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新艦 人選

回長安後不久,李曄接到海河衙門半法器海船即將下水的奏摺。

此事幹系重大,甚至一定程度上決定着李曄海外大業的成敗,李曄一直殊爲關心,這便離開中樞之地,去往嶺南廣州親自檢驗。

是日天朗氣清,李曄站在水師大營的望樓上,放眼而觀,可見船艦連城的海灣中,空出了一大片海域,只有三艘頗爲高大的樓船。

這三艘樓船無論從外形還是裝備上,都一模一樣。

不同於純木樓船,這三艘樓船以以靈木、靈石爲基礎搭建了骨架,只在次要部位才使用堅硬的木材,爲了消除差別達到僞裝的效果,整艘樓船都被塗抹成黑色,在陽光下閃爍着類似金屬的光澤。

每艘樓船分爲三層,第一層爲廬,第二層爲飛廬,最上層爲爵室。每層都設有防護女牆,可以用來防禦地方弓箭、矢石。女牆上開有箭眼,用以發射弓弩。爲防禦敵方火攻,船上蒙有牛皮隔熱。

除此之外,便是纖繩、櫓、帆、楫等設備。

因爲是試驗品,第一批下水的半法器海船就只有這三艘。

在遠處看過之後,劉知燕、彭祖山師徒,邀請李曄到船上參觀。李曄自然是點頭應許,這三艘樓船從外型上看,除了整體色澤之外,跟普通戰船沒有太大差別。真正的門道,還需要上船去看。

“船首有三架法器牀弩,船尾有兩架,配合側弦的法器伏遠弩、臂張弩、角弓弩,組成強弩陣,僅是這部分力量,一艘戰船就相當於一座關城。”彭祖山走在前面,爲李曄展示戰船的配置。

普通戰船無法安置這麼多法器強弩,因爲無法承受強弩齊發時的巨大沖擊力,若是強行裝備,結果就是戰船自己先散架。

“當然,戰船最傑出的地方,並不是這些強弩,而是構建在靈木靈石上的法陣。”

彭祖山走到甲板上,指着幾名練氣高段修士聚集的地方,彼處有一座凸出的高臺,“憑藉這些法陣,我們可以給戰船重要部分,施加一層防禦光罩,就算是真人境大修士,也休想輕易攻破。”

李曄看得很是滿意,不時點點頭。

彭祖山繼續道:“至於戰船推力,我們用陣法和風範、船槳結合,這樣就能在正常航行之外,獲得更加強大的穩定力量。遇到風向不對,或者是作戰時,只需要修士們主持這些陣法,就能讓戰船獲得驚人的速度。”

說到這,他有些感慨地說道:“不過如此一來,靈石的消耗就很多了,而且需要很多練氣修士坐鎮。在以往的時候,這樣的戰船根本不可能出現,皇朝沒有那麼多練氣修士,也沒有那麼多修真資源。”

李曄不以爲意,“只要戰船的確強大,這點投入不算什麼。”

彭祖山的意思是,維持這樣的戰船很燒錢,也很需要人才。不過這對李曄而言,根本不算大事,他對此也有心理準備。

一艘半法器戰船,如果飽和運轉,需要練氣修士三百多人,他們要控制法器強弩,維持陣法運轉,而其中主持各個核心陣法的,更是需要真人境才行。

換作以前,七品官也就是練氣一層的水準,這一艘戰船中的修士力量,已經是一個藩鎮的力量!

如果是十年前,莫說這樣的半法器戰船造不出來,就算是造出來了,也根本用不了。這,纔是制約如此強大戰船出現的根本原因。

而現如今,大唐的修行學院,已經開設到了州一級,少數富裕之地,譬如說京畿、青州,連縣邑都有修行學院。

學院每年可以爲大唐培養的修士數量,是一個極爲恐怖的數字。

至於消耗資源,李曄不在乎。

航空母艦不燒錢嗎?

眼下的半法器戰船,跟航空母艦就是一個意義上的存在。

有了這些半法器戰艦,就能掠奪更多財富、掌控更多資源,這是投資,沒什麼需要心疼的地方。

“這些新式戰艦,跟普通戰船已經截然不同,現如今下了水,馬上就要征戰海外,卻還沒有名字,臣斗膽,請陛下不吝賜名!”劉知燕見李曄對戰船很滿意,不失時機提出這個建議。

李曄見衆人都看過來,目中飽含期待之意,知道應該滿足他們這個要求,最起碼,這也是尊重他們的辛苦勞動。

他沉吟片刻,徐徐道:“這些半法器戰船,擔負着爲皇朝開拓海外的使命,需要在海洋之上大展神威,掃清一切阻礙大唐前進腳步的敵人,並守護大唐的海洋疆域。既然如此,依朕看,便叫‘巡洋艦’如何?”

“巡洋艦?”衆人咀嚼着這個名字,只覺得霸氣非常,又意味深遠,都是心頭一喜,不約而同向李曄行禮,“臣等拜謝陛下賜名!”

三艘巡洋艦,便依次叫了巡洋艦甲子號、乙字號、丙字號。

看着衆人俯身行禮,李曄微微一笑,內心卻有些惡趣味。不過無論如何,這個世界上的巡洋艦,跟地球上終究是不一樣的,但相同的是,它們的出現,都標誌着海洋戰艦,甚至是海洋戰爭面貌,進入到了一個新的層面。

接下來,李曄在水師大營停留了幾日,主要是觀看巡洋艦演練,確認它們的實戰效果。

巡洋艦的威力自然沒有讓李曄失望,而其對資源的消耗能力,也是讓李曄笑容漸漸僵硬。他自認對巡洋艦的燒錢程度有所準備,但真正見了,才知道什麼叫作吞金獸。

以大唐現在的國力,在沒有實際掌控南海之外的羣島,和溝通美洲獲取那裡的資源之前,還真沒有多少餘力興建更多巡洋艦。

與之相比,每艘巡洋艦上兩千多普通將士的那點消耗,就顯得不值一提。

不過有了這三艘巡洋艦,李曄對接下來攻打倭國的戰爭,也是多了許多信心。

“在向倭國發兵之前,嶺南水師勢必圍繞三艘巡洋艦,進行必要的改建重組,時間緊迫,非大才不能勝任如此艱鉅的任務,不知陛下打算讓誰來擔此重任?”

隨着巡洋艦演練的最後科目落下帷幕,劉知燕好奇地問李曄。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並不難,大唐最出衆的水師將領,無非就是楊行密與孫儒。前不久楊行密修煉時出了岔子,卸任了江南水師大將的職務,由孫儒繼任了,如今楊行密正在閉關恢復,說到底就是閒人一個。

所以人選呼之欲出,幾乎不存在任何疑難。

“楊行密還是可用的,他在江南水師大將的位置上,做出的成績不容忽視。”李曄如此迴應劉知燕。他這番話表明,嶺南水師大將的人選,自然就是楊行密。

不過跟孫儒不同,爲了成功調任嶺南水師,之前楊行密的一系列“神操作”,李曄都是看在眼裡的。以他如今的修爲,用帝道之眼監察天下,已經不是什麼難事。

但實際用起來,李曄不可能盯着每個人,就像楊飛,他也是回到青州之後,想起這個故人,這才動用帝道之眼瞭解對方的情況。所以尋常時候,李曄就是選一些重要地區、重要目標關注。

楊行密是皇朝的重要將領,而且還是水師中最出類拔萃的,本身又是江南水師大將,他的所作所爲,不可能逃得過李曄帝道之眼的監視。

劉知燕也不是外人,李曄便把楊行密前不久做的那些事,當作笑話講給了對方聽。

“這廝心腸如此險惡,跟小人無異,陛下明知他德行有虧,爲何還要用他?”劉知燕聽完故事後,對李曄用人的決策有些不解。

李曄不以爲然的笑了笑,“就才能來說,孫儒的確不如楊行密,現在頭腦又被對方甩了一大截,就更是難堪大任。

“嶺南水師將來的地位會愈發重要,海外征戰註定了是家常便飯,要在兇險莫測的環境中,面對天下那些傑出的水師將領,難道朕不用更有實力的,反而要用弱者?一將無能,累死三軍,這種事可不能出現在唐軍中。”

劉知燕張口無言。

李曄這番話,擺明就是說強者擁有一切,弱者一無所有,德行根本就不能決定什麼。

見劉知燕還是有些疑惑,李曄便接着道:“楊行密能夠提前看出嶺南水師的未來,早作謀劃,爲此不惜自損修行,而且計劃還成功了,這裡面體現出的遠見卓識、果決心性、縝密思想,都是嶺南水師大將需要的。

“將領有抱負,朕不擔心,反而樂見其成。那些混吃等死的官將,纔是對皇朝無用的,只會壞事。總之,要建功立業,就得用才,有德無才的人,只適合去教化孩童。”

言盡於此,李曄就不再多說。

追根揭底,楊行密也不是什麼大奸大惡之徒,只要他不造反,李曄就能讓他的抱負得以施展。而他若是敢有造反的念頭,不等他有所行動,李曄就會讓他知道什麼叫暴斃。

劉知燕也聽明白了李曄的意思,點頭道:“陛下放心,這件事我會保密,絕對不會透露出去。”

李曄微微一笑,沒有說什麼。他之所以跟劉知燕說這個,也是要劉知燕多瞭解楊行密一些,畢竟日後海河衙門跟嶺南水師,還有很多打交道的時候。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便是六月。

第六十七章 太客氣了第四十一章 花明(6)第一百一十三章 借部曲一用第五十八章 勝負第一百四十六章 血氣盈野 劍開星夜第四章 實力和霸道第二十八章 你一點用處都沒有(第三更)第四十六章 原來是友軍?第六十五章 岐王心跡(上)第五十章 平靜的時刻第一百三十四章 習慣第六十九章 最後的戰爭(3)第一百一十四章 勾結第三十三章 搏殺第三十九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6)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地異象第五十一章 聖姬第一百零一章 道高一尺第六十五章 識時務 舊相逢第十二章 交手第一百一十七章 宮變(2)第五十四章 佈置第二十五章 醉酒的漢子 清醒的聖姬第九章 輕輕鬆鬆(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重開崑崙第一百一十八章 宮變(3)第七十三章 勝負第四十五章 嬀州會戰(1)第七十七章 老夫做不到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局勢第十三章 逃竄(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逃遁第九十四章 決戰(4)第二十一章 答案第五十四章 安王駕前第二十六章 你們的下場第十章 太弱了(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重開崑崙第八十三章 汴州之變第十六章 士氣之爭第一百四十七章 黑汗國第六十七章 事實就是事實第三十四章 不要出門(第三更)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六十六章 四境平(2)第一百一十三章 對馬海戰(3)第九十二章 有志者 事竟成第一百三十章 你睜眼啊第三十六章 鍥而不捨第三章 應對(第三更)第二十二章 你這是賣命啊(第四更)第九十九章 平壤之戰(4)第五十四章 危機與勝利(2)第三十六章 花明(1)第一百四十六章 王死第三十一章 青衣衙門第八十八章 王來了(5)第八十六章 回馬槍第四十六章 邊城第三十章 你爲什麼不動第五十九章 離長安第二十一章 蓬萊大計第三十五章 裝死的麻雀第六十三章 禮節性詢問(三更)第一百零四章 屬於朕(下)第六十九章 偶遇第二十章 一劍東來第一百一十一章 見面即分生死第十八章 這可怎麼辦第七十二章 對手(1)第十七章 豈能不死第九十七章 都給你第一章 方針第一百三十一章 遠洋航線第一百一十四章 勾結第三十七章 叉會兒小腰第三十五章 願助安王第一百零二章 原因第十二章 鋤奸第一百三十一章 原來早已找到第七十四章 側漏了第四十一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8)第三十七章 摘下面紗第一百三十八章 再見天機第一百二十章 宮變(5)第十五章 如此秘辛(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解除封印 指殺仙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宿命的背離(二更)第三十四章 好兄弟第六十一章 王(下)第三十六章 花明(1)第十一章 不要面子的(第二更)第十三章 先鋒戰冤句(中)第十章 沒準備好第四十一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8)第二十七章 狼狽爲奸第十七章 埋伏第二十一章 唯一出路第一百一十五章 連失三員名將(三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誤解
第六十七章 太客氣了第四十一章 花明(6)第一百一十三章 借部曲一用第五十八章 勝負第一百四十六章 血氣盈野 劍開星夜第四章 實力和霸道第二十八章 你一點用處都沒有(第三更)第四十六章 原來是友軍?第六十五章 岐王心跡(上)第五十章 平靜的時刻第一百三十四章 習慣第六十九章 最後的戰爭(3)第一百一十四章 勾結第三十三章 搏殺第三十九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6)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地異象第五十一章 聖姬第一百零一章 道高一尺第六十五章 識時務 舊相逢第十二章 交手第一百一十七章 宮變(2)第五十四章 佈置第二十五章 醉酒的漢子 清醒的聖姬第九章 輕輕鬆鬆(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二章 重開崑崙第一百一十八章 宮變(3)第七十三章 勝負第四十五章 嬀州會戰(1)第七十七章 老夫做不到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局勢第十三章 逃竄(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逃遁第九十四章 決戰(4)第二十一章 答案第五十四章 安王駕前第二十六章 你們的下場第十章 太弱了(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重開崑崙第八十三章 汴州之變第十六章 士氣之爭第一百四十七章 黑汗國第六十七章 事實就是事實第三十四章 不要出門(第三更)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六十六章 四境平(2)第一百一十三章 對馬海戰(3)第九十二章 有志者 事竟成第一百三十章 你睜眼啊第三十六章 鍥而不捨第三章 應對(第三更)第二十二章 你這是賣命啊(第四更)第九十九章 平壤之戰(4)第五十四章 危機與勝利(2)第三十六章 花明(1)第一百四十六章 王死第三十一章 青衣衙門第八十八章 王來了(5)第八十六章 回馬槍第四十六章 邊城第三十章 你爲什麼不動第五十九章 離長安第二十一章 蓬萊大計第三十五章 裝死的麻雀第六十三章 禮節性詢問(三更)第一百零四章 屬於朕(下)第六十九章 偶遇第二十章 一劍東來第一百一十一章 見面即分生死第十八章 這可怎麼辦第七十二章 對手(1)第十七章 豈能不死第九十七章 都給你第一章 方針第一百三十一章 遠洋航線第一百一十四章 勾結第三十七章 叉會兒小腰第三十五章 願助安王第一百零二章 原因第十二章 鋤奸第一百三十一章 原來早已找到第七十四章 側漏了第四十一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8)第三十七章 摘下面紗第一百三十八章 再見天機第一百二十章 宮變(5)第十五章 如此秘辛(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解除封印 指殺仙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宿命的背離(二更)第三十四章 好兄弟第六十一章 王(下)第三十六章 花明(1)第十一章 不要面子的(第二更)第十三章 先鋒戰冤句(中)第十章 沒準備好第四十一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8)第二十七章 狼狽爲奸第十七章 埋伏第二十一章 唯一出路第一百一十五章 連失三員名將(三更)第一百二十九章 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