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 重懲不貸

齊治聽着那幾聲冷哼,彷彿沒有聽到,繼續說道:“本官知道你們商家家大業大,但你們商家的齷蹉事也最多,朝廷不追究那不是縱容!現在靖王親自到了南昌府,你們還敢如此囂張,這是自作孽,不可活!”

“本官再給你們一次機會,主動從裡面出來,算你們自首,本官也儘可能的給你們留着體面,若是你們不出來,那就休怪本官拆了你們這商家大院!”

齊治最後話音一落,百十個官兵衝進來,迅速將兩旁要道佔據,並且刀兵出鞘,寒芒森森。

跪在地上的商汀摸着脖子的血絲,還在渾身發抖,臉上都是冷汗。

他悄悄轉頭看向大院深處,那裡都是家族的長輩,有七八個人,管理着商家數百口人以及龐大的產業。

實則上,商家的具體情況,南昌府很多人都知道。他們不過是商洛的一個分支,後來鳩佔鵲巢,奪了名頭,爲此不知道做下多少陰暗事情。

或許是合該他們這一支出頭,自他們佔據這座大院,文風昌盛,不斷有人中舉,中進士,位列朝班,商家興盛的前所未有。

與其他大家族一樣,各種糟爛事是層出不窮,但都被各種手段壓下,讓商家繼續如龐然大物的壓在南昌府上空。

但是,這一次,商汀覺得他們壓錯寶了。靖王,真的要動手,連他們商家都敢動,不是做做樣子!

商汀臉色發白,跪在那,眼神閃爍不定,心裡害怕到極點。

那門內依舊安安靜靜,沒有一點動靜。彷彿沒有人,無聲無息。

齊治看着那幽森的大院,冷笑道:“這商三公子,會是指正你們的證人,他知道的事情,能幫我們找得到所有能找到的證據。你們商家,這次是真完了,誰也救不了!因爲,這是上達天聽的事!我給你們十息時間,如果你們再不出來,本官就不再客氣!”

門內安靜,沒有出聲,但若有若無的似有目光看出來。

“十!”

“九!”

“八!”

齊治擡着手,目光冷峻的看着門內,聲音很大的倒數。

門內似乎又有憤怒聲傳出,還響起茶碗相碰的聲音,短促,急切。

但還是沒人走出來。

“三!”

“二!”

齊治說到這裡,聲音陡然更大,眼神更加冰冷。商家不同一般,在南昌府底蘊深厚,他查到,這座大院裡,有豪壯家丁數十,還有不少是刑部通緝的亡命之徒,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想做魚死網破的事。

但真到了萬不得已,喬治也不會猶豫分毫!

“一!”

齊治心頭微沉,喊完剛要喊‘衝’,那幽暗的大門忽然吱呀一聲打開,一個老者狼顧鳶視的看着齊治,緩步走出。

繼而,第二個,第三個,依次走出,足足八個老者,都是商家的主事者。

齊治心頭一鬆,臉上帶着微笑。只要他們肯走出來,今天就算兵不血刃了。

另一邊,是總督府的人,他們在刑獄司各司主事的帶領下,奔赴各家各院,他們抓的都是散落的,相對的‘小門小戶’,他們被抓是千奇百怪,有的直接相抗,被打倒在地拖走,有的哭喊着後悔請求饒命,有的甚至自殺威脅,更有的舉着祖宗牌位不準官兵過去,還有一部分是是提前得到風聲,帶着金銀細軟,嬌妻美妾的逃跑,最終都被攔下來。

不到半天時間,南昌府隸屬刑獄司,督政院,大理寺的監牢都住滿了,不得不開闢臨時的關押地點。

與此同時,刑獄司高效運轉,不斷的梳理案情,要求儘快在大理寺過堂,以求將這些事情快速了結,堵住外界的悠悠之口,阻止事態的進一步擴大。

即便如此,在南昌府,甚至整個江西都引來一陣驚恐,不知道多少人居家逃離,躲藏,還有就是無數的朝野官員紛紛上奏,有的是彈劾靖王,樊一蘅;有的是陳述利害,認爲靖王手段過於激烈,適得其反;更多的則是要求靖王立即停下來,消除民間沸騰的怨氣,以示朝廷的寬仁之心。

這些奏本暫時還沒到宮裡,江西這邊動作更爲迅速,三百多大小官吏,斬立決的一百四十人,戍邊的一百二十人,其他各是五年到二十年牢獄、流放不等,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重懲!

那些爲非作歹,霸凌一方的士紳豪強,斬立決多達二百人,流放了超過四百人,其他如抄沒家產,發配苦役的不計其數。

這一場由大理寺公開的審判,儘管用了簡易程序,公開,快速,果斷的審理,還是用了近一個月,直到五月中,靖王才勉強收尾,啓程回京。

饒是如此,江西以至於整個大明都甚囂塵上,議論紛紛,不知道多少人驚恐不安,徹夜難眠。

就在靖王準備離開江西巡撫衙門的時候,忽然間從街頭衝出一隊百姓,舉着碩大的牌匾,大聲喊道:“賢王在堂,天下安康!”

“賢王在堂,天下安康!”

“賢王在堂,天下安康!”

足足有數百百姓,看着走出來,衣着簡樸如普通半百老者的靖王,紛紛大喊,高高舉着牌子,向前走來。

靖王站在臺階上,看着這羣人,轉頭看向樊一蘅等人,皺眉道:“這些不是你們安排的吧?”

樊一蘅搖頭,繼而笑着道“下官沒有。這些都是百姓自發而來,想必是因爲王爺的雷霆手段,除去了他們的惡人,給了他們新的活命機會,特來感謝。”

靖王審視幾眼,轉過頭,臉上就露出笑容,上前迎過去,悄悄揮退侍衛,拿過牌匾,謙遜的說着‘不敢當’‘本分之內’的話,然後聲音高昂,向着百姓們承諾,朝廷的反腐,打擊土豪劣紳的行動不會停止,會持續深入,皇帝,朝廷始終視百姓爲大明最根本的支柱,絕不會讓百姓受苦,失望雲雲。

樊一蘅等人看着靖王在那吐沫橫飛,高談闊論,都有些愕然,旋即就想起,這個畫面有些熟悉,似乎是京中聖人經常會做的事情。

‘果然是皇上的心腹啊。’一些人心裡感慨,靖王的所作所爲,分明就是一種模仿,或者說是一種邀功。

百姓們自然是感恩戴德,還送了靖王不少雞蛋之類的特產。

靖王堅決不收,還將樊一蘅等人拉過來,逼迫他們當衆承諾。

樊一蘅自然不放過機會,表態反腐會繼續,對腐敗的官吏是毫不容忍,一經發現,一查到底,絕無例外!並公佈一系列重要舉措,同時還對‘新政’表達了堅定的態度,會持之以恆的推動下去,讓廣大百姓有地種,有衣服穿,孩子有學上,有更美好,更值得期待的未來!

樊一蘅或許是長在地方做事,他的講話水平沒有靖王那麼‘高明’,但更接地氣,百姓們歡呼起伏,跪呼青天大老爺。

靖王,樊一蘅的表演自然落在有心人眼裡,但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除了心裡咒罵一句‘昏官’外,也別無他法,連臉都不敢露。

靖王在一片讚譽中回了京,內閣雖然有些微詞,但總體來說,他做的不錯,督政院的權威迅速得以拔高,靖王的地位,在內閣無聲的重要起來。

汪喬年的大理寺更不用說,任何審判都是由他主導的,大案要案不知道多少,大理寺水漲船高,汪喬年這個火箭提拔,根基淺薄的第四閣老,地位日漸穩固。

內閣大殿,三樓,朱栩班房。

六大內閣輔臣齊齊站在朱栩御桌前,挨個彙報近來的事情。

現在已經快五月底,說着夏收就來了,又是一年忙碌時。

畢自嚴說的,都是今年稅賦與開支,誓言進一步節流。

孫承宗說的就是‘軍改’的事情,一年多來,已經有了初步成效,下面就是深入推進,孫承宗打算下半年再次出京一趟。

靖王講的是督政院的安排,語氣很是大氣,有着之前沒有的凌厲。經過江西一趟,誰都認識到督政院的厲害,無聲無息的滲透在方方面面,又有明確的權職,這個部門想要動誰,實在太容易了!

汪喬年說的就是大理寺一塊,大理寺的起步有些慢,在地方上又有傳統的衙門爭權,加上根深蒂固的思想,大理寺在地方上還是舉步維艱,發展阻礙重重。

孫傳庭說的大致是內閣直屬的一些部門的情況,這些部門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國貿寺,鬆開了畢自嚴的限制,盈利能力大大恢復。

傅昌宗說的更多是京城之外的情況,尤其是陝川之地的大地震,他認爲不止朝廷困難,地方更艱難,需要與地方‘誠心’相合,才能穩妥應對災情,並且爲災情之後做打算。

朱栩一直在默默聽着,他們並沒有長篇大論,言簡意賅。

朱栩的案桌上是他們的奏本,他一邊聽,一邊看,不時的點頭。這些大人們已經將大任擔起來,不需要像以前一樣時時盯着了。

聽完,朱栩沒有多說什麼,直接道“嗯,在議會那邊過一下,仔細討論,對了,你們的幕僚,現在也放到議會吧,成立一個部門,給他們一個官身,將來做的好,外放出去,我大明要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儘量放寬一些要求,不要那麼刻板……”

朱栩還沒有說完,曹化淳從外面進來,站在門邊,道“皇上,曹變蛟總兵到了。”

第八百一十一章 再翻不了身第三百八十七章 裁減衙門第一百三十一章 獄中熊廷弼第1465章 傅昌宗發飆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最終的處置第六百五十四章 朝臣們的改變第四百零一章 阿敏掌權第五百六十章 姐妹花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的思想萌芽第1150章 風暴前夜第八百五十三章 畏罪第一百七十七章 獻策宋康年第三百九十六章 驚人的旨意第兩百章 第一波試探(求訂閱,求月票~~~)第1430章 孫傳庭籌錢第一千一百章 左良玉的去處第1273章 政治道德第四百八十九章 出妖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起風了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八百五十二章 恐懼蔓延第七十六章 收攏第三百五十六章 戾氣第三百八十二章 朱由檢心思第五百二十章 唐王第一百三十四章 漕運總督新人選第五百一十四章 朱由檢裁減東廠第1233章 風暴前的投石問路第五百章 告發吏部尚書周應秋第一百三十二章 救人方法第九百五十二章 定情信物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隱憂第五百六十七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八百四十章 兼任兩院院長第1160章 殺氣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邦華撂挑子第八百八十八章 送行第1436章 烽火再起第八百三十九章 皇家政院一日遊第1282章 大動作第1430章 孫傳庭籌錢第一千零七十章 海貿利益第1111章 山雨欲來第九百六十六章 察哈爾第五十一章 籌錢的方法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寧遠第1469章 夙興夜寐的朱栩第五十三章 碰壁 (求收藏,求推薦~~)第1223章 翻手爲雲 覆手爲雨第兩百九十三章 兵敗兩城第兩百四十章 君臣過招第1236章 朱栩要保人第一百四十章 槍炮的威力(求訂閱~)第六百三十五章 文會的罵聲第三百二十八章 夜襲廣寧番外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信王失策第1156章 小手段與大謀略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陰謀互懟第六百二十章 旨意入京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陰謀不斷第1171章 擺不直的偏見第七十八章 我不會審案第八百三十三章 名節千古第一百八十九章 信王是好用的擋箭牌第1313章 收網的時候到了第1439章 歸來第1355章 關門海峽第三百四十五章 裁撤第六百零七章 錦旗獵獵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洲的生意第八十四章 隱憂迭來第四十六章 燧發槍第九十八章 文會第八百五十八章 亂急取其直第六百二十三章 亂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談判崩裂第五百三十八章 督政院是利器第四百九十七章 人頭滾滾第七百七十五章 原來如此第1141章 毫無壓力的作戰第1411章 孫傳庭的不善第四十四章 非同凡響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位繼承製第1369章 德川家光的殺意第一百零四章 趙南星第六百零七章 錦旗獵獵第1234章 誰是下棋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訓斥封疆大吏第一百八十五章 登基與捷報第四百三十三章 林丹汗復出第1381章 決戰之日第六十九章 打廣告第五十六章 壞事好事第兩百八十二章 案結第九十三章 渠道第兩百五十八章 如潮的壓力第九百一十四章 巡政御史第兩百六十三章 波平波又起第兩百八十一章 施壓
第八百一十一章 再翻不了身第三百八十七章 裁減衙門第一百三十一章 獄中熊廷弼第1465章 傅昌宗發飆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最終的處置第六百五十四章 朝臣們的改變第四百零一章 阿敏掌權第五百六十章 姐妹花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的思想萌芽第1150章 風暴前夜第八百五十三章 畏罪第一百七十七章 獻策宋康年第三百九十六章 驚人的旨意第兩百章 第一波試探(求訂閱,求月票~~~)第1430章 孫傳庭籌錢第一千一百章 左良玉的去處第1273章 政治道德第四百八十九章 出妖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起風了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八百五十二章 恐懼蔓延第七十六章 收攏第三百五十六章 戾氣第三百八十二章 朱由檢心思第五百二十章 唐王第一百三十四章 漕運總督新人選第五百一十四章 朱由檢裁減東廠第1233章 風暴前的投石問路第五百章 告發吏部尚書周應秋第一百三十二章 救人方法第九百五十二章 定情信物第一千零五十章 ‘新政’隱憂第五百六十七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八百四十章 兼任兩院院長第1160章 殺氣第七百八十八章 李邦華撂挑子第八百八十八章 送行第1436章 烽火再起第八百三十九章 皇家政院一日遊第1282章 大動作第1430章 孫傳庭籌錢第一千零七十章 海貿利益第1111章 山雨欲來第九百六十六章 察哈爾第五十一章 籌錢的方法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寧遠第1469章 夙興夜寐的朱栩第五十三章 碰壁 (求收藏,求推薦~~)第1223章 翻手爲雲 覆手爲雨第兩百九十三章 兵敗兩城第兩百四十章 君臣過招第1236章 朱栩要保人第一百四十章 槍炮的威力(求訂閱~)第六百三十五章 文會的罵聲第三百二十八章 夜襲廣寧番外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信王失策第1156章 小手段與大謀略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陰謀互懟第六百二十章 旨意入京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陰謀不斷第1171章 擺不直的偏見第七十八章 我不會審案第八百三十三章 名節千古第一百八十九章 信王是好用的擋箭牌第1313章 收網的時候到了第1439章 歸來第1355章 關門海峽第三百四十五章 裁撤第六百零七章 錦旗獵獵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洲的生意第八十四章 隱憂迭來第四十六章 燧發槍第九十八章 文會第八百五十八章 亂急取其直第六百二十三章 亂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談判崩裂第五百三十八章 督政院是利器第四百九十七章 人頭滾滾第七百七十五章 原來如此第1141章 毫無壓力的作戰第1411章 孫傳庭的不善第四十四章 非同凡響第七百七十六章 順位繼承製第1369章 德川家光的殺意第一百零四章 趙南星第六百零七章 錦旗獵獵第1234章 誰是下棋人第六百八十九章 訓斥封疆大吏第一百八十五章 登基與捷報第四百三十三章 林丹汗復出第1381章 決戰之日第六十九章 打廣告第五十六章 壞事好事第兩百八十二章 案結第九十三章 渠道第兩百五十八章 如潮的壓力第九百一十四章 巡政御史第兩百六十三章 波平波又起第兩百八十一章 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