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定調

孫承宗,申用懋,毛文龍等三個人面色不動,內心焦急的等着。

“你們先看看秦良玉的親筆信。”

朱栩從側門進來,直接就道。

劉時敏將秦良玉的親筆信遞給孫承宗,回到朱栩身側。

孫承宗一怔,打開看了起來,沒多久他就神色微沉,將信遞給申用懋,自己沉吟不語。

秦良玉雖然沒有詳細說,可話裡話外都暗示陝,西,四,川等六省情況比他們看到的要嚴重,複雜,兵部計劃的裁軍,這六省是重點,若是這裡與他們預計的不同,那其他地方可能也是,這對兵部的裁軍計劃將有極大的影響。

申用懋,毛文龍很快也看完了,都沉思不語。

秦良玉這封信給了他們當頭一棒,令他們重新思考關於‘裁軍’的一切事宜。

“孫閣老,你說說。”朱栩習慣性的端起一杯茶,頭也不擡的說道。

孫承宗沉着臉,擡手道:“皇上,若秦良玉所言屬實,不止是‘軍改’,‘政改’那邊也要重新考慮。”

朱栩眉頭一挑,他只是想借機推動‘大元帥府’的建立,沒想到孫承宗將‘政改’也扯了出來,且還很有道理,無從反駁。

“申尚書?”朱栩目光轉向兵部尚書申用懋。

申用懋一直在思索,兵部對‘裁軍’的事情其實已經到了尾聲,現在要是推倒重來,影響太大了。

他擡起手,道:“皇上,秦良玉的話固然有她的顧慮,朝廷也有朝廷的想法,不能因爲她一封信就推翻一切。臣認爲可以放着不動,待明年各地總兵進京,再做仔細的推演。”

申用懋的話倒是老成持重,不過朱栩還是需要在各地總兵進京之前將‘大元帥府’的事情定下來。

他看着三人,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道:“關於‘大元帥府’,你們還有什麼看法?”

孫承宗一聽,立刻擡起手,道:“皇上,‘兵權分立’乃是國策,是社稷根本,天下安危所繫,臣認爲不能合併。若是皇上覺得朝廷對地方軍隊控制不夠,會令他們尾大不掉,臣認爲可以用其他辦法……”

申用懋連忙也跟上,道:“皇上,這‘大元帥府’權職太重,臣認爲應當進行分離,以保我大明江山萬年!”

毛文龍在朝廷中一直是一種邊緣人,此刻猶豫也擡手道:“皇上……請三思。”

朱栩要做的是建立更爲朝前的軍事體制,既對軍隊加強控制,也能使大明軍隊一直走在世界的前面,保持先進,強大。

現在大明比歷史上好太多,‘政改’也在穩步推進,尤其是有海貿的輸入,他應對即將到來的小冰河的信心大增,歷史上的崇禎都能撐十多年,他沒理由撐不過去。所以,現在是改革的最佳時機,等他熬過小冰河,西歐還不知道已經發展到什麼地步。

刻不容緩!

朱栩看着這三人,手指在桌面慢慢敲擊着,微微點頭道:“你們說的朕都知道了,不過朕打算將‘兵殿,兵部’統合,加強對軍隊控制,增加軍隊實力的決心已定,不管是‘大元帥府’還是什麼部,什麼府,孫閣老,從今天起,你將心思都放在這上面,做好‘軍改’,‘裁軍’事宜,在年底之前,朕要看到你們的進度!”

孫承宗剛要再辯駁,朱栩就轉頭看向劉時敏,道:“曹文詔什麼時候到京?”

劉時敏側身,道“回皇上,預計月底之前能到京。”

朱栩微微頜首,道:“他一到京就讓他來見朕,不論多晚!對了,盧象升兵部侍郎的事先停了,到京了讓他來見朕。”

劉時敏瞥了眼孫承宗三人,道“是。”

孫承宗三人神色微緊,他們都看出來了,皇帝這個意思很明顯就是在告訴他們——你們不做,朕就繞開你們來做!

“說說關於軍事大議的事。”朱栩又隨手端起茶杯,看了眼前面的三人道。

孫承宗眉頭緊擰,一時間也不知道怎麼開口,瞥了眼身側的申用懋。

申用懋就更擔心朱栩繞開兵部行事了,慌忙擡手道:“皇上,關於‘軍改’的事情,兵部會再做商議,將盡快呈報皇上。軍事大議,依照去年的例子,計劃在明年二月,已經通知各地總兵,在明年二月初到京。”

朱栩放下茶杯,道:“去年開的很粗糙,沒有經驗,今年一定要更加正規化,制度化,細緻化,從戰略大局到每一處細節,都要考慮到……”

孫承宗,申用懋聽着,心裡都是各有滋味。

在天啓以前,朝臣上奏的基本規律是:上奏—部議—批准或者上奏—爭論—不了了之,基本上是這兩種,但眼前這位景正陛下,事事都有主意,容不得內閣,六部自己來,凡是都要插一手,令他們焦頭爛額,很難自處。

朱栩就是在故意給他們施加壓力,這些大人們都各有心思,不給他們足夠的壓力,根本不會向着他要的方向去做。

說了一長串,見三位大人沒有再反駁,朱栩便道“對了,安南那邊怎麼樣了?”

申用懋神色平靜的擡手道:“回皇上,左良玉,多爾袞等都上書,言稱安南已經臣服,現在正在開始從北向南遷民,預計年後能完成,內經在着手安排移民……”

朱栩神色不動,手指緩緩敲擊着桌面,道:“嗯,舊港,呂宋是怎麼安排的?”

申用懋擡頭看了眼朱栩,道“舊港目前是由楊嗣昌負責,巡撫,總督一肩,兵部已經準備了三萬人,幾日前在福.建登船。呂宋是喻安性,正在快速架構各級衙門……”

這些朱栩都是知道的,申用懋說的更爲詳細一點。

這些海島比較特殊,不能一概的使用內陸的制度,沒有再安排朝廷的常備軍,各級衙門都相當的簡單,粗糙。

朱栩眼皮一擡,看着三人道“那些海盜普遍未開化,是爲蠻荒,朕打算命內閣在天下士林中招募名師大儒,前往這些地方傳播聖人教化,播撒我大明仁德,你們怎麼看?”

孫承宗一怔,他倒是沒有想到皇帝會有這樣的想法,但是想想似乎理所當然,但是大明的這些名師大儒,哪一個會有那樣的‘仁心’跑去荒蕪的海島教化蠻夷?

“臣認爲可以。”孫承宗嘴不對心的道。

申用懋餘光看了眼孫承宗,沒有說話。他心裡也清楚,內閣這個招募,多半不會有一個人願意去。拋家舍業,棄祖忘宗這些本來都是給那些商人的,如何能自己打自己的臉?

朱栩看的比他們還清楚,這就是他的一個鋪墊,日後用來堵他們的嘴的,隨口就又道:“這件事交給內閣,朕暫時就不管了。關於內閣人選,你們怎麼看?”

聽到‘暫時’兩個字,孫承宗,申用懋都擡頭看了眼朱栩,心裡有不好的預感。

待朱栩目光一擡,孫承宗收斂情緒,思索着道“皇上,目前內閣只有三人,按照規矩,還差六人,目前內閣也在甄選。”

‘五個!’

朱栩心裡道,而後稍作沉吟,道:“內閣人選,朕心裡還有一個,不過朕要再看看。年前先定兩個吧,朕有一個,內閣再舉薦一個。”

孫承宗雙眼微睜,皇帝這是真要放權給內閣嗎?

朱栩沒有在意他所想,繼續道:“朕再多說一點吧,戶部尚書,吏部尚書,朕都打算調離,你們要是有什麼人選,先在內閣討論一下,不要擴大,你們知道就行了。”

孫承宗心裡微震,目光異色的看着朱栩。

皇帝這是真的放權了,還是另有陰謀?

第1257章 威勢第1225章 禍之蕭牆第九百一十七章 聖德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好惹第四百三十五章 狼性(第五更!)第五百零一章 甚囂塵上的京師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新編的書籍第1267章 跨越式發展(又是六千字大章)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一千零十九章 意外的一見鍾情第1533章 絕境第六百一十三章 光明未來第1259章 文化統治第十八章 畢懋康(求收藏,推薦~~)第1438章 眺望漠西第三百三十七章 總有扯後腿第1401章 傳旨倭國第五百六十二章 信王逼宮第1195章 上岸的危機四伏第三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一零四十七章 威懾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風暴前的震動第1383章 風雨飄搖的幕府第六百四十九章 拿下第八百五十一章 拔除第七百章 新得利益者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初心第五百九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1117章 混亂的權職第四百零四章 東林反對第九百四十五章 開端第1398章 倭國處置案第1221章 無翰林,不入閣第1218章 歸程第1285章 一場好戲第四百四十九章 破案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風波暗藏第四百零一章 阿敏掌權第七百二十九章 多爾袞鬧彆扭第十四章 抓人(求收藏,推薦~)第1243章 緊張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抵達琉球第三百章 登基第三百七十五章 集權、叛變第九百六十五章 揚帆第三十四章 試探(求收藏~)第1490章 妖孽縱橫第七百七十五章 原來如此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零五章 無所顧忌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考官第五百三十八章 督政院是利器第六十七章 定奪第一百零六章 託孤(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1201章 角力第兩百二十九章 赦魏忠賢第四十九章 孝敬(求收藏,求推薦~~)第1156章 小手段與大謀略第五百四十章 兩面受敵第1237章 皇帝與內閣的界線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獲全勝(第四更!)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王府夜議(下)第1119章 來自倭國的和平使者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戰降臨第八百零零七章 一盤大棋第六百四十章 快速推進第四百七十六章 欲伐遼東第四百四十章 東廠降格第八十四章 隱憂迭來第六百七十五章 巡撫與府尹第九百二十八章 內閣的日子要不好過了第七百九十八章 資本思想萌芽第1519章 手段齊出第六百九十一章 這是我的大明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四百九十三章 宣示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六百四十六章 科爾沁鉅變第五百八十四章 出宮第兩百三十四章 努爾哈赤死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1211章 各懷鬼胎第十三章 激怒第1465章 傅昌宗發飆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道聖旨第1240章 範圍擴大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判決之日第1457章 不妥協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投誠第四百八十六章 改元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兩百年心願第八百六十三章 棋差一招第六十二章 搶劫開始第兩百章 第一波試探(求訂閱,求月票~~~)第七百一十九章 流氓戰術第1487章 大明的對外影響第三百五十七章 劍出鞘(求收藏~)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軍策第九百六十一章 內閣定
第1257章 威勢第1225章 禍之蕭牆第九百一十七章 聖德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好惹第四百三十五章 狼性(第五更!)第五百零一章 甚囂塵上的京師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新編的書籍第1267章 跨越式發展(又是六千字大章)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一千零十九章 意外的一見鍾情第1533章 絕境第六百一十三章 光明未來第1259章 文化統治第十八章 畢懋康(求收藏,推薦~~)第1438章 眺望漠西第三百三十七章 總有扯後腿第1401章 傳旨倭國第五百六十二章 信王逼宮第1195章 上岸的危機四伏第三百八十一章 變化第一零四十七章 威懾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風暴前的震動第1383章 風雨飄搖的幕府第六百四十九章 拿下第八百五十一章 拔除第七百章 新得利益者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初心第五百九十四章 身份暴露第1117章 混亂的權職第四百零四章 東林反對第九百四十五章 開端第1398章 倭國處置案第1221章 無翰林,不入閣第1218章 歸程第1285章 一場好戲第四百四十九章 破案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風波暗藏第四百零一章 阿敏掌權第七百二十九章 多爾袞鬧彆扭第十四章 抓人(求收藏,推薦~)第1243章 緊張了第七百一十四章 抵達琉球第三百章 登基第三百七十五章 集權、叛變第九百六十五章 揚帆第三十四章 試探(求收藏~)第1490章 妖孽縱橫第七百七十五章 原來如此第四百一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零五章 無所顧忌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考官第五百三十八章 督政院是利器第六十七章 定奪第一百零六章 託孤(第二更,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1201章 角力第兩百二十九章 赦魏忠賢第四十九章 孝敬(求收藏,求推薦~~)第1156章 小手段與大謀略第五百四十章 兩面受敵第1237章 皇帝與內閣的界線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獲全勝(第四更!)第兩百五十二章 信王府夜議(下)第1119章 來自倭國的和平使者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戰降臨第八百零零七章 一盤大棋第六百四十章 快速推進第四百七十六章 欲伐遼東第四百四十章 東廠降格第八十四章 隱憂迭來第六百七十五章 巡撫與府尹第九百二十八章 內閣的日子要不好過了第七百九十八章 資本思想萌芽第1519章 手段齊出第六百九十一章 這是我的大明第1492章 新官員新衙門第四百九十三章 宣示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六百四十六章 科爾沁鉅變第五百八十四章 出宮第兩百三十四章 努爾哈赤死了第五百六十七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1211章 各懷鬼胎第十三章 激怒第1465章 傅昌宗發飆第六百六十七章 四道聖旨第1240章 範圍擴大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判決之日第1457章 不妥協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投誠第四百八十六章 改元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兩百年心願第八百六十三章 棋差一招第六十二章 搶劫開始第兩百章 第一波試探(求訂閱,求月票~~~)第七百一十九章 流氓戰術第1487章 大明的對外影響第三百五十七章 劍出鞘(求收藏~)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軍策第九百六十一章 內閣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