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風暴前的震動

孫傳庭看着朱栩的臉色,心裡咯噔一跳,頓時就道:“皇上,劉明燾歷經三朝,官聲極好,縱有不當,還請皇上寬宥一二。”

朱栩看着孫傳庭,表情有些莫名,然後開口道:“聖皇在上,臣劉明燾俯首,受王命巡撫山右,歷經兩月,明察暗訪,夙興夜寐,不敢毫懈,臣觀鄉里之親善,夜不閉戶,府縣之勤勉,晝夜不休,山右之恭謹,嚴絲合縫……凡有所及,文昌人善,物華天寶……”

孫傳庭聽到第一句臉色就愣住了,再聽到後面眼神就不自然起來,臉上極其僵硬。

他很清楚,朱栩登基以來,相當討厭奏本里咬文嚼字,廢話連篇,繞來繞去,這種‘聖皇在上,某某俯首’的開頭已經很久沒有看到了。這劉明燾不但寫了,長篇大論的,居然還半點實際情況沒有,反而在歌功頌德,粉飾太平!

現在誰不知道大明的情況,山.西能這樣‘繁盛’?這是盛世嗎?爲什麼裡面一片歌舞昇平,盛世景象,毫無半點真實陳述?

背了一陣,朱栩實在背不下去了,斷了一下,看着孫傳庭道“從頭到尾,萬民安泰,一片祥和,簡直就實現了大同……”

孫傳庭的神色已經僵硬到不行,內心惱怒異常,聽着朱栩的話,硬着頭皮道:“皇上,此事……內閣一定會嚴厲處置,各處巡政御史立即召回京,重新整肅,但凡還有,一律嚴懲不貸!”

朱栩揹着手,看着眼前的兩座大殿,表情淡漠的道“外面的人總是抱怨,說朕獨攬大權,壓的內閣喘不過氣來……你們,還真沒讓他們失望啊……”

這樣的反諷,孫傳庭臉上火辣辣的,擡手拜在那,道:“臣代內閣請罪,請皇上治罪!”

朱栩擺了擺手,道“你們請的罪已經夠多了,這樣的奇葩之事,朕也見的太多,只是不希望以後再看到,你告訴朕,如何避免這類事情?”

孫傳庭一動不動,道“回皇上,內閣秉奉聖諭,計劃整肅大明所有官員的官場風氣,用大約三年的時間,對各個衙門,部門的官吏操守,能力,品行等進行培訓,考覈,但有不合格,一律去職!臣向皇上保證,此類事情,絕不會再發生第二例!”

內閣對朱栩佈置的很多政務,都有一些‘懈怠’心思,朱栩必須給足壓力,才能迫使內閣多用幾分心思。

這些都算是遺留問題,朱栩也不會過分苛責孫傳庭,擺了擺手,道“將這道奏本通報給所有官員,另外,朝報等所有報紙都要登,你親自寫一篇長批語。”

孫傳庭神色一驚,如此一來,劉明燾只怕要青史留名了。

只是稍微猶豫了一下,孫傳庭就道:“臣遵旨!”

朱栩點頭,話題一轉,又道:“今年夏糧減產嚴重,你對秋糧怎麼看?”

孫傳庭調整心情,思索一番,道:“皇上,江南幾個府縣在試種三季稻,番薯現在也可種三季,若是能大規模推廣開來,糧食定然能大幅度增加,目前還在觀察。臣預計今年的秋糧,在八百萬石左右,或更少些,主要是免稅之地在增多,哪怕繳稅有所增加,也不能相抵……”

朱栩面上如常,這些他料到,道:“要注意觀察,留種,如果成熟,要不竭餘力的推廣。其他的如大豆,玉米等等,也不能放棄,見縫插針,任何能種植的地方,都種上,不能再餓死人了,還要熬好些年,準備要做足,不能事後諸葛亮,這種事,由不得後悔……”

“臣明白。”孫傳庭肅色道。

朱栩望着這座大殿,默默算着時間。

現在是景正二年,歷史上的崇禎七年,想要度過小冰河,還需十年!

十年,太漫長了!

朱栩心裡依舊沉甸甸的,彷彿看到無數百姓在痛苦哀嚎,掙扎在餓死的邊緣。

孫傳庭看着朱栩的側臉,道“皇上,國政已入正軌,雖說不是萬事無憂,但也不足威脅社稷安危,皇上請寬心,不用過度憂慮。”

朱栩的近臣都能看得出,朱栩做事急切,面對很多事情都憂心忡忡,不斷的在重複着未雨綢繆,其中最爲憂心的,莫過於眼下這場遲遲不消退,反而越發酷烈的天災。

這樣的話,朱栩聽的不是一次兩次,但朱栩現在要做的,不止於度過這場天災,還有就是不能使得大明太過虛弱,在災期後能儘快恢復過來。

朱栩沉默了一陣,道“政務上,朕倒是不怎麼擔心,你們都是朕的左膀右臂,雖然有些瑕疵,但瑕不掩瑜。朕雖然有所不滿,但也不會過於苛責。我大明面臨千年未有的變局,當君臣一心,秉大同,存小異,齊心協力向前,爲我大明的蒼生,大明的社稷,博一個如花似錦的前程與未來!”

孫傳庭看着眼前極少吐露心思的皇帝,神色一振,沉色拜道“臣與皇上同心同德,願爲我大明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朱栩‘嗯’了聲,道:“再過半個月就能搬入這座大殿了,你做好規劃佈置,拿給朕看,沒有其他的事情,就回去吧。”

“遵旨!”孫傳庭擡手,應聲。

朱栩看着眼前不遠的兩座大殿,微米雙眼,若有精光閃過。

孫傳庭這一走,同時司禮監將劉明燾的奏本轉到了內閣,上面有朱栩的八個大紅批字:狼心狗肺,豬狗不如!

孫傳庭看着這八個批字,心裡越發惱怒,直接讓人刻印,傳遍六部等部門。

還在京城的刑部尚書張問達,看着這道過往極其熟悉,自然,正常的奏本,神色頗爲感慨。

廖昌永手裡也有一本,苦笑着搖頭,道“大人,這劉明燾慣於拍馬屁,蠅營狗苟的鑽營,卻不知道皇上最討厭的就是拍馬屁,這次將自己給折了。”

張問達心思相當複雜,搖頭嘆道:“這件事必然是一場風暴,內閣那邊很快會有詔令,刑獄司要做好準備。”

廖昌永點頭,這劉明燾乾的太糊塗,太混賬了,不知道要牽累多少人,朝廷上下,定然有一股橫風掃過,掃落不知多少官帽。

朝報的特刊號外迅速發出,在民間引來無數笑話,不知道多少人在嘲笑這位劉御史,坊間還出現無數謠言、名頭。

‘御史御史,遇了不實’、‘巡政巡政,尋了不證’……‘筆吏御史’,‘盛世御史’。‘滔滔御史’……

朝野不知道多少人羞辱爲伍,紛紛劃清界限,大家痛斥。

最爲尷尬的,莫過於山.西巡撫衙門,劉明燾這道奏本看似跟他們沒有關係,但又有誰相信?整個天下現在都認爲是山.西給劉明燾行賄,讓他寫這樣歌功頌德,毫無實際的奏本。

山.西離京城太近,旨意朝發夕至,山.西上上下下的官員大爲震驚,巡撫衙門更是一片混亂,呂大器都快彈壓不住,直到完成兩道奏本纔算安定。

第一道就是請罪奏本,山.西上上下下高達七十一人聯署,另一本是山.西的‘新政’日誌,清晰的快馬加鞭的送入京城。

在這道奏本還沒有進入司禮監之前,飛鴿傳書已經飛遍了四周的省份。

不管是巡政御史,還是巡撫衙門亦或者地方衙門的那些手段,統統被迅速推倒,已經發往京城的奏本,以兩倍速度追回!

這場風暴,還沒有開始,已經震動天下。

第1386章 伊達政宗的投誠第一百零六章 託孤(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零七章 盧象升第1286章 多爾袞的識相第四百三十四章 使者入京(第四更~)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京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建奴朝貢第兩百八十一章 施壓第六百五十五章 鹽幫之爭第1451章 多爾袞謀自立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黑風高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妓勝國第1193章 歐洲前站第五百二十一章 晨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風波暗藏第1182章 陷阱第八百六十七章 垂死掙扎第一百零六章 託孤(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一千零七十章 海貿利益第四百四十五章 黃河改道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六百四十章 快速推進第七百二十八章 萬國商會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活就是杖斃第九百七十四章 秉直過正第1375章 軍心浮動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被拒絕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甚囂塵上第六百零八章 這只是開始第1174章 巧的有些假第1468章 有利於朝廷第三百六十二章 信王失策第一百零五章 袁崇煥第一百零二章 一波又一波第三百三十章 不和(第二更,求票~)第八百零零一 ‘人質’交換第兩百七十八章 信王的立威第1314章 以理服人第七百七十章 平安南第1186章 激烈變化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六百零六章 咄咄進逼第1412章 爲官者爲民第1428章 年終的大事情第四百五十七章 餘毒未清第1209章 教廷爭鬥第三章 駱養性第1316章 政院系冒頭第1294章 未來首輔的魄力第四百四十五章 黃河改道第六百九十七章 外表恭順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響亮第1426章 大規模的流放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舊官員交鋒第兩百一十八章 商場圈地第1260章 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1261章 創造上帝第一百七十二章 顧秉謙的姿態第六百七十八章 發威第1383章 風雨飄搖的幕府第1416章 傅家遇難第1373章 進退之議第1474章 陰暗角落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閣,尚書增補名錄第1299章 回京與回京第十章 佈局第八百六十六章 抓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黃太吉的決斷第兩百二十五章 禽獸不如第兩百零一章 如山的壓力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1310章 孫傳庭的演講第九百三十六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二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1398章 倭國處置案第一百二十章 出手第八百一十七章 定調第1136章 第一站第1216章 歐洲民主之父第六百三十九章 言官悍將第一百零七章 御花園奏對(第三更~)第1427章 泛舟湖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違反祖制第三百八十章 十里亭第三百八十九章 裁驛站之議第一千零三十章 開口第1161章 大肆抓捕第五百五十三章 立斬不赦第1508章 亂象紛呈第1505章 一言而定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大勢已定第1241章 畢自嚴前的吹大氣第兩百七十八章 信王的立威第九百零六章 敲打第五百二十一章 晨運第六百零三章 食堂敘話第一百七十八章 晉商找上門(求訂閱~~)第九百二十五章 沸反盈天(第一更)第1407章 龐大的商業計劃
第1386章 伊達政宗的投誠第一百零六章 託孤(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零七章 盧象升第1286章 多爾袞的識相第四百三十四章 使者入京(第四更~)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京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建奴朝貢第兩百八十一章 施壓第六百五十五章 鹽幫之爭第1451章 多爾袞謀自立第七百九十三章 夜黑風高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妓勝國第1193章 歐洲前站第五百二十一章 晨運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風波暗藏第1182章 陷阱第八百六十七章 垂死掙扎第一百零六章 託孤(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一千零七十章 海貿利益第四百四十五章 黃河改道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六百四十章 快速推進第七百二十八章 萬國商會第四百二十二章 不活就是杖斃第九百七十四章 秉直過正第1375章 軍心浮動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被拒絕了第八百四十六章 甚囂塵上第六百零八章 這只是開始第1174章 巧的有些假第1468章 有利於朝廷第三百六十二章 信王失策第一百零五章 袁崇煥第一百零二章 一波又一波第三百三十章 不和(第二更,求票~)第八百零零一 ‘人質’交換第兩百七十八章 信王的立威第1314章 以理服人第七百七十章 平安南第1186章 激烈變化第1320章 最後的用處第六百零六章 咄咄進逼第1412章 爲官者爲民第1428章 年終的大事情第四百五十七章 餘毒未清第1209章 教廷爭鬥第三章 駱養性第1316章 政院系冒頭第1294章 未來首輔的魄力第四百四十五章 黃河改道第六百九十七章 外表恭順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響亮第1426章 大規模的流放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舊官員交鋒第兩百一十八章 商場圈地第1260章 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第四百二十四章 建奴求和第1261章 創造上帝第一百七十二章 顧秉謙的姿態第六百七十八章 發威第1383章 風雨飄搖的幕府第1416章 傅家遇難第1373章 進退之議第1474章 陰暗角落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閣,尚書增補名錄第1299章 回京與回京第十章 佈局第八百六十六章 抓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黃太吉的決斷第兩百二十五章 禽獸不如第兩百零一章 如山的壓力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國的陰謀第1310章 孫傳庭的演講第九百三十六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二十七章 進退兩難第1398章 倭國處置案第一百二十章 出手第八百一十七章 定調第1136章 第一站第1216章 歐洲民主之父第六百三十九章 言官悍將第一百零七章 御花園奏對(第三更~)第1427章 泛舟湖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違反祖制第三百八十章 十里亭第三百八十九章 裁驛站之議第一千零三十章 開口第1161章 大肆抓捕第五百五十三章 立斬不赦第1508章 亂象紛呈第1505章 一言而定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大勢已定第1241章 畢自嚴前的吹大氣第兩百七十八章 信王的立威第九百零六章 敲打第五百二十一章 晨運第六百零三章 食堂敘話第一百七十八章 晉商找上門(求訂閱~~)第九百二十五章 沸反盈天(第一更)第1407章 龐大的商業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