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國之柱石

差役被一羣人盯着,瑟瑟發抖,道“具體情況還不清楚,總督大人已經趕過去了,聽說人數不少,有一百多人。”

李邦華眉頭緊擰,緩緩又坐了回去。

左參政沉着臉,道“大人,是否要請動趙總兵?”

他說的就是趙率教了,趙率教手裡有精銳騎兵,不管是什麼流寇,都能一衝而散,迅速的破滅亂事,平息事態。

李邦華坐在那,臉角如刀削,眸光囧囧,道:“不用了,只是小小民亂,還無需趙總兵,命人去總督府,有什麼情況,立刻奏報!”

“是!”差役答應一聲,快速跑出去。

李邦華在陝.西很強勢,除了趙率教,其他人都被壓住。

衆人見如此,都沒說話,他們希望是最快的結束亂事,以免驚擾皇帝,否則他們都吃不了兜着走!

李邦華環顧一圈,肅色道“明日我等一起去請罪,不能隱瞞分毫,知道嗎?”

衆人一怔,一個知府道:“大人,這不過是小事情,何須驚擾皇上?”

其他人也都附和,目光看着李邦華。

在西南,民亂就沒有停過,無非就是大小而已,自然,他們希望能粉飾一下,免得被朱栩追究。

李邦華直言不諱,道:“皇上若不在陝.西,只需奏本上奏就是,現今皇上就在西.安,想要瞞過他的耳朵,眼睛,你們認爲可能嗎?”

衆人頓時不說話了,皇帝的手段他們都心裡有數,還真沒把握。

李邦華因爲這件事,心裡不太平靜,看着衆人,沉聲道“無需擔憂,若是皇上見責,自有本官在前面,諸位問心無愧就是。”

一羣人聽着都鬆了口氣,站起來道:“遵命。”

李邦華目送一羣人離開,沉思半晌,走回班房,拿起筆就就在一道空白奏本上,寫下了‘平南十八策’五個大字。

這是他琢磨了很久的事情,因爲內閣一直壓着他的一些想法,手段,在見過朱栩之後,他思考再三,還是決定上奏!

他握着筆,無比認真的寫着,洋洋灑灑,近七百字!

字裡行間都充滿了凌厲之氣,要求在陝.西以及西南行雷霆手段,剪除一切威脅!

確實如李邦華所說,南陽出現民亂,很快就傳到了朱栩耳朵裡。

趙率教也正好站在他身前不遠處,聽完曹化淳的轉述,朱栩看向趙率教道“朕在奏本里仔細算過,陝.西一年大小民亂上百起,這個數字與真實的差距多少?”

趙率教的騎兵是朝廷的,李邦華沒有調遣權,一般的民亂也不需要他,有總督府處置,不過該知道的事情,總督府也不能瞞他,瞞不住。

趙率教沒有猶豫,道:“回皇上,據臣估計,差不多一半隱報。”

朱栩點點頭,沒有意外。這也不是李邦華的錯,這種隱報是從下而上的,下面隱瞞,上面就很難知道。

若是隻有兩三百起,規模倒是不大,以陝.西現在的情況,完全是能應對的。

朱栩在西南的政策,基本上是以點控面,府,縣作爲中心,集結重兵防護,一般的流寇很難攻下,只要縣城不失,時間一長,各地就能反應過來,調集大軍進行圍剿,確保各地安穩,不會形成規模。

“你對陝.西有什麼看法?”朱栩看着趙率教,突然轉移話題道。

西南這裡水很深,朱栩看到的,李邦華說的,都只是冰山一角,趙率教在陝.西日子不短,他應該知道不少。

趙率教到底是武將,聞言猶豫了一陣,道:“回皇上,臣認爲李巡撫說的不錯,亂世用重典,尤其是陝.西,必須確保穩定!若是陝.西不穩,四.川,湖廣,山.西,河.南都將不穩,甚至波及京師……”

朱栩默默的聽着,不時點頭。

李邦華等人到底是有眼光的,看的很精準,陝.西保持穩定也是朱栩一直的要求,否者會拖累整個大明。他驚訝的是,李邦華的能力居然這麼強,連趙率教都給說服了。

‘看來,這六省總理大臣要儘快了……’

朱栩心裡自語,西南幾省遠離朝廷,官員們有各個強勢,必須要有所節制,否則可能民未亂,官先反了。

“朝廷有人建議朕,將秦良玉調出四.川,你怎麼看?”朱栩又道。這樣的奏本前兩年朱栩就接了不少,今年就更多了,他想看看武將們內部的想法。

西南六省,除了陝.西,其他大部分軍事力量都掌握在秦良玉手裡,林林總總有近二十萬!

趙率教看着朱栩,眉頭皺起,沒有立刻開口。

皇帝,朝廷猜忌邊關將帥是歷代的通病,在明朝這個時候更顯得劇烈,尤其在天啓以前,遼東的將帥幾乎都沒有好結果,現在也就是皇帝一直在壓着,沒有浮出表面,裡面定然也是暗潮洶涌,不知道多少的冷槍暗箭。

趙率教不知道朱栩問這句話的意圖,是有意調走秦良玉還是隻是詢問秦良玉在西南的作爲?

他心裡翻騰再三,擡手向朱栩道:“啓稟皇上,臣認爲秦總兵在西南功勳卓著,戰功赫赫,如柱石一般,不可輕動!”

趙率教沒敢多說,怕適得其反。

朱栩端起身邊的茶杯,輕輕的喝了一口,然後捧着茶杯思忖。

調走秦良玉的提議,並不是普通官員,畢自嚴,孫承宗,申用懋都曾‘無意中’提及,一直都被朱栩壓着。

秦良玉是不能離開四.川的,在朱栩看來,能壓住西南不亂的,整個大明只有三個人,秦良玉一個,孫承宗一個,另一個是孫傳庭,秦良玉是帥才,其他兩人都是軍政雙傑,不過這兩人都不可能去鎮守四.川,穩定西南。

這些大臣的一貫想法……危險,朱栩要強行壓下去!

朱栩放下茶杯,鋪開宣旨,親自研磨。

曹化淳,趙率教等人都是一怔,慢慢走過來,看着朱栩。

朱栩的字不太好,那也是跟那些書法家比的緣故,要說拿出去,一般人絕對不會說差。

這個時候,他也沒想這些,準備好,拿起毛筆,就在宣紙上寫下了大大的四個字:國之柱石!

隨後在右側以一行小字寫到:景正元年十月二十大明皇帝朱由栩。

最後拿起他的大印,在上面深深蓋上了鮮紅大印。

觀察了一會兒,朱栩拿起來,輕輕吹乾,遞給曹化淳道:“你裱起來,然後親自去一趟四.川,當衆交給秦總兵,告訴她,朕不能去四.川,以這幅字賠禮。”

趙率教神色微動,旋即明白了,皇帝這是要保秦良玉!

曹化淳知道朱栩對秦良玉抱有特別的情感,沒有意外,接過來道:“遵旨。”

朱栩背擦了擦手,道:“等會兒,朕再寫個親筆信,你一起帶過去。”

“是。”曹化淳捧着朱栩的字道。這還是皇帝第一次給臣子賜手書,單單這四個字,今後只怕就不會再有人攻擊秦良玉了。

朱栩拿出一張紙,坐在椅子上,端端正正的寫。

前面是簡單的問候,然後是他對西南軍務的一些想法,以及戰略部署,軍事訓練等等。

朱栩不善軍事,只能站在高處寫一些他認爲很重要的事情,防範,提前處置之類,最後還加上了一句‘隔空遙望,唯將軍細酌’。

寫好後,吹了吹,疊好,塞入信封,遞給曹化淳道:“去的時候,多看看,多走走,回來給朕講講,對了,打聽一下四周的消息。”

曹化淳微微躬身,道:“遵旨。”他知道朱栩說的‘四周’是什麼意思,就是漠西蒙古!

“嗯,去吧,早去早回。”朱栩道。漠西蒙古的情況很複雜,朱栩現在還不想動,可要知道詳情,不能兩眼一抹黑。

曹化淳準備一番,便匆匆上路。

第1369章 德川家光的殺意第1519章 手段齊出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黑風高第七百三十六章 再開幾炮第1395章 窮途末路第1185章 欽使到揚州第三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1154章 摧枯拉朽的海戰第五百零四章 查周應秋第六百零六章 咄咄進逼第1466章 倭國的終結第一百零七章 御花園奏對(第三更~)第七百二十二章 零傷亡的戰爭第1403章 外交縱橫第一百三十二章 救人方法第九百四十五章 開端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還需努力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法宗法哪個大?第1472章 下有對策第四百七十七章 御駕山海關第九百九十五章 船到橋頭第1343章 果然是你第三百五十七章 劍出鞘(求收藏~)第兩百二十六章 壓力如山(第三更~)第1277章 商潮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剿匪第三百五十七章 劍出鞘(求收藏~)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一百一十八章 換人(求收藏~)第1498章 土地丈量隊第九十五章 隱疾第1228章 洗牌第1437章 詔安第一百一十九章 工部事第七百六十章 討伐安南第五百四十七章 指責皇帝第三百章 登基第八百八十三章 迷茫大明第兩百八十六章 小爽一把第兩百九十三章 兵敗兩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弔唁第三百章 登基第九百零三章 判文(第三更,求月票!)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響亮第1267章 跨越式發展(又是六千字大章)第一百九十二章 第一次廷議第1332章 巨大的絞肉機第七百二十六章 琉球內亂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九百九十七章 察哈爾的對策第四百六十八章 遙控朝堂第九百零九章 判決第1327章 假道滅虢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王府夜議(下)第八百八十五章 風向轉變第五百七十四章 信王的去處第1368章 奠基之戰第七百二十五章 琉球變卦第1400章 倭國人很有用第五百八十四章 出宮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七百三十三章 全部連將三級第1344章 大開殺戒第兩百一十七章 都是有錢人第兩百四十五章 今後都不用上朝了第1420章 公主要殺人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亂始第四百三十三章 林丹汗復出第三百六十二章 信王失策番外一第1132章 天道秩序第五百二十五章 年後動手第五百零五章 信王謀逆?第八百一十八章 出城第八百八十九章 錢莊第1424章 最後一刻第四百七十七章 御駕山海關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1437章 詔安第四百八十五章 蓄髮易服第六十二章 搶劫開始第1211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零七章 抓捕第1362章 僵持第八十二章 鋪展第四十九章 孝敬(求收藏,求推薦~~)第六百八十八章 畫了一個圈第七百零六章 禁令禍起第1381章 決戰之日第九百六十一章 內閣定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獲全勝(第四更!)番外二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波瀾詭譎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考場鬧劇第一百一十四章 刑部狼狽第一零四十七章 威懾第一百四十三章 張皇后的暗示第三百六十章 福王死(求收藏,求票~)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的驚喜第一百零五章 大議結束
第1369章 德川家光的殺意第1519章 手段齊出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黑風高第七百三十六章 再開幾炮第1395章 窮途末路第1185章 欽使到揚州第三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1154章 摧枯拉朽的海戰第五百零四章 查周應秋第六百零六章 咄咄進逼第1466章 倭國的終結第一百零七章 御花園奏對(第三更~)第七百二十二章 零傷亡的戰爭第1403章 外交縱橫第一百三十二章 救人方法第九百四十五章 開端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還需努力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法宗法哪個大?第1472章 下有對策第四百七十七章 御駕山海關第九百九十五章 船到橋頭第1343章 果然是你第三百五十七章 劍出鞘(求收藏~)第兩百二十六章 壓力如山(第三更~)第1277章 商潮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剿匪第三百五十七章 劍出鞘(求收藏~)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一百一十八章 換人(求收藏~)第1498章 土地丈量隊第九十五章 隱疾第1228章 洗牌第1437章 詔安第一百一十九章 工部事第七百六十章 討伐安南第五百四十七章 指責皇帝第三百章 登基第八百八十三章 迷茫大明第兩百八十六章 小爽一把第兩百九十三章 兵敗兩城第一百四十五章 弔唁第三百章 登基第九百零三章 判文(第三更,求月票!)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響亮第1267章 跨越式發展(又是六千字大章)第一百九十二章 第一次廷議第1332章 巨大的絞肉機第七百二十六章 琉球內亂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九百九十七章 察哈爾的對策第四百六十八章 遙控朝堂第九百零九章 判決第1327章 假道滅虢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王府夜議(下)第八百八十五章 風向轉變第五百七十四章 信王的去處第1368章 奠基之戰第七百二十五章 琉球變卦第1400章 倭國人很有用第五百八十四章 出宮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七百三十三章 全部連將三級第1344章 大開殺戒第兩百一十七章 都是有錢人第兩百四十五章 今後都不用上朝了第1420章 公主要殺人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亂始第四百三十三章 林丹汗復出第三百六十二章 信王失策番外一第1132章 天道秩序第五百二十五章 年後動手第五百零五章 信王謀逆?第八百一十八章 出城第八百八十九章 錢莊第1424章 最後一刻第四百七十七章 御駕山海關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1437章 詔安第四百八十五章 蓄髮易服第六十二章 搶劫開始第1211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零七章 抓捕第1362章 僵持第八十二章 鋪展第四十九章 孝敬(求收藏,求推薦~~)第六百八十八章 畫了一個圈第七百零六章 禁令禍起第1381章 決戰之日第九百六十一章 內閣定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獲全勝(第四更!)番外二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波瀾詭譎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考場鬧劇第一百一十四章 刑部狼狽第一零四十七章 威懾第一百四十三章 張皇后的暗示第三百六十章 福王死(求收藏,求票~)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的驚喜第一百零五章 大議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