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九 亂世爭霸的高節奏和無節操

袁紹萬萬沒想到宗員佔盡優勢的情況下居然輕兵冒進追擊公孫瓚。

結果自己送了命不說,還讓戰局逆轉,讓幽州易主,讓公孫瓚成了幽州的主人。

公孫瓚成了幽州的統治者,讓袁紹面臨的處境更加危險了。

北邊是公孫瓚,南面是郭鵬,兩人若聯手,自己死無葬身之地!

袁紹頓時有些絕望。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荀諶進言讓袁紹冷靜下來了。

“公孫瓚不過一郡守,以郡守之職殺死朝廷任命的刺史,本來就是名不正言不順的事情,可以稱爲反賊了,現在又自稱幽州牧薊侯,更加名不正言不順,反意昭然若揭。

宗員雖然沒有大的建樹,但是從孝靈開始就鎮守幽州,勢力廣,影響力大,幽州各方勢力都服從他,一朝死去,被公孫瓚殺死,舊部如何能接受?

現在公孫瓚猝然以弱勝強,看似強盛,如朝陽初生,但是底下必然有人不滿,宗員的舊部一定不會接受這個局面,甚至不需要將軍動手,自然會有人將公孫瓚的頭顱送來。”

袁紹一聽,覺得是這個道理,點了點頭,放下了心來。

然後召集謀士們商量如何通過扶持幽州境內的反公孫勢力來鉗制公孫瓚,爲他自己的發展爭取時間。

謀士們各自獻策,爲袁紹的安危絞盡腦汁,想出了不少或者光明大或者陰損的主意。

事情之後的發展並沒有出乎袁紹的謀士團的預料。

公孫瓚根本沒來得及成爲幽州之主享受尊榮和地位,宗員的舊部就紛紛起兵反抗。

公孫瓚無奈,只能動兵對宗員的舊部進行征剿,並且到處派兵護送自己任命的太守上任,掌管地方,剿滅宗員舊部的力量。

爲了防止宗員的勢力死灰復燃,公孫瓚居然還把宗員全家都給殺了,認爲這樣就能讓那些舊部的政治訴求成爲無根浮萍。

嗯,不久之前,董卓也是這樣認爲的。

所以幽州的衝突還是挺劇烈的。

公孫瓚疲於征討地方勢力,無力對袁紹發起破襲。

袁紹想要動兵征討公孫瓚,但是卻很悲催的發現軍糧耗盡,根本打不起來。

於是只好加緊搜刮地方,籌集軍糧,準備配合宗員的舊部討伐公孫瓚,兩面夾擊把公孫瓚給廢掉。

這個消息傳到了郭鵬那邊,郭鵬並沒有太大的意外,因爲他早就想到了這種可能。

宗員曾經寫信給郭鵬,說過他對公孫瓚的不滿意,想讓郭鵬寫信譴責一下公孫瓚,讓他不要老是搞事情。

郭鵬可不敢說自己的信就一定可以讓公孫瓚收斂一些。

討董期間和公孫瓚相處一陣子,郭鵬是能看出公孫瓚偏激的性格的。

他認準的事情,還真沒有誰能扭轉他的想法,偏激到了一定的程度。

而且從幽州到青州就算是走海路也要十來天,一來一回大半個月,什麼事情都讓郭鵬知道並且調解,從時間上是來不及的。

更別說郭鵬壓根兒就不想調解。

沒有宗員和公孫瓚的幽州纔是好的幽州,纔是完全屬於他的幽州。

郭某人這種掌控欲極強的人怎麼能容忍自己的地盤上有自己無法掌控的勢力存在呢?

要是能借着袁紹的手把他們都幹掉,才能給自己名正言順的完全掌控的藉口。

雖然的確有些遺憾就是了。

宗員這個從當年黃巾之戰時期就相識的老上級,死的也是十分的難以預料。

關係說不上多好,但是總歸還是很照顧郭鵬的,從來也沒有難爲過郭鵬,是個比較理想的上級。

他就這樣死了。

宗員一死,幽州從大亂之前一直維繫到現在好幾年的和平局面也不復存在,必將陷入新的一場亂戰之中。

幾家破碎,幾家覆亡。

郭鵬深深嘆息。

然後咧嘴笑了。

現在死在敵人手上,總比將來死在我手上要好,對吧?

帶着對我最初的良好印象去死,總比未來三觀炸裂而死要好,對吧?

一場相識一場同事,要我親自出手,我還是稍微有些不忍心的。

郭某人微笑着倒了一杯酒,面朝北方灑在地上,遙寄對宗員的哀思。

然後裝模作樣的寫了一封信,痛斥公孫瓚殺害宗員一家的行爲,對他表示強烈的不滿,爲自己將來進取幽州奠定了基礎,並且預防萬一袁紹太廢物沒有幹掉公孫瓚,需要自己親自出手的可能。

宗員的死,拉開了東漢老官僚們在新的亂世時期集體退場的序幕。

和平時期的老官僚們無法適應亂世爭霸的高節奏和無節操,必然會以一個很快的速度退下一線。

而新生代的軍閥們會很快接替他們的位置,成就一番事業。

東漢的時代會隨着老官僚們的退場而逐漸遠去,新的時代會隨着充滿爭霸思維的年輕人們的成長而到來。

彷彿爲了印證郭鵬的這個觀點似的。

五月中旬,郭鵬在盧縣主持大練兵的時候,得到了一個破天荒的大消息。

董卓死了。

被司徒王允和中郎將呂布聯手殺死。

郭鵬得到消息的時候,董卓應該已經死了大半個月了,所以倒推一下,董卓應該是死在初平三年的四月份。

如果說宗員的死只是亂了幽州,讓幽州的和平局面不復存在,難以影響中原局勢的話,那麼董卓的死纔是震動天下的消息。

自從董卓遷都長安,討董聯盟解散之後,天下步入了一個其實相對穩定的時期。

袁紹公孫瓚爭霸河北,袁術派系在中原站穩腳跟,劉表在荊州,劉焉在益州,董卓在關西。

互相之間的爭霸維持在地區級別,沒有進入全國級別。

而董卓一死,天下一方勢力忽然消散。

本來也不是什麼大事,董卓死了就死了,關鍵在於董卓控制了皇帝。

現在大家可以自由爭霸不理睬朝廷,理由是董卓控制朝廷,名爲漢相實爲漢賊,所以大家不聽朝廷的命令。

現在董卓死了,士人掌權,一旦皇帝發佈詔令,大家還怎麼繼續揣着明白裝糊塗,怎麼繼續爭霸啊?

局面遭到了破壞,失衡了。

一旦皇帝獲得自由,對於天下所有野心勃勃的諸侯們來說都不是好事。

對於那些在諸侯們身上投入資源的人來說,也不是好事。

大家都已經準備迎接亂世了,你這個董卓怎麼突然就死了?

就不能好好的繼續做漢賊讓大家方便行事嗎?

廢物!

一百二十六 焦頭爛額的靈帝七十 漳水大捷九百七十九 大家都是精壯男兒,並不佛系一百四十一 他是軍閥一千二百零四 皇帝在沉默中撕毀一切政治契約六百零七 自我懷疑的孫策二十六 郭鵬有極強的目的性一千一百八十五 恐慌從官場很快蔓延到了民間一千二百九十五 把虛假的主動權還給羅馬,拿到真正的主動權一千二百零一 皇帝陛下的禍水東引三百二十 郭子鳳非仁主三十一 北伐鮮卑一千三百九十五 和平時期的晉升機制和淘汰機制九百二十五 郭某人是個討厭屬下越線的人一千一百四十七 儘管如此,他也不會停止繼續戰鬥六百一十六 讓他自己帶兵過來漢中拿五百六十七 難道還想享受八小時工作制?一千二百一十一 士人們對此眉頭緊鎖一千一百七十 漢文明的光芒正在步步緊逼向大宛國五百零六 我實在爲將軍感到不公一千二百一十 魏國不能崇文抑武三百五十四 郭子鳳的錢袋子六百九十二 小皇帝很不喜歡荀彧四百五十三 張濟和段煨的嫉妒一千一百四十四 淚,流了下來一千一百零八 重騎營出擊一百五十三 回鄉九百六十二 仗打完了,他們賺什麼一千四百零二 歷史早就被另外一個人改寫的面目全非了六百零六 這是暗黑周公瑾最後的溫柔六百七十一 被欺負的韓遂八百五十二 鄭度的計謀一千三百六十 新帝登基二百五十一 孫堅死了六百零三 吳人自此不敢向北看九百六十一 父親深謀遠慮二百九十七 將軍纔是真正值得託付族人性命的豪傑二百六十六 郭鵬理政(上)七百九十六 荊州人的怒火七百八十三 一個帝國的誕生九十九 如果我能做主一千一百二十四 他只能爲呂凱的命運感到悲哀一千一百二十五 威望這種東西不是上位者生來就擁有的一千零二十二 酒肆的出現三百四十五 在下漁陽田豫七百一十五 我親自辟召司馬懿一千四百五十八 諸葛亮是個政治家四百五十三 張濟和段煨的嫉妒八百零五 荊州政變(下)三百零三 你們考慮過我們這些亂臣賊子的想法嗎四百七十四 楊彪露出了一絲悔意七百三十四 太史慈奇襲吳縣三百七十三 儘可能的下黑手八百五十五 劉璋投降八百五十一 魏軍長驅直入一千三百一十五 梟雄一千零二十二 酒肆的出現一千五百一十三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九百四十八 天下都一統了,這幫人還沒醒呢一千三百零四 我們只授人以魚,從不授人以漁八百六十三 我有伯寧,益州再無憂矣!七百二十三 不滅吳國誓不罷休八百二十五 樂進平荊南八百七十四 我有雄兵數萬與遼澤天險,何懼之有?一百一十二 翻車的劉秀二百八十一 開闢出名爲考試的通天之路六十一 做一枚稱職的棋子六百四十九 你他孃的還真是個人才七百四十八 呂範求援一千二百二十六 這叫我的面子往哪裡放?一千一百八十一 簡直就像個守財奴一千二百五十四 選擇對你的幫助最大的一千四百六十二 千錯萬錯都是安息人的錯二百九十五 袁本初欺人太甚七百八十八 宦官與特務三百七十八 孫策與周瑜一千一百二十八 曹蘭並不能感到寬心四百三十五 大橋和小橋都已經到了出嫁的年齡了吧四十七 既立婚約,就要遵守二百六十 袁紹危險了一千五百二十八 李乾決定畢其功於一役一千零七 你讓我還怎麼相信你一千二百七十八 新任交州刺史滿寵一千四百五十二 毛玠的回答非常的政治正確五百一十七 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唯有魏公啊七百一十一 諸葛亮開始決定要減肥二百九十一 城破一千一百一十 素利怕了一千一百一十一 將士還在餓着肚子拼命,我怎麼能先於他們吃飯?二百 誰能頂得住啊?八百一十八 劉琮北上洛陽三百六十三 幸虧世人不識字四百九十 從此匈奴不復爲患矣五百一十四 事情並沒有結束一千一百五十八 送外賣這個行當終於提前數百年出現在了魏帝國的洛陽城一千二百二十九 幸好你沒有五百九十二 孫策也感覺美好的未來正在向他招手一千二百零一 曹仁辭職四百三十四 一旦城破,又該如何?
一百二十六 焦頭爛額的靈帝七十 漳水大捷九百七十九 大家都是精壯男兒,並不佛系一百四十一 他是軍閥一千二百零四 皇帝在沉默中撕毀一切政治契約六百零七 自我懷疑的孫策二十六 郭鵬有極強的目的性一千一百八十五 恐慌從官場很快蔓延到了民間一千二百九十五 把虛假的主動權還給羅馬,拿到真正的主動權一千二百零一 皇帝陛下的禍水東引三百二十 郭子鳳非仁主三十一 北伐鮮卑一千三百九十五 和平時期的晉升機制和淘汰機制九百二十五 郭某人是個討厭屬下越線的人一千一百四十七 儘管如此,他也不會停止繼續戰鬥六百一十六 讓他自己帶兵過來漢中拿五百六十七 難道還想享受八小時工作制?一千二百一十一 士人們對此眉頭緊鎖一千一百七十 漢文明的光芒正在步步緊逼向大宛國五百零六 我實在爲將軍感到不公一千二百一十 魏國不能崇文抑武三百五十四 郭子鳳的錢袋子六百九十二 小皇帝很不喜歡荀彧四百五十三 張濟和段煨的嫉妒一千一百四十四 淚,流了下來一千一百零八 重騎營出擊一百五十三 回鄉九百六十二 仗打完了,他們賺什麼一千四百零二 歷史早就被另外一個人改寫的面目全非了六百零六 這是暗黑周公瑾最後的溫柔六百七十一 被欺負的韓遂八百五十二 鄭度的計謀一千三百六十 新帝登基二百五十一 孫堅死了六百零三 吳人自此不敢向北看九百六十一 父親深謀遠慮二百九十七 將軍纔是真正值得託付族人性命的豪傑二百六十六 郭鵬理政(上)七百九十六 荊州人的怒火七百八十三 一個帝國的誕生九十九 如果我能做主一千一百二十四 他只能爲呂凱的命運感到悲哀一千一百二十五 威望這種東西不是上位者生來就擁有的一千零二十二 酒肆的出現三百四十五 在下漁陽田豫七百一十五 我親自辟召司馬懿一千四百五十八 諸葛亮是個政治家四百五十三 張濟和段煨的嫉妒八百零五 荊州政變(下)三百零三 你們考慮過我們這些亂臣賊子的想法嗎四百七十四 楊彪露出了一絲悔意七百三十四 太史慈奇襲吳縣三百七十三 儘可能的下黑手八百五十五 劉璋投降八百五十一 魏軍長驅直入一千三百一十五 梟雄一千零二十二 酒肆的出現一千五百一十三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九百四十八 天下都一統了,這幫人還沒醒呢一千三百零四 我們只授人以魚,從不授人以漁八百六十三 我有伯寧,益州再無憂矣!七百二十三 不滅吳國誓不罷休八百二十五 樂進平荊南八百七十四 我有雄兵數萬與遼澤天險,何懼之有?一百一十二 翻車的劉秀二百八十一 開闢出名爲考試的通天之路六十一 做一枚稱職的棋子六百四十九 你他孃的還真是個人才七百四十八 呂範求援一千二百二十六 這叫我的面子往哪裡放?一千一百八十一 簡直就像個守財奴一千二百五十四 選擇對你的幫助最大的一千四百六十二 千錯萬錯都是安息人的錯二百九十五 袁本初欺人太甚七百八十八 宦官與特務三百七十八 孫策與周瑜一千一百二十八 曹蘭並不能感到寬心四百三十五 大橋和小橋都已經到了出嫁的年齡了吧四十七 既立婚約,就要遵守二百六十 袁紹危險了一千五百二十八 李乾決定畢其功於一役一千零七 你讓我還怎麼相信你一千二百七十八 新任交州刺史滿寵一千四百五十二 毛玠的回答非常的政治正確五百一十七 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唯有魏公啊七百一十一 諸葛亮開始決定要減肥二百九十一 城破一千一百一十 素利怕了一千一百一十一 將士還在餓着肚子拼命,我怎麼能先於他們吃飯?二百 誰能頂得住啊?八百一十八 劉琮北上洛陽三百六十三 幸虧世人不識字四百九十 從此匈奴不復爲患矣五百一十四 事情並沒有結束一千一百五十八 送外賣這個行當終於提前數百年出現在了魏帝國的洛陽城一千二百二十九 幸好你沒有五百九十二 孫策也感覺美好的未來正在向他招手一千二百零一 曹仁辭職四百三十四 一旦城破,又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