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章 伊達政宗的投誠

伊達政宗從容自若,道:“雖說如此,但幕府依舊不可小覷,在陸中,陸前等藩部署大軍近十萬,阻擋天兵南下,還需謹慎。”

巴達禮臉上笑容收斂,道:“藩主,可有什麼辦法?”

伊達政宗道:“我想知道,天朝對於新幕府,是怎麼安排的?”

巴達禮看着伊達政宗,頓了片刻,道“按照朝廷的規劃,是一將軍,六大臣。如果藩主能有大功,我可以保證,藩主可以位列前三,藩國陸中,陸前,陸奧三國盡歸藩主!”

伊達政宗是從豐臣秀吉時代過來的人,最善於審時度勢,見風使舵,聽着巴達禮的話,沒有立即說話。

他很清楚,眼前的巴達禮不是表面這般,他的話,也不是最終的決定。

但明軍突然攻破關門要死,讓他措手不及,並且本國島已經有不少大名主動投誠,他要是晚了,可就顯得沒那麼重要了。

伊達政宗心裡思索一番,道:“不知將軍是何人?”

巴達禮神色不動,忽然道:“不管將軍是誰,我都能給藩主撮合一門親事。”

伊達政宗看着巴達禮,又看了眼他身後,從懷裡掏出一張紙,道:“這是我聯絡的二十一個大名,他們均願意協助天兵,消滅幕府,還政於tiān huáng。”

巴達禮看着伊達政宗,似乎聽出了他話裡的味道,道:“此戰結束,天朝在倭國最多駐軍五萬,其他的,悉數撤回,絕不多留一兵一卒,並且不會派文官進入倭國。”

伊達政宗雙眼微閃,道:“只留五萬?”

巴達禮道:“是,這是我朝大皇帝陛下的金口玉言,絕不會假。”

伊達政宗輕輕點頭,又從懷裡掏出一張地圖,道:“這是幕府七萬大軍的佈置圖,裡面有很多人都對幕府不滿,或有大用。”

巴達禮聽出了伊達政宗話裡隱藏的意味,神色大振,道:“如果能大破這七萬人,我向藩主許諾,將軍下第一人,非藩主莫屬,並且,藩主所牧守的藩國,無需賦稅!”

伊達政宗蒼老的臉上皺紋更多,起身道:“在下十分仰慕天朝大皇帝陛下,不知何時有幸能夠拜見一二。”

巴達禮看着桌前的名單,地圖,雙眼灼灼,道:“消滅幕府,信任將軍會帶着六大臣前往京師,我相信陛下也會很高興見到藩主。”

伊達政宗擡起手,道:“多謝閣下。”

巴達禮笑容滿面,起身下來,拉着伊達政宗要喝酒,不醉不歸。

實則上,他們之前該談的都談好了,這次不過雙方頭頭見面敲定,最後的一個形式。

伊達政宗自然不能留下,幕府對他的見勢非常嚴格,他不能消失太長時間。

伊達政宗走了,巴達禮送他悄悄出營。

等伊達政宗消失在清晨的霧色中,一個軍情處的校尉站在他身後,道:“大汗,可以寫信了。”

巴達禮摸着大鬍子,一臉紅光,悠然神往的道:“你說,我的三萬大軍,能滅了這個幕府的七萬大軍嗎?”

校尉一笑,道:“大汗,你很快就會收到楊大都督的命令,現在最重要的就是穩住,不能讓幕府察覺。”

巴達禮自然懂得,點點頭,道:“好,走,回去寫信。”

伊達政宗帶着二十多個大名的聯名信,除了陸奧藩,還有其他藩國的,大大小小,若是利用得當,絕對會是一大助力。那封佈置圖最爲關鍵,洞悉了幕府的佈置,應對就簡單多了。

巴達禮的信飛速的傳出,奇怪八折的轉向對馬島,傳遞向楊嗣昌。

倭國這邊的鉅變還沒有傳遞到明朝的內陸,朝廷現在也是多事之秋,孫傳庭的改革得罪了不知道多少人,他不是朱栩,沒有那麼多手段,也沒有足夠的威信,大明的朝野越來越有找到了某種熟悉的味道的感覺,dàn hé孫傳庭的奏本是一道接着一道,並且越來越多。

這些奏本,朝廷高層,或者說京城的相當罕見,倒是六品到三品的奇多,而且在野的更多,漸漸起了一種聲勢,似乎要將孫傳庭推倒,不然不罷休之態。

面對朝野的如潮攻勢,孫傳庭的應對很簡單,那就算不管不問,只盯着他的改革。面對頑固的反對勢力,尤其是懶政,不作爲,胡作爲,他不斷的將這些人免職,送進大牢,爲此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

前一陣子更是將戶部尚書張秉文的侄子,兗州府知府給免職,大理寺判處是:永久剝奪入仕權利,有期徒刑三年。

這個真的是驚動了整個朝野,張秉文更是扛不住壓力,主動要辭職,還是周應秋出面安撫,勉強留住。

但內裡的風起雲涌,始終未停。

內閣,小亭子裡。

孫傳庭與傅昌宗對坐,二人喝了口茶,都是一臉疲憊後的感嘆。

孫傳庭道“不做不知道,我現在是明白了,畢閣老當初怎麼會那般的束手束腳,堅持以穩爲要了。”

這大半年來,內閣是充足感受到了壓力,若非有堅定的意志,怕也是早就妥協退讓了。

傅昌宗看着孫傳庭的神色,耳邊隱約的斑白,笑着道“我倒是覺得,哪怕是張太嶽復生,也不會比你做得更好。”

孫傳庭搖頭,道:“張太嶽知道和光同塵,我卻做不到,我的下場,註定比他悽慘。”

張居正最後的下場,就是被萬曆抄家滅族,棺材都挖開鞭屍,榮寵與結局,也可以算是千古一人了。

傅昌宗不動聲色的笑了笑,忽然道“你對楊嗣昌怎麼看?要動他?”

楊嗣昌在對馬島兩個多月‘無作爲’,朝廷上下多有雜音,已經是人盡皆知。

孫傳庭搖頭,道:“這件事自有皇上定奪,我無非就是用來轉移一下他們的視線,秋糧收上來,準備一部分給帥府,對馬島可能還要戰。”

傅昌宗點頭,道:“好。對了,夏天差不多過去了,秋高氣爽,要不要請皇上回來?”

孫傳庭想了想,道:“你以內閣的名義寫信給皇上。”

回不回京由朱栩說了算,但他們這些臣子面上該做的要做到位。

傅昌宗‘嗯’了聲,沒有再多說。本來就是出來透氣的,不能再多說了。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第1258章 大明禮儀第1218章 歸程第1472章 下有對策第八百零零八章 設立大元帥府怎麼樣?第1485章 皇子們站臺第九百零八章 最後一根釘子(求月票)第三百五十四章 劫後餘生第三百六十九章 暴風雨前(求收藏~)第1341章 用刑第1151章 疲敵之策第一千零二章 百官宣誓第六十章 魏良卿找罪受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鮮的解決辦法第七百三十章 黑夜奏對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軍策第九百五十一章 多爾袞入京第1421章 孫傳庭敲打不安分勢力第四百零七章 斷絕的仕途第1472章 下有對策第六百七十四章 耍威風第四百七十四章 昂貴的驛站第一百五十九章 葉向高致仕第兩百五十三章 難以控制的恐懼第一百零四章 憋出內傷的大臣們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清風運動第1111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一十六章 緊急應對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波瀾詭譎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1116章 國家議會的否決第九百四十九章 悠閒第七百七十一章 搞定東南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尚武第四十章 出家 (求收藏,推薦票票~~~)第兩百三十六章 給大臣們的甜頭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風聲鶴唳第1270章 肅殺之氣(五千字大章)第一千零十六章 地方的軍改第九百零三章 判文(第三更,求月票!)第四百二十章 金兵突圍第一百八十七章 信王是上好的擋箭牌第1265章 大元帥府的部署第六百三十九章 言官悍將第七百一十四章 抵達琉球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尼拉第1373章 進退之議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六百八十九章 訓斥封疆大吏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管船遇襲第兩百四十五章 今後都不用上朝了第四十六章 燧發槍第五百六十一章 登徒子皇帝第九百二十章 內閣宣言第九十三章 渠道第六百四十九章 拿下第三百零六章 信王的改變第四百九十章 漢人太少第1536章 開軍營放人第五百七十章 扶持科爾沁第五百一十九章 朱由檢鬆了口氣第1447章 轉移危機第五百七十六章 提前出宮第四百三十二章 裝逼失敗第九百七十三章 浴池春暖(第三更)第1442章 格局第六百三十章 攻城第1248章 首輔代表的人第五十九章 開業大吉第三百八十二章 朱由檢心思第1450章 制衡多爾袞第1463章 論戰消弭第六百二十八章 攏網第1122章 大局已定第四十五章 圈錢(求收藏,推薦票~~)第三百九十九章 黃太吉遇刺第三百三十章 不和(第二更,求票~)第一千零一章 姍姍來遲第六百八十二章 視察軍營第三百一十六章 攻松山第1205章 兩大機構成功第1531章 謀算第一百零六章 進宮求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追擊第1222章 風雷漸起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流初敗第七百三十二章 商賈賤民第九百七十七章 進行中第兩百二十二章 趙南星等人進京第八百七十五章 遼東策第三百二十八章 夜襲廣寧第兩百八十六章 小爽一把第1476章 定調第十八章 畢懋康(求收藏,推薦~~)第一百四十七章 張皇后打廣告(呼喚訂閱~~)第1403章 外交縱橫第八百八十七章 直轄村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四百三十六章 封王條款第七十六章 收攏
第1258章 大明禮儀第1218章 歸程第1472章 下有對策第八百零零八章 設立大元帥府怎麼樣?第1485章 皇子們站臺第九百零八章 最後一根釘子(求月票)第三百五十四章 劫後餘生第三百六十九章 暴風雨前(求收藏~)第1341章 用刑第1151章 疲敵之策第一千零二章 百官宣誓第六十章 魏良卿找罪受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鮮的解決辦法第七百三十章 黑夜奏對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軍策第九百五十一章 多爾袞入京第1421章 孫傳庭敲打不安分勢力第四百零七章 斷絕的仕途第1472章 下有對策第六百七十四章 耍威風第四百七十四章 昂貴的驛站第一百五十九章 葉向高致仕第兩百五十三章 難以控制的恐懼第一百零四章 憋出內傷的大臣們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清風運動第1111章 山雨欲來第四百一十六章 緊急應對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波瀾詭譎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1116章 國家議會的否決第九百四十九章 悠閒第七百七十一章 搞定東南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尚武第四十章 出家 (求收藏,推薦票票~~~)第兩百三十六章 給大臣們的甜頭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風聲鶴唳第1270章 肅殺之氣(五千字大章)第一千零十六章 地方的軍改第九百零三章 判文(第三更,求月票!)第四百二十章 金兵突圍第一百八十七章 信王是上好的擋箭牌第1265章 大元帥府的部署第六百三十九章 言官悍將第七百一十四章 抵達琉球第七百六十一章 馬尼拉第1373章 進退之議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六百八十九章 訓斥封疆大吏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管船遇襲第兩百四十五章 今後都不用上朝了第四十六章 燧發槍第五百六十一章 登徒子皇帝第九百二十章 內閣宣言第九十三章 渠道第六百四十九章 拿下第三百零六章 信王的改變第四百九十章 漢人太少第1536章 開軍營放人第五百七十章 扶持科爾沁第五百一十九章 朱由檢鬆了口氣第1447章 轉移危機第五百七十六章 提前出宮第四百三十二章 裝逼失敗第九百七十三章 浴池春暖(第三更)第1442章 格局第六百三十章 攻城第1248章 首輔代表的人第五十九章 開業大吉第三百八十二章 朱由檢心思第1450章 制衡多爾袞第1463章 論戰消弭第六百二十八章 攏網第1122章 大局已定第四十五章 圈錢(求收藏,推薦票~~)第三百九十九章 黃太吉遇刺第三百三十章 不和(第二更,求票~)第一千零一章 姍姍來遲第六百八十二章 視察軍營第三百一十六章 攻松山第1205章 兩大機構成功第1531章 謀算第一百零六章 進宮求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追擊第1222章 風雷漸起第一百二十七章 清流初敗第七百三十二章 商賈賤民第九百七十七章 進行中第兩百二十二章 趙南星等人進京第八百七十五章 遼東策第三百二十八章 夜襲廣寧第兩百八十六章 小爽一把第1476章 定調第十八章 畢懋康(求收藏,推薦~~)第一百四十七章 張皇后打廣告(呼喚訂閱~~)第1403章 外交縱橫第八百八十七章 直轄村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四百三十六章 封王條款第七十六章 收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