着李曄,她才能知道,她還是活着的,至少她還有個目標可以跟隨,看着對方待人接物和做事,她才能確認,今天的確是活過的。

在這樣的處境中,白日裡再如何以高貴冷豔的面目示人,到了夜晚獨自面對月光,脆弱總會來的措手不及,孤獨也好惶恐也罷,冰冷的負面情緒會潮水般將她包裹,根本無從抗拒,或許,她在期待日出,但日出之後,一切又有什麼不同呢?

李曄走到榻前,把被子撿起來,抖了抖灰塵,披在少司命身上,在榻上坐下來。對方沒有擡頭,也沒有發出聲音。

李曄不知道一個從不說話的人,是不是會倍覺孤獨,如果他長久不說話,他估計自己都會瘋,那麼從不說話的少司命,或許打心底就是悲觀的。悲觀的人要在沒有希望的環境裡活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生命中沒有陽光的時候,死亡並不可怕,只是歸宿。

李曄輕聲道:“今天蓬萊的人會來。”

少司命訝然擡頭,雙目茫然的看着李曄。

李曄笑了笑:“放心,是好事。對蓬萊和我都好,對你也是一樣。在平盧這一畝三分地上,既然已經確定了主人是誰,就不會再有多少紛爭。”

李曄說的沒錯,三年一晃而過,平盧在他的治理下,已經是鐵板一塊。

很快天就亮了,兩人照例在一起吃過早飯,又到了夏日時節,陽光像往年一樣明媚,萬物都散發着蓬勃的生機。李曄首先來到政事堂,每日上午,他都會在這裡處理平盧軍政事務,少司命依舊站在他身後,仍然是那麼寧靜空靈。

首先到的是李振,他現在是長史,統領平盧政務,他的班底都是老安王府的人,十分得力,經過他的治理,平盧現在政通人和。

“收穫民望最簡單的途徑,就是整頓吏治,懲辦貪官污吏。看到爲禍一方的惡霸官員被查辦下獄、監斬,百姓總會拍手稱快。平盧這三年來,懲辦的官吏多達三百多人,現在所有的州縣要員,都是我們的勢力,沒有一個尸位素餐之輩。就連鄉紳也都不敢橫行鄉里,要日日行善,因爲他們不想在功德簿上,被記下一筆黑的。百姓對廉使的稱頌,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李振娓娓道來,至於他說的功德簿,是李曄專門針對沒有官職的地方勢力,所建立一種善行監察制度,爲善就用硃筆記下,爲惡就用黑筆記下,達到一定數量,就會清算。

李振之後,便是崔克禮,這位儒家士子,帶着同樣的儒家讀書人,主管農事工礦,崔克禮道:“廉使剛來的時候,良田一半把持在官吏和大戶手裡,其中有很多人因爲德行不端,被治罪,良田都分給了百姓、流民。這三年來,平盧墾荒的耕地面積,達到了原有耕地的一半,而且新增的良田,都有嚴密的灌溉溝渠,年年豐收。很多中原戰亂的流民,都到了我們平盧,現在人丁也增加了一半,雖然不敢說家家食肉,但衣食無憂是肯定的。”

李曄微微點頭,這些事都是他提綱挈領,自然知道其中深淺,別的不說,平盧的賦稅都翻了幾番,糧倉更是積粟如山,要不然,他拿什麼去建立新軍?

說到新軍,接下來就是劉大正彙報:“依照軍帥的吩咐,這三年來,末將陸續招募十萬壯丁,編練新軍,尋常日日苦練,一有機會就拉着他們去剿匪,在戰場上磨練鐵血之氣,現在精兵已經練成,隨時都能開赴戰場。除此之外,平盧工礦發展很快,作院製造的精甲、兵器,也全都裝備了新軍。”

“中門使做的不錯。”李曄表示肯定。

原來的平盧軍不堪用,一幫驕兵悍將而已,不只是疏於訓練和作風的問題,很多人根子都爛了,救不過來,所以他着手編練新軍。

黃巢之亂後,各地有名諸侯,可沒聽說那一個,原來是節度使的,這就是因爲原來的藩鎮軍,戰力不行——如若不然,也不會讓黃巢那幫民兵隊伍攻破了長安。

當然,李曄也沒有徹底放棄舊軍,還在讓他們訓練,日後拉到戰場上,至少可以壯壯聲勢。

李曄的計劃是,通過即將到來的戰爭,讓新軍立功,然後就可以名正言順的,逐步取代舊軍,最後把所有舊軍都編爲民夫,讓他們去種田。

因爲是修真世界的原因,這個世界人丁興旺,人口可比地球上多很多。李曄的計劃是,在黃巢之役後,要建立二十到三十萬新軍。

第四個來的是宋嬌,她道:“青衣衙門已經擴充到八百人,按照殿下的意思,分爲斥候堂,止戈堂,江湖堂,內務堂。斥候堂四百人,已經散佈出去,在天下建立據點,蒐集各處線報;止戈堂都是練氣術師,接受戰鬥任務;江湖堂都是精明能幹之人,統領平盧江湖大小勢力;內務堂負責青衣衙門內部訓練,和雜事處理。”

李曄對青衣衙門的構思,現在已經全部落實,一方面它是情報暗殺機構,一方面它是江湖領袖。

前者不必多言,單論後者,在青衣衙門的管理下,現在的平盧江湖秩序井然,基本都在爲官府效力,沒爲官府效力的,也要對百姓做好事,否則就會被取締。總而言之,江湖也成了李曄建設平盧的一部分力量。

最後進來的是上官傾城,他稟報的內牙的軍務,內牙就是李曄的近衛,已經由之前的八百人,擴充爲三千人,是絕對的精銳,僅練氣術師就有百人。

見完這些人,李曄今日要處理的事,也就處理的差不多,不過在午飯之前,他還見了演武院和學院的院長。

演武院就是軍校,李曄要新軍戰力強大,光訓練不行,還要提升將校軍事素養,畢竟沙場征戰是個技術活。學院就是大學,他要百業興旺,提升平盧的綜合實力,就不得不培養各方面的人才。

吃過午飯,李曄來到東書房,午後他就不處理政事,在修煉功法和戰技外,基本都是讀書和休閒,以及接見一些重要的人物。有時候他也會離開青州城,到處走走看看。

現在他接見的,就是蓬萊道門的人。

來的人李曄很熟悉,張雲鶴和大司命。

蓬萊爲什麼會派人來,李曄很清楚。

道門是最大的江湖勢力,然而在平盧,蘇娥眉和衛小莊,已經被李曄委以重任,修建了全真觀,作爲道門的領袖,他倆的任務,就是帶着平盧大大小小的道觀,去給道觀附近的百姓做好事,譬如治病救人,消災解難。衛小莊的理想,現在正在實現。

如是三年,全真觀已經有了媲美蓬萊的聲望,蓬萊不可能感受不到危機,因爲他們即將被取代,失去生存的土壤。

李曄在涼亭擺了茶宴,在少司命期待的目光中,大司命和張雲鶴終於走進了月門。

李曄理解少司命的心情,揮了揮手,對她道:“難得團聚,去吧,不要離開青州城就行。”

少司命深深看了李曄一眼,就過去和張雲鶴見禮,然後和大司命飛走了。

張雲鶴來到涼亭,見禮,落座。

“殿下願意見我們,在下倍感榮幸。”張雲鶴身上已經沒了半分優越感,現在蓬萊局勢如此,李曄處理軍政的能力,已經不容置疑,他看了李曄一眼,不由得渾身一震,充滿意外道:“殿下的修爲......竟然已經到了練氣九層!”

“正常晉升。”李曄隨意道,他這話說的沒錯,三年過去了,平盧各方面都在蓬勃發展,他收穫的民望與日俱增,晉升練氣九層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要知道,軍政理順了,百姓是實實在在受益,那跟扳倒韋保衡、劉行深,引得天下志士敬佩,不可同日而語。

就這還只是平盧一部分人望,李曄認真估算過,平盧認定數百萬,足以讓他晉升真人境,只不過那還需要些際遇,譬如說在平定黃巢的過程,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勞。

張雲鶴心頭駭然,他是知道李曄戰力的,練氣七層的時候就能擊敗少司命,如今到了練氣九層,豈非連張九陵都不一定能夠壓制他?蓬萊與節度使對峙,最引以爲傲的籌碼,就是張九陵的修爲,現在如果連這點優勢都失去,那真是一無所長。

李曄直言道:“張道長這回來,所爲何事?”

張雲鶴張嘴半響,一時說不出話來,他這回來,自然是帶着善意的,蓬萊已經被李曄擠壓的快沒有生存空間,想要繼續在蓬萊生存下去,亦或是在天下大亂時有所作爲,就只能跟李曄和解。

原本,張九陵的意思是,派遣弟子來輔佐李曄,這意味着蓬萊承認李曄節度使的地位,對李曄自然大有好處,那麼相應的,李曄也要給蓬萊許多好處,譬如說,把全真觀撤了。

但是現在看來,蓬萊道門根本就沒有跟李曄講價的本錢,誰讓李曄已經到了練氣九層?

張雲鶴踟躇半響,忽然腦中靈光一閃:“蓬萊打算把大司命派過來,和少司命一起給殿下做護衛,殿下以爲如何?”

第五十四章 分化瓦解第四十九章 殺破(3)第四章 王在初心在第一百零六章 走得太快走得太遠第一百零六章 走得太快走得太遠第二章 外鬆內緊第二十九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2)第十章 人主之爭第十二章 所謂的長沙王第五十九章 危機與勝利(7)第一百四十六章 血氣盈野 劍開星夜第一章 劫道第一百零三章 我不信第四十六章 嬀州會戰(2)第八十九章 祂就是神第二十章 真正的畏懼第九十五章 誰寫的命運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道之力第一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上)第二十章 不敢自稱讀書人第六十五章 識時務 舊相逢第一百二十四章 最後時刻第九十章 年輕人的風景第五十二章 大殺器第五十章 突然開竅第八十七章 二打一第六十九章 區別對待第八章 她是你們的神仙第十二章 交手第一百四十五章 龜茲第二章 亂天下坐天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最後時刻第六章 練氣第七十一章 腦袋瓜子有問題?第六十章 風雲迫中原第十九章 反目成仇第二十五章 妥協第八十六章 回馬槍第二十九章 你我能奈他何?第六十九章 蜀軍之敗(下)第九十章 有禮第六十六章 是心動的感覺(三更)第五十二章 真人境楚南懷(第三更)第四十七章 秒殺(第三更)第一百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四章 絕不後退第一百一十六章 讓他們記起來第八十四章 宴席(4)第一百二十二章 摧城(二更)第十九章 漠南之殤(4)第五十二章 各處情況第十九章 道兵第八十五章 王來了(2)第五十四章 危機與勝利(2)第一百零一章 道高一尺第四十八章 殺破(2)第十章 九尾第一百零一章 利器第十八章 爲殿下赴湯蹈火第七十章 兵臨城下第十章 沒準備好第六十三章 風雲(2)第四十四章 突然到來的李峴第二十章 十五個字的時間(第二更)第十六章 漠南之殤(1)第十五章 如此秘辛(第二更)第八十四章 激鬥第一百一十七章 新老安王(二更)第八十四章 溜了溜了(三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地異象第三十九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6)第八十九章 特別對待第一百零六章 走得太快走得太遠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存孝之死(二更)第二十一章 唯一出路第四十八章 扛起就跑第二十九章 他所在的江湖第一百六十三章 安西都護府疏勒鎮第十一章 親信第八十四章 王來了(1)第八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下)第三十二章 岐王說 岐王笑第一百三十九章 朱溫的選擇第一百零四章 秘境中心(二更)第一百四十六章 王死第六十八章 四境平(4)第五十八章 青衣衙門 大少司命第六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四十四章 仿若彎月第六十三章 新的秩序(中)第三章 應對(第三更)第十八章 爲殿下赴湯蹈火第二十七章 大少司命與黑白小魚第八章 英雄識於陌路第八十四章 宴席(4)第五十二章 爲了什麼第九十四章 決戰(4)第一百二十六章 不止於此第二十七章 相得益彰第六十五章 風雲(4)
第五十四章 分化瓦解第四十九章 殺破(3)第四章 王在初心在第一百零六章 走得太快走得太遠第一百零六章 走得太快走得太遠第二章 外鬆內緊第二十九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2)第十章 人主之爭第十二章 所謂的長沙王第五十九章 危機與勝利(7)第一百四十六章 血氣盈野 劍開星夜第一章 劫道第一百零三章 我不信第四十六章 嬀州會戰(2)第八十九章 祂就是神第二十章 真正的畏懼第九十五章 誰寫的命運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道之力第一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上)第二十章 不敢自稱讀書人第六十五章 識時務 舊相逢第一百二十四章 最後時刻第九十章 年輕人的風景第五十二章 大殺器第五十章 突然開竅第八十七章 二打一第六十九章 區別對待第八章 她是你們的神仙第十二章 交手第一百四十五章 龜茲第二章 亂天下坐天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最後時刻第六章 練氣第七十一章 腦袋瓜子有問題?第六十章 風雲迫中原第十九章 反目成仇第二十五章 妥協第八十六章 回馬槍第二十九章 你我能奈他何?第六十九章 蜀軍之敗(下)第九十章 有禮第六十六章 是心動的感覺(三更)第五十二章 真人境楚南懷(第三更)第四十七章 秒殺(第三更)第一百三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四章 絕不後退第一百一十六章 讓他們記起來第八十四章 宴席(4)第一百二十二章 摧城(二更)第十九章 漠南之殤(4)第五十二章 各處情況第十九章 道兵第八十五章 王來了(2)第五十四章 危機與勝利(2)第一百零一章 道高一尺第四十八章 殺破(2)第十章 九尾第一百零一章 利器第十八章 爲殿下赴湯蹈火第七十章 兵臨城下第十章 沒準備好第六十三章 風雲(2)第四十四章 突然到來的李峴第二十章 十五個字的時間(第二更)第十六章 漠南之殤(1)第十五章 如此秘辛(第二更)第八十四章 激鬥第一百一十七章 新老安王(二更)第八十四章 溜了溜了(三更)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地異象第三十九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6)第八十九章 特別對待第一百零六章 走得太快走得太遠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存孝之死(二更)第二十一章 唯一出路第四十八章 扛起就跑第二十九章 他所在的江湖第一百六十三章 安西都護府疏勒鎮第十一章 親信第八十四章 王來了(1)第八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下)第三十二章 岐王說 岐王笑第一百三十九章 朱溫的選擇第一百零四章 秘境中心(二更)第一百四十六章 王死第六十八章 四境平(4)第五十八章 青衣衙門 大少司命第六十八章 將計就計第四十四章 仿若彎月第六十三章 新的秩序(中)第三章 應對(第三更)第十八章 爲殿下赴湯蹈火第二十七章 大少司命與黑白小魚第八章 英雄識於陌路第八十四章 宴席(4)第五十二章 爲了什麼第九十四章 決戰(4)第一百二十六章 不止於此第二十七章 相得益彰第六十五章 風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