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八十三 一個帝國的誕生

詔書宣讀完畢,劉健要做的已經做完了。

接下來的重頭戲屬於郭某人。

郭某人連忙跪在地上向劉健叩首,高呼不可,劉健按照之前所排練的,站起身子走到郭某人面前,讓郭某人站起來接受自己的禪讓。

郭某人不站起來,高聲說道不可,劉健再讓他起來,郭鵬再次拒絕,劉健第三次讓他起來,接受禪讓,並且直接上手,把郭某人扶了起來。

郭某人眼看再也無法拒絕,只好眼含熱淚的接受了皇帝劉健的禪讓,接下了這個皇位。

程昱懷着激動的心情,用顫抖的雙手把兩份詔書奉到了郭某人的面前,郭某人躬身受之,雙手接過,最後一次向漢帝劉健表示感謝。

劉健勉勵了郭某人,然後一揮手,兩隊內侍出現在了大殿之中。

一隊是負責爲劉健脫下皇帝冠服,換上臣子冠服的,另一隊則是爲郭某人脫下臣子冠服,換上皇帝冠服的。

兩隊人馬一起操作,看那個熟練的樣子,就知道絕對不是第一次這樣操作。

當然,絕對不會有人傻傻的站出來斥問他們——爲什麼你們這麼熟練?

他們熟練的爲劉健拖下了皇帝冠服,換上了臣子所用的冠服——制式和郭某人封公的時候所用的差不多,只是顏色不同。

郭某人也被他們熟練的脫下了王爵冠服,換上了皇帝冠服,樣式和劉健所用並沒有什麼不同,也是顏色不同。

劉健所用的冠服乃以赤色爲重色,而郭某人所用冠服則以黃色爲重色。

漢尚火德,有炎漢之稱,而魏代漢,按照五行始終說,當爲土德,故以土地的顏色爲國色。

冠服穿戴完畢,劉健又把自己所擁有的天子六璽和傳國玉璽共七塊玉璽以及調兵虎符交給了郭某人。

等郭某人接下了這七塊玉璽和調兵虎符之後,就象徵着皇權的交接完畢了,這個時候,時間剛剛好,報時官員報出了子時已到的聲音。

於是郭某人適時的和劉健交換站位。

郭某人踩着階梯站上了皇帝所佔高臺,然後走到了劉健所坐的帝位邊上,看着這不同尋常的帝位,深吸了一口氣,走上前,一轉身,撩起了前擺,雙膝前屈,跪坐在了御座之上。

而後雙手張開,一揮衣袖,再把雙手收回,放在了大腿之上,正襟危坐。

大魏帝國皇帝郭鵬就坐!

此時此刻,郭瑾已經悄無聲息的站在了羣臣隊列之首,等待賜封。

程昱作爲禮官,也站到了臺階之下,和劉健以及郭瑾並羣臣一起,向新皇帝郭鵬下跪。

“臣,拜見陛下,吾皇萬歲!”

羣臣異口同聲高聲呼喝,齊齊跪伏於地,向新皇帝表示自己的臣服和忠誠。

聲音從大殿之內傳到了大殿之外,又從大殿之外傳回了大殿之內。

大殿之內所能容納的都是頂級高官,其餘的官員們只能待在殿外,在寒風瑟瑟之中等待着新朝的誕生。

也算是苦了他們。

終於,他們等到了這個時刻,於是和前面的人一起跪下,然後齊聲高喝萬歲,爲新皇帝獻上祝福和忠誠。

殿外,鼓聲和號角聲再次響起,昭示着一個嶄新的國家的建立。

看着這樣的一幕,聽到了臣服之聲,郭鵬的心中感慨萬分。

排練是排練了很多次了,這位子也坐了很多次,但是親眼見到親耳看到這樣的一幕,郭鵬還是忍不住的激動了起來。

他現在算是明白了劉邦登基做皇帝的時候所感受到的。

今日方知做皇帝的滋味。

實際上的皇帝和真正的皇帝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大義加上權力,就是可以坐在大庭廣衆之下接受朝拜的皇帝。

這一瞬間開始,新朝建立了,舊朝結束了。

魏帝國誕生了,漢帝國宣告結束了。

漢帝國壽終正寢,安然入土。

郭鵬感受了做皇帝的威風,然後整理了一下心情,雙手擡起。

“衆卿平身。”

他用深沉而富有磁性的聲音宣佈。

羣臣高呼『謝陛下』,然後接二連三的站起了身子,接着文武官員分做兩側,文官居左,武官居右,紛紛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後方,一本正經的雙膝前屈,跪坐在了屬於他們的軟墊之上。

閉口不言,目不斜視,整個大殿一片安靜。

殿外的羣臣也得到了屬於自己的軟墊,紛紛坐下,好歹是緩解一下腿部的痠軟。

然後郭鵬爲了照顧到這些在殿外吹冷風的臣子,展現一下新朝的人情味,還特意吩咐內侍們給殿外羣臣送上了一碗熱乎乎的薑湯,讓他們暖暖身子,不至於被凍僵。

殿外羣臣得到了薑湯,紛紛感激涕零,在殿外向殿內的新皇帝郭鵬表達謝意。

謝意表達完了,就該到正題了。

宣佈建國綱領,需要作出的改變,以及封賞。

這是開國皇帝必須要做的事情,對舊朝的總結,對新朝的期盼,還有就是對功臣的賞賜。

這些事情,郭鵬已經在稱帝之前有了全盤的安排。

他要大改,把漢朝的政治架構和軍事體制進行一番大大的更改。

不過首先,要把皇族給封了。

幾名內侍排排站,手裡託舉着皇帝所用的詔書,一份一份的獻給典禮主持人程昱。

程昱拿起了第一份詔書,展開。

他莊嚴而隆重的宣佈,新王朝的國號是魏,而新年號則爲延德。

漢建安三年已經結束,這一年,新的一年,是魏延德元年。

之後是第二份詔書,展開,程昱宣佈,因新朝代漢而立爲土德,故改『雒陽』爲『洛陽』,以洛陽爲魏帝國國都。

再之後是第三份詔書,新帝郭鵬封禪讓帝位的漢帝劉健爲魏國山陽公,食邑一萬戶,改山陽郡爲山陽國,準在封地以天子儀仗祭祀漢朝歷代先帝,服漢正朔服色,上表不用稱臣,接詔不用下跪,山陽公封爵準世襲。

新出爐的山陽公劉健十分高興,立刻跪地接受詔令,郭鵬立刻站起身子,走下臺階親自扶起了劉健。

“我方纔說了,山陽公上表不用稱臣,接詔不用下跪,這天下,我與山陽公共有之。”

郭鵬緊緊握住了劉健的手,劉健則表示感激涕零。

新帝如此仁德,廢帝如此感恩,可見新朝是多麼的擁有人心啊。

羣臣看了這一幕,十分感嘆,覺得新朝大有可期。

劉健領受山陽公封賞之後,程昱開始讀第四份詔書。

第四份詔書是冊封郭魏皇室的詔令。

郭鵬追尊祖父郭永爲熙祖仁皇帝,追尊祖母趙氏爲仁皇后。

郭鵬尊生父郭單爲魏國太上皇,尊嫡母楊氏爲魏國太上皇后。

郭鵬封正妻曹蘭爲魏國皇后,封嫡長子郭瑾爲魏國皇太子。

前漢本有後宮規制十四等,光武中興以後,爲表示節儉,後漢只有皇后、貴人稱號,後來才加入美人、宮人、采女稱號。

郭鵬決定繼承後漢制度,封侍妾糜氏爲貴人,封侍妾夏侯氏、田氏爲美人,又封侍妾橋氏姐妹二人爲宮人。

封兄弟郭陽爲趙王,食邑三千戶,居京城不就藩,又封郭陽正妻李氏爲趙王夫人,準趙王爵位世襲。

郭氏嫡系皇族人數的確不多。

祖父郭永生了幾個兒子,只有父親郭單一人活了下來,等到郭鵬成長起來,郭單這一代的親眷就全部去世了,而郭單自己也就只有兩個兒子,郭鵬一個,郭陽一個,所以簡簡單單,就此分封完畢。

郭鵬的幾個孩子除了郭瑾之外都沒有成年的,所以也不急着封王,郭氏皇族初立,人也不用太多。

旁系親眷則沒有人得到王爵,連公爵都沒有獲得的,只有郭鴻因爲地位和功勞得到了一等侯爵,郭嘉因爲功勞得到了二等侯爵。

郭鵬恢復了春秋時的五等爵位制度,廢除了秦漢實行的二十級爵位制度,又在五等爵位制度下每一等加了三個檔次,從三等到一等逐漸增高,最高爲一等公爵,最低爲三等男爵。

同樣,郭某人很果斷的撕碎了劉邦的白馬之盟,卻有很虛僞很不要臉的立下了自己的白馬之盟。

只有郭氏可以爲王爵,人臣最高爵位爲一等公爵。

除了郭鴻和郭嘉之外,其餘郭氏宗族子弟只有出任高級官職和軍職的郭瑞郭議郭烈郭棟四人得到了二等伯爵爵位。

其餘出任一般職位的郭氏子弟最多隻得到了三等子爵,還有一些男爵,大部分連個爵位都沒有。

看起來郭鵬並不打算大封郭氏諸王,以此拱衛皇室。

這些不能算重頭戲,但是也讓一些敏銳的朝臣察覺到了郭鵬對漢制的不滿以及他將來會做的事情。

封王不就藩,看來是郭鵬對漢七王之亂的狀況很不滿意,決定採取封王不就藩的方式來限制宗族。

秦朝也是這樣做的,但是秦二世而亡。

漢沒有這樣做,但是的確,七王之亂不可不察。

所以對於這種事情,以後或許還有爭論,眼下,還是不過多的討論了。

眼下最關鍵的,是臣子們自己所想要得到的東西,以及新皇帝郭鵬對郭魏帝國的未來規劃,這纔是他們最關心的。

七百三十一 郭某人的危機公關一千一百三十七 他們產生了些許的憂慮四百一十七 我等都要爲自己的選擇負責三百二十二 你不是很狂嗎?三十五 向上爬一百二十一 你不負我,我不負你三百七十七 坎坷的東歸之路一千四百零二 歷史早就被另外一個人改寫的面目全非了六百七十七 郭某人覺得他們都是垃圾七百七十一 皇權危機四百七十 你們當真是同一個父親的兒子嗎?六百七十 他們覺得郭鵬累了五百五十六 周公瑾是來找我談婚事的一千三百八十九 衛軍大將軍趙雲趙子龍,他彈劾你!八百九十一 于禁猛攻新昌縣城一千零七十三 司馬懿眼中所看到的七百六十二 “手忙腳亂”的郭某人一百四十 郭府君的煩惱一千一百五十六 大家,真是勤勉的演員啊六百五十九 內閣八百三十六 劍閣崢嶸而崔巍三百六十五 劉焉病危三百三十三 焦慮的袁紹二百一十八 他成了英雄六百零八 一丘之貉一千二百零三 皇帝終於要出手了一千三百零七 但凡是剩餘價值,就一定要壓榨得一乾二淨七百三十二 暈船的張遼一千五百一十三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一千二百零九 科舉考試的內容之爭九十九 如果我能做主一千零六十六 不能讓諸葛亮把問題擴大化一千零五十六 郭鵬真的有點難過八十四 子鳳之才,我不及也一千零七十一 毛玠看到了未來三十二 我全都要七百五十三 荊州應該是保不住了吧?一千二百零四 皇帝在沉默中撕毀一切政治契約八百九十四 東北巨獸二百八十三 覺醒的曹仁一千五百五十 郭鵬還是那個大忽悠一千二百一十二 讓科舉更加快速的深入人心一千零三十三 有點等不及的感覺一千一百四十四 別忘記自己一路是怎麼走來的八百九十九 于禁有了一個決斷一千二百零三 儘管那一天或許早已換了人間一百零八 郭郎爲何會選擇我糜氏一千四百八十六 郭鵬對司馬懿徹底失望三百 郭氏故吏四百八十七 我什麼地方得罪了郭鵬?一百一十 來做我的親衛吧四百五十三 張濟和段煨的嫉妒五百零一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不講道理六百六十二 大漢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一千五百五十四 帝國戰車還在前進,但也並非毫無波折九百五十一 曹休兵進柳中城五百二十七 漢室的旗幟倒了一千零七十 調查組的官員一個比一個兇悍一千零八十 吃一輩子鹽水拌飯一百一十九 我師兄死了?八百四十三 魏人的將計就計五百一十 你不要過來啊!四百九十六 數學是一切的基礎一千四百一十 郭珺要做漁翁七百五十七 我這大漢賊的真實身份也是時候公諸天下了一千五百一十二 這個稅務司郎中,你做,還是不做二百七十二 奮進的郭鵬與逃難的呂布四百二十九 異心八百三十八 關羽不會放過任何機會六百零一 張文遠VS周公瑾五百九十 砸到他們魂飛魄散!六百四十九 你他孃的還真是個人才一千三百一十 距離他完全瞭解魏帝國還有很長很長的時間八百五十四 郭嘉入成都五百一十八 西進六十一 做一枚稱職的棋子九百二十七 崔渠案一千四百一十 郭珺要做漁翁十七 關係戶的自我修養一千一百四十一 爲父說了,你做得很好一千二百四十八 如果你沒有做皇帝一百八十八 袁太傅的一步棋一千一百一十七 天降猛男郭子鳳,誰能抗衡?一千零九十六 皇帝兵出洛陽二百零一 袁隗不甘心三百八十九 戰爭機器轟然轉動九百六十四 郭某人想要打通絲綢之路一百二十五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一千五百五十八 郭鵬自己似乎有了一些預感一千一百零六 郭某人太高興了一千一百六十四 左伯獻紙九百一十 天子要加徵商稅了?一百四十三 蔡邕很高興一千一百二十 孟獲做起了白日夢九百九十 於是,曹操忙不迭的逃出了勤政殿一千一百六十五 沒人,比他們,更懂,興盛家族六百零九 上天似乎並不打算垂憐孫吳政權了八百零九 文聘歸降八百零七 沒有懸念的戰爭九百七十四 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
七百三十一 郭某人的危機公關一千一百三十七 他們產生了些許的憂慮四百一十七 我等都要爲自己的選擇負責三百二十二 你不是很狂嗎?三十五 向上爬一百二十一 你不負我,我不負你三百七十七 坎坷的東歸之路一千四百零二 歷史早就被另外一個人改寫的面目全非了六百七十七 郭某人覺得他們都是垃圾七百七十一 皇權危機四百七十 你們當真是同一個父親的兒子嗎?六百七十 他們覺得郭鵬累了五百五十六 周公瑾是來找我談婚事的一千三百八十九 衛軍大將軍趙雲趙子龍,他彈劾你!八百九十一 于禁猛攻新昌縣城一千零七十三 司馬懿眼中所看到的七百六十二 “手忙腳亂”的郭某人一百四十 郭府君的煩惱一千一百五十六 大家,真是勤勉的演員啊六百五十九 內閣八百三十六 劍閣崢嶸而崔巍三百六十五 劉焉病危三百三十三 焦慮的袁紹二百一十八 他成了英雄六百零八 一丘之貉一千二百零三 皇帝終於要出手了一千三百零七 但凡是剩餘價值,就一定要壓榨得一乾二淨七百三十二 暈船的張遼一千五百一十三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一千二百零九 科舉考試的內容之爭九十九 如果我能做主一千零六十六 不能讓諸葛亮把問題擴大化一千零五十六 郭鵬真的有點難過八十四 子鳳之才,我不及也一千零七十一 毛玠看到了未來三十二 我全都要七百五十三 荊州應該是保不住了吧?一千二百零四 皇帝在沉默中撕毀一切政治契約八百九十四 東北巨獸二百八十三 覺醒的曹仁一千五百五十 郭鵬還是那個大忽悠一千二百一十二 讓科舉更加快速的深入人心一千零三十三 有點等不及的感覺一千一百四十四 別忘記自己一路是怎麼走來的八百九十九 于禁有了一個決斷一千二百零三 儘管那一天或許早已換了人間一百零八 郭郎爲何會選擇我糜氏一千四百八十六 郭鵬對司馬懿徹底失望三百 郭氏故吏四百八十七 我什麼地方得罪了郭鵬?一百一十 來做我的親衛吧四百五十三 張濟和段煨的嫉妒五百零一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不講道理六百六十二 大漢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一千五百五十四 帝國戰車還在前進,但也並非毫無波折九百五十一 曹休兵進柳中城五百二十七 漢室的旗幟倒了一千零七十 調查組的官員一個比一個兇悍一千零八十 吃一輩子鹽水拌飯一百一十九 我師兄死了?八百四十三 魏人的將計就計五百一十 你不要過來啊!四百九十六 數學是一切的基礎一千四百一十 郭珺要做漁翁七百五十七 我這大漢賊的真實身份也是時候公諸天下了一千五百一十二 這個稅務司郎中,你做,還是不做二百七十二 奮進的郭鵬與逃難的呂布四百二十九 異心八百三十八 關羽不會放過任何機會六百零一 張文遠VS周公瑾五百九十 砸到他們魂飛魄散!六百四十九 你他孃的還真是個人才一千三百一十 距離他完全瞭解魏帝國還有很長很長的時間八百五十四 郭嘉入成都五百一十八 西進六十一 做一枚稱職的棋子九百二十七 崔渠案一千四百一十 郭珺要做漁翁十七 關係戶的自我修養一千一百四十一 爲父說了,你做得很好一千二百四十八 如果你沒有做皇帝一百八十八 袁太傅的一步棋一千一百一十七 天降猛男郭子鳳,誰能抗衡?一千零九十六 皇帝兵出洛陽二百零一 袁隗不甘心三百八十九 戰爭機器轟然轉動九百六十四 郭某人想要打通絲綢之路一百二十五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一千五百五十八 郭鵬自己似乎有了一些預感一千一百零六 郭某人太高興了一千一百六十四 左伯獻紙九百一十 天子要加徵商稅了?一百四十三 蔡邕很高興一千一百二十 孟獲做起了白日夢九百九十 於是,曹操忙不迭的逃出了勤政殿一千一百六十五 沒人,比他們,更懂,興盛家族六百零九 上天似乎並不打算垂憐孫吳政權了八百零九 文聘歸降八百零七 沒有懸念的戰爭九百七十四 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