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5)

長安。

“若是戰事不利,必要時候歸義軍等可以退守涼州。有河西、靈武兩鎮爲後援,歸義軍和禁軍要守住涼州,基本是十拿九穩的事。”

李曄揉了揉眉心,對堂中的李振、崔克禮等人道。近來局勢緊張,他一直坐鎮中書省,方便跟各級官員協商各項事務。

“王建若是守不住蒸籠峽與五尺道,也可以退一步守衛益州,這是底線,無論如何,蜀中大地不能被烽火瀰漫。保證河西、蜀地不失,是此戰我們必須保證的。”

說完這話,李曄停了下來,端起茶杯潤了潤嗓子。

自打首封南詔、陽關敗報傳回之後,近來兩地的不斷有敗報傳來,雖然沒有起初那麼嚴重,但也不可小覷。作爲沙場宿將,李曄當然知道這是必然,就像劇烈地震之後,總會出現餘震。

無論是陽關失守,歸義軍失去重大屏障,還是王建的主力大軍損失慘重,都會造成此消彼長的戰爭局面,在陣腳沒有穩下來的時候,要想擋住南詔、回鶻方面優勢修士兵力的猛攻,無疑不太現實。

只有等李曄調派的修士,趕過去之後,才能幫助兩方穩定局勢。李曄綜合了各方面的情況,推算了一應事務的進程,最終制定了涼州、成都不能丟失的底線。

衆人退下去後,李曄閉上眼,安靜地思考眼下局勢。

雖說仙域勝負,能夠反哺凡間戰局,但仙域之戰能否獲勝,李曄也不敢說有十足把握。還沒有出結果的事,誰也不知道會不會發生意外,哪怕在他心中,釋門、道門、妖族聯軍的力量,是超過契丹、回鶻、南詔等各方仙人大軍的。

爲了避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會出現的雞飛蛋打的局面,李曄對凡間戰事的安排,也必須朝着求勝的方向努力。

河西、蜀中的戰局穩定下來不難,挑戰性十足的依然是北境戰事。

擊敗契丹,就能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這是李曄從戰爭開始就有的判斷,局勢發展到眼下這種情況,他仍然是這種判斷。

李茂貞給上官傾城調派了精騎,對方正在雲州準備出擊漠北,這個行動計劃李曄已經同意,現在他要考慮的,是如何最大限度保證上官傾城取得勝利。

如果狼牙軍七萬精騎尚在,出擊漠北打破僵局,對上官傾城而言,幾乎不會有什麼意外。但是一支非兵家戰將一支統屬的軍隊,主將對戰陣的掌控力就要弱很多,而且現在也沒太多時間,給上官傾城跟將士們磨合。

這個問題李曄沒有辦法解決,只能下令上官傾城出戰時,要量力而行。在這個問題之外,他能做的,就是儘量增強這支軍隊的力量。

大唐境內的修士,現在都去了各方戰場,連青衣衙門也是如此,如果不這樣,李曄就無法穩定河西、南詔。無空釋門的主力回了涼州,全真觀的主力去了蜀中,兩方同時還要防備吐蕃貴族餘孽。

在楚南懷、蘇娥眉身在異國的情況下,眼下李曄能夠動用的修士力量,也是不剩多少。

就在李曄尋思這些問題的時候,一名官員急急來報,說是皇城門外聚集了大批學生,正在下跪請命,要求爲國出戰,還遞上了請戰書。

“修行學院的學生?”李曄接過請戰書掃了一眼,皺了皺眉,“這個時候,他們來添什麼亂。”

去年秋天,長安修行學院才正式招收學生,現在還不滿一個學年,學生也只有八千人,雖說有不少即將成就真人境的,但大多數都是練氣初期上下,一羣翅膀還沒長好的雛鳥,哪有現在就去天空翱翔的道理。

對李曄而言,長安修行學院,是他推行全民修行這項國政的基礎,裡面的學生日後也都是要有大用的,說是大唐未來都不爲過。現在的戰爭局勢雖然僵硬,但還沒到需要把“少年人”送上戰場的地步。

李曄本來不想多理會這件事,讓一員大臣出面,讓他們回去就行了,但轉念想了想,“少年人”的血氣意氣可鼓不可泄,便讓來報信的官員,去把幾名爲首的學生帶進來。

不出李曄所料,爲首的幾名學生中,果然就有張長安和楚錚。看他們的行走站位、目光神情,張長安和楚錚還是絕對領頭者。

這也不奇怪,他倆都是在河西、陽關浴血奮戰,爲國立過軍功的,無論是天資心性還是地位身份,要成爲學生領袖都不那麼難。

“想要爲國征戰,從學院學成出來後再說,眼下皇朝雖然四面戰火,朝廷卻還能處理得好,完全沒有到需要把幼崽送上戰場的地步。你們若想立功,就在學院好生修行,來日走上戰場的時候,不要敗軍辱國纔是。”

李曄認可了對方精忠報國的信念,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張長安和楚錚相視一眼。

前者抱拳道:“殿下教訓的是,普通學院學生,的確應該好生進學纔是,但是我們不同。我們之前就是沙場戰士,現在國家有難,我們哪有安心進學的心思,請殿下容我等出戰。等到滅了敵寇,我們再回來繼續進學!”

楚錚連忙接話道:“長安修行學院,培養的是爲國所用的將士和官吏,而不是一羣需要被人保護的士子。現如今舉世攻唐,若是我們不出戰,日後學院的學生,只怕會安享太平,忘了什麼是報國。

“眼下學院初建,正是樹規矩、立傳統的關鍵時候,我們必須要讓後來的學生知道,進了學院,就到了報國的地方,隨時要準備爲國奮軀。只有這樣,往後的學生才知道,他們爲何要進學院,他們進學院是做什麼的!”

其他幾名學生,也相繼表明了堅決的態度。

長安修行學院這批學生,大多都是軍中有功之士,最不缺乏的就是血氣之勇。

李曄沉吟下來。

他本來不想讓學生出戰,覺得這是對他們的不愛護。

但李曄也不得不承認,張長安和楚錚這些話說得很有道理。

長安修行學院並不是什麼象牙塔,而是一座預備“軍營”,從這裡面走出來的學生,往後無論是爲官還是爲將,最需要的,就是明白自己的使命。

大唐修士的使命,當然是爲國而戰,無論是投身沙場,還是投身政事,彼處都是他們的戰場。

樹立這樣的使命與傳統,對長安修行學院的未來,乃至對大唐的未來,的確是有益無害的。只不過,這對這些學生來說,多多少少有些殘酷。

然而皇朝要長盛不衰,本來就是一個殘酷的歷程,這意味着許多將士需要血灑疆場,爲皇朝滅殺一切覬覦之敵,也需要治理內政的官吏,多少有些不畏權貴、不容宵小的鐵血之氣。

要培養這些東西,很不容易。

李曄沉默了許久。

臨了,他目光炯炯地道:“我給你們兩日時間,兩日後,北赴雲州,到狼牙軍主將上官傾城軍前報道,聽其調遣。記住,我只要三千人。”

張長安、楚錚等人相視大喜,連忙拜謝,同時表明不需要兩日,明日就能啓程。

只要三千學生出戰,就有很多學生沒有機會,李曄這麼選擇,當然是突出此事的珍貴和榮耀。張長安和楚錚回去後,挑選的自然是學院精英,這就能樹立一種先進感來。

只允許三千人出戰,也是李曄爲了保存學院實力,若是戰事不利,至少學院還能辦得下去,日後也有捲土重來一雪前恥的可能。

......

上官傾城率軍出擊漠北,是不能耽誤的要緊事,沒有貽誤戰機道理,但在戰局僵持的當下,此戰也沒有到火燒眉毛的程度,該做的準備是一定要先做好的。

譬如說,與秘密調遣到這裡的三萬精騎,進行必要的磨合訓練,儘量消除戰陣配合中的滯澀感,儘快提升兵家戰陣之力的威勢。縱然不能跟如臂指使的狼牙軍精騎媲美,至少也要做到細節不差,大處無錯。

因爲這些訓練需要一定時間,所以張長安、楚錚帶着三千學院弟子,日夜兼程趕到雲州之後,還能跟着這三萬精騎熟悉幾日。

對李曄派遣過來支援自己的三千修士,上官傾城感到分外驚喜。

實話說,帶着三萬精騎出關,在後勤無法得到有效保證的情況下,於廣袤的草原中尋找敵軍、不停轉戰,還要避開契丹大軍視線、擊敗所有遇到的敵人,難度很大。就算是上官傾城,對此也無法有半分輕鬆之感。

三萬精騎,說到底戰力還是有限。

而要是人太多,目標又太大。

三千學院修士的到來,無疑極大增強了這支軍隊的實力,在現有條件下,最大限度提升了他們的戰力。要知道,狼牙軍精騎之所以被稱爲天下至銳,首先就是軍中修士比例高得離譜,遠不是其它長安禁軍能夠比擬的。

這三千學院學生,基本都是從軍中而來,對沙場之事和戰陣之道都很熟悉,充入軍中擔任各級軍官,也完全能夠勝任,陌生感的消除也會很快。

要是普通修士,不識戰陣之道,也就不能進入軍隊擔任職位,否則一旦戰事激烈,需要各種應變時,自己首先就會亂了陣腳,那就會釀成災難。

這也是李曄同意學院學生出戰,並且把他們派給上官傾城的原因。

當上官傾城率領這支三萬餘人的精騎,離開雲州桑乾關進入漠北草原時,在城頭目送他們的李茂貞,心中對他們此行之戰已經頗有信心。

第六章 應對第七十章 兵臨城下第九十二章 勝負已分(下)第四十六章 徒使豎子成名(1)第五十三章 別回來了第九十七章 身份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日五戰第十七章 我也想嫂子第五十四章 還是要來(第三更)第三十一章 難不成在給我挖坑?第九十一章 界限第一百一十七章 新老安王(二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借部曲一用第二十三章 亂世(上)【第六更】第十七章 面對的是什麼第十二章 所謂的長沙王第三十七章 一個跑 一個追第三十一章 佈局第二十三章 仙帝大謀 李曄一擊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二更)第十一章 異變陡生 大戰降臨第六十五章 風雲(4)第四十二章 流光,大傘,飛矢第一百二十一章 金甲仙人第一百零四章 步步生蓮 太乙真仙第五十六章 安王有令第十四章 師姐師弟第五十二章 若無君來採 何如不盛開第二十七章 羣情激奮第六十三章 溫馨有趣的生活第二十八章 萬葉飛花與赤手白練第十三章 先鋒戰冤句(中)第十六章 太好吃了(第三更)第五十三章 悍然入陣(第二更)第二十六章 下半身與下半句第六章 吞噬(第三更)第四十七章 再動要出事第八十三章 汴州之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教化第一百二十二章 並不簡單的郡主第六十七章 各有所求(第二更)第三章 安王的意思第四十四章 仿若彎月第十六章 野望與難題第一百二十三章 宮變(8)第九章 擋道第一百六十章 聖軍第一百二十四章 送我回去第一百三十四章 能夠保護你一輩子第八十二章 牧羊女的光輝時刻(上)第二十九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2)第十二章 所謂的長沙王第六十八章 四境平(4)第六十七章 事實就是事實第十七章 埋伏第十一章 順勢而爲第五十二章 若無君來採 何如不盛開第二十八章 志得意滿第九十三章 新艦 人選第五十三章 悍然入陣(第二更)第三十八章 地仙第三十三章 你還可以第三十三章 被我包圍了第二十六章 儒家文師第七十二章 對手(1)第一百五十五章 燈籠第七十五章 對手(4)第四十六章 仙庭,蒼生,大道第一百二十一章 深意第六十三章 香消玉殞(第三更)第一百章 狗腿子第十五章 慣於不惜死(已修改)第一百三十二章 烹小鮮第五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一百零九章 小酒棚的來客(三更)第五十九章 離長安第二十五章 御使天下第六十二章 開創新的時代第一百零二章 屬於朕(上)第十七章 埋伏第七十章 仙庭正統(第三更)第三十五章 裝死的麻雀第五十五章 我李兄(第三更)第六十五章 英雄你不能死第十五章 心機第五十二章 爲了什麼第三十一章 青衣衙門第一百三十四章 習慣第十二章 逃竄(上)第六十六章 岐王心跡(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不止於此第四章 破陣第四十七章 殺破(1)第八十九章 事情的真相第一百零五章 誅心第三章 安王的意思第六十四章 新的秩序(下)第一百三十章 敵至第四十六章 天地一體第三十四章 不要出門(第三更)
第六章 應對第七十章 兵臨城下第九十二章 勝負已分(下)第四十六章 徒使豎子成名(1)第五十三章 別回來了第九十七章 身份第一百二十三章 三日五戰第十七章 我也想嫂子第五十四章 還是要來(第三更)第三十一章 難不成在給我挖坑?第九十一章 界限第一百一十七章 新老安王(二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借部曲一用第二十三章 亂世(上)【第六更】第十七章 面對的是什麼第十二章 所謂的長沙王第三十七章 一個跑 一個追第三十一章 佈局第二十三章 仙帝大謀 李曄一擊第一百二十章 決戰(二更)第十一章 異變陡生 大戰降臨第六十五章 風雲(4)第四十二章 流光,大傘,飛矢第一百二十一章 金甲仙人第一百零四章 步步生蓮 太乙真仙第五十六章 安王有令第十四章 師姐師弟第五十二章 若無君來採 何如不盛開第二十七章 羣情激奮第六十三章 溫馨有趣的生活第二十八章 萬葉飛花與赤手白練第十三章 先鋒戰冤句(中)第十六章 太好吃了(第三更)第五十三章 悍然入陣(第二更)第二十六章 下半身與下半句第六章 吞噬(第三更)第四十七章 再動要出事第八十三章 汴州之變第一百一十九章 教化第一百二十二章 並不簡單的郡主第六十七章 各有所求(第二更)第三章 安王的意思第四十四章 仿若彎月第十六章 野望與難題第一百二十三章 宮變(8)第九章 擋道第一百六十章 聖軍第一百二十四章 送我回去第一百三十四章 能夠保護你一輩子第八十二章 牧羊女的光輝時刻(上)第二十九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2)第十二章 所謂的長沙王第六十八章 四境平(4)第六十七章 事實就是事實第十七章 埋伏第十一章 順勢而爲第五十二章 若無君來採 何如不盛開第二十八章 志得意滿第九十三章 新艦 人選第五十三章 悍然入陣(第二更)第三十八章 地仙第三十三章 你還可以第三十三章 被我包圍了第二十六章 儒家文師第七十二章 對手(1)第一百五十五章 燈籠第七十五章 對手(4)第四十六章 仙庭,蒼生,大道第一百二十一章 深意第六十三章 香消玉殞(第三更)第一百章 狗腿子第十五章 慣於不惜死(已修改)第一百三十二章 烹小鮮第五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一百零九章 小酒棚的來客(三更)第五十九章 離長安第二十五章 御使天下第六十二章 開創新的時代第一百零二章 屬於朕(上)第十七章 埋伏第七十章 仙庭正統(第三更)第三十五章 裝死的麻雀第五十五章 我李兄(第三更)第六十五章 英雄你不能死第十五章 心機第五十二章 爲了什麼第三十一章 青衣衙門第一百三十四章 習慣第十二章 逃竄(上)第六十六章 岐王心跡(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不止於此第四章 破陣第四十七章 殺破(1)第八十九章 事情的真相第一百零五章 誅心第三章 安王的意思第六十四章 新的秩序(下)第一百三十章 敵至第四十六章 天地一體第三十四章 不要出門(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