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全面戰爭

大戰期間,國中應以穩定爲重,朝堂上更不該有大風波,如此才能凝聚人心人力打贏戰爭。即便是有人貪贓枉法,只要稍微能夠忍受,君主都會選擇在大戰結束了再秋後算賬。

然而,李曄還是給青衣衙門下了命令,讓他們配合刑部和大理寺,對朝中跟契丹有所往來的重臣,直接進行逮捕審問——無論他們是主動還是被動,是不是知道跟自己往來的是契丹人。

李曄敢這麼做,依仗無非三點。

其一,叛國之罪,任何時候都不能容忍,哪怕是下重手,有人有微詞,在國戰面前,聲音也不會太大;

其二,李曄培養的官吏,對朝政有絕對掌控力,不擔心無法掌控局面;

其三,有青衣衙門出手,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不管是抓捕還是審問,都會非常迅捷,所謂風波持,續不了多少時日。

當李儼得知,連國丈、後族和他普王府舊人,都有不少人捲入這場風波時,即便是面對李曄,臉色也極爲煞白。好幾次出言詢問,能不能對其中某些人網開一面。

李儼是個重感情的人,重感情到分不清輕重,哪怕這些人於國有害,他也無法說服自己對這些人漠然無情。這是他的缺點也是他的優點,若非如此,他只怕是也不會讓李曄把持國政。

李曄並非不知變通之人,也深知李儼的脾性,答應視情況罪責減一等,儘量做到不誅連。李儼雖然不是很滿意,但也知道李曄不能作更多讓步,只能嘆息着答應。

漠南之殤後,時間過去還不到一個月,邊境戰火便大規模被點燃。

先是契丹兩線並進,突襲幽州西北方的長城要塞古北口,並向幽州東北方的營州進軍;旋即,李曄便接到回鶻大舉進攻陽光的消息——以歸義軍爲主力,河西軍隊爲後援的大軍,與其日夜鏖戰不休。

至此,東北邊境、西北邊境戰事徹底爆發。

好消息是,王建因爲從蜀中出兵迅捷,早早通過五尺道殺入南詔境內,並且取得開門紅,現已五戰五捷,攻佔城池三座。他在南詔算是初步站穩了腳跟,讓李曄頗爲滿意。

漠南之地,因爲党項、沙陀已經被狼牙軍擺平,耶律斜涅赤雖然想要趁勝攻下雲州,打開從漠南直入河北的門戶,但因爲遭受以狼牙軍三萬步卒爲核心的邊境大軍堅守,血戰半旬無功,加之自身之前其實也損失慘重,遂熄了進攻之勢。

現今,耶律斜涅赤重新退回草原,不知去向。

簡而言之,李曄眼下最需要牽掛的戰事,是契丹對幽州盧龍節度使的猛攻。

這兩年來,李曄精編禁軍,抽調了藩鎮精銳,但盧龍節度使是少數幾個,不僅軍力沒有被削弱,反而因爲李曄輸送大量軍械、錢糧,派遣修士入駐,實力得到很大增強的藩鎮。

李曄這麼做的目的,自然只有一個:準備跟契丹的戰爭。

幽州作爲北境重鎮,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重鎮,是大唐進攻草原的橋頭堡,也是大唐抵禦契丹南下的第一座壁壘,是大唐跟草原部族交戰的核心地帶,絕對不容有失。

不過,面對契丹百萬大軍,僅憑盧龍節度使是守不住的。

但有長安禁軍在,情況就不一樣。

在契丹大軍寇邊之際,虎衛、長寧兩軍,並及剛剛精編完成的元從、驍騎兩軍,已經進入盧龍境內,相繼開赴預定州縣駐防。

至於羽林軍,則進入了雲州。

長安禁軍,除卻龍驤軍拱衛京畿外,其餘各軍悉數進入北境。由此可見,李曄對契丹的重視,絕對不是回鶻、南詔可比。

從蜀中南下,和從河西支援歸義軍的,都只能算作是偏師,一個攻入南詔境內,一個把守陽關,在李曄看來已經是足夠。

所謂的舉世攻唐之局,在李曄看來,破局的唯一關鍵點,或者說制勝的唯一核心,就是擊退契丹,甚至是擊敗契丹。

各軍緊鑼密鼓進入邊關疆場,即將開始參與大戰之際,李曄依然安坐長安城。這次,他並未像之前那樣,率領大軍征伐在前——甚至是把自己當做先鋒,早早進入戰場。

到了這個時候,朝堂上的風波已經結束,在那些有罪重臣或被貶或被下獄之後,無論李曄是否有意,他麾下的官吏都必須彌補空缺。

在這樣的形勢下,朝堂權力已經近乎完全落入李曄掌控,非安王派系官吏,在三省六部中已經佔不到兩成。

在後方穩固之時,李曄執意不到邊境主戰,除卻本身坐鎮中樞、訓練麾下大將獨自作戰的能力外,還因爲仙域之戰也已經爆發。

作爲道門、釋門、妖族聯軍中的絕對主帥,距離大羅金仙僅一步之遙的李曄,不僅要調度仙域大軍迎戰,自身個人實力也具有左右戰局的力量,必須隨時保證修爲在仙域之身上:或者衝鋒陷陣,或者應付襲殺。

仙域仙人之間的戰鬥場面,相對凡間而言比較簡單粗暴,沒有百日轉戰千里迂迴,也沒有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爭奪。雙方大軍在預定戰場排開陣勢,就等着一聲令下,就展開迎面衝殺,直至決出勝負。

這種戰法,倒是跟凡間夏商西周時期,軍隊的作戰風格如出一轍。

也因爲仙人一躍,千百里只是等閒,所以契丹、回鶻神仙大軍,就集結在了一處,當面正對東土仙人。

一望無垠的軍陣中,倒也不都是契丹、回鶻的神仙精銳,還夾雜着許多無論是裝束、氣質還是實力,都明顯層次不齊,感覺像是雜牌軍的存在。不用多說,李曄和衆仙也都明白,那是党項、回鶻、南詔甚至是吐蕃的所謂神仙。

“這些異族仙人雖然實力不怎麼樣,人數卻是不少,跟凡間的情況不太一樣。在凡間,這些異族的百姓加起來,也沒有唐人一半多。”說話的是飛鴻大士,準確地說,是飛鴻聖佛。

她的語氣裡明顯含着俯瞰之意,優越感很是明顯,就像全身甲冑的精銳戰士,在看一羣持刀掄棒的山賊。

李曄回頭看了一眼,身後釋門、道門、妖族的陣列涇渭分明,剛好排成左中右三軍,雖然妖族實力差些,此刻也氣勢萬千。

不過道門仙人,不久前還跟自己交戰,雖說現在站在同一陣營,但能不能盡全力,會不會在大勝之際背後捅刀子,都是一個很難說的問題。

楊戩似乎看出李曄的意思,正色道:“你且放心,有我楊戩在,道門仙人必定戮力作戰,不會有人背後使絆子!”

李曄點點頭,算是認可了楊戩的人品。

仙域一天,凡間一年,在仙域仙人做臨戰準備時,凡間的局勢變化就要迅捷得多。

羽林軍作爲最早建立的長安四禁軍之一,領兵主將趙破虜在沒投靠李曄之前,曾經是河東李克用的部將,現如今李曄將他派到雲州來,就近協同狼牙軍守城,保障河東安危,可謂是正得其用。

趙破虜到雲州後,第一時間自然是去跟上官傾城接洽軍務,順便探望她的傷情。從荒原突圍而出時,上官傾城重傷昏迷,若非有岐王護着,斷然是沒有生還道理的。

趙破虜見到上官傾城,並不是在養傷的病房裡,而是在雲州城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上官傾城的傷勢已經恢復了三成,只是狼牙軍七萬精騎只餘不到五千人,讓她深思憂傷。

邊關夯土城牆上,灑落一片如血殘陽,上官傾城披甲按刀,眺望廣袤遼闊的北方荒原。身板雖然依舊挺得筆直,卻難以掩蓋其落寞寂寥之態。

天下難有不敗的將軍,沙場鮮有不倒的戰士,就像腳下這座蒼涼厚重的邊城,就算曾經抵擋過無數大軍入侵的鐵蹄,也難保不會有坍塌在血火中的一天。

趙破虜暗歎一聲,走上前去,抱拳道:“上官將軍,狼牙軍平党項,滅沙陀,戰功足以彪炳史冊,當日雖有失利,也是敵軍人多勢衆,非戰之罪。

“還望將軍不要過於傷神,末將接到過殿下三次軍令,讓末將務必寬慰將軍之心,可見殿下也沒有責怪之意,只有敬重之情。”

上官傾城轉身回禮,動作雖然規矩,但倍顯僵硬。

這時趙破虜發現,上官傾城臉色白的嚇人。不是一慣的白皙如雪,而是病態的疲累慘淡。

李曄派來雲州宣慰狼牙軍的使者,早已經到了,意思跟趙破虜說得差不多。但這並沒有讓上官傾城心裡好受一些,敗軍之將不足言勇,縱然戰敗有諸多理由,但敗了就是敗了。

六萬餘手足同袍血灑疆場,屍橫遍野血流漂櫓,自己連收斂他們白骨的機會都沒有,這是主將難以承受之重。

上官傾城問道:“趙將軍此來,可攜有殿下命我出擊草原的軍令?”

趙破虜張了張嘴,只覺得滿嘴苦澀,否定的答案怎麼都說不出口。

多年以來,上官傾城一直都是李曄最信任、倚重的將領,連劉大正都無法比擬,偏偏上官傾城不善交際,衆將難免眼紅嫉妒,私下多有微詞。

但是現在,看到眼前上官傾城魂魄全無的樣子,想起狼牙軍浴血爲大唐安定漠南的功績,趙破虜只覺得之前的眼紅,實在是太過小人了些。

他真摯道:“上官將軍傷勢未愈,先將養好身體纔是最緊要的。以殿下對上官將軍的看重,只要上官將軍身體康復,沙場重任必然還是非將軍莫屬!”

上官傾城見沒有讓她出戰的軍令,就沒了話語,繼續默默看着北方。她一動不如的身姿,似一座雕像,已經跟邊城融爲一體。

第五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一百四十二章 重開崑崙第一百六十一章 開戰第八十二章 宴席(2)第十五章 一戰而勝第八十七章 爲資源 爲遠航第六十八章 四境平(4)第一百二十九章 吸納第九十一章 勝負已分(中)第一百零五章 誅心第三十五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2)第十五章 交換第十八章 漠南之殤(3)第十一章 不要面子的(第二更)第三十章 莫不是福星?第一百一十八章 陰陽(三更)第七十二章 對手(1)第六十四章 新的秩序(下)第五十九章 離長安第三十六章 叫你一聲敢應嗎?第九十九章 平壤之戰(4)第一百四十九章 監察院第十二章 所謂的長沙王第一百一十九章 計劃第七十一章 務必殺了他第三十三章 你還可以第七十六章 害怕(上)第三十三章 搏殺第四十七章 徒使豎子成名(2)第四十六章 天地一體第六十八章 蜀軍之敗(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宮變(7)第四章 絕不後退第一百二十一章 金甲仙人第二十五章 蛟魔王與凌雲渡第六十二章 遇伏第七十四章 三方齊聚第九十九章 平壤之戰(4)第三十三章 竟敢對安王有想法?(第三更)第五十六章 生死第三十六章 一場勝 一聲喚第四十六章 嬀州會戰(2)第一章 世子第五十六章 (第五更)人傑齊聚第五十八章 俗人第六十七章 四境平(3)第五十五章 褻瀆第一百三十四章 習慣第一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上)第五十五章 歸義軍的隱患第六十章 風雲迫中原第一百三十八章 宣告勝利第四十八章 你找死(三更)第四十八章 你找死(三更)第八十章 他們的面目第六十二章 王威在上第九十三章 放與不放第八十五章 先走一步第十章 立威第一百二十三章 宮變(8)第三十二章 妖族的真貌第五十八章 青衣衙門 大少司命第四十六章 天地一體第五章 屍體已經涼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宿命的背離(二更)第三十八章 我不會說第六十四章 風雲(3)第六十二章 遇伏第一章 道不同第二十六章 殺神第九十四章 站在絕景上的人第六十一章 天師傳承第八十三章 牧羊女的光輝時刻(下)第二十九章 留下第四章 應對第三十四章 不要出門(第三更)第三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如見老友第一百四十章 不危險不累第二十四章 威逼第八十章 儒門士子(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我們跟你們不同第一百一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二章 龍氣第三十四章 暗鬥第一百六十一章 開戰第九十一章 高手(1)第三十一章 佈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見面即分生死第八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下)第六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浴血同袍 操戈爲敵第七章 氣運第五十一章 毀滅第九十二章 該不會是死了吧第三十章 絕望 希望第一百零四章 屬於朕(下)第三十五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2)第一百零一章 滅國(下)第四十三章 此間酒盡 再無故人(上)
第五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一百四十二章 重開崑崙第一百六十一章 開戰第八十二章 宴席(2)第十五章 一戰而勝第八十七章 爲資源 爲遠航第六十八章 四境平(4)第一百二十九章 吸納第九十一章 勝負已分(中)第一百零五章 誅心第三十五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2)第十五章 交換第十八章 漠南之殤(3)第十一章 不要面子的(第二更)第三十章 莫不是福星?第一百一十八章 陰陽(三更)第七十二章 對手(1)第六十四章 新的秩序(下)第五十九章 離長安第三十六章 叫你一聲敢應嗎?第九十九章 平壤之戰(4)第一百四十九章 監察院第十二章 所謂的長沙王第一百一十九章 計劃第七十一章 務必殺了他第三十三章 你還可以第七十六章 害怕(上)第三十三章 搏殺第四十七章 徒使豎子成名(2)第四十六章 天地一體第六十八章 蜀軍之敗(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宮變(7)第四章 絕不後退第一百二十一章 金甲仙人第二十五章 蛟魔王與凌雲渡第六十二章 遇伏第七十四章 三方齊聚第九十九章 平壤之戰(4)第三十三章 竟敢對安王有想法?(第三更)第五十六章 生死第三十六章 一場勝 一聲喚第四十六章 嬀州會戰(2)第一章 世子第五十六章 (第五更)人傑齊聚第五十八章 俗人第六十七章 四境平(3)第五十五章 褻瀆第一百三十四章 習慣第一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上)第五十五章 歸義軍的隱患第六十章 風雲迫中原第一百三十八章 宣告勝利第四十八章 你找死(三更)第四十八章 你找死(三更)第八十章 他們的面目第六十二章 王威在上第九十三章 放與不放第八十五章 先走一步第十章 立威第一百二十三章 宮變(8)第三十二章 妖族的真貌第五十八章 青衣衙門 大少司命第四十六章 天地一體第五章 屍體已經涼了第一百四十五章 宿命的背離(二更)第三十八章 我不會說第六十四章 風雲(3)第六十二章 遇伏第一章 道不同第二十六章 殺神第九十四章 站在絕景上的人第六十一章 天師傳承第八十三章 牧羊女的光輝時刻(下)第二十九章 留下第四章 應對第三十四章 不要出門(第三更)第三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如見老友第一百四十章 不危險不累第二十四章 威逼第八十章 儒門士子(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我們跟你們不同第一百一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二章 龍氣第三十四章 暗鬥第一百六十一章 開戰第九十一章 高手(1)第三十一章 佈局第一百一十一章 見面即分生死第八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下)第六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浴血同袍 操戈爲敵第七章 氣運第五十一章 毀滅第九十二章 該不會是死了吧第三十章 絕望 希望第一百零四章 屬於朕(下)第三十五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2)第一百零一章 滅國(下)第四十三章 此間酒盡 再無故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