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告發吏部尚書周應秋

朱由檢心裡突的一跳,果然,還是來了!

朱由檢知道京城裡有人搗鬼,就是他前陣子壓下的事情,可這件事並不大,最多就抓個幕後之人,爲什麼皇帝要這麼長篇大論說這麼多?

攔路,挖坑,設陷阱?指的是什麼人?

朱由檢神色變幻一陣,看着朱栩的背影,壓着不安的心底,道:“皇上,這些人……是哪些人?”

朱栩還在看着這棵被藤蔓纏滿的大樹,事情已然在眼前,他也沒有再瞞朱由檢的必要:“六部中,涉及幾個郎中,員外郎,督政院幾個來自南方的致仕的侍郎,文昭閣……的周延儒,禮部的溫體仁態度曖昧,錢謙益怕是知情人,不過這兩人朕還要留着,有用。另外在野的,涉及到馮銓,就是這次的主謀了,他是文鄉會的主事人,來宗道之前也是其中一員,後來被朕要求解散,退出了……顯然有人不甘心,馮銓,張輔之等人都在密謀重返京城……之前喧鬧一時的復社頭領,張溥,現在就在京師上躥下跳,翻騰的厲害……”

朱由檢聽直覺心驚肉跳,朱栩說的輕飄飄的,可這些名字哪一個不是名動一方,周延儒還是文昭閣閣員,馮銓是前內閣輔臣,張輔之是前工部尚書,這還只是能上得了檯面的,嚴格去查下去,還不知道牽累多少人。那個文鄉會,是來宗道,馮銓,張輔之這類人組成的,其他人也應該差不到哪去。

朱由檢知道,這就是他預感不好的‘大事’,他心裡轉了無數個念頭……必須要阻止!

皇帝登基以來,短短不過五年,大事一件接着一件,每一件都驚天動地,最後又都是被強行按下去,江南士林對朝廷早就極度不滿,要是再大肆株連,江南非得徹底與朝廷離心離德不可!

朱由檢深吸一口氣,看着朱栩道:“皇上,這件事是否可以交給文昭……內閣來處置?”

朱栩神色微動,這個黑鍋他本就打算讓朱由檢來背,可事到臨頭他又有些不忍心,想了想,道:“這件事,朕打算交給來宗道,皇兄在後面看着。”

朱由檢聞言心底暗鬆,他覺得只要事情在他手裡就還能控制,生怕朱栩返回,連忙擡手道:“遵旨!臣這就準備,明日回京,着手調查此案!”

朱栩點頭,道:“嗯,朕已經讓司禮監準備好旨意,皇兄回京之後就會宣旨,同時加封來宗道東閣大學士。”

朱由檢現在就恨不得飛回京城,也不敢在這裡多耽擱,怕朱栩又出‘幺蛾子’,道:“謝皇上,臣告退。”

朱栩頜首,目送朱由檢快步離開。

朱由檢走了,朱栩又看了眼纏滿藤蔓的老樹,道:“走吧,咱們也回去。”

曹化淳跟在朱栩身後,他將一切都看在眼底,也明白了皇帝的打算,看着朱栩的側臉,他低聲道:“皇上,怕是信王也承擔不起這件事吧?”

朱栩聞言腳步一頓,轉頭看向曹化淳。

曹化淳躬着身,道:“所謂的‘舞弊案’還沒有完全結束,若是再起波瀾,天下士子都不會答應,到時候鬧將起來,不論是來宗道,信王都不夠擔起這個責任。”

朱栩站在原地,望着不遠處的小圓門,曹化淳說的不錯,這場清洗一旦開始,必然席捲大明上下,要背這個黑鍋……來宗道不夠格,現在的信王也不夠格。

朱栩眼角眯了眯,道:“朕記得,信王的兒子也快四歲了吧?該開蒙了。擬旨,冊封信王長子爲信王世子,明年入宮,命東宮侍講學士主講,許他隨時進出宮之權。”

曹化淳神色微變,道:“皇上,讓東宮侍講學士開蒙,是不是不太妥當?”

朱栩笑了聲,道:“妥當不妥當不要緊,反正都是日後那些人彈劾皇兄的把柄,你回去再看看,哪些東西能再給他加上,處罰的時候一起免去,看上去要嚴重的那種。”

曹化淳嘴角抽了抽,現在賞就是爲了這件事之後的罰?

朱栩這邊回偏殿,宮外的孟喬芳與鮑承先也各自帶兵出城,奔赴撫.順,鐵.嶺等原後金重鎮。

有錦衣衛的暗中協助,註定了遼東會血流成河,屍橫遍野!

與此同時,京城。

還沒有離任的樊一蘅遇到了大.麻煩,周應秋的一個家丁顫巍巍的跪在大堂。

樊一蘅坐在主座之上,神色凝重,眉頭緊皺。

他邊上站着師爺,同樣的頭疼不已。

這家丁在向順天府舉告,向朝廷揭發周應秋‘培植私人,貪污受賄,僭越權職,欺壓地方’。

‘培植私人’有詳細的名單,都是周應秋在吏部考覈上做手腳的證據。

‘貪污受賄’有周應秋府裡賬房的賬簿爲證,每一筆都非常清晰,有衆多來源不明的銀兩,田畝。

‘僭越職權’周應秋強行以督政院的職權任免官吏,也有據可查。

‘欺壓地方’將地方上諸多舉薦無視,肆意任用他人,並且有‘威脅地方巡撫’的言語被記錄在案。

可以說,樁樁件件,都是證據確鑿,無可辯駁。

可誰不知道,周應秋是皇帝的心腹,執掌吏部多年,沒有旨意,誰敢動他?別說順天府,哪怕是刑部,文昭閣的信王都不敢!

樊一蘅就要調任一省巡撫,那是封疆大吏,這個時候萬不想出事端,更何況還是這種涉及朝廷忠臣的大案子!

那下人跪在地上,低着頭,大氣都不敢喘,渾身抖個不停,耳邊大滴大滴的冷汗流入衣領之內。

樊一蘅身邊的師爺忽然眼睛一轉,在樊一蘅耳邊低聲道“大人,按照朝廷新制,咱們衙門是沒有斷案之權的,即便是之前,這也不是順天府的權職範圍,還是讓人押送去刑部吧。”

樊一蘅臉角動了動,刑部就有權嗎?刑部尚書現在還在遼東,誰敢主審吏部尚書的案子?

同一時間,刑部大堂鴉雀無聲。

周應秋的侄子跪在地上,手裡舉着一份書信,他之前說是‘福.建巡撫黃承元的親筆手書’,是周應秋與黃承元勾結,結黨營.私的證據。

刑部主事廖昌永神色不停的變幻,以他多年查案的直覺,這件事非常不簡單,不是他能淌的渾水,會淹死人,很多人!

在大理寺的是周應秋的一個學生,聲稱周應秋收了他的賄賂,卻沒有做到答應的事情,所以來告發他。

督政院也有人在召集開議,討論的主題是‘遏制貪腐’,不少人都義憤填膺,出了許多主要,最重要的就是‘不管官職大小,一律嚴懲’。

第八百三十三章 名節千古第1507 世界視角第兩百三十四章 努爾哈赤死了第兩百六十六章 巡視兗州第九百二十五章 沸反盈天(第一更)第七百八十章 農莊第五百六十章 姐妹花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銀礦第1412章 爲官者爲民第八百零零六章 大理寺換人第九百七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兩百三十六章 給大臣們的甜頭第兩百二十三章 衆王彈劾孫承宗(求推薦票~~)第四百九十九章 清道夫第三百九十三章 抗爭第1256章 新勢力第1297章 亂局的冰山一角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妓勝國第兩百八十二章 案結第1261章 創造上帝第六百六十三章 沒涵養的皇帝第兩百八十八章 諸王第1465章 傅昌宗發飆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驚人相似的歷史第五百六十八章 體香第三百四十四章 南/京守備第五百七十二章 湯若望第九百七十六章 夜話第七百四十章 捉住特使第九百四十九章 悠閒第三百二十二章 激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寧遠第一百三十八章 打埋伏第1330章 僕從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有殺氣第七十五章 駱第一百五十六章 六君子下獄第一千零十三章 察哈爾最後的手段第二十八章 反應(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八百一十七章 定調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判決之日第1421章 孫傳庭敲打不安分勢力第1197章 前夜第五百六十七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八百四十八章 禁軍如狼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火漫天第七百零九章 貢院風潮第三百四十六章 對信王的第一次贊同第兩百五十一章 信王府夜議(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野心的萌芽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定國第三百五十六章 戾氣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六百零一章 萬事俱備第1289章 張筠很生氣第1152章 殺機暗浮第四百六十七章 毫無革新之象第七十二章 過關第五百七十三章 領事裁判權第八百二十九章 幕後元兇第一百一十一章 還是漕運第四百八十四章 收復瀋陽第1308章 劇烈的人事變局第六百五十章 民間組織第九百九十一章 傳旨第1509章 輕描淡寫的安排第1510章 無措的大商人們第七百八十六章 再出亂第1338章 圍剿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寧遠第1339章 尋找駱養性第五百八十八章 盜匪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的思想萌芽第七百五十章 倒地的荷蘭人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氣第五百三十章 收拾安南第一百一十八章 換人(求收藏~)第九百八十六章 反省第1119章 來自倭國的和平使者第1126章 加速第八百二十二章 火併第1373章 進退之議第1343章 果然是你第四百零八章 火燒巡撫衙門第五百六十七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被拒絕了第四百八十八章 撤出朝鮮?第三百八十三章 欠糧驚人第七百一十三章 入閩第1273章 政治道德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宴第八百三十章 特赦第1234章 誰是下棋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見海蘭珠第八百二十七章 煮酒論天下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銀子來了第1120章 尊王襄夷第五百七十二章 湯若望
第八百三十三章 名節千古第1507 世界視角第兩百三十四章 努爾哈赤死了第兩百六十六章 巡視兗州第九百二十五章 沸反盈天(第一更)第七百八十章 農莊第五百六十章 姐妹花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銀礦第1412章 爲官者爲民第八百零零六章 大理寺換人第九百七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兩百三十六章 給大臣們的甜頭第兩百二十三章 衆王彈劾孫承宗(求推薦票~~)第四百九十九章 清道夫第三百九十三章 抗爭第1256章 新勢力第1297章 亂局的冰山一角第五百五十五章 名妓勝國第兩百八十二章 案結第1261章 創造上帝第六百六十三章 沒涵養的皇帝第兩百八十八章 諸王第1465章 傅昌宗發飆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驚人相似的歷史第五百六十八章 體香第三百四十四章 南/京守備第五百七十二章 湯若望第九百七十六章 夜話第七百四十章 捉住特使第九百四十九章 悠閒第三百二十二章 激戰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寧遠第一百三十八章 打埋伏第1330章 僕從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有殺氣第七十五章 駱第一百五十六章 六君子下獄第一千零十三章 察哈爾最後的手段第二十八章 反應(求收藏,求推薦~~)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兵覆滅第八百一十七章 定調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判決之日第1421章 孫傳庭敲打不安分勢力第1197章 前夜第五百六十七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八百四十八章 禁軍如狼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火漫天第七百零九章 貢院風潮第三百四十六章 對信王的第一次贊同第兩百五十一章 信王府夜議(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野心的萌芽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定國第三百五十六章 戾氣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六百零一章 萬事俱備第1289章 張筠很生氣第1152章 殺機暗浮第四百六十七章 毫無革新之象第七十二章 過關第五百七十三章 領事裁判權第八百二十九章 幕後元兇第一百一十一章 還是漕運第四百八十四章 收復瀋陽第1308章 劇烈的人事變局第六百五十章 民間組織第九百九十一章 傳旨第1509章 輕描淡寫的安排第1510章 無措的大商人們第七百八十六章 再出亂第1338章 圍剿第三百一十七章 戰寧遠第1339章 尋找駱養性第五百八十八章 盜匪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的思想萌芽第七百五十章 倒地的荷蘭人第1446章 養賊自大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氣第五百三十章 收拾安南第一百一十八章 換人(求收藏~)第九百八十六章 反省第1119章 來自倭國的和平使者第1126章 加速第八百二十二章 火併第1373章 進退之議第1343章 果然是你第四百零八章 火燒巡撫衙門第五百六十七章 求爺爺告奶奶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被拒絕了第四百八十八章 撤出朝鮮?第三百八十三章 欠糧驚人第七百一十三章 入閩第1273章 政治道德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宴第八百三十章 特赦第1234章 誰是下棋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見海蘭珠第八百二十七章 煮酒論天下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銀子來了第1120章 尊王襄夷第五百七十二章 湯若望