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太子妃

“這是第幾個了?”太子妃吳氏彈着護指上並不存在的灰塵,語氣不甚在意地問着下首的女官,旋即翹起手指,頗爲悠閒。只是她的臉色灰暗,即使珠釵翠佩環繞,也不見有多少豔麗的容色。

這種漠不關心的語氣,彷彿她詢問的只是一個普通人,又或者是在詢問今天天氣如何一樣,實在是淡漠得令人怪異。如果不是她衣飾昭示了她的身份,沒有人會從語氣聽得出來她就是太子妃!

“第八個了。”聽了太子妃的問話,女官回答道,聲音有辛重,又有些悲憫。昨天太子寢室又擡出了一個死去的宮女,這已經是今年擡出的第八個了!每隔一段時間,太子寢室的宮女就要換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這女官也是心知肚明的。這些不斷增加的死亡數字令女官心生不忍。

兔死狐悲,都是伺候主子的人,她爲那個宮女感到可惜。太子這些年越發荒淫殘暴,也不知道他怎麼想的,竟然讓女官和內侍輪流服侍他,還讓宮女內侍在他面前表演活春宮!稍有不如意,就斬殺宮女和內侍,這都是第八個了!女官想起太子寢室內那些嚇人的道具,也忍不住倒抽一口氣!那些道具對這東宮的內侍和宮女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災難,這些災難什麼時候纔是個盡頭呢?

太子和太子妃這些年早就不睡一起了,女官倒不太擔心自身的安危。只是,太子府內宮女更換得如此快,遲早也會被太后、皇上等人發覺,太子體弱還荒淫殘暴,這樣下去,太子妃會不會受到什麼牽連?而且太子這副模樣,太子妃還有什麼活路?

女官原是太子妃在孃家得用的婢女,隨着太子妃來到東宮成爲女官,一直都是太子妃得用的女官,在太子妃跟前是能說得上話的。這些年來,她見慣了東宮種種惡事,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她對太子妃的感情都比對太子深厚得多,是以她更擔心的,也是太子妃。

“活路?本宮還要什麼活路?還能有什麼活路?不過是等死罷了。”太子妃吳氏聽了女官的擔憂,覺得有些好笑。女官的擔憂,在太子妃看來完全沒有必要,就算太子不荒淫殘暴,她也就那樣了,還能有什麼活路呢?衣食無憂富貴榮華,這就是太子妃了,這就是她最好的結局了擔心那麼多做什麼?!

太子妃,將來的皇后,這樣的尊榮,是多少人渴求而不得的,可是吳氏此刻對這個頭銜並沒有多少在意,反而是深深怨恨這個頭銜!她怨恨當初長泰帝將她指給了太子上官如初爲妃,她怨恨自己的父親和家族爲什麼要將自己嫁進這個死地方,讓她過着這生不如死的生活卻不能憂不能怨!

但是她最怨恨的是自己爲什麼當初被這榮華富貴迷住了眼,沒能鼓起勇氣反抗家族沒有跟着他一起走,以致終生遺恨日日後悔……

如今,她頭戴着少府監送來的貴重頭飾,穿着尚衣局最新裁剪出來的精美錦緞,就連她腳旁的痰盂,也是用純金打造的,抵得上尋常百姓不知多少年歲的收入!有得必有失,這奢華尊貴的生活,付出的代價是失去兒孫繞膝、夫妻恩愛的可能!

兒孫繞膝?她想起上官如初那玩意兒,再次冷笑了一聲。無論他再怎麼折騰,他這輩子都生不出孩子來的了!夫妻恩愛?那又是什麼詞語?她想起上官如初的殘暴和無常,她恨不得離他遠遠的,不見着他就是最好,只羨鴛鴦不羨仙那不過是話本里面的說話罷了。

在最初的怨恨過去之後,吳氏的心也死了,如今不管上官如初怎樣不管太子府怎樣,她都能對待自然了。哀莫大於心不死,而身死又次之,如今她心都死了,還有什麼是值得在意的?!

“他也沒多少日子了,皇上對他越發縱容,就算知道了他這心唐事,也不會廢了他的太子之位的,倒無須憂心。”末了吳氏對女官說道,再次彈了彈護甲上那不存在的灰塵。

東宮發生的事情皇上和朝臣其實無心理會,早前,爲了安撫慕妃喪子之痛,長泰帝下令十皇子的喪禮按照成年皇子的喪禮來辦,令禮部屬下的祠部司負責喪葬事宜,還給十皇子擬定了封號,稱“嘉”,貌好曰嘉,德善曰嘉,可見長泰帝對十皇子的追念有多深!

有了封號,這樣一來,十皇子葬喪的規格就高了許多,本來十皇子還不到及冠之年,算是早夭,自有一套相應的葬喪禮儀,長泰帝這樣的做法是不合禮制的,放在以往,太常和吏部的官員都能爲一個字眼爭論不休的,可奇怪的是,太常寺和祠部司的官員沒有提出反對意見,就連朝臣和諸皇子都一片沉寂。

諸皇子就不說了,年幼的說不上話,年長的如上官長治等就更無所謂了,人都死了,再多的嘉譽又有何用處呢,不如大度一點好了;朝臣們嘛,想着這些也都是小事,於朝於國也沒有影響,就不想爲這點小事違逆長泰帝的意思了;太常寺和禮部的官員都很有默契,他們有自己的小算盤,眼看太子的身體也沒有起色,就拿十皇子的葬喪禮來當練手好了,免得到時候慌亂出差錯,這等好機會還真是等也等不來的呢。

等禮部官員忙完十皇子的葬禮,已經是十月初了。十月初,臺前傳來了好消息,沈華善帶着徐有貞在臺前一帶實地勘測詳細地形,在集思廣益之下,徐有貞提出了置水門、開支河、浚河道的治河三策,在沈華善的大力支持下,現在正在進行第一階段的置水門的工作,治水的工作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捷報已經上報長泰帝。

長泰帝自然大喜,運河河道早一日修整好,漕運等事宜便能早一日踏上正軌,看來派沈華善去臺前是個正確的決定,帝心甚悅,連叫了三聲好,在十皇子病亡慕妃落胎之後,總算有了一個大好消息。

不但長泰帝對沈家和沈則敬多有賞賜,就連,這日都有旨意下來,皇后蔣氏宣召沈家女眷進宮相見,既是沈華善治水之功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也是顯示了皇恩浩蕩。:

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410章 慈不主兵第433章 動天子第540章 神兵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339章 不慈第209章 通天之手第230章 乘雲騅現世第289章 生機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457章 離開和造勢第77章 救應南圖(三)第262章 潛行第201章 白氏身份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193章 國子監論道第195章 奇怪的調令第306章 平步第219章 圍絕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175章 不祥第62章 姑姑用意第232章 草場案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433章 動天子第71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367章 皇家宴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193章 國子監論道第342章 帝視朝第286章 局勢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218章 斬盡第146章 太子薨第173章 先機第63章 考課進程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385章 離朝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458章 關聯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第395章 拿卞家開刀第473章 西燕入侵第211章 露端倪第15章 平安度過第351章 朝南第2章 破局之策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307章 嬌客第177 陡生變故第225章 未定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410章 犯令當誅!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518章 夫妻重逢第404章 運籌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267章 西寧官動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402章 平亂之人第93章 官場大調整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416章 悲第155章 打老虎的決心第189章 鄭家教女第43章 攏軍心第365章 王室後裔第558章 噩耗第488章 奇策第268章 心思第558章 噩耗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350章 初定典謨第329章 世仇第123章 容嬪是誰?第131章 走私事發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416章 悲第167章 危險將起第282章 均安樓之盟第302章 狠手第388章 千秋錢莊第28章 北疆之局第275章 沈得善的壓力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343章 身死!第547章 西寧侯之爭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389章 書房有計第558章 噩耗第376章 誰的人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455章 援兵到第381章 死生之間第3章 前因後情
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410章 慈不主兵第433章 動天子第540章 神兵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339章 不慈第209章 通天之手第230章 乘雲騅現世第289章 生機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457章 離開和造勢第77章 救應南圖(三)第262章 潛行第201章 白氏身份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193章 國子監論道第195章 奇怪的調令第306章 平步第219章 圍絕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175章 不祥第62章 姑姑用意第232章 草場案第444章 樂死道生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433章 動天子第71章 應南圖的心意第367章 皇家宴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193章 國子監論道第342章 帝視朝第286章 局勢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218章 斬盡第146章 太子薨第173章 先機第63章 考課進程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385章 離朝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458章 關聯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第395章 拿卞家開刀第473章 西燕入侵第211章 露端倪第15章 平安度過第351章 朝南第2章 破局之策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307章 嬌客第177 陡生變故第225章 未定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410章 犯令當誅!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518章 夫妻重逢第404章 運籌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267章 西寧官動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402章 平亂之人第93章 官場大調整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416章 悲第155章 打老虎的決心第189章 鄭家教女第43章 攏軍心第365章 王室後裔第558章 噩耗第488章 奇策第268章 心思第558章 噩耗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350章 初定典謨第329章 世仇第123章 容嬪是誰?第131章 走私事發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416章 悲第167章 危險將起第282章 均安樓之盟第302章 狠手第388章 千秋錢莊第28章 北疆之局第275章 沈得善的壓力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343章 身死!第547章 西寧侯之爭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389章 書房有計第558章 噩耗第376章 誰的人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455章 援兵到第381章 死生之間第3章 前因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