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八十三 他們已經一滴都不剩了

面對司馬懿的威逼利誘,安息商人們聚在一起瑟瑟發抖,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無可奈何。

錢沒有了還能再掙回來,他們大部分都不是單純的商人,單純的商人也走不了那麼遠,能來魏帝國經商。

他們的家裡和安息權貴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無論如何,窮不了。

但是命沒了就真的什麼都沒了。

魏帝國強橫的武力他們看在眼裡,安息帝國有求於魏帝國,根本不可能和魏帝國鬧什麼大矛盾,發生戰爭的可能也是微乎其微。

真要是司馬懿用點手段謀財害命,他們又能如何呢?

和魏軍幹仗?

沒有足夠的武力,無論多富有,都是肥豬,跑得再快,人家拿着刀子上來,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你照樣一命嗚呼。

就好像當初的徐州糜氏,要不是有強悍的武力,也根本沒辦法在陶謙統治下佔到什麼便宜,要不是懾於糜氏自身的武力基礎,陶謙老早就動手宰了糜氏了。

安息商人未必不懂這個道理,但是他們能帶來的武力實在是太有限了。

魏帝國的邊關對進入魏帝國疆域之中的外國人的限制比較嚴格,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不準持有超過一定長度的鐵製兵器和弓弩。

基本上除了有日常作用的小匕首之外,就不準帶任何鐵製兵器了。

理由也非常簡單,魏帝國全面禁止民間持有兵器,你們帶兵器過來會威脅到他們的安全,讓他們受傷,所以不準攜帶長兵器進入魏帝國。

讓你們攜帶匕首還是給你們面子的,不然匕首都不讓你們帶進去。

至於你們的安全,就要無條件相信魏帝國的治安力量。

不相信?

那就別來了,多你們一個不多,少你們一個不少。

邊關就是這麼個政策,要麼把兵器丟下,進來,要麼原路返回。

沒人會和錢過不去,所以絕大部分客商都選擇了丟下兵器交給魏軍保管,只保留匕首進入魏帝國做生意。

少部分不相信魏帝國治安能力的也就只能一腔怒火的原路返回,抱怨到底。

當然,魏帝國很快就用實際行動讓他們知道什麼叫【治安】了,所以沒過多久,客商們都知道來魏帝國做生意是不需要帶什麼防身兵器的,沒什麼意義。

他們很相信魏帝國的治安水平,從此以後就沒有這方面的擔憂。

有些隊伍連匕首都不帶,完完全全的商人,進入魏帝國疆域之後就會放鬆下來,不會有在本國境內那種遇到強盜賊匪的擔憂。

這也不能怪他們,誰讓除了魏帝國大力打擊賊匪、修繕交通道路之外,他們本國的政府根本沒有辦到這一點呢?

這年頭做生意,不成羣結隊帶點武裝,還真不敢出發遠行,否則路上遇到成羣結隊的馬匪呼嘯而來,就等死吧。

結果,他們萬萬沒想到,事到如今,居然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誰又能想到呢?

高高在上的司馬都護居然親自下場打劫,親自威脅他們讓他們交出錢貨。

在他們看來經商環境和天堂一樣的魏帝國居然也有這樣的情況存在!

橫豎沒辦法,悲痛之下,他們只能花錢買平安,破財消災,湊了一大筆錢換取司馬懿對他們的保護,解除災禍。

然後在心裡狠狠的痛罵司馬懿生兒子沒**,還不得好死,死了以後靈魂也沒有歸處,只能永遠遊蕩在世間,做孤魂野鬼。

這些司馬懿都不在乎,司馬懿只在乎眼下的危機能否度過。

只要有足夠的錢,什麼危機都能度過。

靠着這筆錢,司馬懿挽回了一大批貿易商人的生意,給了他們一筆急需的週轉資金。

依靠這筆週轉資金,貿易商人們解了燃眉之急,解除了週轉危機,還把拖欠的工錢交給了工人們,錢貨兩清,大家各自安好。

工人們拿到了工錢,安心回到了城外的家裡,和家人們重新下地耕種,恢復生產,也不再鬧事。

危機的威脅更小了,司馬懿的壓力也更小了。

接下來,就是廣泛破產的酒肆、旅店這些依靠人流量才能撐起來的生意,這不是簡簡單單用錢能解決的。

這幫人最開始受到打擊,受到的打擊比農民還有貿易商人更大,更嚴重,所以也更爲悽慘。

更重要的是他們倒下了,還欠下了朝廷的貸款,朝廷還有貸款賬目沒法兒填平。

如果說這些賬目還能找到責任人靠着農業生產緩緩填平,那麼除此之外的一系列經營損失,就已經讓一部分家庭不堪重負,就算是耕田還債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還得起。

生活已經失去了希望,看不到終點在什麼地方。

萬一他們丟棄土地逃跑了,乃至於更嚴重一點,自殺了,那不僅是民政問題,也是嚴重的財政問題。

不僅影響他作爲官員的聲譽,也會讓那些貸款就真的變成爛賬,無法挽回。

民政部和財政部都會對他有意見,對於他的中央升遷之路沒有好處。

這怎麼能行呢?

怎麼能讓我的仕途受到影響呢?

司馬懿覺得幫人幫到底,送佛送到西,欺負人也要欺負透徹,不留隱患。

於是他決定最後騙……不是,欺詐……也不對!

最後請求那些安息商人一次。

讓他們再出點血,給點錢給官府,讓官府有錢可以免掉一部分商戶的過多的債務,讓他們能還得起錢,不至於尋短見,鬧出多餘的事端。

然後他告訴安息商人們,他們如果不這樣做,司馬懿就要把他們驅逐出魏國,趕回戰亂之中的安息,讓他們被亂兵蹂躪,失去一切。

定居在城中的安息商人恐懼不已,幾近崩潰。

你到底要把我們欺負到什麼程度纔會放過我們?

你到底要背信棄義到什麼地步才能放過我們?

第一次來到魏國,第一次接觸異國風情,第一次賺到那麼多錢,這是多麼愉快的事情?

三件愉快的事情加在一起,本來應該是更加愉快的事情,可以讓我們登上人生巔峰!

可爲什麼,事情卻會變成這個樣子呢?

國家軍隊打了敗仗,難道是我們的錯?

我們遠隔千里萬里,跟國內的戰爭一點關係都沒有,你爲什麼要煽動人們欺負我們呢?

我們做錯了什麼?

一而再再而三的被你欺詐,被你威脅交出錢財,我們都快沒錢了啊!

這一次居然還要那麼多錢,一次胃口比一次大,這一次滿足你,下一次是不是還有其他的要求?!

是不是就該要我們的命了?

不給!堅決不給!

他們擺出了這樣的姿態。

他們自發的行動起來,組織起來,聯合抗議,把司馬懿派來的官員趕出了那條他們聚居的街道,一副堅決不合作的模樣。

司馬懿生氣了,出動警隊把那隻出頭鳥抓起來,沒收他的財產,強行押離他自己的家裡,把他趕出了城池,派人押着他一路往西,要把他驅逐出魏帝國的領土。

好傢伙,真動手了。

那帶頭反抗的商人怪叫着被驅逐出了寧彌城,城中的氛圍頓時變得非常詭異。

面對強橫的武力,恐懼的安息商人們立刻放棄了抵抗,他們十分害怕被司馬懿趕出魏國,回到戰亂之中的安息帝國。

安息帝國如今的局勢,他們通過之前逃避過來的親友略有所知,根本不敢回去。

據說安息帝國內部已經爆發了內亂,某些野心勃勃的傢伙已經起兵要推翻阿爾達班五世的統治了,整個安息帝國上層動盪不安,基層個行省也是亂作一團。

羅馬人走了,但是和平並未迴歸,皇帝的權威不復存在,野心勃勃的陰謀家們蜂擁而起爭奪帝國的主導權,鹿死誰手還是個未知數。

現在根本不知道安息國內部要亂到什麼地步,也不知道還要發生多少次的戰爭,回去就等於找死,只有躲在和平的魏國纔是最安全的。

誰願意回去呢?

於是他們只能再次湊了一筆錢,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告訴司馬懿,他們真的被掏空了被榨乾了,一滴……啊不,一分錢都沒有了。

不能再有下一次了啊!!!

再有下一次,我們就集體自殺給你看!讓你一分錢都得不到!

司馬懿感覺的確是壓榨到了極限了,繼續壓榨只會起到反效果,微笑着點頭允許。

好,就這一次,不會再有下一次了。

我保證,你們會得到妥善的保護和安排,不會再有人來傷害你們。

得到了這筆錢,司馬懿就非常有底氣了,他找來財政部的任永,和他對了一遍商戶欠錢的名單。

他從中找尋那些欠債特別多、難以還清債務的人,和任永對賬,然後把他們過多的債務銷掉,留下他們可以償還的程度,讓他們通過農業生產來償還。

全部還清當然不至於,錢也沒有那麼多,削減一部分,留下他們可以承受的,這樣還能幫到更多人。

利用這筆訛詐來的錢,司馬懿一口氣解決了這一次安南都護府的債務危機。

安南都護府的危機緩緩走向了終結。

三百一十九 這一回,我贏定了一百九十九 新官上任三百四十 郭某人滿臉都是森寒的殺意四百五十八 這個朝廷是不是被郭鵬收買了九百四十 張飛渴望戰爭一千一百九十九 許靖有幸成爲這場大戲的一號男主角六百三十 朱靈將郭鵬的囑咐小心的記在心裡六百八十八 怯於私鬥,勇於公戰一千一百一十一 將士還在餓着肚子拼命,我怎麼能先於他們吃飯?八十二 天公將軍,你這黃天,也死了!二百八十五 不要用你的興趣來挑戰我謀生的本領九百三十八 于禁兵臨丸都城三十 你願意拜我爲師嗎四百七十三 生病的楊彪六百五十三 諸葛亮決定要做一個接地氣的諸葛亮六百一十七 郭子鳳的軍隊殺到漢中來了?一千四百五十 生產力不提高,教育就是無根浮萍二百四十七 夜校一千二百四十八 如果你沒有做皇帝四百六十一 現在朝廷這是要往回走嗎七百九十二 郭某人的枯燥生活一千五百零二 劉健的確成長爲了一個標準的末代皇帝一百二十六 焦頭爛額的靈帝九百三十八 于禁兵臨丸都城二百一十四 正面交鋒(上)二百九十六 呂布的家眷九十 一定要跟隨他人的人生軌跡嗎?四百八十三 戰爭和隱戶二百五十七 這是郭鵬的奸計!一千二百五十八 士燮覺得張津就是個棒槌五百零一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不講道理一千一百一十 素利怕了一千五百五十一 諸葛亮只好收起心中的遺憾四百九十五 獅兒不可與爭鋒一千三百七十六 卡拉卡拉皇帝把目光投向了東方三百零五 我不會讓你做毫無意義的事情六百七十五 魏宵案七百八十四 尚書檯大改一千零六十九 司馬仲達,你可真是我的恩人啊!一千三百六十六 父親到底承擔了什麼樣的壓力?五十四 袁術沒有未來四百四十一 袁公路真的錯了嗎一千零七十八 你們後勤不要停下來啊!一千三百零五 郭某人醜惡的嘴臉在這些事情上暴露無遺八百九十九 于禁有了一個決斷一千二百五十一 天子永遠都不會犯錯一千四百四十一 特別軍事顧問王海波九百六十七 天朝上國真不愧是天朝上國四十三 鵬絕不讓陽球傷害蔡公二百零五 討董號召一千二百零三 儘管那一天或許早已換了人間一千一百九十八 讓老臣代替陛下去死,天下就能安定了三百五十 這並不能實現他的夢想九百七十九 大家都是精壯男兒,並不佛系一百三十 無路可退的郭鵬一百三十二 朱儁來了五百九十二 孫策也感覺美好的未來正在向他招手一千一百九十二 清算不徹底三百八十 士族的選擇絕非唯一一千二百五十 糜貴人之死一千四百九十一 郭瑾改組臨淄營一千三百三十一 郭陽死了一千四百四十一 特別軍事顧問王海波一千四百四十七 毀滅性的影響一百零六 因地制宜一千五百零二 劉健的確成長爲了一個標準的末代皇帝二百二十四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八百七十八 萬一這真的是魏人的陰謀三百一十九 這一回,我贏定了一千四百七十四 司馬氏算是在魏帝國站穩了腳跟三百零三 你們考慮過我們這些亂臣賊子的想法嗎八百二十二 魏國最可怕的地方不是強悍的武力一千五百四十七 太子妃的人選一千五百四十三 嚴厲的郭瑾五百三十九 魏軍的強勢威懾一百零五 郭子鳳求賢若渴一千三百三十九 活字印刷與求是書屋一千四百六十四 被棍子打疼了才知道什麼叫謙虛六百六十六 韓遂不舒服五百七十 你讓我們大家好糾結啊!二百四十七 夜校一百七十八 誰招我入京一千二百九十三 他的地位並不穩固一千二百三十三 皇權的威壓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一百四十二 郭鵬要休假九百九十八 程田黨爭一千一百六十九 郭鵬欣賞曹昂的秉性一千零一十四 崔琰案一千一百五十一 並不荒涼的涼州一千一百一十三 崩潰的扶羅韓二百四十一 文丑之死九百七十六 就叫東廠吧八百零九 文聘歸降一千四百七十一 我小看你了一千一百五十二 延德六年與建安十三年三百九十七 中原大地烽煙再起一千四百七十五 與孔明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一千三百五十六 最後一個時辰一千零五十九 諸葛亮心裡有些刺痛一千四百零一 我問你們!你們到底要跟從誰?
三百一十九 這一回,我贏定了一百九十九 新官上任三百四十 郭某人滿臉都是森寒的殺意四百五十八 這個朝廷是不是被郭鵬收買了九百四十 張飛渴望戰爭一千一百九十九 許靖有幸成爲這場大戲的一號男主角六百三十 朱靈將郭鵬的囑咐小心的記在心裡六百八十八 怯於私鬥,勇於公戰一千一百一十一 將士還在餓着肚子拼命,我怎麼能先於他們吃飯?八十二 天公將軍,你這黃天,也死了!二百八十五 不要用你的興趣來挑戰我謀生的本領九百三十八 于禁兵臨丸都城三十 你願意拜我爲師嗎四百七十三 生病的楊彪六百五十三 諸葛亮決定要做一個接地氣的諸葛亮六百一十七 郭子鳳的軍隊殺到漢中來了?一千四百五十 生產力不提高,教育就是無根浮萍二百四十七 夜校一千二百四十八 如果你沒有做皇帝四百六十一 現在朝廷這是要往回走嗎七百九十二 郭某人的枯燥生活一千五百零二 劉健的確成長爲了一個標準的末代皇帝一百二十六 焦頭爛額的靈帝九百三十八 于禁兵臨丸都城二百一十四 正面交鋒(上)二百九十六 呂布的家眷九十 一定要跟隨他人的人生軌跡嗎?四百八十三 戰爭和隱戶二百五十七 這是郭鵬的奸計!一千二百五十八 士燮覺得張津就是個棒槌五百零一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不講道理一千一百一十 素利怕了一千五百五十一 諸葛亮只好收起心中的遺憾四百九十五 獅兒不可與爭鋒一千三百七十六 卡拉卡拉皇帝把目光投向了東方三百零五 我不會讓你做毫無意義的事情六百七十五 魏宵案七百八十四 尚書檯大改一千零六十九 司馬仲達,你可真是我的恩人啊!一千三百六十六 父親到底承擔了什麼樣的壓力?五十四 袁術沒有未來四百四十一 袁公路真的錯了嗎一千零七十八 你們後勤不要停下來啊!一千三百零五 郭某人醜惡的嘴臉在這些事情上暴露無遺八百九十九 于禁有了一個決斷一千二百五十一 天子永遠都不會犯錯一千四百四十一 特別軍事顧問王海波九百六十七 天朝上國真不愧是天朝上國四十三 鵬絕不讓陽球傷害蔡公二百零五 討董號召一千二百零三 儘管那一天或許早已換了人間一千一百九十八 讓老臣代替陛下去死,天下就能安定了三百五十 這並不能實現他的夢想九百七十九 大家都是精壯男兒,並不佛系一百三十 無路可退的郭鵬一百三十二 朱儁來了五百九十二 孫策也感覺美好的未來正在向他招手一千一百九十二 清算不徹底三百八十 士族的選擇絕非唯一一千二百五十 糜貴人之死一千四百九十一 郭瑾改組臨淄營一千三百三十一 郭陽死了一千四百四十一 特別軍事顧問王海波一千四百四十七 毀滅性的影響一百零六 因地制宜一千五百零二 劉健的確成長爲了一個標準的末代皇帝二百二十四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八百七十八 萬一這真的是魏人的陰謀三百一十九 這一回,我贏定了一千四百七十四 司馬氏算是在魏帝國站穩了腳跟三百零三 你們考慮過我們這些亂臣賊子的想法嗎八百二十二 魏國最可怕的地方不是強悍的武力一千五百四十七 太子妃的人選一千五百四十三 嚴厲的郭瑾五百三十九 魏軍的強勢威懾一百零五 郭子鳳求賢若渴一千三百三十九 活字印刷與求是書屋一千四百六十四 被棍子打疼了才知道什麼叫謙虛六百六十六 韓遂不舒服五百七十 你讓我們大家好糾結啊!二百四十七 夜校一百七十八 誰招我入京一千二百九十三 他的地位並不穩固一千二百三十三 皇權的威壓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一百四十二 郭鵬要休假九百九十八 程田黨爭一千一百六十九 郭鵬欣賞曹昂的秉性一千零一十四 崔琰案一千一百五十一 並不荒涼的涼州一千一百一十三 崩潰的扶羅韓二百四十一 文丑之死九百七十六 就叫東廠吧八百零九 文聘歸降一千四百七十一 我小看你了一千一百五十二 延德六年與建安十三年三百九十七 中原大地烽煙再起一千四百七十五 與孔明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一千三百五十六 最後一個時辰一千零五十九 諸葛亮心裡有些刺痛一千四百零一 我問你們!你們到底要跟從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